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波段空间方位角融合的红外测温优化研究
1
作者 熊立春 石东平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9-1105,共7页
被测物体表面发射率对红外测温结果产生影响,本文以红外辐射基本理论为基础,提出多波段优化算法。通过多波段设计,通过数学转化推导,构建红外多波段测温向量组,可在未知被测物表面发射率的条件下实现温度的封闭求解。通过相关实验表明:... 被测物体表面发射率对红外测温结果产生影响,本文以红外辐射基本理论为基础,提出多波段优化算法。通过多波段设计,通过数学转化推导,构建红外多波段测温向量组,可在未知被测物表面发射率的条件下实现温度的封闭求解。通过相关实验表明:多波段算法所得的计算温度同真实温度的吻合度较常规单波段红外测量法高,更有效接近真值,相对误差较小。该方法可在无需表面发射率标定的情况下获取被测物表面温度,减少红外测量过程中空间方位造成的误差,保证了红外测温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温 发射率 多波段算法 空间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纳米薄膜压力传感器非线性及灵敏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龙赐 周国方 蓝镇立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3-159,共7页
为了满足钛合金纳米薄膜压力传感器高精度测量要求,基于薄膜厚度、凸岛、电阻形状和排列位置对传感器非线性、灵敏度的影响分析,设计并优化了以钛合金薄膜为敏感元件的两种量程的压力传感器。结果表明,有无凸岛,传感器的最大应力均出现... 为了满足钛合金纳米薄膜压力传感器高精度测量要求,基于薄膜厚度、凸岛、电阻形状和排列位置对传感器非线性、灵敏度的影响分析,设计并优化了以钛合金薄膜为敏感元件的两种量程的压力传感器。结果表明,有无凸岛,传感器的最大应力均出现在膜片边缘处。增加凸岛后,最大应力降低,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增加凸岛或随着凸岛直径增大,非线性降低,灵敏度相应增加。理论上,为了保证传感器灵敏度不小于2.5 mV/V,2 MPa量程时,增加Φ2 mm凸岛后,非线性降低至0.05%,灵敏度约为2.67 mV/V。4 MPa量程时,增加Φ3 mm凸岛后,非线性降低至0.02%,灵敏度约为2.89 mV/V。制备了两种量程传感器并测试分析,2 MPa量程时,其灵敏度及非线性与理论值最大偏差分别为0.01 mV/V及0.01%。4 MPa量程时,其灵敏度及非线性与理论值最大偏差分别为0.16 mV/V及0.02%。本研究为钛合金纳米薄膜压力传感器关键参数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薄膜 敏感元件 灵敏度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合金破片对Q235钢靶侵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雷晋伟 宋佳琪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96-304,共9页
目的以典型质量8 g钨合金破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15 mm Q235钢靶的弹道极限(V_(50))的影响规律。方法首先通过弹道枪试验,验证仿真模型准确性,然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形状、质量和着靶角等因素对15 mm Q235钢靶侵彻规律的影响... 目的以典型质量8 g钨合金破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15 mm Q235钢靶的弹道极限(V_(50))的影响规律。方法首先通过弹道枪试验,验证仿真模型准确性,然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形状、质量和着靶角等因素对15 mm Q235钢靶侵彻规律的影响。结果方形破片和球形破片的V_(50)均随着破片质量的增大而降低;侵彻15 mm Q235钢靶板,方形破片V_(50)低于球形破片,随着破片质量的增加,2种破片的V_(50)差距逐渐减小;在此基础上,通过量纲分析,获得了钨合金方形破片侵彻靶板的破片直径与穿靶能量的关系,公式计算值与仿真值误差在6%以内。结论得出了8 g钨合金破片对15 mm Q235钢靶的V_(50)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对破片选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破片 弹道极限 量纲分析 穿靶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论与排队论的人员疏散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熊立春 杨立兵 +2 位作者 陈建宏 郑海力 石东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6-171,共6页
以办公楼火灾事故为场景,着重对人员疏散运动时间进行优化,主要考虑缩短应急疏散过程中的人员反应时间及疏散运动时间,通过选择图论理论对疏散最短路径进行优选,对壅滞时间的优化则选用排队论理论,提出了防止人群排队壅滞的安全判据,构... 以办公楼火灾事故为场景,着重对人员疏散运动时间进行优化,主要考虑缩短应急疏散过程中的人员反应时间及疏散运动时间,通过选择图论理论对疏散最短路径进行优选,对壅滞时间的优化则选用排队论理论,提出了防止人群排队壅滞的安全判据,构建了一个基于图论与排队论的疏散优化模型。以某办公楼建筑为例进行疏散模拟,研究了其在火灾场景下的出口宽度,疏散通道长度,分支入口数、宽度以及人员移动速度等对疏散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基于图论与排队论的疏散模型,对于合理设计疏散路线和优化建筑物的出口和通道结构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人员疏散 图论 排队论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时间叠加的高斯液氨泄漏扩散模拟及人员疏散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熊立春 陈建宏 石东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6-82,共7页
针对现有高斯模型进行液氨泄漏扩散模拟时未考虑气体空间叠加效应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引入了时间叠加因素的高斯扩散模型。以某工业园区用氨单位为实例,模拟毒气泄漏扩散情形,分析液氨泄漏后的浓度分布,在此基础上划分事故影响范围,结... 针对现有高斯模型进行液氨泄漏扩散模拟时未考虑气体空间叠加效应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引入了时间叠加因素的高斯扩散模型。以某工业园区用氨单位为实例,模拟毒气泄漏扩散情形,分析液氨泄漏后的浓度分布,在此基础上划分事故影响范围,结合周边实际情况,建立了风险矩阵和人口密度矩阵,进行区域社会风险分析,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根据高斯扩散浓度范围及区域社会风险分析结果,确定了疏散区域及最佳疏散路径,可为工业园区的应急疏散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扩散 时间叠加 区域社会风险 最佳疏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型钯-铬合金氢气传感器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肖友文 景涛 +3 位作者 谢贵久 张建国 王玉明 章良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9,共3页
文中介绍了采用Pd-Cr合金作为氢敏材料,利用MEMS加工技术制备薄膜型氢气传感器。测试了传感器对0~4%浓度范围氢气的敏感特性,结果显示,传感器对0~4%氢气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输出特性,并表现出较高的响应灵敏度和较好的响应重复性。
关键词 薄膜 钯铬 氢气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铬合金电阻氢气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肖友文 谢贵久 +4 位作者 王玉明 谢利华 曾固 钱力 宋祖殷 《载人航天》 CSCD 2012年第5期78-81,96,共5页
采用钯铬合金作为氢敏材料,利用离子柬技术制备薄膜式氢气传感器。测试了传感器对0-4%浓度范围氢气的敏感特性,结果显示,传感器对0-4%氢气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输出特性,并表现出较高的响应灵敏度和较好的响应重复性,传感器响应信... 采用钯铬合金作为氢敏材料,利用离子柬技术制备薄膜式氢气传感器。测试了传感器对0-4%浓度范围氢气的敏感特性,结果显示,传感器对0-4%氢气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输出特性,并表现出较高的响应灵敏度和较好的响应重复性,传感器响应信号相对强度随着温度升高减小,传感器响应时间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钯铬 氢气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声光刺激对人员生理心理扰动的应急疏散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熊立春 陈建宏 石东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1-176,共6页
为深入研究应急疏散中声光刺激对人员生理和心理扰动的影响,提出从微观方面监测人员疏散过程生理指标变化的方法。运用试验生成系统(E-Prime)软件模拟火灾环境,记录被测人员在无刺激、声刺激、光刺激和声光刺激条件下的应急反应过程,分... 为深入研究应急疏散中声光刺激对人员生理和心理扰动的影响,提出从微观方面监测人员疏散过程生理指标变化的方法。运用试验生成系统(E-Prime)软件模拟火灾环境,记录被测人员在无刺激、声刺激、光刺激和声光刺激条件下的应急反应过程,分析人员反应速率及反应倾向性;探究被测人员在各情景下的心率、心电和血压等生理指标变化情况,通过研究这些指标的变动规律,剖析其与被测者心理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声光刺激对应急疏散下人员反应速率及反应倾向性影响显著,会引起心率、心电图和血压等生理数据波动;还会使人员产生紧张、恐慌情绪,并加重恐慌心理下出现的从众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疏散 试验生成系统(E-Prime) 声光刺激 生理心理参数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技术的气液两相流空隙率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何峰 颜志红 +4 位作者 谢贵久 张建国 龚杰洪 徐波 王跃社 《载人航天》 CSCD 2013年第1期58-63,共6页
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是气液两相流参数检测中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自主设计的气液两相流信号源发生装置,产生泡状流、弹状流及环状流等流型,满足气液两相流的标定需要。基于红外检测技术实现对气液两相流各种流型条件下截面空隙率... 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是气液两相流参数检测中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自主设计的气液两相流信号源发生装置,产生泡状流、弹状流及环状流等流型,满足气液两相流的标定需要。基于红外检测技术实现对气液两相流各种流型条件下截面空隙率的测量,并对采集数据处理求解实现流型识别。试验结果表明:红外检测技术能够实现气液两相流各种流型的识别,并测量出对应的空隙率,满足工程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红外检测 流型识别 空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金属氮化法制备AlN/Al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胜利 李亚伟 +3 位作者 刘静 许聚良 李泽亚 谭俊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介绍了氮化铝的结构和性能,并回顾了国内外采用定向金属氮化法制备AlN/Al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成果.详细探讨了合金成分和预形体对AlN/Al陶瓷基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和生长的影响。指出工艺和显微结构优化、新型复合材料开发是定向金属氮化... 介绍了氮化铝的结构和性能,并回顾了国内外采用定向金属氮化法制备AlN/Al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成果.详细探讨了合金成分和预形体对AlN/Al陶瓷基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和生长的影响。指出工艺和显微结构优化、新型复合材料开发是定向金属氮化法制备AlN陶瓷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金属氮化法 ALN 陶瓷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技术在水稻诱变育种中的应用研究(一)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友杰 贾大勇 +2 位作者 万文举 蒋仲湘 尹田华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诱变 育种 离子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闭环的太阳能无人机能源管理
12
作者 户艳鹏 郭金 +1 位作者 周蒙 王翔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24-2631,共8页
临近空间作为地球空间新的认知领域和重要的安全空间受到世界主要大国的重视,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是世界航空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的设计方法中,能源、动力、飞控、载荷等独立设计,无法有效减轻结构质量,也难以达到总体性能最优。... 临近空间作为地球空间新的认知领域和重要的安全空间受到世界主要大国的重视,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是世界航空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的设计方法中,能源、动力、飞控、载荷等独立设计,无法有效减轻结构质量,也难以达到总体性能最优。基于此,从能源系统可靠性和能源动力飞控一体化设计2个角度对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能源管理开展研究,以达到结构质量减重与总体性能优化的目的。采用双余度能源管理方案设计,通过双向固态功率控制器(SSPC)进行隔离与控制,实现单次故障状态下的安全返回;开展能源动力飞控一体化设计,将储能电池控制、电机控制、电源控制和飞行控制一体化设计,在硬件上减轻质量,软件上达到协同控制的目的;采用改进蚁群优化算法进行太阳能无人机的三维航迹规划,并将规划航迹作为能源系统地面模拟综合试验的输入进行一体化控制方案的仿真验证,实现了能源管理、动力控制与飞行控制的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闭环 能源管理 协同控制 蚁群优化算法 航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柔性黑硅太阳电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洪彪 谢卓敏 +2 位作者 刘文峰 陆运章 姬常晓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79-2483,共5页
通过PC1D模拟软件分析了硅片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片厚度减薄,硅片对光的吸收效率逐渐减弱。为了强化硅片表面的陷光能力,弥补硅衬底减薄对光吸收的损失,采用化学刻蚀法制备获得了具有纳米绒面的黑硅太阳电池。通过模... 通过PC1D模拟软件分析了硅片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片厚度减薄,硅片对光的吸收效率逐渐减弱。为了强化硅片表面的陷光能力,弥补硅衬底减薄对光吸收的损失,采用化学刻蚀法制备获得了具有纳米绒面的黑硅太阳电池。通过模拟对比厚度为80μm的黑硅电池和常规电池性能,结果表明:硅纳米长度为0.85μm的黑硅表面平均反射率从常规制绒的12.65%降低至4.06%,黑硅电池短路电流从常规的8.693 A增加至9.104 A,黑硅电池效率从常规的18.87%提高至1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 黑硅 太阳电池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Ni合金薄膜氢气传感器中隔离膜性能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贵久 张璐 +1 位作者 季惠明 张浩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8-343,共6页
针对Pd-Ni合金薄膜氢气传感器的响应特性与零点稳定性受氧气氛影响的问题,分别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和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了100 nm Pd-Ni合金薄膜氢气敏感电阻和10 nm Al;O;/SiO;/Al;O;复合隔离膜,并测试对比了有隔离膜和无隔离膜样品的氢... 针对Pd-Ni合金薄膜氢气传感器的响应特性与零点稳定性受氧气氛影响的问题,分别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和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了100 nm Pd-Ni合金薄膜氢气敏感电阻和10 nm Al;O;/SiO;/Al;O;复合隔离膜,并测试对比了有隔离膜和无隔离膜样品的氢敏响应特性和零点稳定性,分析了氧气氛影响氢敏特性与隔离膜阻氧透氢的机理。结果表明:复合隔离膜对灵敏度影响极小,起到了较好的透氢阻氧作用,大大改善了空气作为背景气体的氢敏响应特性和零点稳定性,但隔离膜对Pd-Ni合金薄膜氢气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氢气传感器 隔离膜 Pd-Ni合金 透氢 阻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合金薄膜型氢气传感器热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龙赐 颜志红 曹勇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25,37,共4页
基于氢敏材料检测氢气浓度的工作原理,针对合金薄膜型氢气传感器加热电阻小、达到最佳工作温度时间长等特点,设计了一种低功耗合金薄膜氢气传感器。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该结构进行了热分析,结果表明,该种结构在加热功耗... 基于氢敏材料检测氢气浓度的工作原理,针对合金薄膜型氢气传感器加热电阻小、达到最佳工作温度时间长等特点,设计了一种低功耗合金薄膜氢气传感器。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该结构进行了热分析,结果表明,该种结构在加热功耗为0.2 W,总功耗为0.8 W时,能够短时间内将该氢气传感器加热到最佳工作温度。根据MEMS技术制备了合金薄膜型氢气传感器,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研究为薄膜型氢气传感器的低功耗设计与微小型封装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传感器 热分析 温度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处理的高精度温压复合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锋 程文进 曹勇全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45-1849,共5页
为了满足航天测量领域重量轻精度高的测量要求,传感器仅用单个扩散硅压力敏感探头,实现温度和压力的复合测量。通过测量敏感探头恒流激励模式多温度点多压力点下的桥电压作为原始标定数据。数据处理过程抓住主要影响因子来拟合输入输出... 为了满足航天测量领域重量轻精度高的测量要求,传感器仅用单个扩散硅压力敏感探头,实现温度和压力的复合测量。通过测量敏感探头恒流激励模式多温度点多压力点下的桥电压作为原始标定数据。数据处理过程抓住主要影响因子来拟合输入输出变量函数。然后采用直线或曲线族的插值的误差修正方式来降低拟合误差。传感器压力综合精度从1.13%FS提高到0.05%FS的综合精度,温度综合精度从2.06%FS提高到0.05%FS的综合精度,最终满足用户0.05%FS综合精度的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一体传感器 数据处理 误差修正 曲线簇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CVD法制备SiO_(2)膜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龙长林 吴限 +1 位作者 陈国钦 程文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48-1351,共4页
针对半导体产业对氧化硅薄膜的需求,介绍了采用自制的PECVD设备研究了SiO_(2)薄膜生长的膜厚均匀性分别与喷淋板孔结构和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结构方面,SiO_(2)薄膜均匀性主要受到喷淋板孔径大小与结构的影响;在工艺参... 针对半导体产业对氧化硅薄膜的需求,介绍了采用自制的PECVD设备研究了SiO_(2)薄膜生长的膜厚均匀性分别与喷淋板孔结构和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结构方面,SiO_(2)薄膜均匀性主要受到喷淋板孔径大小与结构的影响;在工艺参数方面,SiO_(2)薄膜的膜厚均匀性主要受到反应腔室压力的影响。通过结构和工艺参数的综合调整,制备出了膜厚均匀性好的SiO_(2)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VD SiO_(2)薄膜 喷淋板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扩散高阻密栅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已琳 任哲 +1 位作者 赵志然 张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59-2662,共4页
本文对减压扩散机理及高阻密栅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就设备及工艺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减压扩散高方阻工艺及密栅匹配技术电池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有以下结论:(1)减压扩散在工艺优化后,方阻均匀性得到大幅改善,达到3%以内。... 本文对减压扩散机理及高阻密栅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就设备及工艺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减压扩散高方阻工艺及密栅匹配技术电池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有以下结论:(1)减压扩散在工艺优化后,方阻均匀性得到大幅改善,达到3%以内。(2)减压扩散电池效率完全可达到常规产线的水平,且在高阻密栅方面更有优势,可有效提升太阳电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扩散 高方阻 密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阻式微差压传感器倾角误差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龙赐 金忠 曾庆平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75-179,共5页
针对压阻式微差压传感器在不同姿态位置下倾角误差大的问题,设计了符合灵敏度要求的4种量程的微差压传感器,结果发现,单岛膜结构在硅岛边缘形成了应力集中,双岛膜结构在两岛之间中心位置形成了应力集中,均有助于提高灵敏度。通过单隔离... 针对压阻式微差压传感器在不同姿态位置下倾角误差大的问题,设计了符合灵敏度要求的4种量程的微差压传感器,结果发现,单岛膜结构在硅岛边缘形成了应力集中,双岛膜结构在两岛之间中心位置形成了应力集中,均有助于提高灵敏度。通过单隔离膜片微量充油封装设计减少对倾角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传感器零点输出与倾角角度近似线性关系。差压量程越小,倾角误差越大。其中,2 kPa时倾角误差不超过0.94%。本研究为微差压传感器设计及其倾角误差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差压 岛膜设计 仿真分析 倾角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乙二醇水溶液的文丘里流量测量研究
20
作者 张龙赐 谢锋 +2 位作者 曹勇全 何峰 石慧杰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3-378,共6页
针对文丘里差压法测量乙二醇水溶液流量精度差的问题,在给定测压距离及文丘里管入口直径的情况下,采用CFX软件计算对比,研究了5种不同尺寸的文丘里流量计,结果发现:喉径比越小,压差值越大,扩散角度对压力损失的影响可以忽略。研究了不... 针对文丘里差压法测量乙二醇水溶液流量精度差的问题,在给定测压距离及文丘里管入口直径的情况下,采用CFX软件计算对比,研究了5种不同尺寸的文丘里流量计,结果发现:喉径比越小,压差值越大,扩散角度对压力损失的影响可以忽略。研究了不同工作温度下流量计的测量精度,通过曲线拟合对流出系数进行修正,采用分段差值法对差压传感器特征方程进行温度补偿。结果表明:在温度范围为0℃~40℃,流量范围为150~600 L/h时,流量计使用该方法时测量精度优于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乙二醇水溶液 文丘里 差压法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