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4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无人机集群航电系统相关开放架构研究与思考
1
作者 樊振华 陈旸 陈金勇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2-862,共11页
无人机集群以其在作战效率、生存率和性价比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现代作战体系中的重要作战力量。通过充分调研国外无人机集群项目研究成果,系统性介绍了国外在航电系统领域中硬件、软件和任务应用相关的开放系统架构。对上述架构进行了... 无人机集群以其在作战效率、生存率和性价比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现代作战体系中的重要作战力量。通过充分调研国外无人机集群项目研究成果,系统性介绍了国外在航电系统领域中硬件、软件和任务应用相关的开放系统架构。对上述架构进行了层次化梳理和交互关系分析,重点讨论了基于任务的集群可组合性架构(Mission-based Architecture for Swarm Composability,MASC)的设计思想。基于MASC设计了集群任务框架,梳理了集群任务理解-规划-执行控制流程,为进一步开展无人机集群航电系统相关技术、算法、标准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航电系统 任务框架 开放系统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卫星网络的流量分类方法研究
2
作者 莫定涛 俱莹 +3 位作者 李文进 张亚生 何辞 董飞虎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共11页
卫星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机动性强及功耗超低等优势,可作为地面通信网络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推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然而,随着卫星业务的开放普及,卫星网络流量激增且日益复杂,给卫星网络的管理及业务调度带来了严峻挑战。显然,设计... 卫星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机动性强及功耗超低等优势,可作为地面通信网络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推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然而,随着卫星业务的开放普及,卫星网络流量激增且日益复杂,给卫星网络的管理及业务调度带来了严峻挑战。显然,设计一种高效的网络流量分类方法,给不同类型的卫星网络流量分配合理的计算资源,成为缓解卫星网络压力的关键。基于端口、载荷、统计以及行为的传统网络流量分类方法存在有效性、隐私性等问题,已经不再满足复杂网络业务的需求。随着大模型的发展,各种大模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为提升卫星网络的业务调度效率并优化卫星网络算力,提出一种基于全局感知模块(GPM)-ViT(Vision Transformer)模型的网络流量分类方法。基于网络流量数据,将流量会话数据转化为灰度图片,经过特征提取模块,充分提取图片全局和局部信息。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ViT,利用其多头注意力机制提取数据关联信息,增强分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GPM-ViT模型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7.86%,相比基准模型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 分类 卫星网络 特征 ViT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通信卫星馈电切换及自主运行方法研究
3
作者 张世层 张冬 +3 位作者 王平 安绍毅 王立民 孙艳红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87,共6页
在我国低轨(LEO)卫星面临着境外信关站部署困境、数据落地需求激增及大规模LEO星座运维管控压力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卫星过境时间内馈电链路有效通信时长最大化成为了关键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星地双波束的馈电链路自适... 在我国低轨(LEO)卫星面临着境外信关站部署困境、数据落地需求激增及大规模LEO星座运维管控压力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卫星过境时间内馈电链路有效通信时长最大化成为了关键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星地双波束的馈电链路自适应跨站切换方法。该方法通过卫星依据地面信关站位置信息和实时卫星轨道数据自主控制双波束协同,达成了馈电链路无缝跨站切换。仿真结果表明,在三个信关站可见的场景下,该方法使单颗卫星馈电链路有效通信时长至少提升22%,且在跨站过程中确保业务无中断、数据无丢失,不引入业务包乱序风险及额外存储开销。同时,该方法支持馈电链路自主建链断链,显著降低了星座日常运维难度,为卫星通信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天地一体化网络 馈电链路 自主运行 天基网络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波导TE11模衰减和功率容量特性研究
4
作者 焦一嵩 杜彪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602,共7页
针对双频/多频段同轴馈源对低损耗和高功率容量的需求,利用微扰法,基于同轴波导第一高次模TE11模的矢量模函数,导出了同轴TE11模的衰减常数与功率容量的计算公式。本文计算结果与商业软件HFSS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文方法和公式的... 针对双频/多频段同轴馈源对低损耗和高功率容量的需求,利用微扰法,基于同轴波导第一高次模TE11模的矢量模函数,导出了同轴TE11模的衰减常数与功率容量的计算公式。本文计算结果与商业软件HFSS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文方法和公式的正确性。同时,研究了同轴波导TE11模衰减常数和功率容量与同轴波导内外径比的关系。对于几种典型双频段共用的应用情况,基于损耗最小、功率容量最大和综合性能最优原则,分别给出了同轴馈源输入端内外径比初始参数的选取准则,为双频/多频段同轴馈源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波导 TE11模 衰减常数 功率容量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系统传输与在线智能处理实时优化技术研究
5
作者 李忠涛 陈彦桥 +1 位作者 苏阳 杨建永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2-366,共5页
无人机在各种领域应用广泛。然而,无人系统组织运用面临传输资源受限等突出问题,需针对任务环境、场景、阶段的不同保障需求,基于多源图像目标智能检测识别手段,自适应调整无人系统信息传输内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源图像目标检测识别... 无人机在各种领域应用广泛。然而,无人系统组织运用面临传输资源受限等突出问题,需针对任务环境、场景、阶段的不同保障需求,基于多源图像目标智能检测识别手段,自适应调整无人系统信息传输内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源图像目标检测识别方法,在YOLO经典架构上进行优化,包括空间金字塔架构、路径聚合网络(Path Aggregation Network,PAN)结构、标签平滑和损失函数,经实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多源图像目标检测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目标检测识别 YOLO 空间金字塔 标签平滑 损失函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冬枣冷棚设施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6
作者 银婷 杨慧娟 +2 位作者 李梅 王宇曦 苗依铭 《河北果树》 2025年第2期7-9,共3页
冬枣盛花期开始每隔11 d分别喷施河南勇冠乔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植乐素(有效成分0.01%28-高芸苔素内酯)与赤霉酸等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混合物,探讨其对冷棚栽培的冬枣坐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01%芸苔素内酯可溶制剂... 冬枣盛花期开始每隔11 d分别喷施河南勇冠乔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植乐素(有效成分0.01%28-高芸苔素内酯)与赤霉酸等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混合物,探讨其对冷棚栽培的冬枣坐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01%芸苔素内酯可溶制剂0.08 mg/kg可以显著提高冬枣的结果个数和单果质量,改善枣果果形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芸苔素内酯 冷棚设施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多智能体的多星联合任务规划架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付伟 贾洪志 +3 位作者 林晓勇 陈金勇 张超 岳群彬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3-999,共7页
随着卫星规模、种类的不断增长,现有卫星任务规划技术架构已很难满足多类型卫星联合运用的有效性及可扩展性要求。通过深入分析多星任务筹划、单星任务规划、数传资源规划等环节,建立了基于分层多智能体的多星联合任务规划技术架构,设... 随着卫星规模、种类的不断增长,现有卫星任务规划技术架构已很难满足多类型卫星联合运用的有效性及可扩展性要求。通过深入分析多星任务筹划、单星任务规划、数传资源规划等环节,建立了基于分层多智能体的多星联合任务规划技术架构,设计了与架构匹配的相关优化算法及智能体功能实现机制,实现了多星联合任务规划能力。仿真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架构对多类型卫星联合任务规划场景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任务规划 多星联合任务规划 智能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项式拟合技术在天线增益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石磊 张冀 秦顺友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5,共4页
文中简述了多项式拟合的基本原理公式,提出利用多项式拟合技术确定天线增益频段特性和大型口径天线不同仰角增益的方法。在比较法增益测量中,标准喇叭的增益常为已知的离散校准值,利用高频、低频和两个中间频点的增益值拟合了标准喇叭... 文中简述了多项式拟合的基本原理公式,提出利用多项式拟合技术确定天线增益频段特性和大型口径天线不同仰角增益的方法。在比较法增益测量中,标准喇叭的增益常为已知的离散校准值,利用高频、低频和两个中间频点的增益值拟合了标准喇叭增益的解析式,非拟合点的增益计算结果同已知的标准喇叭增益校准值吻合很好,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简述了多项式拟合技术在S波段8.54 m气象雷达天线增益测量及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不同仰角增益测量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拟合技术 增益测量 增益频段特性 射电望远镜增益测量 口径天线 气象雷达天线增益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效应下的跳频信号定时同步算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敬乔 汪颜 张静涛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5-770,共6页
由于收发信双方的相对高速运动会影响接收信号的同步和解调,特别是对符号速率每跳变化的跳频信号影响更大。针对跳频信号在高动态场景下的时钟同步问题,通过分析多普勒钟偏对时钟同步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同步信息的时钟频率估计加时钟相... 由于收发信双方的相对高速运动会影响接收信号的同步和解调,特别是对符号速率每跳变化的跳频信号影响更大。针对跳频信号在高动态场景下的时钟同步问题,通过分析多普勒钟偏对时钟同步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同步信息的时钟频率估计加时钟相位估计定时同步方法,将二者的估计结果进行卡尔曼滤波,估计出钟偏及钟偏变化率,实时跟踪、调整接收机的时钟,达到收发信号时钟同步的目的。与三阶锁相环进行了仿真与对比,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比传统的锁相环方法跟踪范围大,估计精度高,解调性能更优良;解调性能损失与理论值相比小于0.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频 高动态 频率估计 时钟跟踪 扩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术C^3I系统中综合电子战技术概念研究
10
作者 封锦昌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3-37,共5页
一、电子战定义电子战,有的称为“电子对抗”,有的称为“无线电对抗”,其基本含义相同.电子战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例如:
关键词 C^3I系统 电子对抗 战术 军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谱分析仪测量微弱信号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石磊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06-210,共5页
简述了频谱分析仪灵敏度的基本概念及与其状态参数的关系。研究了频谱分析仪状态参数的设置及启动内置功能来改善微弱信号测量精度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射频输入衰减法、分辨带宽法、视频带宽法、视频平均法和前置放大法,并给出了... 简述了频谱分析仪灵敏度的基本概念及与其状态参数的关系。研究了频谱分析仪状态参数的设置及启动内置功能来改善微弱信号测量精度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射频输入衰减法、分辨带宽法、视频带宽法、视频平均法和前置放大法,并给出了测量应用实例。最后,提出了频谱分析仪测量微弱信号电平的一种简单修正方法,并用实测结果验证了其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分析仪 灵敏度 微弱信号测量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激光载荷配置及快速建链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世层 张冬 +3 位作者 王平 安绍毅 高鹏 孙艳红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54,共6页
为了适应未来低轨卫星轻量化和低成本的发展趋势,满足星间激光快速建链的使用需求,对星间激光配置原则进行了分析,采用转台式激光载荷和固定式激光载荷相结合的载荷配置方式,分别用于异轨道面间和同轨道面内的星间建链,设计了基于在轨... 为了适应未来低轨卫星轻量化和低成本的发展趋势,满足星间激光快速建链的使用需求,对星间激光配置原则进行了分析,采用转台式激光载荷和固定式激光载荷相结合的载荷配置方式,分别用于异轨道面间和同轨道面内的星间建链,设计了基于在轨恒星标校、信标光辅助建链和光轴一致性的激光载荷快速星间建链方案,并介绍了全流程。结果表明,星间激光载荷建链时间小于30 s,可实现长时间的星间激光稳定跟踪通信。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星间激光通信的发展和大规模在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快速激光建链 激光在轨标校 信标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振隧穿二极管的太赫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军 王靖思 +2 位作者 宋瑞良 刘博文 刘宁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共振隧穿二极管(Resonant Tunneling Diode, RTD)是一种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半导体器件,同时具有非线性特性和负阻特性,通过改变偏置电压可以作为太赫兹源和太赫兹探测器,在未来6G技术中通信感知一体化方面具有优势。简要总结了基于RTD... 共振隧穿二极管(Resonant Tunneling Diode, RTD)是一种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半导体器件,同时具有非线性特性和负阻特性,通过改变偏置电压可以作为太赫兹源和太赫兹探测器,在未来6G技术中通信感知一体化方面具有优势。简要总结了基于RTD实现的器件的工作原理,对基于RTD实现的太赫兹源和太赫兹探测器、太赫兹通信系统以及太赫兹雷达系统等太赫兹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对当前存在的技术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基于RTD的太赫兹技术凭借其突出的优势,将成为未来电子器件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隧穿二极管 太赫兹源 太赫兹通信 太赫兹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空中无人机基站资源分配与公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少雄 宋志群 李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了提高无人机基站(unmanned aerial vehicle base stations,UAV-BS)为地面多用户服务时的数据速率,提出一种基于决斗深度神经网络(dueling deep Q-network,Dueling-DQN)的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算法。采用决... 为了提高无人机基站(unmanned aerial vehicle base stations,UAV-BS)为地面多用户服务时的数据速率,提出一种基于决斗深度神经网络(dueling deep Q-network,Dueling-DQN)的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算法。采用决斗网络(dueling network,DN)结构以克服动态环境的部分可观测问题,联合优化了UAV-BS的位置和下行链路功率分配,在更符合实际的空地概率信道模型中检验了Dueling-DQN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对比算法,所提出的Dueling-DQN算法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服务公平性,且随着地面用户数量的增大,算法的优势更加明显。Dueling-DQN算法可有效解决复杂非凸性问题,为UAV-BS的资源分配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UAV 空中基站 深度强化学习 资源分配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地面控制站通用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文志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无人机地面控制站作为无人机系统的信息汇聚中心和指挥控制中心,是保障飞行安全、遂行作战任务和共享侦察载荷信息的关键,同时也是无人机与其他作战力量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手段。目前不同的飞机平台单位、甚至相同单位不同的团队设计的... 无人机地面控制站作为无人机系统的信息汇聚中心和指挥控制中心,是保障飞行安全、遂行作战任务和共享侦察载荷信息的关键,同时也是无人机与其他作战力量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手段。目前不同的飞机平台单位、甚至相同单位不同的团队设计的地面控制站也无法通用,文中通过分析目前地面控制站现状,构建通用地面控制站型谱,建立通用化标准体系,设计系统和软件体系架构,提出无人机通用地面控制站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控制站 无人机 通用化 指挥控制 侦察任务 型谱 标准体系 体系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图神经网络的小样本文本分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相成 刘保柱 甘精伟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了解决文本图神经网络小样本文本分类精度较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文本图神经网络的原型网络,采用预训练语言模型,利用文本级图神经网络为每个输入文本构建图并共享全局参数,将文本图神经网络的结果作为原型网络的输入,对未标注文本进... 为了解决文本图神经网络小样本文本分类精度较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文本图神经网络的原型网络,采用预训练语言模型,利用文本级图神经网络为每个输入文本构建图并共享全局参数,将文本图神经网络的结果作为原型网络的输入,对未标注文本进行分类,并验证新模型在多个文本分类数据集上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需要大量标注文档的监督学习方法相比,所采用的方法未标注文本的分类精度提高了1%~3%,在多个文本分类数据集上验证了新模型性能先进,内存占用更少。研究结果可为解决小样本文本分类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小样本文本分类 预训练模型 图神经网络 原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遥感观测信息制作电子沙盘方法的研究
17
作者 马晖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5-64,22,共11页
本文介绍了电子沙盘的制作原理及方法,并在利用三维显示技术的基础上选择遥感观测信息做为地表贴面,从而增强了电子沙盘的真实感。
关键词 电子沙盘 作战训练 遥感观测信息 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1号信令数字中继器的研究
18
作者 秦韵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45-358,332,共15页
本文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和工程需求,着重研究了程控用户交换机至市话端局之间的数字中继及信号方式,提出了一种采用新型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数字中继器设计方案。并介绍了数字中继器硬件电路和软件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 信令 数字中继器 程控交换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ASLC的数字波束抗干扰改进算法研究
19
作者 赵楠 韩国栋 张建超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78,共5页
针对阵列雷达系统在自适应抗干扰处理过程中设备复杂度高、期望信号信噪比下降等问题,在自适应旁瓣对消(ASLC)理论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改进的数字抗干扰处理算法。该算法分析了辅助天线单元独立设计引起的空间资源占用等问题,通过在天线... 针对阵列雷达系统在自适应抗干扰处理过程中设备复杂度高、期望信号信噪比下降等问题,在自适应旁瓣对消(ASLC)理论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改进的数字抗干扰处理算法。该算法分析了辅助天线单元独立设计引起的空间资源占用等问题,通过在天线阵列中灵活选取数字单元形成辅助信号的方式,优化阵列资源的同时增加了主阵列与辅助单元收到的干扰信号相关性,提高了系统的干扰抑制比;根据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对辅助信号进行预加权处理,削减辅助波束接收的期望信号能量,改善了由于辅助波束接收信号的自相关矩阵中含有期望信号引起的期望信号相消问题。通过系统测试,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实测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简化天线阵列设计的同时,干扰调零深度达到了51.6 dB,而期望信号信噪比仅损失0.65 dB,解决了传统ASLC算法效率下降的难题,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均方误差 自适应旁瓣对消 数字波束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皮秒激光加工CaSiO_(3) LTCC的可行性对比研究
20
作者 谢明君 韦佳伟 +2 位作者 肖何 赵俊熠 陈妮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7,共8页
围绕硅酸钙低温共烧陶瓷叠层基板难加工的问题,对比纳秒和皮秒激光加工对CaSiO_(3) LTCC的影响、激光作用后的成分以及不同激光参数下CaSiO_(3) LTCC的烧蚀特性,通过硬度变化评价两种激光加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种激光加工后的区域... 围绕硅酸钙低温共烧陶瓷叠层基板难加工的问题,对比纳秒和皮秒激光加工对CaSiO_(3) LTCC的影响、激光作用后的成分以及不同激光参数下CaSiO_(3) LTCC的烧蚀特性,通过硬度变化评价两种激光加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种激光加工后的区域皆呈现出粉末层及重铸层的叠加,重铸层产物均为CaSiO_(3),皮秒激光加工后的形貌优于纳秒加工后的形貌;纳秒和皮秒的烧蚀深度分别在97.2~442.6μm和161.7~461.7μm范围内,随激光功率的增加以及速度和填充间距的减小,烧蚀深度基本呈线性增加的趋势,激光功率是影响烧蚀深度的主要因素;皮秒激光作用后的表面粗糙度整体比纳秒激光更低,化学铣切后最小可达6.41μm;纳秒作用后表面热影响区硬度分别下降72.0%~77.2%,较皮秒激光加工更利于后续机加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激光 皮秒激光 CaSiO_(3)LTCC 粗糙度 维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