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匹配滤波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鹏 封治华 +5 位作者 张鹏飞 赵渊明 阮友田 韩文杰 张辉 康朝阳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基于差频解算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技术存在测量距离短、易受噪声干扰、受非线性调频影响大的问题。为了在相同机制条件下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匹配滤波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方法,改进相干探测光路,加入信号反转单元和信号共轭单元,将... 基于差频解算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技术存在测量距离短、易受噪声干扰、受非线性调频影响大的问题。为了在相同机制条件下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匹配滤波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方法,改进相干探测光路,加入信号反转单元和信号共轭单元,将混频器换成卷积器,同时满足系统响应与发射波形匹配,并进行了相关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差频解算方法,匹配滤波方法可实现两倍于差频解算方法的测距范围,信噪比提高了9.5 dB,在非线性调频误差为19.8 MHz、198 MHz和396 MHz条件下均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距离谱,表现出较好的抵抗非线性调频的能力。此研究可为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技术指导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调频连续波 匹配滤波 激光测距 信噪比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舱式激光雷达的合成风速风向处理研究
2
作者 张鹏 胡永钊 +3 位作者 董光焰 沈静 魏龙超 张鹏飞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9-647,共9页
使用新型卡尔曼滤波对风速、风向测量结果进行数据校正。借助一组样本点发挥非线性函数作用,使风速、风向垂直分布状态的估计结果更准确,经过若干次迭代,逐步降低合成风速、风向的测量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距离范围内,该方法能保... 使用新型卡尔曼滤波对风速、风向测量结果进行数据校正。借助一组样本点发挥非线性函数作用,使风速、风向垂直分布状态的估计结果更准确,经过若干次迭代,逐步降低合成风速、风向的测量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距离范围内,该方法能保证风速、风向测量误差的均值不变且近似于0,误差的标准差降低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激光雷达 卡尔曼滤波 风速 风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设计研究
3
作者 常俊利 索华东 +1 位作者 段凯 朱国利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5-860,共6页
为了解决国产中红外波段半导体单靶条输出激光功率低,暂时无法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提出将四个半导体靶条激光模块进行空间合束,从而提高中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总的输出功率。通过设计镜片与微调光路等光束整形技术,很好的解... 为了解决国产中红外波段半导体单靶条输出激光功率低,暂时无法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提出将四个半导体靶条激光模块进行空间合束,从而提高中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总的输出功率。通过设计镜片与微调光路等光束整形技术,很好的解决了四路激光在空间合束过程中遇到的光束质量变差,光束整形、合束后如何改善光束质量问题;驱动控制与控温模块中,电流驱动控制电路和控温电路精确的对输入激光器的电压,电流,温度进行稳定控制,使量子级联激光器在室温下能够实现稳定的高功率输出。设计出高的室温输出功率、较小发散角、窄线宽和宽带可调谐的量子级联激光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军事意义,也有广泛的实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 空间合束 光束整形技术 驱动控制与控温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高机动交互式跟踪模型研究
4
作者 王泽慧 惠黎明 +1 位作者 董云龙 王中训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6,236,共12页
针对传统机动目标跟踪模型对不同维度(坐标轴)分量之间耦合问题考虑较少,难以满足三维高机动目标跟踪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交互式多模型架构,应用3个平面内的二维耦合运动模型(Coordinated Turn,CT模型)集来重构三维高机动运动模... 针对传统机动目标跟踪模型对不同维度(坐标轴)分量之间耦合问题考虑较少,难以满足三维高机动目标跟踪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交互式多模型架构,应用3个平面内的二维耦合运动模型(Coordinated Turn,CT模型)集来重构三维高机动运动模型的算法。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解耦运动情况,在3个平面CT模型集的基础上,增加了具有不同过程噪声系数的匀速(Constant Velocity,CV)模型集。仿真结果表明,上述交互式多模型架构和机动目标运动模型集能较好地实现三维高机动目标跟踪,相比于两类经典的三维机动目标跟踪技术,性能有较高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跟踪 三维高机动模型 交互式多模型算法 耦合运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盖革APD激光雷达高空间分辨率三维重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金长江 董光焰 +3 位作者 李忠旺 冯谦 孙剑峰 宋欠欠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8-13,共6页
盖革模式阵列APD激光雷达由于像元数的限制导致重构的三维距离像分辨率低,严重限制了对场景信息的感知识别能力。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图像引导的盖革模式阵列APD激光雷达超分辨三维图像重构算法。主要研究基于配准后的盖革APD低分辨... 盖革模式阵列APD激光雷达由于像元数的限制导致重构的三维距离像分辨率低,严重限制了对场景信息的感知识别能力。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图像引导的盖革模式阵列APD激光雷达超分辨三维图像重构算法。主要研究基于配准后的盖革APD低分辨距离图像、增强电荷耦合器件(ICCD)相机高分辨强度图像和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建立具有距离保真项和正则化项约束的全局能量函数,最终对优化模型的最优化求解实现高分辨强度图像对低分辨距离图像的超分辨引导重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算法,文中算法在提升重构三维图像分辨率的同时,也使图像的边缘更加锐利。该研究对于盖革模式阵列APD激光雷达的目标探测、识别和跟踪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革APD激光雷达 三维距离像 ICCD成像 引导成像 超分辨重构 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补偿的光源调频非线性校正研究
6
作者 张鹏 封治华 +5 位作者 张鹏飞 赵渊明 阮友田 韩文杰 张辉 康朝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4-1540,共7页
由于FMCW光源非线性频率调制的影响,其差频信号的频谱会出现展宽,降低频谱分辨率,因此光源非线性校正是该体制激光雷达精确测距的前提。为了避免现有非线性校正技术系统结构复杂,测量成本高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基于误差补偿的FMCW光源非... 由于FMCW光源非线性频率调制的影响,其差频信号的频谱会出现展宽,降低频谱分辨率,因此光源非线性校正是该体制激光雷达精确测距的前提。为了避免现有非线性校正技术系统结构复杂,测量成本高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基于误差补偿的FMCW光源非线性校正法。该方法通过输出信号与线性回归数据之间的误差,构建与输出信号频率变化趋势相反的校正数据作为激光器的调制信号源。经过若干次循环补偿,逐步将输出信号频率与线性回归数据之间的决定系数提高到0.9995以上。最终通过距离测量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CW光源 非线性校正 误差补偿 输出信号 校正数据 决定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电子设备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世军 杨瑞青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6期178-181,185,共5页
自动测试系统作为军事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大大降低武器系统的维护时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方的需求,促使了通用综合测试系统的产生和广泛应用。机载电子设备通用自动测试系统是一套开放的、可扩展测试系统。通用性实现的关键是系... 自动测试系统作为军事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大大降低武器系统的维护时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方的需求,促使了通用综合测试系统的产生和广泛应用。机载电子设备通用自动测试系统是一套开放的、可扩展测试系统。通用性实现的关键是系统硬件结构标准化、软件结构及软件基础构件标准化、测试程序编程语言标准化。结合机载电子设备的应用背景,给出了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硬件平台、软件平台设计与实现,对设计出的通用测试系统进行了试验,经分析可以满足通用性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电子设备 通用自动测试系统 仪器驱动程序 测试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的夏玉米土壤水分反演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阙艳红 吴苏 +3 位作者 姜明梁 张成才 李风波 李炎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8,共8页
为了解决在夏玉米植株高度较高(>1.5 m)情况下,无人机遥感土壤水分反演过程中冠层与地表之间多次散射对微波后向散射的衰减问题,寻找合适的反演方法。通过融合运用无人机多光谱和热红外数据、Sentinel-1A SAR卫星数据,结合田间实测数... 为了解决在夏玉米植株高度较高(>1.5 m)情况下,无人机遥感土壤水分反演过程中冠层与地表之间多次散射对微波后向散射的衰减问题,寻找合适的反演方法。通过融合运用无人机多光谱和热红外数据、Sentinel-1A SAR卫星数据,结合田间实测数据,对植被覆盖下的土壤水分反演与精度验证进行研究;采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水云模型(WCM)以及引入MIMICS模型参数的改进水云模型(Improved WCM)3种方法进行土壤水分反演。其中,TVDI方法拔节期反演精度R2为0.50(10 cm)和0.42(20 cm),乳熟期反演精度R2为0.49(10 cm)和0.46(20 cm);WCM方法拔节期反演精度R2为0.53(10 cm)和0.44(20 cm),乳熟期反演精度R2为0.18(10 cm)和0.02(20 cm);Improved WCM方法拔节期反演精度为0.76(10 cm)和0.69(20 cm),乳熟期反演精度为0.78(10 cm)和0.74(20 cm)。采用引入MIMICS模型参数的改进水云模型方法得到的夏玉米2个生育期的反演效果,明显优于水云模型方法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方法;3种方法的2个生育期反演精度均为10 cm高于20 cm。因此,引入MIMICS模型参数的改进水云模型方法更适合于玉米植株较高情况下的10 cm土壤含水量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多源遥感反演 水云模型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MIMICS模型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LD泵浦Nd^(3+)∶YAG免温控被动调Q激光器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航 窦飞飞 +4 位作者 陈南亦 徐欢天 杨炳德 司光芙 董潮涌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9-684,共6页
传统的固体激光器体积、重量大,功耗高,限制了其在空间受限设备中的应用。被动调Q的LD泵浦免温控固体激光器省去了复杂的温度控制装置,调Q机构简单,能够满足复杂温度环境的特殊应用场景的小型化、低功耗要求。提出了基于双波长LD泵浦实... 传统的固体激光器体积、重量大,功耗高,限制了其在空间受限设备中的应用。被动调Q的LD泵浦免温控固体激光器省去了复杂的温度控制装置,调Q机构简单,能够满足复杂温度环境的特殊应用场景的小型化、低功耗要求。提出了基于双波长LD泵浦实现宽温度范围免温控阈值自适应的1.06μm激光脉冲输出方法。基于Nd∶YAG晶体设计了角锥棱镜谐振腔,仿真分析了LD泵浦源到激光棒的面心距对热负载的影响,并确定4 mm的最佳面心距。数值分析了相同泵浦功率下-40~60℃温度范围内激光静态能量输出变化,以及不同初始透过率的可饱和吸收体对激光阈值脉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37℃~60℃范围内,阈值脉宽都在200μs以下,阈值脉宽最低点达到了29.4μs。构建主波实时探测的阈值自适应调节装置并搭建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范围为-35~60℃时,阈值脉宽变化范围为40~180μs。采用激光腔体一体加工成型,应用轻量化的铝合金材料,实现工程化应用,体积83.5 mm×44 mm×29.5 mm,重量约为230 g。在23.8%初始透过率的饱和吸收体条件下实现单脉冲输出能量42 mJ,脉冲宽度5.2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调Q Nd∶YAG激光器 免温控 双波长泵浦 调Q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一维相扫雷达空域稳定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心成 张林让 张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4,共9页
传统上机载雷达是采用硬件稳定平台保持天线扫描空域稳定的,如今采用数据处理方法保持扫描空域电子稳定的研究正在引领发展趋势。文中针对机载平台运动引起天线波束指向角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探测精度下降甚至目标丢失的问题,系统地探... 传统上机载雷达是采用硬件稳定平台保持天线扫描空域稳定的,如今采用数据处理方法保持扫描空域电子稳定的研究正在引领发展趋势。文中针对机载平台运动引起天线波束指向角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探测精度下降甚至目标丢失的问题,系统地探讨了一维相扫机载雷达保持扫描空域稳定的波束控制方法,建立了机载运动平台下指向角变换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由于平台运动引起的波束指向角变换公式,设计了一维相扫移相码的计算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计算精度、计算时间、波束指向精度和移相器位数选取等关键技术指标。结果表明空域稳定算法有效可靠,为机载相控阵雷达波束控制设计提供了通用化的设计思路,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 空域稳定 一维相扫 波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的柱面近场测量欠采样修正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安康 王浩磊 王树才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9-344,共6页
为解决暗室近场测试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针对天线近场测量中高效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柱面近场欠采样恢复算法。该算法利用高精度的三次样条插值(cubic spline interpolation,CSI)法对未采样的点进行恢复,可减少采样点数,提高测... 为解决暗室近场测试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针对天线近场测量中高效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柱面近场欠采样恢复算法。该算法利用高精度的三次样条插值(cubic spline interpolation,CSI)法对未采样的点进行恢复,可减少采样点数,提高测试速度。此外,在柱面近场欠采样恢复CSI求解过程中充分利用系数矩阵的正定、对称等优良特性,使线性方程组的计算量从O(n^(3))降为O(n),大大提高了CSI的计算效率。最后使用插值后的近场幅度和相位结合柱面近远场变换理论求得天线远场方向图。为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试验测试了天线样机,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近场测量 柱面近场 欠采样 三次样条插值(CSI) 柱面近远场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柱面波展开的准远场快速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琳琳 姚华飞 王安康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5,共5页
为解决常规暗室环境不满足大口径天线的测量需求、测试系统复杂以及测试效率低等问题,文中对天线测量中的高效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准远场快速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柱面波展开理论的准远场变换算法。该算法适宜在准远场距... 为解决常规暗室环境不满足大口径天线的测量需求、测试系统复杂以及测试效率低等问题,文中对天线测量中的高效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准远场快速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柱面波展开理论的准远场变换算法。该算法适宜在准远场距离下对一维电尺寸大而另一维电尺寸小的天线进行测量,提高了此类天线的测试效率和现有暗室的测试能力。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利用电磁仿真软件设计了三个均匀分布的线性阵列。仿真和实物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测量 准远场 柱面波展开理论 准远场变换算法 暗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再挑选的网络未知流量检测算法
13
作者 王忠勇 孟杰 +2 位作者 王玮 巩克现 刘宏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为解决未知流量检测研究中不同种类流量因存在相同的结构或字段而导致检出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Open-SFSP(open-set selection feature and subspace projection)网络未知流量检测算法。在Open-MUSIC算法的基础上增加特征提取网络输出... 为解决未知流量检测研究中不同种类流量因存在相同的结构或字段而导致检出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Open-SFSP(open-set selection feature and subspace projection)网络未知流量检测算法。在Open-MUSIC算法的基础上增加特征提取网络输出的特征维度,定义特征偏移距离与特征偏移数量以衡量特征的偏移程度,以偏移程度为指标挑选相较已知流量特征偏移程度大的特征完成后续未知流量检测步骤。实验结果表明,Open-SFSP算法相较Open-MUSIC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都表现出明显的效果提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算法为网络安全领域中的未知流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流量检测 特征提取网络 特征偏移距离 特征偏移数量 特征偏移程度 特征再挑选 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滑动滤波的激光雷达测风数据处理
14
作者 魏龙超 张鹏 +7 位作者 李明洋 张意乾 张鹏飞 张云飞 张一伟 宋城虎 岳慧锋 李聪聪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2-679,共8页
在风力机工作过程中引入风速、风向信息实现姿态校正和变桨控制是实现节能增效和安全生产的关键,因此激光雷达被广泛应用于重建风力机前方风场。然而,激光雷达安装位置决定了风力机前方风速、风向算法的差异性和准确性。对于机舱式激光... 在风力机工作过程中引入风速、风向信息实现姿态校正和变桨控制是实现节能增效和安全生产的关键,因此激光雷达被广泛应用于重建风力机前方风场。然而,激光雷达安装位置决定了风力机前方风速、风向算法的差异性和准确性。对于机舱式激光雷达而言,雷达前方测量的风速、风向并非轮毂处风速、风向,而且系统噪声和异常值的存在会增大测量误差。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线性化垂直风切变模型,建立了上平面风速、下平面风速和轮毂处风速之间的关系,采用加权滑动滤波对轮毂处风速、风向测量值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提高了轮毂处风速、风向的测量精度。通过切实可行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将风速测量误差降低至0.5 m/s以内,风向测量误差降低至10°以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R^(2)接近于1。该项研究为机舱式激光雷达在风电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相干探测 风切变 滤波 风速 风向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方差结构辅助的全增量线性化模型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
15
作者 田晗 崔珂瑄 高永婵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70,共11页
针对多通道阵列雷达探测目标时有限训练样本与目标信息不准确等敏感因素导致检测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协方差结构辅助的全增量线性化模型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采取联合处理思想,将目标不准确信息通过阵列导向矢量建模为全增... 针对多通道阵列雷达探测目标时有限训练样本与目标信息不准确等敏感因素导致检测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协方差结构辅助的全增量线性化模型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采取联合处理思想,将目标不准确信息通过阵列导向矢量建模为全增量线性化模型,然后利用酉矩阵变换设计协方差结构辅助的检测,并将该检测问题转化为分数优化问题,再通过白化处理并优化求解推导出最终检测统计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辅助利用协方差结构信息优化全增量线性化模型,有效改善了目标在复杂敏感环境下的检测性能,相比传统检测方法,在特定参数条件下自适应样本量减少时检测性能仍然保持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雷达 自适应目标检测 协方差结构 目标信息 全增量线性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偏转镜的激光空间合束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豹 张兵 +2 位作者 黄伟 李卫森 郑耀锋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99,114,共5页
为提高激光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通过分析激光远场空间合束发展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偏转镜的激光自动合束装置,并进行了2路激光聚焦、合束、打击效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了预期的调焦效果及合束性能;与单路高能激光毁伤时间相... 为提高激光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通过分析激光远场空间合束发展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偏转镜的激光自动合束装置,并进行了2路激光聚焦、合束、打击效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了预期的调焦效果及合束性能;与单路高能激光毁伤时间相比,2路合束后的高能激光对无人机的打击毁伤时间减少了58%,为今后的多路激光空间合束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武器 作战效能 偏转镜 高能激光 合束 调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被动光学图像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严洁 阮友田 薛珮瑶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78-385,共8页
本文应用扫描式激光成像雷达获取试验数据并实现对激光数据的三维成像处理,给出了基于目标特征的激光雷达图像与被动光学图像的数据融合方法,实现了激光图像和光学图像间的三维融合。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目标特征的两种不同... 本文应用扫描式激光成像雷达获取试验数据并实现对激光数据的三维成像处理,给出了基于目标特征的激光雷达图像与被动光学图像的数据融合方法,实现了激光图像和光学图像间的三维融合。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目标特征的两种不同质图像间的融合方法是可行的,融合后的图像具有丰富的光谱信息和三维立体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成像雷达 图像配准 数据融合 立体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大尺寸天线平面度控制与测试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竹梅 平丽浩 +4 位作者 徐东海 娄开胜 李玉峰 柳玉书 柴淑清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2-87,共6页
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了天线设计、分析和测试验证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一种机载大尺寸平面相控阵天线动态平面度的控制措施,提出了光电位置传感器和动态位移传感器相融合的实时测量技术,通过对飞行条件下天线动态变形的实时测试,研究了天线... 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了天线设计、分析和测试验证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一种机载大尺寸平面相控阵天线动态平面度的控制措施,提出了光电位置传感器和动态位移传感器相融合的实时测量技术,通过对飞行条件下天线动态变形的实时测试,研究了天线的动态平面度变化规律,该结果为动平台条件下大尺寸平面阵天线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技术手段,测试方法为类似研究提供了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 大尺寸 平面阵天线 动态平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用直流电压测量装置暂态响应试验研究与装置研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冰 张杰 +1 位作者 钟和清 胡媛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830-3836,共7页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以电压源换流器(VSC)、可关断器件和脉宽调制(PWM)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较常规直流而言对暂态保护特性有更高的要求。以柔性直流输电用直流电压测量装置的暂态响应试验为研究对象,通过暂态响应的试验现状...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以电压源换流器(VSC)、可关断器件和脉宽调制(PWM)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较常规直流而言对暂态保护特性有更高的要求。以柔性直流输电用直流电压测量装置的暂态响应试验为研究对象,通过暂态响应的试验现状、标准要求、试验方法和试验参数的研究,提出基于固态MARX发生器阶跃方波电压源的暂态响应试验技术,研制完成柔性直流输电用直流电压测量装置暂态响应试验系统,实现满足标准要求的快速上升长脉宽的暂态响应试验及测量。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柔性直流输电用直流电压测量装置的阶跃响应暂态特性试验方法及试验设备,其性能指标满足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用直流电压测量装置阶跃响应暂态特性试验要求,可方便有效地评估直流电压测量装置暂态响应特性,对保障直流输电工程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 直流电压测量装置 暂态响应 阶跃响应 上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应力铌酸锂电光调Q开关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富章 陈彬 +4 位作者 孙军 窦飞飞 张玲 胡永钊 许京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15-1318,1322,共5页
本文分析了铌酸锂晶体应力,按照来源包括热应力、缺陷应力、加工应力和晶体受到的外力等。对铌酸锂晶体热处理时固溶体脱溶问题的初步分析,采用合适的工艺对晶体毛坯进行了去应力热处理;在调Q开关制作时开发了弹性装配技术取代传统的硬... 本文分析了铌酸锂晶体应力,按照来源包括热应力、缺陷应力、加工应力和晶体受到的外力等。对铌酸锂晶体热处理时固溶体脱溶问题的初步分析,采用合适的工艺对晶体毛坯进行了去应力热处理;在调Q开关制作时开发了弹性装配技术取代传统的硬性夹持方案,消除了夹持应力对电光调Q开关的影响。制备的铌酸锂电光调Q开关得到了实际应用,有效提高了激光器工作的温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调Q开关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