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感知系统信息理论与构建方法
1
作者 葛建军 唐思琦 +3 位作者 李明强 韩丛英 王彤 徐根玖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1-663,共13页
该文面向高动态强对抗战场环境下复杂感知系统在探测、跟踪及抗干扰等核心任务中的适应性难题,提出以信息驱动为核心的系统理论模型与构建方法体系。具体而言,构建基于语法、语义、语用的多层信息描述框架突破单一语法结构及表层语义的... 该文面向高动态强对抗战场环境下复杂感知系统在探测、跟踪及抗干扰等核心任务中的适应性难题,提出以信息驱动为核心的系统理论模型与构建方法体系。具体而言,构建基于语法、语义、语用的多层信息描述框架突破单一语法结构及表层语义的局限,提出系统动态演化架构打破传统静态建模与固定模式设计的应用壁垒。此外,将上述理论成果应用于分布式雷达探测系统实践,针对系统寻优的复杂性难题,设计基于有限场景交互学习机制与结构化分层优化算法,实现系统有序组织与能力涌现,为复杂战场环境下智能感知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范式与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感知系统 多层信息描述框架 系统动态演化架构 分布式雷达探测系统 分层寻优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转移经济学:基于新中国70年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武常岐 刘小溪 涂政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9,共10页
跨国技术转移在过去70年里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跨国技术转移的政策与实践,本文将70年来跨国技术转移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对各个阶段发展的时代背景、模式特征、... 跨国技术转移在过去70年里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跨国技术转移的政策与实践,本文将70年来跨国技术转移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对各个阶段发展的时代背景、模式特征、重点政策和主要成就进行回顾,进而讨论70年来我国跨国技术转移实践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最后探讨了新时代跨国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保护、跨国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技术转移 技术引进 科技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御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3
作者 廖方圆 陈剑锋 甘植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1-187,193,共8页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与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但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网络攻击和威胁。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够为CII防御构建灵敏的异常识别机制、自动化的事件分析引擎和精确的全局运维能力。分析CII...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与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但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网络攻击和威胁。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够为CII防御构建灵敏的异常识别机制、自动化的事件分析引擎和精确的全局运维能力。分析CII的攻击风险,研究已有安全防护体系的形态结构,并基于SMCRC环思想构建智能CII安全体系。针对人工智能驱动的态势感知、持续监控等CII防御要点以及信任机制、威胁情报等CII防御保障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智能安全 SMCRC环 安全生态 态势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修饰的柔性多彩电热致变色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斌 侯成义 +6 位作者 汪浩鹏 汪志强 柏宇苗 李强 张青红 李耀刚 王宏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32-1236,共5页
通过化学氧化还原法并辅以抽滤法制备RGO导电薄膜,通过丝网印刷法制备变色层,构筑了多层结构的多彩(红-蓝-白以及橙红-黄-白等)柔性电热致变色薄膜。采用SEM、XRD以及Raman等分析薄膜的结构性质。采用红外热成像以及吸收光谱研究了薄膜(... 通过化学氧化还原法并辅以抽滤法制备RGO导电薄膜,通过丝网印刷法制备变色层,构筑了多层结构的多彩(红-蓝-白以及橙红-黄-白等)柔性电热致变色薄膜。采用SEM、XRD以及Raman等分析薄膜的结构性质。采用红外热成像以及吸收光谱研究了薄膜(红-蓝-白)的热学以及变色性能。结果表明:当加热时间为3.4s时,薄膜温度能达到38℃,变为蓝色;当加热时间为6.3s时,薄膜温度达到45℃,变为白色。在较低电压下(6V),该薄膜能实现多色彩可逆变色,其变色时间约为6.3s,褪色时间约为9.2s。该柔性电热致变色薄膜以混合纤维素滤膜为基体,保证了薄膜良好的柔性,在可穿戴显示领域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柔性 多彩 电热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警系统协同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马林 周琳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共6页
为了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对装备联合运用和预警探测装备多层级协同提出了新的需求。文中系统研究了协同探测的概念内涵、协同类型、协同粒度、协同层级和协同内容,分析了导弹、空中、太空、临近空间目标... 为了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对装备联合运用和预警探测装备多层级协同提出了新的需求。文中系统研究了协同探测的概念内涵、协同类型、协同粒度、协同层级和协同内容,分析了导弹、空中、太空、临近空间目标协同探测的需求,并针对典型应用仿真分析了协同探测效益,提出了通过协同探测技术提升预警系统效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系统 协同探测 关键技术 探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极化雷达极化标校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翟计全 马林 杨文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6-813,共8页
受各种非理想因素的影响,极化测量雷达难以直接测得目标准确的极化散射矩阵(polarization scattering matrix,PSM),因此,高精度极化标定是准确获取和利用目标极化信息的基础.本文从极化标校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PSM测量的误差模型,分... 受各种非理想因素的影响,极化测量雷达难以直接测得目标准确的极化散射矩阵(polarization scattering matrix,PSM),因此,高精度极化标定是准确获取和利用目标极化信息的基础.本文从极化标校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PSM测量的误差模型,分析了主要误差因素对PSM测量结果的影响,阐述了无源和有源极化标定方法并对其性能和适用场景进行比较,分析了极化标校器的参数对极化标校精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目标的交叉极化分量与极化测量雷达系统的极化隔离度处在相同水平时,目标的交叉极化分量测量结果会明显偏离其真值,通过极化隔离度优于测量系统隔离度无源或有源极化定标体对系统进行标校可以减小系统极化隔离度带来的测量误差.本文工作为极化定标体的研制和全极化测量雷达的系统标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散射矩阵(PSM) 极化测量 误差模型 极化标校 极化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黑板模型的分布式协同任务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杰 张耀中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3-48,共6页
基于黑板模型的分布式指挥控制网络为未来复杂环境下海战中多平台间的高效协同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构建应用于多航母群联合海战的分布式协同网络,对多航母群联合海战下的系统负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多平台任务决策的数学模型,采用嵌套... 基于黑板模型的分布式指挥控制网络为未来复杂环境下海战中多平台间的高效协同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构建应用于多航母群联合海战的分布式协同网络,对多航母群联合海战下的系统负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多平台任务决策的数学模型,采用嵌套遗传算法进行了仿真求解,得到了理想的任务决策方案。最后对由于目标函数中内部负载权重系数不同取值所引起的不同任务决策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将基于黑板模型的分布式协同网络应用于多航母海战协同决策的科学性,为分布式海战协同决策网络的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协同 黑板模型 决策者 差别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2
8
作者 梁兴东 李强 +1 位作者 王杰 李焱磊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15-1627,共13页
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拓展,雷达传感和无线通信系统在收发通道、信号与数据处理、管理与控制等方面的差异正逐步缩小,已呈现出一体化趋势,为未来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深度剖析了雷达与通信一... 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拓展,雷达传感和无线通信系统在收发通道、信号与数据处理、管理与控制等方面的差异正逐步缩小,已呈现出一体化趋势,为未来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深度剖析了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的内在本质和潜在优势,概括了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指明了一体化理论瓶颈和关键性技术挑战,并重点围绕信号一体化这一核心难点,首次提出了基于多维信号波形的创新性解决思路。最终,本文展望了雷达通信一体化的小型化和泛在化发展趋势,试图为未来先进电子信息系统的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信号一体化 多维信号波形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功率维度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雷达协同探测技术研究进展:认知跟踪与资源调度算法 被引量:20
9
作者 易伟 袁野 +3 位作者 刘光宏 葛建军 孔令讲 杨建宇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1-499,共29页
多雷达协同探测技术通过有机地联动多部雷达,形成广域分布的探测构型,可充分获取空间、频率分集等探测增益,显著提升雷达系统的目标探测性能和电磁干扰环境顽存能力,是雷达技术领域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多雷达协同探... 多雷达协同探测技术通过有机地联动多部雷达,形成广域分布的探测构型,可充分获取空间、频率分集等探测增益,显著提升雷达系统的目标探测性能和电磁干扰环境顽存能力,是雷达技术领域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多雷达协同探测技术开展了广泛研究,在系统架构设计、信号处理、资源调度等技术方向积累了诸多研究成果。该文首先总结了多雷达协同探测技术的概念内涵,阐述了其基于信号处理闭环反馈的协同机制,分析了其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挑战;随后,聚焦于认知跟踪与资源调度算法,从内涵特点、系统构成、跟踪模型、信息融合、性能评估、调度算法、优化准则、认知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总结,并分析了协同认知跟踪及其与系统资源调度的关系;接着从雷达资源要素、信息融合架构、跟踪性能指标、资源调度模型、复杂任务场景5个方面梳理和总结了协同认知跟踪与资源调度算法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全文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后续的相关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雷达协同探测 认知跟踪 资源调度 认知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级硅基光谱仪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伟平 金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342,共10页
光谱仪作为光谱分析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生物传感、食药检测、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传统的光谱仪体积大、功耗高、价格昂贵和难以二次开发,应用范围受到了极大地限制。随着微型加工工艺的发展,微型化的光谱仪逐渐出现。... 光谱仪作为光谱分析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生物传感、食药检测、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传统的光谱仪体积大、功耗高、价格昂贵和难以二次开发,应用范围受到了极大地限制。随着微型加工工艺的发展,微型化的光谱仪逐渐出现。相较于传统的大型光谱仪,微型光谱仪不仅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而且便于二次开发,扩展了光谱仪的应用范围。但是,微型光谱仪通常是基于分立的光学器件,通过将光学器件的小型化而实现的,集成度和灵活性不高。随着对便携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光谱仪的进一步小型化和集成化已成趋势,出现了芯片级的光谱仪。芯片级光谱仪具有明显的尺寸、重量和功耗的优势,将对光谱仪在无人设备、智能平台等新兴领域中的应用产生重要影响。在芯片级光谱仪的实现过程中,硅基光子技术因其成熟的加工工艺和良好的集成性能,为光谱仪的芯片化提供了一种集成化、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芯片级硅基光谱仪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文章分析了硅基片上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将目前的芯片级硅基光谱仪分成了色散型和傅里叶变换型两大类进行介绍,分析了这两类光谱仪的主要特点和典型实现方式。文中给出了刻蚀衍射光栅、波导阵列光栅、多模波导等色散型硅基片上光谱仪和空间外差、驻波式、热调、数字以及基于微机电系统的傅里叶变换型硅基片上光谱仪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光谱仪的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展示了本组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创造性地将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空间外差傅里叶变换型光谱仪结构和波导阵列光栅的色散型光谱仪结构相结合,可同时实现较大的光谱范围和较高的光谱分辨率,为硅基片上光谱仪的应用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最后,论述了硅基片上光谱仪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为芯片级硅基光谱仪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 片上光谱仪 色散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信息熵的雷达动态自适应选择跟踪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葛建军 李春霞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7年第6期587-593,共7页
在现代战争中,战场环境复杂多变,为适应战场探测资源动态组织,基于信息熵,该文提出了定量度量多雷达联合观测获得目标信息量多少的方法,并给出了该信息量的下界。进而,基于最小化每个时刻多雷达观测获得的目标信息熵下界,提出了一种自... 在现代战争中,战场环境复杂多变,为适应战场探测资源动态组织,基于信息熵,该文提出了定量度量多雷达联合观测获得目标信息量多少的方法,并给出了该信息量的下界。进而,基于最小化每个时刻多雷达观测获得的目标信息熵下界,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选取信息含量高的雷达进行目标跟踪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不采用信息熵的跟踪方法,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雷达 信息论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陷光型碲镉汞探测器性能提升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霄 丁子瑜 +2 位作者 王伟平 胡小燕 张东亮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10-1515,共6页
光子晶体陷光结构具有类似减反膜的功能,且可以有效降低探测器暗电流,因而在红外探测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针对光子晶体陷光结构的碲镉汞中波红外探测器,对其性能提升研究进行了论述。利用基于FDTD算法的仿真模型,并通过对结构参... 光子晶体陷光结构具有类似减反膜的功能,且可以有效降低探测器暗电流,因而在红外探测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针对光子晶体陷光结构的碲镉汞中波红外探测器,对其性能提升研究进行了论述。利用基于FDTD算法的仿真模型,并通过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使得量子效率提升了近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陷光结构 碲镉汞 中波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度边界感知的嵌套命名实体识别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宇翔 骆妲 +4 位作者 甘洋镭 侯睿 刘雪怡 刘峤 石晓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49-5162,共14页
命名实体识别任务是信息抽取领域中的一个基础任务,旨在定位句子中实体所在位置的边界,并对该实体进行分类.针对现有基于跨度检测的模型存在的嵌套实体边界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跨度边界感知的嵌套命名实体识别模型.首先,利用双仿射注... 命名实体识别任务是信息抽取领域中的一个基础任务,旨在定位句子中实体所在位置的边界,并对该实体进行分类.针对现有基于跨度检测的模型存在的嵌套实体边界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跨度边界感知的嵌套命名实体识别模型.首先,利用双仿射注意力机制,捕获词元间的语义相关性,进而生成跨度语义表示矩阵;其次,通过设计一种二阶对角邻域差分算子,建立跨度语义差分机制,以提取跨度间的语义差异信息.此外,引入一种跨度边界感知机制,利用滑动窗口的局部特征提取能力,强化跨度的边界语义差异,从而准确定位实体跨度位置.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3个基准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包括ACE04、ACE05和Genia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实体识别准确率的表现优于相关工作.此外,还设计消融实验和案例分析以验证提出的语义差分机制和跨度边界感知机制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命名实体识别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套命名实体识别 跨度分类 差分算子 双仿射注意力机制 跨度语义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联车辆编队节油速度轨迹优化和分布式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冬琪 段洪君 +1 位作者 郭戈 张忍永康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9-2258,共10页
本文研究了网联车辆编队的节油速度轨迹优化和分布式控制问题.考虑异质车辆编队节油,采用一种基于滚动时域优化的速度规划算法,求解出适应于变化道路坡度的编队整体节油速度.此外,为了提高速度规划和调节的灵活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编... 本文研究了网联车辆编队的节油速度轨迹优化和分布式控制问题.考虑异质车辆编队节油,采用一种基于滚动时域优化的速度规划算法,求解出适应于变化道路坡度的编队整体节油速度.此外,为了提高速度规划和调节的灵活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编队速度的二次间距策略.采用基于间距误差最小化的分布式凸优化算法对轨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为所有跟随车提供最优轨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双幂次趋近律的PID型滑模控制器,使得各跟随车跟踪最优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忽略空间和速度扰动的情况下保证车辆的内部稳定性和队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油速度 分布式轨迹优化 速度相关型间距策略 滑模控制 网联车辆编队 队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圆级树脂基低成本W波段封装天线微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齐晓琳 崔晶宇 +4 位作者 李霄 张先乐 彭轶瑶 戴扬 杨凝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面向W波段探测与通信系统的小型化、低成本应用需求,本文采用晶圆级树脂基扇出型封装工艺,通过对有源封装天线集成架构、互连传输结构和天线阵列进行设计与仿真,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为94 GHz的封装天线微系统。该封装天线微系统集成了4&#... 面向W波段探测与通信系统的小型化、低成本应用需求,本文采用晶圆级树脂基扇出型封装工艺,通过对有源封装天线集成架构、互连传输结构和天线阵列进行设计与仿真,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为94 GHz的封装天线微系统。该封装天线微系统集成了4×4磁电偶极子阵列天线和16通道幅相多功能射频芯片。通过Ansys HFSS全波仿真,系统波束扫描范围在E面≥±30°,H面≥±40°,在7.1 mm×8.3 mm×1.2 mm封装尺寸内实现了封装天线等效全向辐射功率≥39.1 dBm。该封装天线微系统具备规模扩展能力,可广泛应用于探测、通信以及安检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封装天线 低成本 树脂材料 晶圆级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雷达多层级自适应协同处理技术
16
作者 刘光宏 吕文超 +2 位作者 宋扬 韩阔业 葛建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3,共8页
针对空间上分散部署的多雷达,在目标多元、动态变化的博弈对抗场景下,多雷达协同处理方式与目标/环境/资源动态自适应匹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雷达多层级自适应协同处理框架,包括信号级、特征级、点迹级和航迹级等4个层级。以工程化应... 针对空间上分散部署的多雷达,在目标多元、动态变化的博弈对抗场景下,多雷达协同处理方式与目标/环境/资源动态自适应匹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雷达多层级自适应协同处理框架,包括信号级、特征级、点迹级和航迹级等4个层级。以工程化应用为目标,建立了基于统一空间栅格的多雷达信号级联合检测模型,以时空配准、融合多雷达信号。设计了基于特征级的分布式检测模型,以压缩传输数据量,实现融合检测。综合分析了不同层级协同处理技术的费效比,给出了典型应用场景下协同处理方式的自适应选择原则。通过仿真实验和典型试验系统,对文中提出技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动态适应目标、环境的变化,提升多雷达协同探测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探测 信号处理 分布式雷达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聚类的文本知识挖掘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昕 席永轲 +2 位作者 何杰 钱茛南 顾丽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为解决在互联网文本信息爆炸性增长的前提下,在大规模文本数据中如何发现隐含的、有价值的潜在知识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层次文本聚类的文本知识挖掘方法,针对不同规模的文本数据进行不同粒度的聚类,实现不同层次知识的挖掘。针对最广义层... 为解决在互联网文本信息爆炸性增长的前提下,在大规模文本数据中如何发现隐含的、有价值的潜在知识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层次文本聚类的文本知识挖掘方法,针对不同规模的文本数据进行不同粒度的聚类,实现不同层次知识的挖掘。针对最广义层次的文本知识挖掘可实现各主题事务划分,针对子级分类数据的文本知识挖掘可发现下一层次主题分类,针对自定义层次的文本知识挖掘可发现该事件中存在的具体细节。对诉求实际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所有诉求数据中挖掘出各种诉求主题,精确挖掘出其中的细节问题,为管理者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提高服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知识 知识挖掘 机器学习 多层次聚类 诉求工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强遮挡环境下基于近超声的位置指纹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磊 张德 +1 位作者 胡志新 范茂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7-60,64,共5页
针对复杂室内强遮挡、低基站部署密度的场景,研究基于近超声的位置指纹定位方法。提出了基于近超声到达时间(TOA)信息的位置指纹定位方法,并基于双曲调频信号建立高精度的TOA信息指纹库;分别结合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和加权K最近邻(WKNN... 针对复杂室内强遮挡、低基站部署密度的场景,研究基于近超声的位置指纹定位方法。提出了基于近超声到达时间(TOA)信息的位置指纹定位方法,并基于双曲调频信号建立高精度的TOA信息指纹库;分别结合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和加权K最近邻(WKNN)提出了TOA—人工神经网络(TOA-ANN)和TOA-WKNN定位方法架构。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室内遮挡环境中,TOA-ANN优于TOA-WKNN的方法架构。在仅用2个声源基站的条件下,其定位误差小于42 cm的概率为90%,小于27 cm的概率为80%,定位误差小于20 cm的概率为60%。在强遮挡低基站部署密度环境中,能够满足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室内定位系统要求,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超声 室内定位 指纹定位 强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A-LDA算法的领域知识图谱潜在关系扩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昕 白婷婷 +3 位作者 张淯舒 钱茛南 何旭莉 席永轲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96,102,共9页
在知识互联的大数据环境下,初步构建的领域知识图谱可展示该领域知识的结构化信息,但实体之间隐含的潜在关系并未在图谱中得到充分表达。为解决领域知识图谱实体关系丰富和扩展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体间关联规则分析与主题分析的关系发... 在知识互联的大数据环境下,初步构建的领域知识图谱可展示该领域知识的结构化信息,但实体之间隐含的潜在关系并未在图谱中得到充分表达。为解决领域知识图谱实体关系丰富和扩展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体间关联规则分析与主题分析的关系发现方法。应用与领域实体相关的数据,通过实体间关联规则分析与实体相关数据集间主题分布相似度分析获取领域实体间潜在关系,将新发现的关系融合到初步构建的知识图谱中,实现领域知识图谱的潜在关系扩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发现部门实体间的共性,挖掘出隐藏在领域实体间的关系,可有效地应用于领域实体间关系发现,丰富领域知识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知识图谱 潜在关系扩展 关联分析 主题分析 知识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W环绕式高密度注入波导激光器
20
作者 张芳沛 王常策 +1 位作者 邢宇华 张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32,共5页
报道了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的环绕式高密度注入波导激光器原理样机。采用环绕式高密度侧面注入技术,利用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裸增益光纤,当注入泵浦功率320 W时,获得了最高输出功率为28 W的连续激光,斜率效率20%,中心波长1080nm。结果表明,... 报道了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的环绕式高密度注入波导激光器原理样机。采用环绕式高密度侧面注入技术,利用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裸增益光纤,当注入泵浦功率320 W时,获得了最高输出功率为28 W的连续激光,斜率效率20%,中心波长1080nm。结果表明,环绕式高密度注入波导结构形式是可行的,且输出功率和斜率效率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激光器 环绕式 高密度 侧面注入 裸增益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