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分析--基于SEM和FAHP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刘烈宏 陈治亚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3-169,共17页
为了研究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本文原创性地设计了一套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研究框架。基于该研究框架,利用结构方程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的概念模型,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因素及其... 为了研究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本文原创性地设计了一套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研究框架。基于该研究框架,利用结构方程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的概念模型,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因素及其相关作用关系: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和产业链的发展基础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产出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具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竞争力没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和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的产出不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 产业链 竞争力 结构方程 模型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GSPN的复杂电子系统测试性参数确定方法
2
作者 张超 房颖涛 +2 位作者 董志杰 何世烈 周振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5-1535,共11页
因大量采用分布式、综合化、模块化方案,复杂电子系统极易出现共因故障和故障并发等新问题,传统测试性参数确定方法难以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着色广义随机Petri网(colored generalized stochastic Petri nets,CGSPN)的复杂... 因大量采用分布式、综合化、模块化方案,复杂电子系统极易出现共因故障和故障并发等新问题,传统测试性参数确定方法难以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着色广义随机Petri网(colored generalized stochastic Petri nets,CGSPN)的复杂电子系统测试性参数确定新方法。首先,综合需求信息、约束边界和维修保障等要求,建立电子系统两层级CGSPN模型,引入着色,实现不同模块各种状态的实时追踪和故障并发处理,通过广义随机处理共因故障的随机不确定性;然后,利用着色和可用度探索一种带有冗余设计的测试性参数处理手段,丰富测试性体系;最后,构建一种不同模块、各种状态融合的并行分析技术,统一系统层和模块层之间的状态转移关系,避免分阶段串行处理和等效替换。以通信导航识别系统为例进行实例分析,所提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系统 测试性参数 着色广义随机Petri网 共因故障 故障并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场指显系统信息主动流转推荐模型
3
作者 韩晓东 淮晓永 +3 位作者 郭金磊 顾梓仪 周淦 蒯亮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84,共6页
针对航天发射任务数据海量迸发,指挥员难以在关键时刻快速准确的辨识有效信息,影响发射任务指挥效率的现状,通过分析发射场任务指挥流程,建立发射任务时间-事件轴,统筹考虑指显系统用户的任务使命、指显行为特征、用户相似度,构建基于... 针对航天发射任务数据海量迸发,指挥员难以在关键时刻快速准确的辨识有效信息,影响发射任务指挥效率的现状,通过分析发射场任务指挥流程,建立发射任务时间-事件轴,统筹考虑指显系统用户的任务使命、指显行为特征、用户相似度,构建基于角色使命的信息流转和用户画像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方法,形成信息主动流转推荐模型。为指显系统升级换代和指挥发射效能的提高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显系统 指挥决策 角色指挥 推荐模型 发射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网络层次分析和群决策的测试性指标分配方法
4
作者 张超 房颖涛 +2 位作者 董志杰 何世烈 周振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70-2580,共11页
合理分配测试性指标是当前装备论证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针对按故障率分配等经典方法存在的计算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网络层次分析和群决策的测试性指标分配方法。首先,构建测试性指标影响因素权重评价体系,采用三角... 合理分配测试性指标是当前装备论证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针对按故障率分配等经典方法存在的计算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网络层次分析和群决策的测试性指标分配方法。首先,构建测试性指标影响因素权重评价体系,采用三角模糊数矩阵进行评分,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进行计算,利用群决策思想避免权重冲突。其次,引入S型函数,改进测试性指标分配函数,克服线性分配的局限性。最后,在机载系统上进行测试性指标分配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结合客观计算与主观分析的优势,而且还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测试性指标分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性指标分配 三角模糊判断矩阵 网络层次分析法 群决策 S型函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无人机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5
作者 朱俊威 应良焕 +2 位作者 侯鑫 宣琦 李家鑫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0-817,共8页
本文针对具有避碰和避障功能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轨迹跟踪和编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收缩约束的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VDMPC)算法.首先,以实际四旋翼为控制对象,建立单机解耦线性时变模型及编队控制框架.在考虑多约束条件下,以编... 本文针对具有避碰和避障功能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轨迹跟踪和编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收缩约束的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VDMPC)算法.首先,以实际四旋翼为控制对象,建立单机解耦线性时变模型及编队控制框架.在考虑多约束条件下,以编队轨迹跟踪与队形保持为控制目标,并对该两项目标权重自适应调整,以实现队形反馈控制.此外,将多步控制李雅普诺夫函数纳入DMPC方案中,其优化问题采用具有代价函数最小的可变长度的block优化策略,进而应用收缩约束保证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对优化问题求解计算量和控制性能方面作了最优权衡,提高了滚动优化效率,也避免了传统MPC稳定性中终端成分的设计.最后,通过多无人机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编队控制 变时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收缩约束 block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企业集团级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许高峰 郭颖 +1 位作者 巴清宏 马新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52,共6页
本文分析了中央企业集团级团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了中央企业集团级团干部队伍建设应以胜任力为标准,并结合对中央企业集团级团干部队伍建设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中央企业 团干部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家公共安全的互联网信息行为融合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邓建高 齐佳音 +1 位作者 方滨兴 沈蓓绯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7-139,共13页
互联网信息行为治理是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在互联网信息行为治理创新需求和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的互联网信息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信息行为融合治理模式理论框架,重点对互联网信息行为融合治理模式的理论内涵、... 互联网信息行为治理是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在互联网信息行为治理创新需求和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的互联网信息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信息行为融合治理模式理论框架,重点对互联网信息行为融合治理模式的理论内涵、五大特征和五大要素进行了系统性论述。最后从基于多主体协作的协同治理策略、基于心理疏导的深度治理策略、基于社会张力测量的精准治理策略、基于社会诱发因素识别和预警的前置治理策略四个方面提出互联网信息行为治理策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互联网信息行为 融合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方案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卢凯 赵云飞 柯皓仁 《信息网络安全》 2016年第S1期107-111,共5页
文章介绍了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政策和等级保护测评工作的现状,分析了等级保护测评工作面临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等级保护测评方案的编制原则,并针对测评工作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在测评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应对建议。
关键词 工业控制系统 信息安全 等级保护 测评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链演进的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烈宏 陈治亚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本文从价值动因、自组织、市场引导和政策引导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产业链演进的内部和外部动力机制,总结了影响产业链演进动力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根据系统层次和复杂性的变化,研究了产业链演进中从"自创生"到"自退化"... 本文从价值动因、自组织、市场引导和政策引导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产业链演进的内部和外部动力机制,总结了影响产业链演进动力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根据系统层次和复杂性的变化,研究了产业链演进中从"自创生"到"自退化"各阶段产业链的内部特征。基于产业链演进规律,提出了产业链演进的趋势及其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演进 动力机制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生态理论的产业链竞争力演进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烈宏 陈治亚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7-70,共4页
本文首次运用产业生态理论解释了产业链系统的生态特性,并分析了产业链竞争力演进机制。产业链竞争力演进机制揭示了产业链系统中影响竞争力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这些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产业链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形成明显的... 本文首次运用产业生态理论解释了产业链系统的生态特性,并分析了产业链竞争力演进机制。产业链竞争力演进机制揭示了产业链系统中影响竞争力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这些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产业链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形成明显的生命周期;产业链竞争力随着产业链系统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基于此,该文提出产业链竞争力提升的一般途径,包括合理规划产业链的内部布局,整体提高产业链各个环节和模块的竞争力,减少产业链租金,做好产业链的产业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竞争力 产业生态 生命周期 生态位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策略浅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绍杰 柯皓仁 卢凯 《信息网络安全》 2016年第S1期1-4,共4页
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是用于时速300~350km线路的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在人们的出行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尤其是各行业信息安全问题的暴露,铁路行业信息安全问题开始受到人民关注。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中G... 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是用于时速300~350km线路的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在人们的出行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尤其是各行业信息安全问题的暴露,铁路行业信息安全问题开始受到人民关注。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中GSM-R无线通信技术的引入以及TCP/IP协议的大量应用,给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带来很大的挑战。为了说明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文章分别讨论了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在威胁、漏洞、后果、评价方法和标准要求等方面的不同,安全通信协议的威胁和防护方法,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网络威胁。文章参考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方案,初步拟定了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通信协议 信息安全 CTCS-3 安全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隐式线性化的网状配电网潮流计算及其最优潮流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飞 樊雪君 +3 位作者 李亚楼 张健 吴俊玲 张文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97-2207,I0009,共12页
随着分布式能源和储能容量的增加以及电动汽车的普及,配电网的功率流动由单向转变为双向,且网络拓扑由径向转变为复杂的网状结构。为了高效应对网状配电网的潮流(power flow,PF)分析和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问题,以及进一步... 随着分布式能源和储能容量的增加以及电动汽车的普及,配电网的功率流动由单向转变为双向,且网络拓扑由径向转变为复杂的网状结构。为了高效应对网状配电网的潮流(power flow,PF)分析和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问题,以及进一步提升现有线性化模型的近似精度、完善对网络损耗等元素的线性近似,该文构建迭代隐式线性化潮流(iterative implicit linearization power flow,IIL-PF)模型及其最优潮流模型(IIL-OPF)。该模型将非线性潮流流形M(Manifold)视为节点电压和节点注入功率之间的隐式代数关系,之后利用切平面对M进行局部近似,并迭代更新线性化点以提高线性模型的近似精度。此外,所提模型充分考虑了支路始/末端潮流、支路潮流平方、支路损耗等因素,并对其进行明确的线性化推导。最后,基于修改的IEEE 33系统,分别在径向和网状运行方式下,验证所提模型可快速收敛,并具有较高的近似精度。其中IIL-PF计算结果、IIL-OPF的目标函数和发电机出力等优化结果与MATPOWER的非线性模型相比,误差均在1%以内,因此所提模型可以满足工程规划或日前运行模拟等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网状拓扑 潮流计算 最优潮流 隐式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复杂非线性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海 郭肖旺 +2 位作者 刘琛 封成玉 陈聪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6-1052,共7页
为了提高具有未知干扰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性能和运行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复杂非线性系统优化控制方法(IOCM).该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模型逼近器来捕捉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并利用干扰观测器来描述系统的未... 为了提高具有未知干扰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性能和运行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复杂非线性系统优化控制方法(IOCM).该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模型逼近器来捕捉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并利用干扰观测器来描述系统的未知干扰,以获得更准确的系统预测模型.然后,在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具有协同成本函数和多梯度算法的优化控制结构,以综合求解设定点和控制律.采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基准仿真平台(BSM1)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暴雨天气条件下平均出水水质(EQ)为6711 mg/L、平均运行能耗(EC)为3805 kW·h;对比其他分步实现的优化控制方法,IOCM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提高非线性系统的优化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模型逼近器 干扰观测器 复杂非线性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电缆用低介损复合绝缘材料性能研究
14
作者 王明洋 董海莲 +1 位作者 贺鹏宇 江滔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1,共5页
超导电缆相比于传统电缆具有导体无电阻损耗、传输容量大、可靠性高等优势,但作为其主绝缘的聚丙烯层压纸因具有较高的损耗因数导致超导电缆运行中的介质损耗大,增大冷却系统的负荷。采用具有低损耗因数的聚四氟乙烯滤纸取代聚丙烯层压... 超导电缆相比于传统电缆具有导体无电阻损耗、传输容量大、可靠性高等优势,但作为其主绝缘的聚丙烯层压纸因具有较高的损耗因数导致超导电缆运行中的介质损耗大,增大冷却系统的负荷。采用具有低损耗因数的聚四氟乙烯滤纸取代聚丙烯层压纸中的牛皮纸层,通过热压法与聚丙烯膜形成具有两侧多孔可浸润液氮的三明治结构复合绝缘,测试结果表明超导电缆中以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复合材料取代聚丙烯层压纸作为主绝缘,将使介质损耗降低一半以上。同时,由于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复合材料与高温超导电缆中作为冷却剂的液氮间更小的介电常数差异以及液氮击穿的体积效应,采用具有更小孔径的聚四氟乙烯滤纸制成的低介损复合绝缘具有更强的抗局部放电的能力和更高的交流绝缘击穿强度,可极大提升高温超导电缆的绝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电缆 介质损耗 复合绝缘 局部放电 绝缘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15
作者 锁延锋 王少杰 +3 位作者 秦宇 李秋香 丰大军 李京春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33,共9页
为应对控制系统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引发的安全新挑战,抵御震网病毒、火焰病毒、BlackEnergy等靶向攻击,针对工业控制系统漏洞挖掘、修复与控制等技术滞后,以及工业控制安全面临的"难发现、难监测、难防护"等问题,通过对工... 为应对控制系统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引发的安全新挑战,抵御震网病毒、火焰病毒、BlackEnergy等靶向攻击,针对工业控制系统漏洞挖掘、修复与控制等技术滞后,以及工业控制安全面临的"难发现、难监测、难防护"等问题,通过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理论模型、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及测试评估进行研究,以漏洞挖掘与利用研究为主线,以理论与体系架构研究和安全技术测试验证平台的建设为基础,以动态监测防护和主动防御为目标,以测试样例集的攻防验证与典型示范为应用,提出了包含工业控制系统漏洞挖掘、深度检测、动态防护、主动防御等的整体安全技术解决方案,设计并构建了集漏洞挖掘、验证评估、动态防护、主动防御于一体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系统 漏洞挖掘 验证评估 动态防护 主动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无人机定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润丰 骆春波 +1 位作者 张智聪 李铭钊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6,共7页
无人机的移动定位是应对无人机机动性和应用环境复杂性的关键技术。为解决无人机中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机载无线射频的接收信号强度解决定位问题的技术,分别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距离和最小二乘方法... 无人机的移动定位是应对无人机机动性和应用环境复杂性的关键技术。为解决无人机中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机载无线射频的接收信号强度解决定位问题的技术,分别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距离和最小二乘方法估计路径损耗因子两种处理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证实所提算法对有色噪声干扰下的接收信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基于80%的置信水平,新算法相对于白噪声模型将估算误差从9.5 m减少到了4 m,还进一步提供了融合惯性导航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移动定位 扩展卡尔曼滤波 距离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cker子波核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滤波方法的稳健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邓小英 刘涛 罗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5-853,共9页
除了信噪比、有效子波畸变等,稳健性(Robustness)也是度量滤波方法效果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刻画了滤波系统应对异常点值的能力.一般用影响函数作为评价稳健性的工具.支持向量机方法已较成功地应用于信号与图像的滤波中,尤其Ricker子... 除了信噪比、有效子波畸变等,稳健性(Robustness)也是度量滤波方法效果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刻画了滤波系统应对异常点值的能力.一般用影响函数作为评价稳健性的工具.支持向量机方法已较成功地应用于信号与图像的滤波中,尤其Ricker子波核方法更适于地震勘探信号处理.通过考察Ricker子波核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S-SVR: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滤波方法的影响函数,可以证明该方法的稳健性较差,本文用加权方法改善该方法的稳健性.经过大量理论实验得到一种改进的权函数,使加权之后的方法具有比较理想的稳健性.进一步用这个权函数辅助的加权Ricker子波LS-SVR处理含噪的合成与实际地震记录,都得到较好的效果.由具有平方损失函数的LS-SVR信号处理系统的无界影响函数出发,本文所提出的权函数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具有相似损失函数的处理过程,如消噪、信号检测、提高分辨率与预测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回归 稳健性 影响函数 权函数 地震勘探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润滑下工程塑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文忠 阎宁 +1 位作者 邓飞 张付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3,38,共5页
工程塑料是水润滑下摩擦副常用的一类材料,其摩擦磨损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摩擦副的使用性能。主要介绍水润滑的特点,分析水润滑摩擦副对材料的性能要求,综述水润滑下PTFE、PEEK、PA、PI等常用工程塑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情况,并对特... 工程塑料是水润滑下摩擦副常用的一类材料,其摩擦磨损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摩擦副的使用性能。主要介绍水润滑的特点,分析水润滑摩擦副对材料的性能要求,综述水润滑下PTFE、PEEK、PA、PI等常用工程塑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情况,并对特定工况下摩擦副用工程塑料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润滑 工程塑料 摩擦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和CNN-BiLSTM的矿井提升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敬兆 何娜 +2 位作者 张金伟 王擎 李化顺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59,共11页
针对传统基于音频信号的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获取电动机音频信号特征信息不足和故障诊断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的矿井提升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针对模态混叠和... 针对传统基于音频信号的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获取电动机音频信号特征信息不足和故障诊断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的矿井提升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针对模态混叠和端点效应问题,采用鲸鱼算法(WOA)优化的VMD对电动机音频信号进行分解,将电动机音频信号分解为K个本征模态分量(IMF),经Pearson相关系数筛选后,提取主IMF分量的13维静态MFCC特征参数,为了获取信号的动态特征,提取13维静态MFCC的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系数,构成39维特征向量,从而把动静态特征结合起来,提高故障诊断性能。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精度,在CNN中引入BiLSTM层,CNN在空间维度上提取音频信号的局部特征,BiLSTM在时间维度上保留音频信号的双向时间序列信息,捕获音频信号长距离依赖关系,从而最大程度保留全局和局部特征。实验结果表明:①VMD分解的每个IMF分量都具有独立的中心频率且分布均匀,在频域上表现出稀疏性的特点,能够有效避免模态混叠问题;在IMF求解中,VMD分解通过镜像延拓的方式避免了经验模态分解(EMD)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中出现的端点效应问题。②基于13维静态MFCC特征的故障诊断准确率为97.5%,基于39维动静态MFCC特征的故障诊断准确率比基于13维静态MFCC特征的故障诊断准确率提高了1.11%。③基于CNN-BiLSTM诊断模型的准确率达到98.61%,与目前通用诊断模型CNN,BiLSTM和CNN-LSTM相比,准确率分别提高5.83%,4.17%和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提升电动机故障诊断 音频信号 变分模态分解 梅尔倒谱系数 CNN-B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flow的私有云虚拟网络结构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威 姚远 +1 位作者 范慧莉 韩臻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1,共7页
在私有云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虚拟服务器之间的隔离问题,用户操作平台到虚拟服务器之间的访问控制,以及内部攻击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flow的私有云虚拟网络结构,将VLAN技术和Openflow相结合,实现了虚拟服务器(... 在私有云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虚拟服务器之间的隔离问题,用户操作平台到虚拟服务器之间的访问控制,以及内部攻击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flow的私有云虚拟网络结构,将VLAN技术和Openflow相结合,实现了虚拟服务器(组)之间的隔离;使用按需动态安装流(flow)的方法,实现了具有白名单特征的用户操作平台与虚拟服务器之间的访问控制;使用虚拟机克隆的技术,实现了动态响应的弹性安全基础设施来应对内部攻击.通过实验验证:这种虚拟网络结构兼顾了可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原则,同时能够起到较好的安全隔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隔离 私有云 软件定义网络 访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