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价值链下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建平 汤文仙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6年第3期132-137,共6页
国际上最新发展起来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研究当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如何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在其中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本文对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以及全球价值链下的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等诸多方... 国际上最新发展起来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研究当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如何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在其中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本文对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以及全球价值链下的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概括性探讨,分析了不同产业升级方式下的一些内在行为和外在表现.最后,基于我国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出了全球价值链下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战略的政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电子信息产业 产业升级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区域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安筱鹏 曹远肖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资本构成的角度,把我国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分成四种类型,即民营资本主导型、外资主导型、民营资本+外商投资资本主导型及均衡发展型,并深入分析了四种地区发展模式特点,并探讨了不同产业资本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国 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模式 产业结构 企业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安筱鹏 《现代经济探讨》 2005年第7期38-41,共4页
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各国电子信息产业形成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作者认为我国需要从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概念、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及模式的优化进行新的阐释,以指导我国未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发展模式 电子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发展 产业经济学 发展过程 产业形成 相关理论 模式选择 各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子政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4
作者 王伟玲 王晶 尹静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85,共5页
我国电子政务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产业价值链停留在中低端、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普遍、缺乏产业协同合作、没有形成应用规模、产业支撑队伍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在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产业发展动态的基... 我国电子政务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产业价值链停留在中低端、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普遍、缺乏产业协同合作、没有形成应用规模、产业支撑队伍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在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产业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仔细研判电子政务产业发展所呈现的新特点,认真辨析电子政务产业发展的瓶颈阻碍,研究提出产业优化路径和建议,对下一步加快推动电子政务产业健康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产业特点 生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口安全状况研究
5
作者 邵春光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15,共6页
关键词 产品进口 电子信息 安全状况 信息技术协议 国内需求 产业发展 非关税壁垒 进口依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子信息产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几点思路
6
作者 孙平 《经济前沿》 2003年第11期16-17,共2页
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上看,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发展上看,必须通过改造和调整实现振兴;从联系的角度看,需要在东西互动和经济结构调整框架下进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体制上看,需要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增创体制新优势;从资源整合上看,需... 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上看,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发展上看,必须通过改造和调整实现振兴;从联系的角度看,需要在东西互动和经济结构调整框架下进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体制上看,需要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增创体制新优势;从资源整合上看,需要通过并购重组,促进股权融合和产业链融合;从技术上看,需要大力运用软件和信息技术进行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国 东部地区 合作 软件产业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突破口调整东北产业结构
7
作者 王峻 《经济前沿》 2003年第12期8-9,共2页
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阻碍了东北经济发展,而产业结构特性和体制条件缺乏又阻碍了东北产业结构调整,为此,本文提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突破口,通过3个层次的产业转型实现东北产业结构调整。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东北地区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 产业竞争力 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发展质量研究 被引量:43
8
作者 罗文 徐光瑞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60,共11页
长期以来,中国工业发展中重速度、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现象比较突出,随着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加快向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模式转变势在必行。工业发展质量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劣状态,综合反映了速度、效益、... 长期以来,中国工业发展中重速度、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现象比较突出,随着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加快向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模式转变势在必行。工业发展质量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劣状态,综合反映了速度、效益、结构、创新、资源、环境及信息化等方面关系的协调程度。通过构建工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对过去中国工业发展质量进行客观评价,而且能够对未来中国提升工业发展质量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十二五"是中国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通过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通过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和提高技术创新结果转化能力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促进工业低碳发展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中国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发展质量 指标体系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金江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年第11期40-44,共5页
智慧产业是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发展智慧产业,对于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智慧产业的基本内涵,介绍了智能制造、智慧制造、知识经济等智慧产业的相关概念,论述了... 智慧产业是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发展智慧产业,对于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智慧产业的基本内涵,介绍了智能制造、智慧制造、知识经济等智慧产业的相关概念,论述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智慧产业的技术基础。然后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智慧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中国智慧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中国智慧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智慧产业发展对策,如在各行各业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产品智能化,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利用智能化技术推进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节能减排,促进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加强分类指导,进行重点突破,提高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发展水平;开展智慧企业试点示范工作;完善智慧产业支持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产业 智能制造 物联网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标国际一流,切实推进中国页岩油上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焦锋 王婕 孟凡达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7-552,共6页
美国能源独立和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形成鲜明对比。国际石油秩序重构和中美大国博弈给中国油气供应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中国能源安全风险日益凸显。中国页岩油储量位居世界第三,是中国石油重要的战略性接替资源,加大力度勘探... 美国能源独立和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形成鲜明对比。国际石油秩序重构和中美大国博弈给中国油气供应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中国能源安全风险日益凸显。中国页岩油储量位居世界第三,是中国石油重要的战略性接替资源,加大力度勘探开发页岩油,推动中国“页岩革命”,对保障开放条件下的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但是,中国页岩油上游产业发展仍面临勘探质量不高、开采效率较低和政策体系缺失等诸多问题。为了推进页岩油上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应借鉴美国“页岩革命”的成功经验,着力推动“三个变革”:开展全国页岩油资源评价工作,推动勘探质量变革;加强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变革及开采效率变革;加快勘探开发领域市场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页岩革命”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淞淋 陈文基 +1 位作者 肖宏伟 易丹辉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4年第3期9-11,共3页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引擎,有助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适用于评估两化融合程度的综合指...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引擎,有助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适用于评估两化融合程度的综合指标,其次将C-D生产函数与多层线性模型结合,提出多层C-D生产函数,最后实证研究了2001年以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历了"十五"和"十一五",信息化与工业化实现了快速融合,此融合也为二者未来的深入发展创造了动力;劳动和资本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呈现稳定或逐年降低的趋势,信息化在与工业化融合的过程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则进一步加强并逐年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化融合 多层C-D生产函数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软件产业比较及中国发展机会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童有好 《经济前沿》 2006年第6期26-34,共9页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印度软件业发展的差距,找出中国软件业自身的特点,探讨中国软件业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 中印软件业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略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晓敏 《经济前沿》 2002年第8期9-13,共5页
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 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 信息化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V2G关键技术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世佳 刘宗巍 +1 位作者 郝瀚 赵福全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共5页
对V2G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其主要功能、关键技术与社会经济效益。对美国、日本和欧洲V2G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国外出台多方面举措加快V2G技术发展和商业化应用。分析了中国发展V2G技术的瓶颈问题,最后从顶层设计、关键技... 对V2G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其主要功能、关键技术与社会经济效益。对美国、日本和欧洲V2G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国外出台多方面举措加快V2G技术发展和商业化应用。分析了中国发展V2G技术的瓶颈问题,最后从顶层设计、关键技术、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加快发展V2G技术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产业 V2G技术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外贸结构的特点与趋势
15
作者 张厚明 《经济前沿》 2008年第6期26-28,共3页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外贸结构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占据主导地位,产业内、公司内贸易盛行;科技革命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国际贸易结构不...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外贸结构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占据主导地位,产业内、公司内贸易盛行;科技革命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国际贸易结构不断升级,软件和服务贸易发展方兴未艾;环保措施层出不穷,商品结构日益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品 外贸结构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长制”下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创新行为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冰 马翠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1,共8页
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对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有重要影响。通过三方演化博弈方法,对“链长”“链主”和其他盟员三方作用下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创新行为的稳定性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并运用数值仿真分析论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对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有重要影响。通过三方演化博弈方法,对“链长”“链主”和其他盟员三方作用下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创新行为的稳定性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并运用数值仿真分析论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成本补贴变化、“链主”企业违约后所获得的机会收益、“链长”对盟员合作行为给予奖励以及“链长”对违约方的惩罚变化均对产业联盟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据此,以期拓宽主体发展空间,提高产业竞争力,引导产业链转型升级,为强链补链提供更多的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联盟 集成电路 链长 链主 收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中国光伏产业铟需求预测
17
作者 周艳晶 王高尚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3-1042,共10页
铟是太阳能光伏薄膜技术的关键原材料,把握铟的消费变化规律不仅是对铟产业科学管理的前提,也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4种能源转型路径和2种铟使用强度,采用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计算了2020—2050年CIGS装机容量和报废... 铟是太阳能光伏薄膜技术的关键原材料,把握铟的消费变化规律不仅是对铟产业科学管理的前提,也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4种能源转型路径和2种铟使用强度,采用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计算了2020—2050年CIGS装机容量和报废量,进而预测8种情景下光伏领域对铟的需求趋势、报废量和潜在回收量。结果显示:(1)在4种能源转型路径下,2050年光伏装机分别是2023年的8.3倍、5.6倍、6倍和5.1倍;(2)2023—2030年,铟的累积需求将快速增长,年均增速平均值为37%,2031—2050年,年均增速平均值为7%;(3)2015—2050年,CIGS中铟的累积报废量为436~788 t,但技术原因导致报废CIGS对缓解铟供应的作用短期内难以体现;(4)仅依靠锌精矿冶炼提取原生铟将不足以保障铟的中长期需求。建议加强铟资源调查评价,摸清资源家底,加强技术攻关,提高铟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铟回收利用水平,加强共伴生矿的开发利用研究,多途径夯实国内铟资源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铟需求 动态物质流 光伏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核高基”产业陷入发展困境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厚明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7,共4页
被国家和社会各界寄予厚望的"核高基"重大专项尚未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外资企业对我国"核高基"产业的"围剿"力度不断加大,处于内忧外患中的我国"核高基"产业陷入发展困境。通过深入分析"... 被国家和社会各界寄予厚望的"核高基"重大专项尚未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外资企业对我国"核高基"产业的"围剿"力度不断加大,处于内忧外患中的我国"核高基"产业陷入发展困境。通过深入分析"核高基"产业发展困局及其背后原因,提出有关建议,为促进"核高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高基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城市产业-人口-空间承载力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19
作者 蔡云超 乔标 +1 位作者 侯兰功 何小勤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4期203-210,218,共9页
基于2008—2018年陕西省相关数据,构建产业、人口、空间承载力指标体系,对陕西省各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8年陕西省城市产业发展水平在波动中降低,人口发展水平变化较小,空间承载力发展水平稳... 基于2008—2018年陕西省相关数据,构建产业、人口、空间承载力指标体系,对陕西省各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8年陕西省城市产业发展水平在波动中降低,人口发展水平变化较小,空间承载力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而陕西省城市产业-人口-空间承载力耦合协调度在2008—2018年期间划分为勉强耦合和中级耦合2种类型,总体上耦合协调水平在向良好协调发展,但仍未达到高级耦合协调程度。在空间上,基本维持以西安市为中心、各城市向其靠拢的发展结构,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缩小并向良好水平发展的特征。由于产业系统发展的不合理性,导致其发展水平低于人口与空间承载力系统发展水平,造成产业、人口、空间承载力系统发展的协同性不强,进而影响到各城市和陕西省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 人口 空间承载力 耦合协调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空-地-流”数字化融合的工业设施碳计量方法学研究
20
作者 黄建 章振 +3 位作者 冯蕾 郑明月 李莘莘 李文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5,共10页
碳计量是开展碳排放双控管理、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性手段,工业碳排放占比仍较高,工业碳排放的结构与特征决定了应进一步加强工业设施碳计量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当前工业设施碳计量方法学存在如下不足:碳核算方法仍占主导,但排放... 碳计量是开展碳排放双控管理、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性手段,工业碳排放占比仍较高,工业碳排放的结构与特征决定了应进一步加强工业设施碳计量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当前工业设施碳计量方法学存在如下不足:碳核算方法仍占主导,但排放因子不确定性较高;碳排放远程监测方法影响因素多,反演难度大;连续监测或现场监测方法实施障碍多,成本高;排放核查以人工为主,速度慢且易受主观影响。鉴于此,文中提出了基于“星-空-地-流”数字化融合的工业设施碳计量方法学框架与实施路径,具体如下:基于国际量值传递体系,推进基础数据监测检测标准化;以“星-空”监测手段结合碳排放数据基底,推进工业碳排放科学定位;“地”面监测与碳排放“流”模拟相结合,推进工业碳排放精准核算;创新工业碳排放数字化管理,推进工业碳排放快速核查;通过多场景、多领域、多层次应用,完善工业碳计量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碳排放 碳计量方法学 “星-空-地-流” 数字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