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北斗系统的电力同步网可靠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凯 刘艳 +3 位作者 方华亮 侯慧 王旭海 宋晓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3,共6页
北斗系统可提高电力同步网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及安全保护提供更加可靠的授时信号。考虑北斗的自主研制技术及短报文通信优势,建立了北斗系统的可靠性模型。根据电网可靠性需求及北斗特点,研究了北斗系统在电力同步网中的布点... 北斗系统可提高电力同步网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及安全保护提供更加可靠的授时信号。考虑北斗的自主研制技术及短报文通信优势,建立了北斗系统的可靠性模型。根据电网可靠性需求及北斗特点,研究了北斗系统在电力同步网中的布点原则。基于北斗系统的短报文通信特点,提出了基于北斗的同步网的重构方式,及同步网可靠性分析模型。以某地区电网的同步网为算例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北斗系统可有效提高同步网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同步网 电力系统 北斗短报文 可靠性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局放用UHF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辉 陈江波 +2 位作者 张曦 尹晶 朱丝丝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3,共7页
笔者试探性对变压器局部放电测试用UHF传感器的检测校准方法开展研究。研制变压器局放UHF传感器的安装工装、可调试人造纳秒脉冲源、变压器局放故障模拟装置、缺陷模拟电极等,在实验室内对UHF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行标定和测试范围进行校准... 笔者试探性对变压器局部放电测试用UHF传感器的检测校准方法开展研究。研制变压器局放UHF传感器的安装工装、可调试人造纳秒脉冲源、变压器局放故障模拟装置、缺陷模拟电极等,在实验室内对UHF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行标定和测试范围进行校准测试。该检测校验方法也可对现场变压器局放UHF传感器安装后的性能开展测试,在实验室内用变压器模拟工装验证了现场UHF传感器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局部放电 UHF传感器 灵敏度 校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用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曾强 徐懿 +2 位作者 崔博源 陈平 雷清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44,50,共6页
制备了一种聚氨酯型热致性液晶聚合物,采用液晶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分析液晶的含量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的影响。在环氧树脂中同时添加液晶和Al2O3制备了三元共混体系,并对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液晶与... 制备了一种聚氨酯型热致性液晶聚合物,采用液晶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分析液晶的含量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的影响。在环氧树脂中同时添加液晶和Al2O3制备了三元共混体系,并对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液晶与环氧的质量比为3∶10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相对于纯环氧树脂体系提高了60%,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也分别提高了80%和87%,而且液晶的加入对环氧的耐热性基本没影响。在室温下,三元体系的介电常数是二元体系介电常数的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性液晶聚合物 环氧树脂 增韧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混凝土接地棒接地降阻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沁翔 陈赛慧 +1 位作者 贾明泽 康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9-84,共6页
为了研究混凝土接地棒在通入工频电流和冲击电流时的接地降阻性能.分析了混凝土接地棒降低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的原理,以及工频电流和冲击电流下的接地体间的屏蔽效应.分别给出了混凝土接地棒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的测量... 为了研究混凝土接地棒在通入工频电流和冲击电流时的接地降阻性能.分析了混凝土接地棒降低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的原理,以及工频电流和冲击电流下的接地体间的屏蔽效应.分别给出了混凝土接地棒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减小测量误差的措施.采用上述方法对混凝土接地棒进行试验验证:得到良好的工频接地和冲击接地降阻的性能,使接地体通入冲击电流时有更强屏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混凝土接地棒 降阻 冲击接地电阻 工频接地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声光谱多组分气体分析仪的交叉干扰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袁帅 王广真 +5 位作者 付德慧 陈珂 安冉 张博 郭珉 张广寅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8-206,共9页
设计了一套基于红外热辐射光源的光声光谱多组分气体分析仪。通过分析多组分气体间交叉干扰的主要因素以及特征气体的红外吸收谱线,确定了中红外带通滤光片的参数。利用标准气体对设计的光声光谱仪进行标定,研究了待测气体之间交叉干扰... 设计了一套基于红外热辐射光源的光声光谱多组分气体分析仪。通过分析多组分气体间交叉干扰的主要因素以及特征气体的红外吸收谱线,确定了中红外带通滤光片的参数。利用标准气体对设计的光声光谱仪进行标定,研究了待测气体之间交叉干扰的定量关系,并利用湿度发生器对装置受到水气干扰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C_(2)H_(2)对CH_(4)、CH_(4)对C_(2)H_6的干扰水平分别达到10.49μV/(μL/L)、18.66μV/(μL/L),其他烃类气体间的干扰可以忽略。CO_(2)对CO、CH_(4)、C_(2)H_(2)和C_(2)H_(4)干扰响应度分别为1.615μV/(μL/L)、0.055μV/(μL/L)、0.130μV/(μL/L)以及0.016μV/(μL/L)。此外,水气对C_(2)H_(2)、CH_(4)、C_(2)H_6、C_(2)H_(4)、CO和CO_(2)都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干扰的响应度分别为0.591μV/(μL/L)、0.421μV/(μL/L)、0.071μV/(μL/L)、0.007μV/(μL/L)、0.051μV/(μL/L)和0.055μV/(μL/L)。实验结果表明C_(2)H_(2)对CH_(4)、CH_(4)对C_(2)H_6、CO_(2)对CO以及高浓度水气对其他气体的检测会产生较高水平的干扰,在测量过程中应当考虑扣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光谱 多组分气体检测 红外光谱 交叉干扰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组分对C_(1)和C_(2)气体光声光谱检测的干扰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辰溪 王广真 +5 位作者 付德慧 张广寅 郭珉 张博 袁帅 陈珂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5-234,共10页
变压器发生过热或者放电故障时,绝缘油中除了溶解有C_(1)、C_(2)等特征气体外,还存在少量C_(3)组分气体,会对其他特征气体的检测产生干扰。通过分析气体交叉干扰产生的原因和C_(1)、C_(2)、C_(3)组分气体的红外吸收图谱,确定了滤光片参... 变压器发生过热或者放电故障时,绝缘油中除了溶解有C_(1)、C_(2)等特征气体外,还存在少量C_(3)组分气体,会对其他特征气体的检测产生干扰。通过分析气体交叉干扰产生的原因和C_(1)、C_(2)、C_(3)组分气体的红外吸收图谱,确定了滤光片参数并研究了滤光片带宽内的气体吸收系数,理论计算了C_(3)H_(8)和C_(3)H_(6)组分对C_(1)和C_(2)气体测量的干扰系数。搭建了基于红外热辐射光源和非共振光声池的光声光谱多组分气体分析系统。实验结果表明,C_(3)H8气体对CH_(4)、C_(2)H_(6)、C_(2)H_(4)、C_(2)H_(2)四种气体的干扰系数分别为3.78%、84%、1.5%和1.6%,C_(3)H_(6)气体对CH_(4)、C_(2)H_(6)、C_(2)H_(4)、C_(2)H_(2)四种气体的干扰系数分别为2%、32%、69.6%和2.6%。该研究对于评价和指导提升光声光谱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装置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油中溶解气体 光声光谱 多组分气体检测 交叉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场磨式电场传感器标定装置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7
作者 崔勇 袁海文 +1 位作者 赵录兴 胡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07-1812,共6页
场磨式电场传感器常被用来测量特高压直流(HVDC)输电线路下地面合成电场强度.传统对其标定的方法存在标定装置体积较大、户外标定移动不方便的缺点.针对此问题研究了一种应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下地面合成电场测量的电场传感器便携式... 场磨式电场传感器常被用来测量特高压直流(HVDC)输电线路下地面合成电场强度.传统对其标定的方法存在标定装置体积较大、户外标定移动不方便的缺点.针对此问题研究了一种应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下地面合成电场测量的电场传感器便携式缩尺标定装置.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传感器的三维电场模型,基于该模型对便携式标定装置的尺寸、结构等关键参数做出了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便携式标定装置的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将便携式缩尺标定装置与标准的标定装置进行了实验比较.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标定装置能够方便、准确地对场磨式电场传感器进行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HVDC)输电 场磨式电场传感器 标定装置 有限元分析 电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偏振误差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晓琪 汪本进 程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23,共5页
借助琼斯矩阵方法分析并对比了两套具有不同反射镜结构的全光纤电流互感器(AFOCT)系统,计算讨论了系统各传感部件主要参量对零漂、测量准确度的影响。最后,验证了通过对传感光纤引入圆双折射以改善系统输出的方法,并定量给出了为满足IEC... 借助琼斯矩阵方法分析并对比了两套具有不同反射镜结构的全光纤电流互感器(AFOCT)系统,计算讨论了系统各传感部件主要参量对零漂、测量准确度的影响。最后,验证了通过对传感光纤引入圆双折射以改善系统输出的方法,并定量给出了为满足IEC60044-标准中0.2S级测量互感器极限误差而加载的圆双折射具体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 电流误差 零漂 偏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形学在频响数据诊断变压器绕组变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渊 刘有为 毕建刚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40,共4页
为提高频率响应分析法诊断变压器绕组变形的诊断效果,根据变压器绕组频率响应分析法的数据特点,将数学形态学方法引入变压器绕组故障诊断,以图形表示频率响应曲线间的差异,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处理这些图形得到关键图块,计算关键图块的形... 为提高频率响应分析法诊断变压器绕组变形的诊断效果,根据变压器绕组频率响应分析法的数据特点,将数学形态学方法引入变压器绕组故障诊断,以图形表示频率响应曲线间的差异,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处理这些图形得到关键图块,计算关键图块的形态参数,根据关键图块的数量和形态参数判断变压器绕组状态,为通过频率响应特性试验判断变压器绕组变形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变形 频率响应分析法 数学形态学 关键图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运动轨迹的间谐波参数计算方法
10
作者 汤琳 冯宇 吴鹏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137,共4页
鉴于傅里叶分析仍是谐波分析的主流方法且被间谐波国标所推荐使用的现实情况,解决间谐波的整周期采样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二维平面运动轨迹的含间谐波分量的信号周期及间谐波分量的幅值等主要参数的... 鉴于傅里叶分析仍是谐波分析的主流方法且被间谐波国标所推荐使用的现实情况,解决间谐波的整周期采样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二维平面运动轨迹的含间谐波分量的信号周期及间谐波分量的幅值等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由含间谐波分量的信号经αβ变换得到其合成曲线的模长及运动轨迹,当曲线模长的两个极值点所对应的α、β坐标均相等时,含间谐波分量的信号经过一个周期,进而求得间谐波分量的幅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谐波 变换 合成曲线 平面运动轨迹 模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与降雨的山火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校志 李陶 +3 位作者 陈志国 刘艳 陈孝明 阮羚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研究了湖北省超特高压输电走廊区域的地表植被覆盖及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卫星遥感火点、降雨量等因素与湖北冬春季输电走廊山火发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月度输电走廊山火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以基于地表植被覆盖和历史火点密度的... 研究了湖北省超特高压输电走廊区域的地表植被覆盖及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卫星遥感火点、降雨量等因素与湖北冬春季输电走廊山火发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月度输电走廊山火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以基于地表植被覆盖和历史火点密度的湖北省山火风险平均结果为基础,引入每月的MODIS NDVI和当月的湖北地区89个气象站降雨量数据作为变量,以实际走廊山火事故作为评价指标,构建评价函数。利用湖北地区2015年冬春季输电走廊山火故障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获取的山火评估结果与故障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走廊 遥感 山火风险 降水量 地表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中微米量级金属粉尘运动和放电特征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连根 路士杰 +2 位作者 李成榕 崔博源 吴昱怡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4-452,共9页
金属微粒是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绝缘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对金属微粒的研究集中在毫米量级尺寸,而动静触头摩擦掉落污染物在微米量级,因此需要针对微粒量级金属粉尘的运动行为和放电特性展开研究。该文搭建了126kV GIS 2∶1缩比试验平... 金属微粒是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绝缘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对金属微粒的研究集中在毫米量级尺寸,而动静触头摩擦掉落污染物在微米量级,因此需要针对微粒量级金属粉尘的运动行为和放电特性展开研究。该文搭建了126kV GIS 2∶1缩比试验平台,记录了粉尘运动影像、绝缘子表面和腔体底面的附着图像,测试了粉尘跳动和吸附阶段脉冲电流信号。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粉尘在径向跳动外,轴向和切向也有扩散运动,数分钟后,粉尘停止运动,在腔体内形成吸附。在绝缘子表面吸附统计中,纵向分布比较均匀,径向分布中,绝缘子表面外侧区域粉尘分布略高于内侧,总体上均匀分布。腔壁底面的金属粉尘分布量与电场强度呈负相关,弱电场区更容易吸附和聚集粉尘。粉尘跳动阶段可以测到放电图谱,而停止运动吸附后,1.83U0下72h内测试不到放电信号。分析了库仑力Fq与气体阻力Fv是粉尘运动的主导因素,范德瓦尔斯力是粉尘吸附腔壁的原因,而绝缘子表面的吸附则是镜像力和范德瓦尔斯力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金属粉尘 运动规律 吸附规律 放电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绝缘开关中表面金属异物长期局部放电稀疏性特征的观测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连根 路士杰 +2 位作者 李成榕 崔博源 吴昱怡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928-3936,共9页
气体绝缘开关(GIS)绝缘故障统计数据显示,表面金属异物缺陷在绝缘故障中占比最高,而工程中通过局部放电手段检测到的缺陷多为绝缘件气隙和悬浮放电,少有表面金属异物案例,两者之间的不一致,说明了当前的现场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对金属异物... 气体绝缘开关(GIS)绝缘故障统计数据显示,表面金属异物缺陷在绝缘故障中占比最高,而工程中通过局部放电手段检测到的缺陷多为绝缘件气隙和悬浮放电,少有表面金属异物案例,两者之间的不一致,说明了当前的现场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对金属异物表面缺陷检测的有效性有待研究。为此,本文设计GIS绝缘子表面金属异物缺陷,施加恒定电压,基于全实时特高频信号检测系统,研究模型放电的长期发展过程,揭示表面金属异物在长期发展阶段中稀疏性特征,即放电区间分散度大、间隔跨度自数秒至数小时不等。提出有效放电捕捉概率Pe和有效图谱捕捉概率PG两项评估参数,通过Pe、PG曲线,给出了现有的GIS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对放电事件捕捉成功率较小(仅有3.4%),以及带电检测得到有效图谱概率较低(仅有6.5%)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实时采集系统推广和延长检测时长等提高放电检出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开关 表面放电 金属异物 长期特性 稀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