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风电的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后机电恢复特性修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梦琦 李晓明 +3 位作者 李文臣 郑惠萍 刘新元 黄彦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23,共8页
在发生不对称故障情况下,风电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结果与电磁暂态仿真结果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严重影响了仿真系统稳定性评估的准确性。为减少在不对称故障情况下风电系统机电暂态仿真与电磁暂态仿真间的误差,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 在发生不对称故障情况下,风电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结果与电磁暂态仿真结果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严重影响了仿真系统稳定性评估的准确性。为减少在不对称故障情况下风电系统机电暂态仿真与电磁暂态仿真间的误差,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风电系统机电暂态仿真恢复特性曲线修正方法,并给出了其机电仿真的主要误差评价指标。最后,以PSCAD/EMTDC上风电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曲线为标准响应曲线,以PSASP上风电系统机电暂态仿真曲线为目标,通过构造相应的样本库和修正算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评价指标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系统 恢复特性 近邻搜索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油浸式变压器结构降噪优化设计
2
作者 胡静竹 王延召 +2 位作者 周兵 倪园 干喆渊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36,共8页
配电变压器噪声问题突出,文中通过分析变压器表面振动噪声特性及模态参数,提出了10 kV变压器油箱结构优化措施。对10 kV配电变压器进行了振动测量,并仿真计算了变压器各结构对辐射噪声的贡献,分析得到油浸式变压器振动最大位置为距离底... 配电变压器噪声问题突出,文中通过分析变压器表面振动噪声特性及模态参数,提出了10 kV变压器油箱结构优化措施。对10 kV配电变压器进行了振动测量,并仿真计算了变压器各结构对辐射噪声的贡献,分析得到油浸式变压器振动最大位置为距离底部20 cm左右处,振动主要能量集中在100、200、300 Hz上,油箱正面和背面对噪声辐射声功率贡献最大。通过分析油箱结构模态参与因子,获得了油箱的优势模态,确定了油箱优势模态振型的最大位置,计算结果与测量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采取附加质量块来优化油箱结构振动分布,减小在主频率100、200、300 Hz的模态振动幅值。最终,根据提出的优化措施定制了一台油浸式变压器并进行了噪声试验,优化后的变压器平均A声级较原来降低了7.8 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V油浸式变压器 振动特性 模态 质量块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火条件下导线-板短空气间隙泄漏电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道春 卢威 +2 位作者 姚涛 夏军 全万霖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487-3493,共7页
为研究植被燃烧火焰条件下空气间隙泄漏电流特性及其对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开展不同植被燃烧条件下45cm导线-板短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试验,分析植被火焰中电荷产生的过程,研究不同植被火焰条件下间隙的泄漏电流特性和导线-板间隙的放电特... 为研究植被燃烧火焰条件下空气间隙泄漏电流特性及其对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开展不同植被燃烧条件下45cm导线-板短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试验,分析植被火焰中电荷产生的过程,研究不同植被火焰条件下间隙的泄漏电流特性和导线-板间隙的放电特性,对比植被不同燃烧强度时间隙泄漏电流特性。结果表明,在12kV的正极性直流电压下,杉树枝火焰间隙泄漏电流峰值为27mA,秸秆火焰间隙仅为8.3mA;杉树枝火焰下间隙的击穿电压约为秸秆火焰条件下的44%,间隙泄漏电流与击穿电压具有负相关关系;火焰条件下间隙泄漏电流存在明显的极性效应,正极性电压下泄漏电流大于负极性;间隙中植被燃烧强度增大时,间隙击穿电压显著下降,击穿前间隙中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泄漏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火焰 电荷 泄漏电流 极性效应 燃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蒸汽温度鲁棒控制系统研究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韩忠旭 阎翠会 张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1-109,共9页
锅炉蒸汽温度受控对象具有全程非线性和时变特性,给建模和控制系统设计带来较大困难。采用广义约当块及代数等价变换方法,可将分段的传递函数描述转换为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描述,对3种典型控制系统的稳定鲁棒性所进行的理论研究表明,对同... 锅炉蒸汽温度受控对象具有全程非线性和时变特性,给建模和控制系统设计带来较大困难。采用广义约当块及代数等价变换方法,可将分段的传递函数描述转换为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描述,对3种典型控制系统的稳定鲁棒性所进行的理论研究表明,对同一组传递函数描述的具有非线性和时变特性的高阶惯性受控对象,依据其任一代数等价的状态空间描述所构建的Luenberger函数观测器,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存在n×n解阵T(t)满足Sylvester矩阵方程T(t)A(t)?FT(t)=GC(t)。文中给出了3种类型锅炉蒸汽温度控制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及其调节器的稳态工作点。仿真试验和工程实践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系统的稳定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锅炉蒸汽温度 观测器 状态反馈 非线性 代数等价 稳定性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电网联络线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文 王家宏 +1 位作者 张晓龙 杨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9-71,共3页
为适应东北电网新的调度体制 ,开发了联络线关口调度实时监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及组成。讨论了坏数据的辨识及修正、联络线计划的插值。
关键词 联络线调度 自动发电控制 区域偏差控制 实时监控系统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型验电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雷兴列 潘巍巍 +3 位作者 胡礼军 吴龙锋 刘庭 李为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3-208,214,共7页
文中针对电容型验电器失效的现象,以220kV输电线路用电容型验电器为例,分析其工作原理及影响因素;通过仿真建模计算分析了金具、导线分裂数、验电角度对验电器启动电压的影响,并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对电容型验电器进行改进,通过试验及现场... 文中针对电容型验电器失效的现象,以220kV输电线路用电容型验电器为例,分析其工作原理及影响因素;通过仿真建模计算分析了金具、导线分裂数、验电角度对验电器启动电压的影响,并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对电容型验电器进行改进,通过试验及现场应用证实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解决了220kV输电线路验电失效的问题,可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型验电器 验电失效 延长电极 启动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与全过程仿真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汤涌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1-690,898,共11页
互联电网联络线是电网的薄弱环节,联络线连锁开断是引发大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联络线功率控制是保证互联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笔者建立了联络线功率波动和振荡的理论,提出了电网主导失稳模式的辨识方法,研发了"毫秒级-秒级-分... 互联电网联络线是电网的薄弱环节,联络线连锁开断是引发大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联络线功率控制是保证互联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笔者建立了联络线功率波动和振荡的理论,提出了电网主导失稳模式的辨识方法,研发了"毫秒级-秒级-分钟级"多时间尺度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软件,建立了互联电网动态过程安全防御技术体系,提升了对关键输电断面联络线连锁开断、电压失稳的有效防御,实现数十分钟乃至数小时动态过程的准确仿真。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34个省级及区域电网的规划调度运行,大幅提升了互联电网动态过程安全防御能力,为我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使电网安全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网 联络线 功率波动 功率振荡 全过程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大截面导线束的无线电干扰特征研究
8
作者 万保权 冯华 +2 位作者 何旺龄 丰佳 李有春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33-936,979,共5页
利用青海高海拔特高压交流电晕笼(8 m×8 m×35 m,海拔2261 m),对3种大截面导线束(型号分别为8×LGJ720、8×LGJ900、10×LGJ720)在干燥和不同降雨量条件下的导线电晕放电干扰无线电的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 利用青海高海拔特高压交流电晕笼(8 m×8 m×35 m,海拔2261 m),对3种大截面导线束(型号分别为8×LGJ720、8×LGJ900、10×LGJ720)在干燥和不同降雨量条件下的导线电晕放电干扰无线电的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表面场强及降雨量对线路无线电干扰的影响规律。对于8×LGJ720导线,表面场强在10、12 kV/cm时,无线电干扰水平随着降雨量的增大呈现出近似线性增大的趋势。对于8×LGJ900、10×LGJ720导线,当降雨量>2.0 mm/h,表面场强≥12 kV/cm时,降雨量对于无线电干扰的影响很小。尽管导线在干燥和降雨条件下无线电干扰值较为接近,但是表面电晕放电的形态存在不同。研究成果可以为高海拔地区交流输电线路的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高海拔 大截面导线束 电磁污染 无线电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断路器选相合闸空载变压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昊晴 杨海芳 +6 位作者 林金阳 刘宁 李向阳 李玉春 孔国威 耿英三 刘志远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177,共6页
电力变压器是电网中至关重要的元件,并且是变电站中最昂贵的设备。如果空载时突然把变压器投入电网,由于变压器的非线性,在合闸瞬间会产生很大的励磁涌流,其幅值可达稳态时的几十倍或更高。通常励磁涌流的衰减速度要比短路电流的衰减速... 电力变压器是电网中至关重要的元件,并且是变电站中最昂贵的设备。如果空载时突然把变压器投入电网,由于变压器的非线性,在合闸瞬间会产生很大的励磁涌流,其幅值可达稳态时的几十倍或更高。通常励磁涌流的衰减速度要比短路电流的衰减速度更慢,在上述高幅值的励磁涌流下,很容易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误动、绕组机械应力增大以及电能质量降低等问题,而真空断路器的选相合闸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文中在某大功率试验站的6 kV网络试验回路上采用12 kV快速真空开关进行了空载变压器的合闸试验,试验中测量了真空断路器随机合闸、普通选相合闸和检测剩磁选相合闸空载变压器这3种情况下的励磁涌流,测得的涌流大小用于验证选相合闸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随机合闸相比,选相合闸能够显著减小励磁涌流,检测剩磁选相合闸与普通选相合闸相比更能显著减小励磁涌流,但是即使采用了检测剩磁选相合闸的方法,真空断路器的预击穿特性也对选相合闸效果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载变压器 真空断路器 选相合闸 预击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潮状态下环氧胶浸纸套管频域介电谱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遥 许佐明 +3 位作者 张晋寅 万保权 尹朋博 胡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6-124,共9页
为研究环氧胶浸纸干式套管在受潮状态下的绝缘特性,建立了环氧胶浸纸套管电容芯体绝缘性能测试装置。基于频域介电谱(FDS)方法,测试分析了环氧胶浸纸套管电容芯体在空气中自然受潮、烘干及在绝缘气体微量水分条件下的FDS曲线变化规律,... 为研究环氧胶浸纸干式套管在受潮状态下的绝缘特性,建立了环氧胶浸纸套管电容芯体绝缘性能测试装置。基于频域介电谱(FDS)方法,测试分析了环氧胶浸纸套管电容芯体在空气中自然受潮、烘干及在绝缘气体微量水分条件下的FDS曲线变化规律,结合工频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量测量结果,提出了环氧胶浸纸套管受潮特征参量及受潮诊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受潮程度的增加,FDS曲线向高频方向移动,且套管在低频段出现tanδ负值及负峰值,严重受潮时套管工频介质损耗因数会明显增大;环氧胶浸纸套管在绝缘气体中的受潮程度远低于空气中受潮,工频下的tanδ和C变化量很小,可通过分析0.1 Hz下的tanδ值及FDS曲线整体变化规律判别套管是否受潮,为环氧胶浸纸套管出厂检测及现场检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浸纸套管 受潮 频域介电谱 介质损耗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性电晕放电脉冲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维虎 张锦 +1 位作者 万保权 何旺龄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9-136,共8页
正极性电晕放电脉冲由于其幅值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产生中占主导地位。为了深入研究正极性电晕脉冲发展的微观物理过程及其重复机制,文中基于流体动力学模型,用背景电离来代替光电离为正极性流注的发展... 正极性电晕放电脉冲由于其幅值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产生中占主导地位。为了深入研究正极性电晕脉冲发展的微观物理过程及其重复机制,文中基于流体动力学模型,用背景电离来代替光电离为正极性流注的发展提供种电子,对间距为1 cm,施加电压为17.5 k V的同轴电极进行了正极性电晕放电特性仿真,得到了一组较为规则的正极性电晕电流脉冲,脉冲幅值为15~25 mA。而后对初始脉冲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电场分布特性和3种带电粒子(正离子、电子和负离子)空间浓度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对死区时间内的电场和正离子空间演化特性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新的脉冲发展时空间电场分布。通过仿真发现,正流注在向前发展时,等离子体通道内的场强非常小,而流注头部场强较大。流注停止发展,逐渐消散时,通道内和流注头部的正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外迁移,导线表面电场逐渐恢复,当恢复至可以引发初始电子崩的起晕场强时,新的电晕脉冲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性电晕脉冲 空间电场分布 粒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阻抗复合吸声材料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鹏 周兵 +3 位作者 陈兴旺 王延召 袁文超 王佩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73-279,共7页
该项目在微穿孔复合吸声板的研究基础上,采用阻抗复合思路,在铝纤维板与微穿孔板组成的第一层空腔内填充聚酯纤维,采用模拟仿真和试验研究手段,优化填充材料厚度、背腔厚度以及叠放次序等因子,进一步优化新型阻抗复合吸声材料的低频吸... 该项目在微穿孔复合吸声板的研究基础上,采用阻抗复合思路,在铝纤维板与微穿孔板组成的第一层空腔内填充聚酯纤维,采用模拟仿真和试验研究手段,优化填充材料厚度、背腔厚度以及叠放次序等因子,进一步优化新型阻抗复合吸声材料的低频吸声能力,同时检测其服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全频段吸声能力随聚酯纤维的填充厚度以及背腔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采用铝纤维板前置结构具有更优的低频吸声性能。当聚酯纤维及背腔厚度均为20 cm时,该复合吸声板在以100 Hz和200 Hz为中心频率的1/3倍频带吸声系数不少于0.9,100~2 000 Hz频段综合降噪系数达到0.96,且其服役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噪声 复合吸声材料 铝纤维板 微穿孔板 聚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E的电力系统分网多速率电磁暂态并行仿真方法 被引量:17
13
作者 韩佶 董毅峰 +2 位作者 苗世洪 刘彦良 刘子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57-1865,共9页
针对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TE的分网多速率电磁暂态并行仿真方法,该方法支持2种及2种以上仿真步长。提出了主同步时刻、子同步时刻和非同步时刻等概念以描述不同时刻的求解过程。在非同步时刻,通过大步长和... 针对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TE的分网多速率电磁暂态并行仿真方法,该方法支持2种及2种以上仿真步长。提出了主同步时刻、子同步时刻和非同步时刻等概念以描述不同时刻的求解过程。在非同步时刻,通过大步长和中步长子网戴维南电势插值结果计算连接线电流,完成小步长子网的计算;在子同步时刻,利用大步长子网戴维南电势插值结果计算连接线电流,并综合考虑中步长内连接线电流的累积效应,完成中步长和小步长子网的计算;在主同步时刻,通过各子网戴维南等值计算连接线电流,并综合考虑大步长内连接线电流的累积效应,得到全网络的仿真结果。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根据所划分子网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仿真步长,能在基本不损失仿真精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仿真效率,对实现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实时仿真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速率 并行 电磁暂态仿真 同步 M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验电器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龙锋 黄胜 +4 位作者 胡礼军 刘庭 雷兴列 李姗姗 熊斌宇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67,94,共8页
高压验电器作为输电线路、电气设备检修验电必不可缺的测量工具,其准确性对于保障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规范电力行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各类传统高压验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电容型验电器的改进研究,分析... 高压验电器作为输电线路、电气设备检修验电必不可缺的测量工具,其准确性对于保障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规范电力行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各类传统高压验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电容型验电器的改进研究,分析了现有改进方法的关键点和实用性,介绍了新型验电器的研制思路与研究现状,论述了现有相关研究的不足,提出了高压验电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验电器 启动电压 研究综述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回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时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维虎 万德春 +4 位作者 万保权 何旺龄 付万璋 李威 陈豫朝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5-209,共5页
为分析多回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区域的无线电干扰分布特征,建立500kV单回与同塔双回超高压交流线路平行架设时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激发函数法分析不同线路间距、对地高度以及相序排列下平行架设区域无线电干扰分布特征,并通过实例... 为分析多回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行架设区域的无线电干扰分布特征,建立500kV单回与同塔双回超高压交流线路平行架设时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激发函数法分析不同线路间距、对地高度以及相序排列下平行架设区域无线电干扰分布特征,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线路间距减小会使无线电干扰高场强区域减小,但幅值会有一定提高;增大对地高度会使无线电干扰场强幅值减小,但衰减速度会变慢,边相外20m处的场强值也有所增加;改变导线相序排列对输电走廊中部区域场强分布有一定影响;模型可较准确反映实际无线电干扰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平行架设 无线电干扰 激发函数 线路间距 对地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Bkey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
16
作者 吕宏昌 韩志杰 刘征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3期166-169,共4页
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出现,给电网带来了更强的自愈能力以及更好的电能保障,同时也给电力信息通信的安全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根据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方向分析了智能配电网信息安全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对USBKey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可靠的... 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出现,给电网带来了更强的自愈能力以及更好的电能保障,同时也给电力信息通信的安全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根据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方向分析了智能配电网信息安全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对USBKey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可靠的网络认证体系以及一种文件加密方法,用来提高电力通信网络以及本地电脑内数据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电力信息通信 USBK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近振荡中心换相失败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增训 张尚 +1 位作者 汪惟源 程保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7,共9页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三相接地故障线路切除后的换相失败问题,从机理角度阐述切除大容量机组近区三相接地故障线路后的机组功角振荡过程及功角振荡特性,分析振荡中心近区电压变化特征、振荡中心近区换流站换相失败的风险并推广至线...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三相接地故障线路切除后的换相失败问题,从机理角度阐述切除大容量机组近区三相接地故障线路后的机组功角振荡过程及功角振荡特性,分析振荡中心近区电压变化特征、振荡中心近区换流站换相失败的风险并推广至线路任意直流落点,总结定熄弧角控制降低振荡中心近区换流站换相失败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换相失败 功角振荡 振荡中心 定熄弧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特性及控制 被引量:39
18
作者 周兵 宋倩 +2 位作者 倪园 陈豫朝 张建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19-1826,共8页
为全面掌握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的特性、计算及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建模计算及现场实测,讨论了电抗器噪声的产生机理、声功率级和声压级特性、衰减和干涉计算方法以及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电抗器噪声主要由铁芯饼间的电磁力产生,其声... 为全面掌握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的特性、计算及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建模计算及现场实测,讨论了电抗器噪声的产生机理、声功率级和声压级特性、衰减和干涉计算方法以及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电抗器噪声主要由铁芯饼间的电磁力产生,其声功率级随额定容量的增大而增加,声波能量主要集中在100 Hz为中心频率的1/3倍频带;电抗器声压级分布复杂,衰减较慢,存在明显声波干涉现象,其大小随运行电压增加而增大,但与运行负荷无关;电抗器噪声计算应考虑声波干涉,计算准确性有待提高,其噪声控制主要采用隔声罩,最高降噪量可达20 d B。该研究可为超、特高压变电站的规划设计及噪声控制、治理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抗器 噪声 频率 声压级 声波干涉 隔声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0 kV直流U型结构穿墙套管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及间隙距离选择 被引量:14
19
作者 罗晓庆 胡伟 +3 位作者 徐涛 许佐明 谢雄杰 霍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46-952,共7页
±1 100 k V直流U型结构穿墙套管具有机械性能好、便于安装等优点,但U型结构穿墙套管端部均压环对墙体距离与对地距离相近,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这两类间隙的综合绝缘问题。因此,为保证±1 100 k V U型穿墙套管运行中的外绝缘安全,... ±1 100 k V直流U型结构穿墙套管具有机械性能好、便于安装等优点,但U型结构穿墙套管端部均压环对墙体距离与对地距离相近,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这两类间隙的综合绝缘问题。因此,为保证±1 100 k V U型穿墙套管运行中的外绝缘安全,并系统掌握其电气间隙放电特性,采用均压环和钢架试品模拟±1 100 k V直流U型结构穿墙套管端部均压环对墙和对地电气绝缘间隙,开展了环对墙不同间隙距离、不同对地高度以及典型配置综合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特性试验研究,获得了模拟±1 100 k V U型穿墙套管电气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参数,并结合系统操作过电压水平提出了±1 100 k V直流U型结构穿墙套管最小安全间隙推荐值,在海拔0、500、1 000 m的条件下,最小安全间隙配置取为12.1 m/12.4 m、12.6 m/12.9 m和12.8 m/13.1 m(均压环对阀厅墙体/对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0 k V 直流穿墙套管 综合空气间隙 操作冲击 放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长期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业茂 张建功 +3 位作者 邬雄 李妮 谢辉春 刘兴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08-3714,共7页
为获取运行中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水平及其特性,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沿线的湖北枣阳建立了一处电磁环境长期观测站,对历时1 a得到的14.4万组有效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取了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主要特性... 为获取运行中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水平及其特性,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沿线的湖北枣阳建立了一处电磁环境长期观测站,对历时1 a得到的14.4万组有效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取了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主要特性。研究表明:1 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好天气和雨天的长期测试数据基本符合正态分布,频谱特性和横向分布规律与CISPR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得到了无线电干扰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统计值和累积概率曲线。0.5 MHz无线电干扰全天候80%、95%值分别为55.06、65.37 d B,好天气平均值为48.22 d B。采用CISPR激发函数法计算我国特高压交流单回路无线电干扰时,大雨到好天气下平均值的差值可取中值20.5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 长期测试 电磁环境 输电线路 无线电干扰 激发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