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刘福义 解芳 +5 位作者 方恒福 刘韶华 陈士军 耿立宏 袁航 冯义华 《农电管理》 2025年第8期33-40,共8页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落实“双碳”目标的核心载体,国家能源局《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明确提出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新形态。当前正处于能源电力转型关键期,亟须破解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电网灵活调节能力提升等共性难题。南方电网...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落实“双碳”目标的核心载体,国家能源局《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明确提出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新形态。当前正处于能源电力转型关键期,亟须破解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电网灵活调节能力提升等共性难题。南方电网在新型电力系统产业生态构建、数字电网建设、零碳园区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调研组赴汕尾、深圳、海南,针对沿海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践开展了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集可辨识矩阵与集对分析相结合的配电网项目垂直一体化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唐巍 杨红磊 +2 位作者 杨成鹏 高小伟 岳鹏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1-429,共9页
从分析国网-省-地市-县垂直一体化评估模式出发,构建了配电网工程项目评估指标体系.考虑供电区域、建设模式、评估级别等差异性,给出了不同评估级别的评估指标计算方法.针对国网-省-地市-县垂直一体化评估的多指标性、复杂性,采用可辨... 从分析国网-省-地市-县垂直一体化评估模式出发,构建了配电网工程项目评估指标体系.考虑供电区域、建设模式、评估级别等差异性,给出了不同评估级别的评估指标计算方法.针对国网-省-地市-县垂直一体化评估的多指标性、复杂性,采用可辨识矩阵计算各指标属性重要度的方法得到各指标权重系数,并结合集对分析理论对配电网项目进行综合评估.以5个配电网项目评估为例对所提的评估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仿真结果表明评估指标、评估思路和评估方法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工程 垂直一体化 可辨识矩阵 评价指标 集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电机控制的固态变压器对多控制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振 吕志鹏 +2 位作者 盛万兴 杜松怀 李鹏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0-87,共8页
固态变压器(SST)具备交直流环节,可用于实现交、直流微电网间的互联。针对交-直-交非隔离型的SST,提出引入直流下垂控制环节的虚拟同步电机(VSM)控制策略,使SST交直流端口具备惯性和阻尼,提升系统稳定性;建立VSM小信号模型分析直流侧电... 固态变压器(SST)具备交直流环节,可用于实现交、直流微电网间的互联。针对交-直-交非隔离型的SST,提出引入直流下垂控制环节的虚拟同步电机(VSM)控制策略,使SST交直流端口具备惯性和阻尼,提升系统稳定性;建立VSM小信号模型分析直流侧电压与功率分配关系,便于实现交、直流侧互联微电网间的能量平衡,进而提出基于VSM的SST整体控制策略,在SST网侧和源荷侧变换器级联新的控制环路,实现网侧变换器快速响应及源荷侧变换器单/三相负荷、多控制类型(恒功率控制、下垂控制、虚拟同步机控制)三相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需求;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所提基于VSM控制的SST对不同控制类型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虚拟同步电机控制 直流下垂控制 小信号模型 分布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