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新的架构模式,它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更好的软件设计服务。它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功能各异并通过频繁的信息交互来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虽然微服务架构有着诸...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新的架构模式,它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更好的软件设计服务。它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功能各异并通过频繁的信息交互来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虽然微服务架构有着诸多优点,但它也为系统的故障检测带来了更多的挑战:(1)由于微服务架构中存在多个服务,定位故障点变得更加困难;(2)一个服务故障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因此,如何准确地诊断出微服务架构中的故障,并精确地定位出故障发生的位置是提高微服务架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关键。将深度学习方法引入到微服务架构的故障检测研究中,提出了一个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故障检测模型MS-GRU。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它能够从以往的应用数据中分析、学习到导致故障发生的模式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未来的故障诊断和预测中,从而显著改善微服务架构的服务质量。最后进行了广泛的实验来评估所提出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展开更多
分布式发电交易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缺乏合适的共识机制是制约其应用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主流区块链共识机制算力消耗大、共识速度慢。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光伏交易的区块链共识机制。首先通过对比得出DPOS(...分布式发电交易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缺乏合适的共识机制是制约其应用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主流区块链共识机制算力消耗大、共识速度慢。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光伏交易的区块链共识机制。首先通过对比得出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共识机制比较适合分布式光伏交易。然后,研究不同类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交易周期,结合DPOS共识机制,考虑节点的交易频次、容量、质量、信用损耗、信用增益5个因素,提出一种基于节点信用值的共识方法。最后,通过10节点的算例表明交易周期短、容量大、偏差小的节点成为整个系统代理节点的概率较大,同时节点的信用损耗和增益也对结果有一定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新的架构模式,它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更好的软件设计服务。它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功能各异并通过频繁的信息交互来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虽然微服务架构有着诸多优点,但它也为系统的故障检测带来了更多的挑战:(1)由于微服务架构中存在多个服务,定位故障点变得更加困难;(2)一个服务故障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因此,如何准确地诊断出微服务架构中的故障,并精确地定位出故障发生的位置是提高微服务架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关键。将深度学习方法引入到微服务架构的故障检测研究中,提出了一个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故障检测模型MS-GRU。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它能够从以往的应用数据中分析、学习到导致故障发生的模式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未来的故障诊断和预测中,从而显著改善微服务架构的服务质量。最后进行了广泛的实验来评估所提出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文摘网络攻击正向工业控制系统渗透。电能量采集关系到各方面经济利益,及时获取精准的电量数据尤为重要。基于IEC 62351标准对采用网络传输的102规约进行了网络安全性改造,在传输层增加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协议,应用层采用哈希运算消息认证码(Hash-bas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HMAC)对报文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pplication service data unit,ASDU)进行安全性校验,实现电能量采集系统主子站间通信加密、认证和完整性校验功能。测试电能量采集系统102规约改造前后主子站间通信的认证时间、单帧数据增加时间等关键数据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应用层改造环节消耗较多时间,在报文帧数量大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通信效率。综合比较,当TLS使用国密SM4加密套件时,整体性能较优。
文摘分布式发电交易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缺乏合适的共识机制是制约其应用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主流区块链共识机制算力消耗大、共识速度慢。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光伏交易的区块链共识机制。首先通过对比得出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共识机制比较适合分布式光伏交易。然后,研究不同类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交易周期,结合DPOS共识机制,考虑节点的交易频次、容量、质量、信用损耗、信用增益5个因素,提出一种基于节点信用值的共识方法。最后,通过10节点的算例表明交易周期短、容量大、偏差小的节点成为整个系统代理节点的概率较大,同时节点的信用损耗和增益也对结果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