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碲化铋基柔性热电器件的自取能温度传感器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彭鹏 邵宇鹰 +2 位作者 胡海敏 李振明 刘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2,共5页
本工作以开关柜触头这一易发热设备为研究对象,选取碲化铋基柔性热电器件构建自取能温度传感器。将柔性热电技术与无线传感技术相结合,开发适应电力设备运行特性的自取能可塑型温度传感材料器件,同时实现就地自取能和电网设备运行状态... 本工作以开关柜触头这一易发热设备为研究对象,选取碲化铋基柔性热电器件构建自取能温度传感器。将柔性热电技术与无线传感技术相结合,开发适应电力设备运行特性的自取能可塑型温度传感材料器件,同时实现就地自取能和电网设备运行状态温度参数在线感知。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系统研究了环境(温度和对流换热系数)、器件拓扑结构(高度和填充率)、界面接触电阻/热阻等因素对碲化铋基柔性热电器件输出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热端温度为308.15 K、环境温度为288.15 K、对流换热系数为5 W/(m^(2)·K)的边界条件下,热电臂高度2 mm和填充率15%的热电器件能够达到最大输出电压95 mV、最大输出功率0.83 mW,满足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电压信号的用电需求。通过本研究工作发现,降低环境温度,增加对流换热系数,优化热电臂高度或填充率,或降低界面接触电阻/热阻有利于提高热电器件的开路电压和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铋基柔性热电器件 自取能 温度传感器 有限元计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相变储热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伟 李振明 +3 位作者 刘铭扬 杨岑玉 梅超 李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8-430,共33页
面向工业领域蒸汽供热需求,大力发展高温相变储热技术,有效调节电网峰谷负荷,有力促进电能替代,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回顾,首先介绍了相变材料优选原则与方法,其次介绍了高温相变材料的分类,着重... 面向工业领域蒸汽供热需求,大力发展高温相变储热技术,有效调节电网峰谷负荷,有力促进电能替代,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回顾,首先介绍了相变材料优选原则与方法,其次介绍了高温相变材料的分类,着重阐述了盐基高温复合相变材料的最新研究动态,包括金属泡沫/无机盐、石墨泡沫/无机盐、膨胀石墨/无机盐、多孔陶瓷/无机盐复合相变材料和黏土矿物/无机盐相变复合材料,指出高温复合相变材料可以改善无机盐低热导率和热稳定性、腐蚀密封材料等问题。然后总结了高温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指出浸渗法、溶胶-凝胶法、冷压烧结法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利弊,相比之下,冷压烧结法是制备盐基复合材料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最后重点介绍了高温复合相变材料在工业过程余热回收、电力调峰、太阳能热发电三个领域的应用现状,为研究不同场景下蒸汽型高温相变储热系统容量配置和经济评估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储热 相变材料 制备方法 储热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Te_(3)基热电材料的湿热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肖娅妮 吕嘉南 +6 位作者 李振明 刘铭扬 刘伟 任志刚 刘弘景 杨东旺 鄢永高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0-806,I0004,I0005,共9页
Bi_(2)Te_(3)基化合物是目前得到广泛商业应用的热电材料,其湿热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热电器件的服役可靠性。本工作探究了商用n型Bi_(2)Se_(0.21)Te_(2.79)和p型Bi_(0.4)Sb_(1.6)Te_(3)热电材料存储于85℃,85%RH(相对湿度)湿热环境600 h期... Bi_(2)Te_(3)基化合物是目前得到广泛商业应用的热电材料,其湿热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热电器件的服役可靠性。本工作探究了商用n型Bi_(2)Se_(0.21)Te_(2.79)和p型Bi_(0.4)Sb_(1.6)Te_(3)热电材料存储于85℃,85%RH(相对湿度)湿热环境600 h期间的降解行为。在湿热处理600 h后,n型Bi_(2)Se_(0.21)Te_(2.79)和p型Bi_(0.4)Sb_(1.6)Te_(3)材料表面均被氧化,反应过程分别为Bi_(2)Te_(3)+O2→Bi_(2)O_(3)+TeO2和Bi_(2)Te_(3)+Sb_(2)Te_(3)+O_(2)→Bi_(2)O_(3)+Sb_(2)O_(3)+TeO_(2)。氧化过程在材料内部产生了纳米级孔洞,甚至微裂纹,导致材料的电、热性能全面劣化。在室温时,n型Bi_(2)Se_(0.21)Te_(2.79)材料的电导率从存储前的9.45×104 S·m^(–1)显著下降到7.79×10^(4)S·m^(–1),ZT则从0.97下降至0.79;p型Bi_(0.4)Sb_(1.6)Te_(3)材料的Seebeck系数从243μV·K^(–1)明显减小至220μV·K^(–1),ZT则从1.24降低到0.97。综上所述,Bi_(2)Te_(3)基热电材料的湿热稳定性极差,微型热电器件在服役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封装,以阻止热电材料自身与环境中的水汽、空气发生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Te_(3) 热电材料 湿热稳定性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NG冷能利用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陶佳霖 刘伟 +5 位作者 李振明 罗宝军 杨加瑶 李银芳 闭淮基 段雄波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4,62,共8页
为了研究半导体温差发电在应用于LNG相关传感器监测所需供电方面的潜力,首先在半导体温差发电基本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出不同热端温度下的最大发电功率和效率曲线,结果显示当热端温度低于220 K时几乎没有功率输出。然后基于天然气汽化与温... 为了研究半导体温差发电在应用于LNG相关传感器监测所需供电方面的潜力,首先在半导体温差发电基本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出不同热端温度下的最大发电功率和效率曲线,结果显示当热端温度低于220 K时几乎没有功率输出。然后基于天然气汽化与温差发电相结合的场景,设计了一种用于LNG冷能利用的换热器结构,仿真结果显示:壁面温度为140 K时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为6.608 kW。最后,为了探究半导体温差发电在低温下的发电性能,基于所设计的换热器搭建了一套用于冷能利用的半导体温差试验系统,试验结果显示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最大发电量可达到9.33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冷能利用 换热器 半导体温差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与数据双驱动的锂电池状态精准估计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清炀 何映晖 +3 位作者 余官定 刘铭扬 徐翀 李振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9-217,共9页
针对电池荷电状态估计常用的模型驱动法与数据驱动法的缺点,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模型与数据双驱动的锂电池状态精准估计算法。在建立经典二阶电池模型后,先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与无迹卡尔曼滤波器组成的双卡尔曼滤波器进行初步的锂电池系... 针对电池荷电状态估计常用的模型驱动法与数据驱动法的缺点,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模型与数据双驱动的锂电池状态精准估计算法。在建立经典二阶电池模型后,先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与无迹卡尔曼滤波器组成的双卡尔曼滤波器进行初步的锂电池系统状态估测,再将初步的估算结果输入LSTM神经网络实现误差纠正,得到最终估测结果。本工作利用来自NASA PCoE的电池数据集对单驱动算法和双驱动算法分别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双驱动法在降低了估算系统对数据依赖性的同时提高了估算精度以及算法鲁棒性,结合了两种单驱动法的优点并弥补了各自的缺点,得到了较为优异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电池荷电状态 电池健康状态 模型驱动法 数据驱动法 扩展卡尔曼滤波 无迹卡尔曼滤波 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安全预警方法综述 被引量:30
6
作者 赖铱麟 杨凯 +3 位作者 刘皓 章姝俊 张明杰 范茂松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926-1932,共7页
锂离子电池自问世以来,凭借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锂离子电池本身有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锂离子电池因热失控引发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锂离子电... 锂离子电池自问世以来,凭借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锂离子电池本身有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锂离子电池因热失控引发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结合了热失控的相关知识,分析了电池出现热失控时出现的温度、内阻、电压、电池内部压力及生成的气体等特征参数,从这些特征参数着手对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进行安全预警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电池预警发展趋势做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预警 特征参数 温度 特征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