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DEGS的110kV变电站接地网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邓长征 赵自威 +3 位作者 邱立 傅天奕 谢海龙 曹新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79-83,共5页
接地网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变电站二次设备与运维检修人员的安全,合理的设计接地网至关重要.湖北某地区由于电网网架结构薄弱,规划新建若干座变电站,本文结合该地区110kV变电站典型工程现场情况,运用专业接地计算仿真软件CDEGS对变电... 接地网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变电站二次设备与运维检修人员的安全,合理的设计接地网至关重要.湖北某地区由于电网网架结构薄弱,规划新建若干座变电站,本文结合该地区110kV变电站典型工程现场情况,运用专业接地计算仿真软件CDEGS对变电站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地电位升、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进行计算分析.对水平地网的均压优化、局部换土、增设垂直接地极、扩大接地网面积等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估,选取最合理的接地网优化方案,为本变电站站接地网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EGS 110KV变电站 接地网优化 接地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性电晕放电脉冲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维虎 张锦 +1 位作者 万保权 何旺龄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9-136,共8页
正极性电晕放电脉冲由于其幅值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产生中占主导地位。为了深入研究正极性电晕脉冲发展的微观物理过程及其重复机制,文中基于流体动力学模型,用背景电离来代替光电离为正极性流注的发展... 正极性电晕放电脉冲由于其幅值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产生中占主导地位。为了深入研究正极性电晕脉冲发展的微观物理过程及其重复机制,文中基于流体动力学模型,用背景电离来代替光电离为正极性流注的发展提供种电子,对间距为1 cm,施加电压为17.5 k V的同轴电极进行了正极性电晕放电特性仿真,得到了一组较为规则的正极性电晕电流脉冲,脉冲幅值为15~25 mA。而后对初始脉冲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电场分布特性和3种带电粒子(正离子、电子和负离子)空间浓度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对死区时间内的电场和正离子空间演化特性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新的脉冲发展时空间电场分布。通过仿真发现,正流注在向前发展时,等离子体通道内的场强非常小,而流注头部场强较大。流注停止发展,逐渐消散时,通道内和流注头部的正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外迁移,导线表面电场逐渐恢复,当恢复至可以引发初始电子崩的起晕场强时,新的电晕脉冲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性电晕脉冲 空间电场分布 粒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LDPE纳米复合材料抑制空间电荷及电树枝化特性 被引量:35
3
作者 赵洪 徐明忠 +3 位作者 杨佳明 张文龙 王暄 雷清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96-202,共7页
应用经硅烷偶联处理后的纳米氧化镁(MgO)粉末与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共混,制得MgO/LDPE复合介质。高成分衬度扫描电镜(scanningelectron microscope,SEM)中图像表明,粒径为100 nm左右的MgO纳米粒子均匀的分散于... 应用经硅烷偶联处理后的纳米氧化镁(MgO)粉末与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共混,制得MgO/LDPE复合介质。高成分衬度扫描电镜(scanningelectron microscope,SEM)中图像表明,粒径为100 nm左右的MgO纳米粒子均匀的分散于介质中。通过电声脉冲法(pulsed electro-acoustic,PEA)测试发现,当纳米MgO填料的质量分数为4%时,可以有效抑制空间电荷的注入,伏安特性的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介质拥有更高的空间电荷注入阈值场强。通过电树枝实验,发现复合介质可以抑制电树枝的引发和生长。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纳米复合介质抑制空间电荷和树枝化生长的机制。纳米颗粒与基体材料界面电荷行为可能是复合介质电学性能改善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电介质 氧化镁 空间电荷 伏安特性 电树 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纳米复合介质的直流电导特性及其对高压直流电缆中电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杨佳明 王暄 +2 位作者 韩宝忠 赵洪 徐明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54-1461,共8页
聚合物绝缘材料的电导率通常是电场和温度的函数。选取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纳米氧化镁(MgO)/LDPE及氧化硅(SiO2)/LDPE三种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对三种材料的电导率–温度和电导率–场强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构建... 聚合物绝缘材料的电导率通常是电场和温度的函数。选取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纳米氧化镁(MgO)/LDPE及氧化硅(SiO2)/LDPE三种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对三种材料的电导率–温度和电导率–场强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构建了表征材料电导率与场强及温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并依据此模型,针对320 kV、500 MW直流电缆结构,应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了绝缘内电场分布。结果表明:直流场下,电场分布具有电导率依赖关系,温度变化引起的电导率变化,将导致电场分布与温度分布有关;同时,电导率还依赖于场强的变化,这种依赖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下平抑由于几何结构或温度梯度形成的绝缘层内部场强不均匀性;纳米颗粒的掺入可降低电导率,性能改善机制与纳米粒子界面层电学行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缆 纳米复合介质 电导率 场强系数 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低压接地相关标准的异议 被引量:5
5
作者 程军照 李澍森 +3 位作者 陈江波 雷云飞 李勇 郭慧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13-117,共5页
低压系统和用户直接关联,合适的接地方式对于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国内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标准的制定长期没有得到重视,部分标准存在较多问题。为此,文中广泛查阅了国内外低压系统接地相关标准,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其中不一... 低压系统和用户直接关联,合适的接地方式对于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国内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标准的制定长期没有得到重视,部分标准存在较多问题。为此,文中广泛查阅了国内外低压系统接地相关标准,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其中不一致或矛盾之处进行了辨析;结合IEC相关标准,指出了国内标准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涉及名词术语的使用、"零线"重复接地以及变电所共用接地等,明确了重复接地和共用接地的适用条件,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系统 标准 重复接地 共用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电极的负电晕特里切尔脉冲特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何旺龄 何俊佳 +1 位作者 张锦 万保权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1-218,共8页
利用流体动力学模型,对大气压条件下空气间隙的同轴电极结构进行了负极性电晕放电特性研究,获得了一组规则的特里切尔脉冲。除第一个脉冲外,其他脉冲的幅值均在1.5-2.5 m A。然后,对第一个脉冲(称为第一脉冲)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电场... 利用流体动力学模型,对大气压条件下空气间隙的同轴电极结构进行了负极性电晕放电特性研究,获得了一组规则的特里切尔脉冲。除第一个脉冲外,其他脉冲的幅值均在1.5-2.5 m A。然后,对第一个脉冲(称为第一脉冲)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电场分布和粒子密度分布进行了描述,并讨论了第一脉冲与第二脉冲之间的死区时间内不同时刻负离子密度的变化过程及其对阴极表面电场的影响作用,最后,对第二脉冲发展前后空间电场分布、电子密度分布和负离子密度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的描述。仿真表明,随着负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外迁移,导线表面电场强度开始恢复,但其恢复速度在负离子远离导线的过程中逐渐变缓。同时,当导线表面电场强度恢复至低于初始拉普拉斯场强的某一特定值时,新的脉冲就开始发生,第二脉冲发生时空间电场、电子密度及负离子密度的最大值均小于第一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电晕 特里切尔脉冲 空间电场分布 粒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功率坐标变换的微网并联逆变器控制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程军照 王文玺 陈江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1,共5页
下垂控制是微网中逆变器并联运行的常用控制方法,但有功功率—频率(Pf)下垂会导致稳态频率偏差,减小下垂系数虽可减小频率偏差但会影响控制性能。针对上述问题,将虚拟阻抗、下垂控制和功率坐标变换相结合提出新的控制方法,利用虚拟阻抗... 下垂控制是微网中逆变器并联运行的常用控制方法,但有功功率—频率(Pf)下垂会导致稳态频率偏差,减小下垂系数虽可减小频率偏差但会影响控制性能。针对上述问题,将虚拟阻抗、下垂控制和功率坐标变换相结合提出新的控制方法,利用虚拟阻抗对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进行坐标变换,得到广义有功功率Pd和广义无功功率Qd,并证明Pd和f存在下垂关系,Qd可通过虚拟阻抗的大小进行调节。然后,根据负荷功率因数选择虚拟电阻和虚拟电抗的比值,使Pd在稳态时趋于零,从而使稳态频率偏差趋于零,再按照逆变器额定容量的反比选择下垂系数及虚拟阻抗大小从而实现P和Q的按比例分配。所提方法可以使稳态频率偏差趋于零,并能实现有功和无功负荷的按比例分担,MATLAB仿真证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控制 微网(微电网) 并联逆变器 功率坐标变换 频率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直流偏磁的电流互感器传变特性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44
8
作者 郑涛 陈佩璐 +2 位作者 刘连光 刘春明 毛安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89-93,共5页
由地磁感应电流(GIC)/高压直流输电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方式引发的直流偏磁会对电磁式电流互感器(TA)的传变特性产生影响,计及直流偏磁影响的TA饱和与无偏磁时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会对变压器差动保护产生影响。通过构建考虑直流偏磁的交... 由地磁感应电流(GIC)/高压直流输电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方式引发的直流偏磁会对电磁式电流互感器(TA)的传变特性产生影响,计及直流偏磁影响的TA饱和与无偏磁时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会对变压器差动保护产生影响。通过构建考虑直流偏磁的交流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了TA起始饱和时间受直流偏磁的影响及其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指出了直流偏磁是TA局部暂态饱和的诱因之一,并通过对直流偏磁条件下和应涌流的仿真研究,分析了TA局部暂态饱和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直流偏磁可能会加速TA饱和,防止区外故障TA饱和引起差动保护误动的时差法判据将受到考验;而直流偏磁诱发的TA局部暂态饱和则可能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电流互感器 差动保护 和应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感应电流对电流互感器传变特性及差动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郑涛 陈佩璐 +1 位作者 刘连光 毛安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84-89,共6页
直流偏磁可能影响电流互感器(TA)的暂态传变特性,威胁差动保护的正确动作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与高压直流输电(HVDC)引起的直流偏磁相比,地磁感应电流(GIC)产生的偏置磁通对TA暂态传变特性的影响情况更为复杂,GIC本身的随机性和时变... 直流偏磁可能影响电流互感器(TA)的暂态传变特性,威胁差动保护的正确动作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与高压直流输电(HVDC)引起的直流偏磁相比,地磁感应电流(GIC)产生的偏置磁通对TA暂态传变特性的影响情况更为复杂,GIC本身的随机性和时变性决定其不能与纯直流引起的偏磁视为等同,而应加以区分。文中研究了由GIC及由HVDC引发的直流偏磁对TA影响的异同。结合TA等值电路,对GIC引起TA饱和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在PSCAD/EMTDC中构建仿真模型,根据GIC的特征用低频余弦量对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了由GIC引起的TA暂态饱和及局部暂态饱和现象,研究了其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研究表明,GIC可能通过影响TA的暂态传变特性从而对变压器差动保护产生影响,GIC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威胁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偏磁 电流互感器 地磁感应电流 局部暂态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