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孪生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佰霖 马云帆 +3 位作者 陈昱锐 罗远林 褚凡武 付文龙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1-295,共15页
变压器热点温度对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直接影响。针对传统变压器管理模式复杂以及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方法存在成本高、计算效率低和计算误差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技术。首先,搭建变压器数字... 变压器热点温度对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直接影响。针对传统变压器管理模式复杂以及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方法存在成本高、计算效率低和计算误差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技术。首先,搭建变压器数字孪生六维模型,实现了系统数据共通、多源融合和虚实交互等功能。然后,构建可承载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感知交互驱动型数字孪生系统,并采用混沌自适应粒子群优化(chaotic 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APSO)算法对BP(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权重和阈值进行优化,加快了原始网络的收敛速度,同时建立了基于CAPSO-BP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模型。最后,利用变压器现场监测数据在虚拟引擎平台上进行仿真分析,实现了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系统各功能的开发应用并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为数字孪生变压器系统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数字孪生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混沌自适应粒子群优化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温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水泥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鹿群 郭少龙 +1 位作者 王闵闵 高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421-426,共6页
为了解加入纤维对水泥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对素水泥土及纤维水泥土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和疲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纤维可小幅度提高水泥土的抗压强度;与素水泥土相比,纤维水泥土在达到应力峰值时的应变明显增大,破坏后的残余强度也有所提... 为了解加入纤维对水泥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对素水泥土及纤维水泥土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和疲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纤维可小幅度提高水泥土的抗压强度;与素水泥土相比,纤维水泥土在达到应力峰值时的应变明显增大,破坏后的残余强度也有所提高;纤维的加入提高了水泥土的延性,减少了裂缝的开展,改善了其力学性能;添加纤维后水泥土抵抗疲劳的能力明显增强;掺入纤维对水泥土抗疲劳能力的提高程度远大于其对水泥土无侧限强度的提高程度;水泥土的应力水平和疲劳寿命之间具有单对数线性关系;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水泥土表现为低应力性破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纤维水泥土 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跨海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实践——以舟山500 kV联网输变电工程(第二联网通道部分)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峰利 赵晓红 +2 位作者 商善泽 王正 李江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2期1-3,共3页
输变电工程线路长、空间跨度大、扰动点分散、项目区地貌类型多样,其产生的水土流失具有历时短、总体水土流失强度较小、局部点状水土流失强烈等特点。舟山500 kV联网输变电工程(第二联网通道部分)在组织领导、科普宣传、绿化工作、施... 输变电工程线路长、空间跨度大、扰动点分散、项目区地貌类型多样,其产生的水土流失具有历时短、总体水土流失强度较小、局部点状水土流失强烈等特点。舟山500 kV联网输变电工程(第二联网通道部分)在组织领导、科普宣传、绿化工作、施工工艺、海岸线生态修复、科技引领等方面不断发力,水土流失防治理念和防治模式先进,并在施工中采用了水土保持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长距离输电线路跨越建设、岛礁电网互联互通、海上风电集中送出等提供了先进经验。2021年舟山500 kV联网输变电工程(第二联网通道部分)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是浙江省第一个输变电类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对浙江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示范工程 输变电工程 跨海工程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隧道驾驶风险识别
4
作者 金盛 江杨 +2 位作者 刘伯鹍 白聪聪 周梦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1519,共9页
采用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方法来识别隧道复杂环境下的驾驶风险.基于实车驾驶实验,获取多源驾驶数据集,采用滑动时间窗进行隧道入口、内部和出口段的驾驶样本构建,并通过不良驾驶行为谱对样本进行风险评价.利用轻量梯度提升机(LGBM)构建... 采用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方法来识别隧道复杂环境下的驾驶风险.基于实车驾驶实验,获取多源驾驶数据集,采用滑动时间窗进行隧道入口、内部和出口段的驾驶样本构建,并通过不良驾驶行为谱对样本进行风险评价.利用轻量梯度提升机(LGBM)构建驾驶风险识别模型,并采用部分依赖图(PDP)分析不同路段的风险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隧道内部的驾驶风险较低,而入口段和出口段的风险较高;LGBM在入口段、内部段和出口段测试集上的精确率-召回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8、0.893和0.860,驾驶员和道路环境特征能够有效提升驾驶风险识别模型的性能;不同路段的风险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相较于路段内部,入口段和出口段受到的多种因素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驾驶风险识别 多源数据 机器学习 公路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纤维水泥土动力特性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闵闵 鹿群 +2 位作者 郭少龙 高萌 沈仲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53-1760,共8页
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水泥土中掺入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条件下,其动应力σ_d、动弹性模量E_d随动应变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的动强度和动弹性模量与围压、掺入纤维的种类和纤维掺量有关;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多,水泥... 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水泥土中掺入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条件下,其动应力σ_d、动弹性模量E_d随动应变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的动强度和动弹性模量与围压、掺入纤维的种类和纤维掺量有关;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多,水泥土的动强度和动弹性模量增大,动变形减小。从滞回曲线和微观的角度分析,掺入玄武岩纤维的水泥土动力性能最好,聚丙烯纤维水泥土次之,素水泥土(无纤维)较弱;最大动弹性模量E_(dmax)随着围压和纤维掺量的增大而增大。玄武岩纤维水泥土在不同围压下的E_d/E_(dmax)归一化曲线相互聚拢,表明E_d/E_(dmax)对围压的依赖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玄武岩纤维和聚丙烯纤维 动强度 动弹性模量 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