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烟气降温除尘过程中SO_3浓度的浓淡分离现象及对酸露点温度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建中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8,共7页
在锅炉尾部烟道采用低低温电除尘器及低温省煤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如何评估低温腐蚀风险的大小,是目前存在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根据试验资料和理论分析,提出在燃煤锅炉烟气降温除尘过程中SO3浓度浓淡分离的理念,并建立了物理模型,据此... 在锅炉尾部烟道采用低低温电除尘器及低温省煤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如何评估低温腐蚀风险的大小,是目前存在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根据试验资料和理论分析,提出在燃煤锅炉烟气降温除尘过程中SO3浓度浓淡分离的理念,并建立了物理模型,据此论证了燃煤锅炉烟气降温除尘过程中烟温与壁面酸露点温度同步下降、在降低到一定烟温水平条件下低温腐蚀风险并不增大这一论点的合理性;并指出现行文献中关于在电除尘器下游因飞灰浓度大幅减低必将带来极大低温腐蚀风险的结论需要结合降温条件进一步商榷和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烟气 烟气降温/除尘 SO3浓淡分离 酸露点温度 灰硫比 低温腐蚀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煤质分析资料中硫成分的标注及可燃硫确定标准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建中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1,48,共7页
国内火电厂煤质分析资料中普遍存在以全硫St替代可燃硫Sc的情况,通过燃烧计算环境评估要求、硫成分测试方法及测试流程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后果。在分析可燃硫不同确定标准方法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可燃硫"及"... 国内火电厂煤质分析资料中普遍存在以全硫St替代可燃硫Sc的情况,通过燃烧计算环境评估要求、硫成分测试方法及测试流程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后果。在分析可燃硫不同确定标准方法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可燃硫"及"实际可燃硫"的概念;并对按全硫及灰中硫或SO_3来确定可燃硫的标准方法进行了核算比较。在综合上述分析基础上,对烟气SO_2排放浓度计算中的硫成分取值模式提出了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成分中SO3 理论可燃硫 实际可燃硫 可燃硫的测试流程 SO2排放浓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