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十四五”电力发展重点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立锋 何志强 张金枝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115,138,共6页
西藏清洁能源资源尤其是水电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电源开发程度较低,加之电源出力特性与电网负荷特性不匹配,“十二五”以来西藏电网长期呈现出“丰盈枯缺”的供需特点。随着清洁能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十四五”西藏电源整体投产规... 西藏清洁能源资源尤其是水电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电源开发程度较低,加之电源出力特性与电网负荷特性不匹配,“十二五”以来西藏电网长期呈现出“丰盈枯缺”的供需特点。随着清洁能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十四五”西藏电源整体投产规模将远远超过其实际用电需求,但新增电源又大多远离电网负荷中心。如何满足用电需求并促进电源和电网协调发展,为构建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奠定基础,将成为西藏“十四五”电力发展的首要课题。根据西藏电网结构、电源分布及供需形势,结合能源资源特点,通过研究对比“十四五”及以后电力供应措施,明确西藏“十四五”电力发展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电网 发展重点 电力供应 留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卵石土柱锤冲扩桩单桩成桩机理模型和数值试验研究
2
作者 袁胜洋 李城栋 +3 位作者 练小莲 陆仁芳 邓开元 刘先峰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8-260,共13页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地基处理技术成为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柱锤冲扩桩地基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经济的特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但在细观层面还缺乏对桩体成桩机理的研究,以优化现场设计及施工。本文以室内模型试验为基...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地基处理技术成为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柱锤冲扩桩地基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经济的特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但在细观层面还缺乏对桩体成桩机理的研究,以优化现场设计及施工。本文以室内模型试验为基础,采用Flac3D-PFC耦合数值模拟,从宏细观角度分析成桩过程中土体动应力响应,包括加速度响应、土体变形及砂卵石填料骨架中力链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柱锤在冲击过程中夯实、挤压孔下土体,土体发生变形的过程可分为增大、回弹、稳定3个阶段;冲击在土体中产生的能量以应力波的形式从孔中心向外迅速衰减,能量使土体逐渐挤密压实、地基加固,当能量传递至孔下3d(d为柱锤直径)时,动应力响应较小,土体受柱锤冲击作用影响不大;冲击使得砂卵石填料力链骨架结构发生断链重构,在该过程中,颗粒空隙不断减小,力链数量增加,作用力不断增强,填料不断置换土体,两者形成密实的整体以实现加固;冲击完成后,以初始孔底平面为基准面,自平面向上0.5d至平面向下3.0d与径向1.5d形成加固影响区域,该区域范围内的土体在冲击过程中应力响应较大,消耗大部分冲击能量,并在冲击完成后发生较大位移,使土体更加密实,地基实现加固。通过数值模拟补充模型试验,完善了柱锤冲扩桩单桩成桩机理,为现场施工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锤冲扩桩 加固机理 土体位移 动力响应 骨架力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联网工程500kV高海拔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秀娟 夏潮 +3 位作者 殷禹 王成 张亚迪 梁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35-1540,共6页
川藏联网工程是联结四川电网和西藏电网的重要民生工程,工程500 kV输电线路分为乡城—巴塘和巴塘—昌都这2个部分。线路经过地区年平均雷电日高达70 d,属于多雷区;沿线地形中高山大岭和峻岭约占80%;最高海拔高度达5 000 m;线路耐雷水平... 川藏联网工程是联结四川电网和西藏电网的重要民生工程,工程500 kV输电线路分为乡城—巴塘和巴塘—昌都这2个部分。线路经过地区年平均雷电日高达70 d,属于多雷区;沿线地形中高山大岭和峻岭约占80%;最高海拔高度达5 000 m;线路耐雷水平亟待研究。为此,对川藏联网工程沿线电网近几年的雷击跳闸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乡城—巴塘和巴塘—昌都500 kV输电线路的雷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线路雷电绕击计算方法和反击计算方法,对线路雷击跳闸率进行了加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乡城—巴塘和巴塘—昌都这2段线路折算至40雷电日时的雷击跳闸率分别为0.24次/(100 km·a)和0.17次/(100 km·a),均大于500 kV输电线路0.14次/(100km·a)的控制要求值。鉴于川藏联网工程的重要性,为增大线路防雷的安全裕度,需要增设一些线路防雷措施。如在易击塔和易击相上加装线路避雷器,乡城—巴塘线路段的雷击跳闸率可由0.24次/(100 km·a)降低至0.13次/(100km·a),巴塘—昌都线路段的雷击跳闸率由0.17次/(100 km·a)降低至0.11次/(100 km·a),均可满足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川藏联网工程高海拔输电线路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指导,对后续高海拔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联网工程 雷电日 绕击 反击 雷击跳闸率 耐雷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细混合颗粒流冲击特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吕珉昌 李新坡 +3 位作者 谢艳芳 孙玉莲 雷小芹 李秀珍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崩塌滑坡启动后在坡面加速运动形成高速颗粒流,对影响范围内的人员与构筑物造成冲击损伤,是山区常见的灾害类型之一。崩滑颗粒流对结构的冲击过程包含颗粒的直接撞击以及死区形成之后的间接冲击,颗粒的粒径是影响冲击力的主要因素。为... 崩塌滑坡启动后在坡面加速运动形成高速颗粒流,对影响范围内的人员与构筑物造成冲击损伤,是山区常见的灾害类型之一。崩滑颗粒流对结构的冲击过程包含颗粒的直接撞击以及死区形成之后的间接冲击,颗粒的粒径是影响冲击力的主要因素。为更深入了解颗粒流冲击作用机制,把崩滑颗粒流简化为粗细双粒径混合颗粒材料,采用碎石和砂土进行配比,制作不同粗细颗粒含量的混合材料,利用斜槽试验研究其运动堆积特性和冲击作用。试验发现粗颗粒材料具有更强的运动性,同时对结构造成的冲击力也大,粗颗粒对结构的直接撞击可产生数倍稳态冲击力的脉冲力。理论模型对颗粒流冲击力的计算结果与稳态阶段时的试验值接近,但明显低于初始阶段的脉冲峰值,主要原因是理论模型没有考虑大颗粒的直接撞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崩滑灾害 冲击力 流体-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森林碳储量与固碳量的构成及影响因素——以武宁县为例
5
作者 朱锦奇 熊媛巧 +6 位作者 易扬 王玉杰 刘敏 张桂莲 徐淑蕾 张娜 郑博福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6-267,277,共13页
[目的]准确评估区域森林碳储量和固碳量的数值、分布特点、构成和影响因素,是科学制定森林管理及相应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方法]选择隶属于亚热带典型森林区域的生态型县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97个不同树种及不同龄组的样地开展地上、地... [目的]准确评估区域森林碳储量和固碳量的数值、分布特点、构成和影响因素,是科学制定森林管理及相应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方法]选择隶属于亚热带典型森林区域的生态型县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97个不同树种及不同龄组的样地开展地上、地下碳储量和固碳量的实测,分析碳储量的构成及其与立地因子的相互关系,并将实测固碳量值与CASA模型计算值比较,以期为亚热带森林碳储量和固碳量评估提供参考。[结果]1)2020年研究区森林平均碳密度、总碳储量、植被层总固碳量分别为158.05 t/hm^(2)、4.07×10^(7)t、28.41×10^(5)t/a。其中碳密度最大的为桦树,碳储量和植被固碳量最高的均为硬阔类栲属及其他常绿阔叶林,碳储量最高的龄组为幼龄林。碳密度总体分布规律为土壤层(56.19%)>植被层(42.94%)>枯落物层(0.87%)。2)立地因子中土层厚度与土壤碳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枯落物密度呈显著负相关。3)除灌木林外,CASA模型估算固碳量值与样地实测测算出的固碳值差异大,样地实测值高出96.49%以上。[结论]在典型亚热带森林中,桦树在植被碳密度上具有显著优势,土壤层的碳储量是森林碳储量占比最大的部分,土层厚度是影响土壤碳密度和枯落物碳密度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同时,除灌木林外,模型计算值低估研究区的森林固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森林 碳储量 固碳量 CA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激发粉煤灰地聚物强度特性及破坏形式试验研究
6
作者 刘玉琳 袁胜洋 +3 位作者 邓开元 程学兵 郑亦轩 刘先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86,共8页
为寻找一种低能耗、绿色环保的特殊土改良剂,以NaOH为碱激发剂、粉煤灰为前驱体制备地聚物试样,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与微观试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碱激发剂浓度及含水率对试样强度及破坏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碱激发剂对粉煤灰活... 为寻找一种低能耗、绿色环保的特殊土改良剂,以NaOH为碱激发剂、粉煤灰为前驱体制备地聚物试样,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与微观试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碱激发剂浓度及含水率对试样强度及破坏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碱激发剂对粉煤灰活性激发效果明显,碱激发试样无侧限抗压峰值强度随NaOH浓度增加整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NaOH浓度为8 mol/L、含水率为22.5%时,地聚物强度最大(4.21 MPa);当NaOH浓度保持不变时,地聚物强度随含水率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所有浓度下的地聚物强度均在含水率22.5%时出现峰值;在NaOH浓度及含水率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地聚物应力-应变曲线与抗压破坏形式出现明显差异。结合SEM图像可知,NaOH溶液促使聚合反应发生,适当范围内提高浓度可使地聚物结构变得密实,继续增大浓度则会使地聚物微观结构产生不良形态,同样过高的含水率会使地聚物黏性降低,颗粒之间无法较好胶结,导致结构松散,而应力-应变曲线与抗压破坏形式出现差异可能与试样微观结构中颗粒排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 碱激发剂 无侧限抗压强度 应力-应变曲线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本矩-最大熵法的长短腿输电塔整体可靠度分析
7
作者 王成 王涛 +3 位作者 黄兴 刘翔云 李正良 刘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5-1324,共10页
为准确评估长短腿输电塔整体安全水平,依托某500 kV输电线路工程,建立长短腿输电塔精细化数值模型,根据《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 5486—2020)以及数值分析结果,给出长短腿输电塔不同失效模式下的功能函数,并结合等价... 为准确评估长短腿输电塔整体安全水平,依托某500 kV输电线路工程,建立长短腿输电塔精细化数值模型,根据《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 5486—2020)以及数值分析结果,给出长短腿输电塔不同失效模式下的功能函数,并结合等价极值事件原理加以等价描述;随后,基于低偏差序列方法生成随机样本点,计算样本响应并获得等价功能函数统计矩;最后,通过改进最大熵法计算长短腿输电塔整体可靠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所计算的长短腿输电塔整体可靠指标的相对误差和计算成本分别为Monte Carlo仿真(MCS)法的0.46%和0.05%;单一失效模式下得到的长短腿输电塔可靠指标较整体可靠指标偏低,建议采用整体可靠指标衡量长短腿输电塔的安全水平;塔腿级差和长短腿输电塔整体可靠指标成反比,16 m级差工况下的长短腿输电塔整体可靠指标较等长腿降低了15.72%,设计时应避免级差过大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腿输电塔 整体可靠度 样本矩 改进最大熵法 塔腿级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岸坡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劣化规律研究
8
作者 顾东明 郑永强 +1 位作者 崔宇寒 李长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55,共11页
三峡库区水位长期在145~175 m之间波动,受周期性库水位波动影响,库岸边坡岩体长期处于干燥与湿润交替的环境中,形成垂向约30 m大型消落带。消落带岸坡持续经受水的劣化作用,导致岩体结构破坏加速、变形程度加剧、强度指标降低。侏罗系... 三峡库区水位长期在145~175 m之间波动,受周期性库水位波动影响,库岸边坡岩体长期处于干燥与湿润交替的环境中,形成垂向约30 m大型消落带。消落带岸坡持续经受水的劣化作用,导致岩体结构破坏加速、变形程度加剧、强度指标降低。侏罗系地层作为三峡库区的易滑地层,这一劣化作用尤为明显。以三峡库区秭归盆地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选取侏罗系泥质粉砂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干湿循环与长期浸泡联合作用下的岩体结构面剪切特性劣化试验。从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探究泥质粉砂岩结构面剪切特性的劣化规律,并构建了水岩作用下结构面剪切强度劣化模型。结果表明:频繁快速的干湿交替循环对泥质粉砂岩的质量损失影响显著,但水岩劣化作用对岩石结构面形貌影响较小;岩体在干湿循环、长期浸泡以及干湿循环-长期浸泡联合作用3种劣化作用下,结构面抗剪强度劣化程度均受粗糙度与法向应力控制,降低幅度随粗糙度与法向应力增加而逐渐增大;在干湿循环-长期浸泡联合作用下,干湿循环对岩石结构面的劣化作用更为显著,且联合作用下的结构面抗剪强度劣化并非干湿与浸泡单一的叠加关系,存在一定的复杂耦合机制。研究工作可为三峡库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水致岩体结构面劣化规律研究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结构面 干湿循环 长期浸泡 强度劣化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覆冰导线脱冰塔线体系动力响应特征参数
9
作者 刘沁雨 严波 +4 位作者 吴楷文 杨寒旭 鲁俊 梁明 刘炯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33,共14页
覆冰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导致导线上覆冰不均匀。给出导线覆冰厚度随高度变化和部分脱冰模型,利用附加单元法实现导线不均匀覆冰和脱冰塔线体系动力响应数值模拟方法。建立500 kV四分裂线路典型孤立档和连续档塔线耦合体系有限元模型,研... 覆冰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导致导线上覆冰不均匀。给出导线覆冰厚度随高度变化和部分脱冰模型,利用附加单元法实现导线不均匀覆冰和脱冰塔线体系动力响应数值模拟方法。建立500 kV四分裂线路典型孤立档和连续档塔线耦合体系有限元模型,研究导线不均匀覆冰脱冰后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特征,分析杆塔载荷冲击系数、导线最大挂点支反力、纵向不平衡张力、脱冰跳跃高度等特征参数随线路档距、高差比和覆冰厚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极端情况下杆塔的应力和强度,为不均匀覆冰冰区输电杆塔塔头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线耦合体系 不均匀覆冰 脱冰 动力响应特征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煤电掺烧绿氢降碳系统配置方案研究
10
作者 陈文琦 黄玉磊 +8 位作者 周秦 林祥东 张俊春 薄煜 李文凯 黄大岸 张伊甸 高群翔 张晨昕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3,共9页
为优化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煤电机组掺烧绿氢降碳的系统配置方案,构建了一套包含制氢、储氢、储能及煤电机组掺氢燃烧的综合系统框架,建立了降碳目标约束下以氢燃料成本最低为目标的系统配置优化模型,并运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进行求... 为优化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煤电机组掺烧绿氢降碳的系统配置方案,构建了一套包含制氢、储氢、储能及煤电机组掺氢燃烧的综合系统框架,建立了降碳目标约束下以氢燃料成本最低为目标的系统配置优化模型,并运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进行求解与分析,探讨了不同运行场景下的降碳系统配置优化方案。以某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为例,在单台煤电机组降碳10%的目标约束下,如仅利用弃风弃光电力制氢时,制氢装置年利用小时数仅约2000h,标准状态下绿氢成本高达3.02元/m^(3)(33.80元/kg),单台煤电机组度电成本增加0.2179元/(kW·h);配置电化学储能可降低制氢、储氢系统配置规模,提升制氢装置利用小时数,但受限于高额的储能建设成本,储能规模需要优化确定,标准状态下绿氢成本最低可降至约2.35元/m^(3)(26.30元/kg),单台煤电机组度电成本增加0.1652元/(kW·h);在储能基础上,如可在绿氢认证范围内引入少量公网电力辅助制氢,可进一步减少系统建设成本,标准状态下制氢成本有望降低至约2.12元/m^(3)(23.70元/kg),单台煤电机组度电成本增加0.1426元/(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大基地 绿氢掺烧 煤电降碳 制氢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反射聚光熔盐吸热器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11
作者 谢文韬 顾新壮 +4 位作者 代彦军 徐达 林蒙 余波 宋士雄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5-692,713,共9页
设计并搭建了T型熔盐吸热器,通过建立熔盐吸热器的三维数值模型,将二次聚光太阳能照射的边界条件与熔盐流动、换热以及光吸收相耦合,揭示了吸热器的能量损耗机制,并分析对比了熔盐的消光系数、流量分配和滤光网位置对吸热器内部温度分... 设计并搭建了T型熔盐吸热器,通过建立熔盐吸热器的三维数值模型,将二次聚光太阳能照射的边界条件与熔盐流动、换热以及光吸收相耦合,揭示了吸热器的能量损耗机制,并分析对比了熔盐的消光系数、流量分配和滤光网位置对吸热器内部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熔盐出口温度达到560~570℃;吸热器的主要能量损失来自开口再辐射损失、对流损失和光学反射损失等;相比于具有较大消光系数和浅层滤光网的熔盐吸热器,消光系数较小的熔盐吸热器内部温度更高,深层熔盐大量吸热后无法被快速排出,导致了吸热器内部的热量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 太阳能吸热器 二次反射聚光 太阳能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调峰运行的复合高压供汽系统研究
12
作者 鲁丛明 张攀 +2 位作者 吕博 罗杨 徐挺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07-512,共6页
提出了一种适应调峰运行的中高压复合供汽系统。主体采用压力匹配器,利用主蒸汽抽再热蒸汽实现对外供热,当负荷降低时,采用中调门参调的方式,结合蒸汽压缩机压缩提压,以维持进入匹配器的再热蒸汽压力在设计点压力,让压力匹配器在低负荷... 提出了一种适应调峰运行的中高压复合供汽系统。主体采用压力匹配器,利用主蒸汽抽再热蒸汽实现对外供热,当负荷降低时,采用中调门参调的方式,结合蒸汽压缩机压缩提压,以维持进入匹配器的再热蒸汽压力在设计点压力,让压力匹配器在低负荷下始终处于设计点运行,满足对外供汽的流量要求,并对系统的运行性能进行分析预测。以某300 MW机组为例,进行调峰模式下经济性分析,中高压复合供汽系统相比常规的压力匹配方式,维持额定供汽流量机组调峰运行时,最低上网负荷可由80%降到40%,锅炉的输出热量减少280 MW,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量38 t/h。通过中高压复合供汽系统的应用,让热电联产机组参与深度调峰,有显著的减煤降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解耦 中调门 蒸汽压缩机 蒸汽匹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数据驱动与Wasserstein度量的虚拟电厂分布鲁棒优化方法研究
13
作者 许桐 唐彦嫣 +3 位作者 马超 吴启繁 邹朋 崔振华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0-1129,共10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Wasserstein度量的自适应交替方向乘子算法的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框架。该框架首先建立了详细的虚拟电厂优化模型,包括运行约束和运行成本等;然后,采用Wasserstein度量定义优化目标中的不确定集,使模型在不确定条件...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Wasserstein度量的自适应交替方向乘子算法的数据驱动分布鲁棒优化框架。该框架首先建立了详细的虚拟电厂优化模型,包括运行约束和运行成本等;然后,采用Wasserstein度量定义优化目标中的不确定集,使模型在不确定条件下更具适应性和鲁棒性,并通过自适应交替方向乘子算法提高优化过程的收敛速度。在算例结果中,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Wasserstein度量的自适应交替方向乘子算法显著提高了收敛速度,迭代次数从100次减少到34次,计算时间从20 s减少到9.258 s。在高需求负载情况下,虚拟电厂提供的电压支持使电压越限情况减少了26%~43%,系统损耗减少了46%~57%。算例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分布鲁棒优化方法,基于Wasserstein度量的自适应交替方向乘子算法显著缩短了频率调节响应时间,响应时间从传统方法的13 s缩短至9.5 s,体现了所提出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Wasserstein度量 自适应交替方向乘子算法 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arris Hawk优化算法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研究
14
作者 丁君 秦浩庭 +3 位作者 苏鹏 曾雪松 李竞轩 郝巍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9-838,共10页
文章针对虚拟电厂的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Harris Hawk优化算法的调度策略。该策略旨在提高包含光伏、风力发电、燃料电池以及热电联产单元的虚拟电厂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并引入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分别作为灵活储备和旋转备... 文章针对虚拟电厂的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Harris Hawk优化算法的调度策略。该策略旨在提高包含光伏、风力发电、燃料电池以及热电联产单元的虚拟电厂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并引入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分别作为灵活储备和旋转备用,建立虚拟电厂灵活性聚合模型,通过改进的Harris Hawk优化算法调度方案。最后进行全面的日前调度和短期调度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应对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实现对联络线功率的响应跟随。研究结果为虚拟电厂的协调优化调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改进Harris Hawk优化算法 灵活性聚合 日前和短期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形势下水电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明润 李珊珊 张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76-78,96,共4页
水利工程多建于偏远的峡谷山区,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在分析了影响水利工程造价因素,如国家政策调控、地质灾害、设计更变等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设计为先导,重点把握可控因素(可研、招标、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工作),... 水利工程多建于偏远的峡谷山区,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在分析了影响水利工程造价因素,如国家政策调控、地质灾害、设计更变等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设计为先导,重点把握可控因素(可研、招标、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工作),发挥工程造价能动作用的基本思路。指出应树立全过程造价控制理念,建立工程造价控制目标,推广设计管理台账等造价管理控制措施,将投资控制压力,纵向分解到各设计阶段,横向传递至专业设计生产部门,达到控制工程总投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控制 设计管理台账 管理创新 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架空输电线路设计风荷载规范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汪伟 张芸蕾 +3 位作者 章东鸿 汪大海 何运祥 向越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127,144,共12页
输电线路设计风荷载实质上是基于平均风静力荷载和脉动风动力效应组合的等效静力风荷载,选取GB 50545—2010、DL/T 5551—2018、IEC 60826—2017、ASCE NO.74—2020和BS EN 50341—2012等国内外5份主流的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给出了导线及... 输电线路设计风荷载实质上是基于平均风静力荷载和脉动风动力效应组合的等效静力风荷载,选取GB 50545—2010、DL/T 5551—2018、IEC 60826—2017、ASCE NO.74—2020和BS EN 50341—2012等国内外5份主流的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给出了导线及地线风荷载计算表达式。从结构随机振动理论及风工程基本原理出发,推导了典型的输电线路风荷载理论模型,深入比较了计算高度、基本风速、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换系数、风振系数等基本计算参数取值的差异性。并结合110~330 kV、500~750 kV和80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的工程实例,详尽分析了国内DL/T 5551—2018新荷载规范的修订对风荷载的影响,揭示了荷载设计值同国外标准差异性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新规范相关计算参数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结构抗风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风速 体型系数 风压高度变换系数 风振系数 荷载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变电站短路电流直流分量对接地网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邹家勇 余波 +1 位作者 包维瀚 吴怡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1-1627,共7页
特高压变电站系统短路电流直流分量衰减时间常数较常规变电站大,使得短路电流中的直流分量衰减缓慢,从而影响接地网的设计。首先对衰减时间常数取值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接地设计时直流分量衰减时间常数应按150 ms考虑。在此基础上,采用公... 特高压变电站系统短路电流直流分量衰减时间常数较常规变电站大,使得短路电流中的直流分量衰减缓慢,从而影响接地网的设计。首先对衰减时间常数取值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接地设计时直流分量衰减时间常数应按150 ms考虑。在此基础上,采用公式计算和软件仿真方法研究了短路电流直流分量对接地网导体选择、人身安全校验及避雷器反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考虑直流分量时,接地导体截面将较不考虑直流分量时增加约20%,同时,由于故障入地电流中含有直流分量,使得地电位升高及电击机理不同,会导致等效电击电流增大1倍,大大增加运行人员触电危险。另外,直流分量导致的地电位升高还会增加站内低压避雷器反击概率,在极端情况下,10 kV低压避雷器反击时需要吸收的能量高达282 kJ,从而导致避雷器发生爆炸等严重事故。因此,在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影响,根据可能出现的直流分量及其衰减时间改进接地网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变电站 直流分量 接地网 跨步电压 避雷器 地电位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再分析资料在中国近海的风资源特征和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梦蛟 邓浩 +2 位作者 文仁强 易侃 张皓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3-494,共12页
基于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RA5(Reanalysis version 5)、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MERRA2(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ersion 2)3种... 基于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RA5(Reanalysis version 5)、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MERRA2(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ersion 2)3种再分析数据,13个海洋观测站和3个测风塔的观测数据,研究了中国近海风资源时空特征,并讨论了3种再分析数据在中国近海风资源评估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再分析数据在中国东海和南海的弱风频率比渤海、黄海高,且ERA5在所有海域小于6 m/s的弱风累积概率比CFSR(MERRA2)高39.0%(44.9%)、43.6%(47.5%)、60.7%(41.6%)和47.9%(38.2%)。ERA5、CFSR和MERRA2在中国近海的有效风时空间分布相似,量级都介于84%~95%;3种再分析平均风能密度自北向南呈“低高低”空间分布,其中台湾海峡是WPD大值中心(超过4000 W/m2)。风能稳定性方面,ERA5和CFSR的日变异呈“南弱北强”特征,而MERRA2日变异系数介于1.03~4。适用性分析表明,ERA5整体性能优于CFSR和MERRA2,但MERRA2在再现渤海、南海的风能日波动,CFSR在刻画黄海的有效风时、风能密度和东海、黄海的变异系数时具有一定优势。由此说明不同再分析数据对中国近海风资源不同指标的适用性各有优劣,应根据需要及数据条件,针对不同海域采用不同类的再分析数据开展风资源评估研究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大气再分析资料 风资源特征 适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力发电厂支吊架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贵丰 李建鹏 严旭 《电力工程技术》 2018年第5期137-142,共6页
为了提高火力发电厂支吊架设计质量和效率,文中研究了管道支吊架设计过程的特点,提出一套管道支吊架数字化设计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立自动识别支吊架根部生根条件的逻辑规则和算法,结合火电厂常用支吊架的型式和选型要求,以工厂设计管理... 为了提高火力发电厂支吊架设计质量和效率,文中研究了管道支吊架设计过程的特点,提出一套管道支吊架数字化设计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立自动识别支吊架根部生根条件的逻辑规则和算法,结合火电厂常用支吊架的型式和选型要求,以工厂设计管理系统(plant design management system,PDMS)软件为平台,进行程序二次开发,成功实现了管道支吊架三维数字化设计,完善了数字化设计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设计 火力发电厂 支吊架 PD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敏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1期16-18,共3页
2017年9月,国发[2017]46号文取消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审批行政许可事项,水利部随即下发水保[2017]365号文件明确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审批转为生产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要求自主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结合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 2017年9月,国发[2017]46号文取消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审批行政许可事项,水利部随即下发水保[2017]365号文件明确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审批转为生产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要求自主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结合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实际,从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国家政策、工作重点、程序和常见主要问题及建议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流程体系,以期提高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质量和效率,并为同类项目验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设施 自主验收 流程 输变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