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MOFs催化剂的合成及NH3-SCR脱硝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立志 孙毓霞 +2 位作者 郭鹏 贺超 谢又妍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4-1592,共9页
为减少燃煤过程中产生的NOx排放,开发了具有高性能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催化剂。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u-MOFs系列催化剂,以筛选可催化去除NOx的催化剂。结果显示:当底物与配体物质的量比为1∶1... 为减少燃煤过程中产生的NOx排放,开发了具有高性能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催化剂。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u-MOFs系列催化剂,以筛选可催化去除NOx的催化剂。结果显示:当底物与配体物质的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12 h,温度为120℃时,合成的Cu-MOFs催化剂的得率最高,高达98.71%。在此条件下,催化剂脱硝活性窗口较宽(120~300℃),且随着温度的升高NO去除率从45.11%上升至96.32%。通过系列表征分析脱硝反应机制,发现催化剂表面Cu^(2+)、Cu^(+)共存,且Cu^(2+)参与了NO的去除过程,部分Cu^(2+)转化为了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烟气脱硝 NH3-SCR Cu-MOFs 演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换乘站火灾排烟及疏散路径研究
2
作者 雷斌 杜依潼 +6 位作者 寻天祥 卢剑鸿 刘伟 李微 雷东波 罗林林 李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148,共9页
为研究地铁换乘站火灾排烟及人员疏散路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地铁火灾和疏散模型,选取西安市小寨地铁换乘站作为研究对象,模拟站台层火灾烟气移动,探讨不同工况下的烟气扩散和行人疏散,并对通风排烟系统和疏散路径进行优化。研究结... 为研究地铁换乘站火灾排烟及人员疏散路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地铁火灾和疏散模型,选取西安市小寨地铁换乘站作为研究对象,模拟站台层火灾烟气移动,探讨不同工况下的烟气扩散和行人疏散,并对通风排烟系统和疏散路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排烟口高度和防烟分区划分,以及设置最优疏散路径,可将地铁火灾时的疏散效率提升5.9%。即合理的通风排烟措施可有效降低火灾温度和CO体积分数,提高安全指数。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地铁换乘站应急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换乘站 火灾烟气 疏散安全 疏散路径 排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低惯量系统的VSC-MTDC的自适应下垂控制 被引量:14
3
作者 翟冬玲 韩民晓 +1 位作者 马骏鹏 王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4,共7页
对于连接低惯量交流系统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系统,当系统发生大扰动时会造成频率变化,为了给交流系统提供虚拟惯量,在换流器控制系统中加入P-?下垂控制;为了进一步抑制频率波动,设计VSC-MTDC系统的自适应下垂控制,可以在更大... 对于连接低惯量交流系统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系统,当系统发生大扰动时会造成频率变化,为了给交流系统提供虚拟惯量,在换流器控制系统中加入P-?下垂控制;为了进一步抑制频率波动,设计VSC-MTDC系统的自适应下垂控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利用换流器容量,快速调节有功平衡,减小直流电压波动。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建立三端模型,对比分析主从控制、下垂控制和自适应下垂控制对交流系统频率和直流电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加入了P-?下垂控制可以有效抑制交流系统频率变化,采用自适应下垂控制可以增强抑制的效果,减小直流电压波动,提高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惯量系统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自适应下垂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辐照下密集阵列聚光光伏系统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鹏 李芳义 +1 位作者 罗尘丁 巨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24-1031,共8页
近年来对密集阵列聚光光伏系统(DA-CPV)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DA-CPV系统可结合各种不同形式的光学聚光设备,其电池模块通常工作于高聚光比、高温、非均匀光照条件下,因此系统的输出特性随外界工作条件改变而变化,其关联机制和影响因素... 近年来对密集阵列聚光光伏系统(DA-CPV)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DA-CPV系统可结合各种不同形式的光学聚光设备,其电池模块通常工作于高聚光比、高温、非均匀光照条件下,因此系统的输出特性随外界工作条件改变而变化,其关联机制和影响因素需进一步分析研究。该文利用Matlab/Simulink建模,对不同阵列布置条件下的DA-CPV系统输出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形式包括串联系统、8×2串并联系统、8×2全连接系统和全连接系统。并针对不同光照分布、不同串联电阻值条件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不同工作条件下输出特性曲线。经对比分析认为,全连接方式输出电流最大,8×2全连接方式以及8×2串并联连接方式输出功率、电压最大;存在最佳聚光比使得系统光电转换效率最大;串联电阻增大将使得系统输出功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密集阵列 连接方式 非均匀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