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馈风机神经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牛玉广 杨巍 +2 位作者 李晓明 王世林 林忠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169,180,共9页
为提高并网双馈风机的暂态稳定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磁链幅值相角控制(Flux Magnitude Angle Control,FMAC)的神经自适应电力系统稳定器(Neural Adaptive Power System Stabilizer,NPSS)通过在线训练Elman神经网络以实现自适应控制,利用... 为提高并网双馈风机的暂态稳定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磁链幅值相角控制(Flux Magnitude Angle Control,FMAC)的神经自适应电力系统稳定器(Neural Adaptive Power System Stabilizer,NPSS)通过在线训练Elman神经网络以实现自适应控制,利用双馈风机雅各比矩阵的符号代替雅各比矩阵运算以减少计算时间、提高运算速率。主导特征值分析和动态仿真证明神经电力系统稳定器在改善系统阻尼方面的有效性。与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ion,SG)安装自动电压调节器(Automatic Voltage Regulator,AVR)和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对比仿真表明:双馈风机安装神经电力系统稳定器具有更好的阻尼特性、电压调节效果和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电力系统稳定器 人工神经网络 系统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填土静止土压力系数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贾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3-1337,共5页
基于已激发内摩擦角概念,通过莫尔圆分析得到粗粒有限填土静止土压力系数K 0的计算方法,并与Jaky半无限土体静止土压力系数K 0J和有限填土主动土压力系数K a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填土与基岩之间的摩擦角r等于填土内摩擦角φ时,K 0接... 基于已激发内摩擦角概念,通过莫尔圆分析得到粗粒有限填土静止土压力系数K 0的计算方法,并与Jaky半无限土体静止土压力系数K 0J和有限填土主动土压力系数K a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填土与基岩之间的摩擦角r等于填土内摩擦角φ时,K 0接近或小于K 0J。当δr小于φ时,K 0不仅与φ和基岩坡面倾角有关,而且与δr的大小有关,K 0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K 0J。K 0和K a均随基岩坡面倾角的增加而减小,且保持基岩坡面粗糙或分台阶开挖是减小有限填土静止土压力的有效措施。给出了有限填土静止土压力计算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填土 莫尔圆 静止土压力系数 已激发内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有限填土静止土压力系数计算方法研究”讨论的答复
3
作者 贾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55-1956,共2页
非常感谢刘德稳等4位学者对“有限填土静止土压力系数计算方法研究”的关注和讨论(以下简称“讨论文”)。现就讨论的问题进行答复。
关键词 静止土压力系数 答复 计算 填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梁柱端板连接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金明 章梓茂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126,共6页
针对不同细部参数的梁柱端板连接节点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端板厚度、螺栓直径、螺栓排距和梁截面高度等因素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端板厚度、螺栓直径、梁截面高度,减小螺栓排距,则节点的初始连接刚度和极限弯矩承... 针对不同细部参数的梁柱端板连接节点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端板厚度、螺栓直径、螺栓排距和梁截面高度等因素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端板厚度、螺栓直径、梁截面高度,减小螺栓排距,则节点的初始连接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均有显著提高,但转动能力降低.文中还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分析各因素在不同水平组合下对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得出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针对正交试验的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与影响因素相关关系的近似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端板连接 初始转动刚度 极限弯矩承载力 正交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O在焦炭表面异相生成和分解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秀霞 周志军 +3 位作者 周俊虎 姜树栋 刘建忠 岑可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06-811,共6页
选用合理简化的焦炭模型,对煤焦燃烧过程中N2 O的异相生成和分解机理进行了分子水平上的研究。采用UB3LYP/6-31G(d)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优化得到了反应路径上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和各中间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焓变。NO与... 选用合理简化的焦炭模型,对煤焦燃烧过程中N2 O的异相生成和分解机理进行了分子水平上的研究。采用UB3LYP/6-31G(d)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优化得到了反应路径上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和各中间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焓变。NO与其预先吸附在焦炭表面解离生成的表面氮组分反应生成N2O的路径有两个,需要克服的势垒分别为69.3 kJ/mol和200.0 kJ/mol;NO亦可直接与焦炭中的吡啶氮结合释放出N2 O,该反应路径所需克服的最大势垒为418.0 kJ/mol。N2O可在焦炭表面分解释放出N2,异相分解反应为一步反应,计算所得活化能为100.8 kJ/mol。N2 O的异相生成和异相分解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采用经典过渡态理论计算得到了各路径中速率控制步骤的反应速率常数。低温条件下,N2O的异相分解反应速率略低于其异相生成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两者逐渐接近,说明高温条件有利于N2O的异相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N2O 异相生成 异相分解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入渗对板岩边坡稳定的影响及加固措施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乔兰 姜波 +1 位作者 庞林祥 崔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545-550,共6页
板岩边坡在国内边坡工程中较为常见,常伴有倾倒变形,在其特有的结构性质影响下边坡失稳频发。通过对苗尾水电站右坝基板岩边坡失稳现象分析,研究了板岩边坡在降入入渗情况下的变形特征,在该基础之上运用稳定理论探讨降雨入渗影响边坡失... 板岩边坡在国内边坡工程中较为常见,常伴有倾倒变形,在其特有的结构性质影响下边坡失稳频发。通过对苗尾水电站右坝基板岩边坡失稳现象分析,研究了板岩边坡在降入入渗情况下的变形特征,在该基础之上运用稳定理论探讨降雨入渗影响边坡失稳机制,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了板岩边坡失稳加固关键措施,并通过现场实际检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板岩边坡的节理特性、开挖坡比、降雨入渗是造成板岩边坡失稳的关键因素,进行加固必须从防雨下渗和束腰加固着手。苗尾水电站右坝基板岩边坡加固后经受住了汛期和炮震的影响,说明边坡失稳认识及加固措施较为准确,对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岩边坡 暂态水压力 苗尾水电站 失稳机制 倾倒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温排水增温模拟及其对富营养化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梦佳 于磊 +1 位作者 赵彦伟 梁振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80-1188,共9页
温排水导致的水库增温及衍生富营养化是水库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承纳温排水的北方某浅水水库为例,利用MIKE21模型构建平面二维水温模拟模型,针对可能出现的调水量和气温极端情况,设定4个情景,分别模拟不同情景下水库水温时空分布规... 温排水导致的水库增温及衍生富营养化是水库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承纳温排水的北方某浅水水库为例,利用MIKE21模型构建平面二维水温模拟模型,针对可能出现的调水量和气温极端情况,设定4个情景,分别模拟不同情景下水库水温时空分布规律,对温升带来的富营养化及水华爆发风险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受温排水口位置、温排水流向及水深共同影响,水库水温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规律;(2)气温对水库水温的影响较水深更为强烈,取水口1处水域年均温升最大,取水口1和取水口2处水域温升波动较大;(3)调水量和气温等条件变化会导致水华爆发风险变化:除取水口2附近水域外,相对于情景1,情景2和情景3高风险发生时间提前一个月;情景4增温幅度较大,导致东支和取水口1附近高风险延续时段比情景1短一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排水 浅水水库 水温 情景模拟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复杂地形风场风资源评估方法 被引量:16
8
作者 梁思超 张晓东 +2 位作者 康顺 康雅兰 赵永锋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5-420,共6页
与采用线性模型的WAsP软件相比,CFD方法具有可以逼真模拟复杂地形三维风场大气流动的优势,因此成为了复杂地形风场风资源评估的发展方向。为了把CFD软件包FINE/TURBO和带有壁面函数的k-ε湍流模型用于复杂地形地貌风电场的风资源评估和... 与采用线性模型的WAsP软件相比,CFD方法具有可以逼真模拟复杂地形三维风场大气流动的优势,因此成为了复杂地形风场风资源评估的发展方向。为了把CFD软件包FINE/TURBO和带有壁面函数的k-ε湍流模型用于复杂地形地貌风电场的风资源评估和微观选址中去,本文以南澳岛风场作为研究对象,在中性大气条件假设下,对风场区域以30°风向为间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不同入口边界条件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比对模拟结果发现,风场中的风加速与湍流强度基本上不随来流条件发生变化。基于这一规律,结合全年测风数据评估风场的风资源分布状况,建立了一套风资源评估的数值模拟及后处理方法,为工程实际提供了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微观选址 数值模拟 风资源 大气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FINET IO的延迟和抖动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胡国传 沈杰 +1 位作者 刘彬 王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53-2160,共8页
PROFINET作为新兴的实时以太网工业通信标准,其时滞分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当中,实时过程数据和低优先级的非实时数据将长期共存。为了研究非实时数据包对实时数据的延迟分布的影响,根据PROFINETIO非抢占式优... PROFINET作为新兴的实时以太网工业通信标准,其时滞分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当中,实时过程数据和低优先级的非实时数据将长期共存。为了研究非实时数据包对实时数据的延迟分布的影响,根据PROFINETIO非抢占式优先级调度机制,首先从理论上建模分析了线性拓扑结构下实时数据流在交换机上的延迟时间,重点研究混杂有非实时数据流的通信模式下的延迟时间分布;进而搭建了物理平台,研究非实时数据流的参数变化对实时数据的核心参数的影响。最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实时帧的延迟模型和非实时数据包长度、发包间隔、股数以及交换机个数的关系,这些结论为以后建立大规模、高可靠性网络仿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以太网 PROFINET 非抢占 系统测试 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理想点法的泥石流危险度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朝安 高文龙 +1 位作者 阙金声 陈剑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01-206,226,共7页
泥石流危险度的划分是泥石流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泥石流危险度的确定对于泥石流整体特征的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熵值-理想点法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划分模型,选取流域面积、主沟长度与泥石流沟相对最大高差等10个评价指标。利用现... 泥石流危险度的划分是泥石流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泥石流危险度的确定对于泥石流整体特征的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熵值-理想点法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划分模型,选取流域面积、主沟长度与泥石流沟相对最大高差等10个评价指标。利用现场3条泥石流沟作为工程评价对象,通过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采用理想点法进行泥石流危险度的划分研究。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泥石流沟2与3属于高危险度(贴近度为0.79与0.83),泥石流沟1属于中危险度(贴近度为0.82)。泥石流危险度与现场情况及已有研究资料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法在泥石流危险度划分中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度 熵值法 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焦炭异相还原NO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秀霞 周志军 +3 位作者 周俊虎 姜树栋 刘建忠 岑可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48-1054,共7页
选用合理简化的含氮焦炭模型,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含氮焦炭异相还原NO释放出N2的反应机理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了研究。使用B3LYP/6-31G(d)方法优化得到了含氮焦炭模型、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在相同水平上计算得到了优化所得结... 选用合理简化的含氮焦炭模型,使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含氮焦炭异相还原NO释放出N2的反应机理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了研究。使用B3LYP/6-31G(d)方法优化得到了含氮焦炭模型、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在相同水平上计算得到了优化所得结构的单点能并进行了零点能校正,从而得到整个反应的势能面及各中间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NO吸附在含氮焦炭表面后N、O原子倾向于分离,吸附反应释放出98.1 kJ.mol-1的热量。吸附产物可分别经历最高能垒为87.7 kJ.mol-1和253 kJ.mol-1的路径释放出N2和CO。N2和CO由吸附产物中释放后,残留在焦炭表面的产物P1、P2可进一步分别释放出CO和N2。NO在含氮焦炭表面异相还原释放出N2和CO的整个反应共释放出约49.0 kJ.mol-1的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含氮焦炭 异相还原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空冷系统风机运行扰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屈铁军 王献云 +1 位作者 窦瑞杰 王勇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1-80,共10页
采用1∶1试验模型,运用应变片组合的方法对风机运行对支撑结构产生的扰力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风机运行时不仅因转子的偏心产生径向离心力,还因叶片竖向振动产生弯矩和因驱动叶片转动产生扭矩,依据现有的设计标准求得的扰力类型和取... 采用1∶1试验模型,运用应变片组合的方法对风机运行对支撑结构产生的扰力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风机运行时不仅因转子的偏心产生径向离心力,还因叶片竖向振动产生弯矩和因驱动叶片转动产生扭矩,依据现有的设计标准求得的扰力类型和取值与试验结果相差都较大,现有的标准不适用于这种大直径的风机设备。建议对于大直径空冷风机设备,其扰力的取值应单独制定扰力取值标准。试验结果有助于推进直接空冷系统的结构设计自主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系统 支撑结构 风机扰力 试验研究 应变片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规范的输电铁塔压杆局部稳定强度折减系数对比 被引量:9
13
作者 韩军科 张春蕾 李振宝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共5页
以输电铁塔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的强度折减系数为研究对象,对美国铁塔设计导则(ASCE 10-97),英国铁塔设计规范(BS 8100-3),欧洲45 kV以上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EN 50431-1)中关于轴心受压构件的强度折减系数规定进行了介绍,并与中国架... 以输电铁塔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的强度折减系数为研究对象,对美国铁塔设计导则(ASCE 10-97),英国铁塔设计规范(BS 8100-3),欧洲45 kV以上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EN 50431-1)中关于轴心受压构件的强度折减系数规定进行了介绍,并与中国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的折减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SCE 10-97和DL/T 5154规范宽厚比的计算采用自由外伸宽度与厚度的比值,BS 8100-3和EN 50431-1规范采用整个肢宽与厚度的比值;DL/T 5154考虑局部稳定的强度折减是对钢材设计强度的折减,ASCE 10-97、BS 8100-3、EN 50431-1是对钢材屈服强度的折减;对于热轧角钢的强度折减系数,DL/T 5154最大,ASCE 10-97次之,EN 50431-1再次之,BS 8100-3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铁塔 轴心受压构件 局部稳定 强度折减系数 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体在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汉东 党灿 刘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7,共3页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某边坡在两种降雨强度下坡体内基质吸力的变化情况,并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恒定情况下,随着降雨的持续,边坡土体安全系数减小,但降雨停止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当降雨强度不同时,降雨...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某边坡在两种降雨强度下坡体内基质吸力的变化情况,并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恒定情况下,随着降雨的持续,边坡土体安全系数减小,但降雨停止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当降雨强度不同时,降雨强度越大,边坡土体稳定性受时间作用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分析 降雨 基质吸力 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铁塔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规范对比 被引量:7
15
作者 韩军科 张春蕾 杨靖波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95,共6页
稳定问题是输电铁塔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以输电铁塔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为研究对象,对美国铁塔设计导则ASCE10-97、英国铁塔设计规范BS 8100-3及欧洲45 kV以上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EN 50431-1中关于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规定进... 稳定问题是输电铁塔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以输电铁塔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为研究对象,对美国铁塔设计导则ASCE10-97、英国铁塔设计规范BS 8100-3及欧洲45 kV以上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EN 50431-1中关于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规定进行了介绍,并与中国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的稳定系数DL/T 5154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SCE10-97关于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没有考虑截面分类的影响,而DL/T 5154、BS 8100-3、EN 50431-1考虑了截面分类对稳定系数曲线的影响;对于输电铁塔热轧角钢主材的稳定系数,ASCE10-97的大于DL/T 5154、BS 8100-3及EN 50431-1的稳定系数,与DL/T5154的相当;对于冷弯钢管主材的稳定系数,ASCE10-97大于DL/T 5154,BS 8100-34和DL/T 515相当,EN 50431-1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铁塔 轴心受压构件 稳定系数 截面分类 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柱瓷绝缘子表面缺陷的电场分析与检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重 冯伟 +2 位作者 潘春辉 张长虹 李冬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8-42,共5页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断裂而引发系统断电及设备损毁在电力系统中并不罕见。文中在充分统计故障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了断裂易发生位置,并针对断裂发生前期出现的表面缺陷状态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其表面电场变化的规律性,并依据该规律性...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断裂而引发系统断电及设备损毁在电力系统中并不罕见。文中在充分统计故障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了断裂易发生位置,并针对断裂发生前期出现的表面缺陷状态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其表面电场变化的规律性,并依据该规律性设计了相应的故障检测方法。最后,文中讨论了该方法的灵敏度及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瓷绝缘子 断裂事故 无损检测 有限元法 电场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采动影响区杆塔地基稳定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朝安 高文龙 阙金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2-927,共6页
煤炭开采中多种采动影响区包括老采空区、现采空区和未来采空区(规划区)等几种类型。本文对晋东南至南阳段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途经山西煤田采空区和规划区,评价规划区煤层开采对已建输电杆塔地基稳定性的影响,根据现场收集的资料,利用... 煤炭开采中多种采动影响区包括老采空区、现采空区和未来采空区(规划区)等几种类型。本文对晋东南至南阳段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途经山西煤田采空区和规划区,评价规划区煤层开采对已建输电杆塔地基稳定性的影响,根据现场收集的资料,利用FLAC3D数值方法对特高压线路N177输电杆塔下部3号煤层进行开采模拟,并在3号煤层已经开采条件下,进行9号煤层复采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9号煤层复采将对输电杆塔地基稳定性造成影响,地表最大沉降为1.15m,输电杆塔基础沿线最大倾斜为5.7‰,开采过程中如杆塔基础不采取抗变形措施,杆塔基础倾斜将会危及到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开采 输电杆塔 地基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TOPKAPI模型及其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君 张晓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分析改进的TOPKAPI模型的结构组成,并对模块计算做出相应调整.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撑,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构建数字流域平台,根据土壤、植被类型等资料建立属性数据库,结合空间水文气象资料,将改进的TOPKAPI模型应用于半湿润的洛... 分析改进的TOPKAPI模型的结构组成,并对模块计算做出相应调整.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撑,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构建数字流域平台,根据土壤、植被类型等资料建立属性数据库,结合空间水文气象资料,将改进的TOPKAPI模型应用于半湿润的洛河上游卢氏流域的洪水预报,并进行分析评价.应用实例表明,改进的TOPKAPI模型结构合理,在洪水预报应用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KAPI模型 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 洪水预报 数字高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涂光伏支架基础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汪海燕 杨菁 贺广零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5-208,共4页
针对滩涂场地地基承载力较弱、土方开挖困难、地下水位浅、腐蚀性较强等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滩涂场地的光伏支架基础形式。为确保滩涂光伏支架基础的防腐蚀性能,采取多重防腐措施,并开展了系列基础静载试验以确定滩涂光伏支架基础的... 针对滩涂场地地基承载力较弱、土方开挖困难、地下水位浅、腐蚀性较强等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滩涂场地的光伏支架基础形式。为确保滩涂光伏支架基础的防腐蚀性能,采取多重防腐措施,并开展了系列基础静载试验以确定滩涂光伏支架基础的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滩涂光伏支架基础宜采用微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估算滩涂光伏支架基础承载力存在较大误差,需通过静载试验确定。研究成果为滩涂光伏支架基础建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光伏电站 光伏支架基础 防腐措施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洪涝灾害风险估算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君 张晓民 +1 位作者 陈雅倩 李静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3,共5页
为了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针对系统存在的风险指标,研制区域洪涝灾害风险估算模型.应用马尔科夫链进行某种趋势外推型的风险预测,并估算洪涝灾害无实测值的状态;采用贝叶斯统计理论和方法,通过先验分布结合样本信息来推求后验分布,... 为了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针对系统存在的风险指标,研制区域洪涝灾害风险估算模型.应用马尔科夫链进行某种趋势外推型的风险预测,并估算洪涝灾害无实测值的状态;采用贝叶斯统计理论和方法,通过先验分布结合样本信息来推求后验分布,以最大概率原则判别风险估算的趋势,按照估算结果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针对洪涝灾害的策略,尽可能控制并减轻其造成的影响.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洪涝灾害 风险估算模型 马尔科夫链 贝叶斯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