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技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70
1
作者 崔占忠 龙辉 +1 位作者 龙正伟 陈冠益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针对近年来火电机组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技术的发展,以日本为例,介绍了其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技术发展、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的电除尘器和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技术进行了应用可行性论证和比较.结果表明:日本的低低温... 针对近年来火电机组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技术的发展,以日本为例,介绍了其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技术发展、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的电除尘器和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技术进行了应用可行性论证和比较.结果表明:日本的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技术对燃烧中、低灰分煤种的大型火电机组具有投资费用低、运行经济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 烟气脱硫 电除尘 环保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条1000kV单回路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勇伟 袁骏 +2 位作者 赵全江 曹玉杰 陈海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是目前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最先进的交流输电方式。在我国1000kV线路的设计没有直接可供采用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标准。为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合理确定技术原则和建设标准,需要研究和分析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关键技术和设计... 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是目前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最先进的交流输电方式。在我国1000kV线路的设计没有直接可供采用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标准。为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合理确定技术原则和建设标准,需要研究和分析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关键技术和设计方案。结合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建设,介绍我国第1条单回路交流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设计原则和特点,如设计风速及机械荷载、导线选择、地线选择、绝缘子串片数、绝缘串型及金具、杆塔空气间隙、导线对地高度及交叉跨越距离、导线排列方式和线路走廊等,并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主要技术及经济指标与其他电压等级线路作了比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000kV交流输电 试验示范工程 架空线路 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输电线路典型设计概况及对我国电网工程设计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6
3
作者 郭日彩 许子智 +5 位作者 齐立忠 李喜来 李晋 张莲瑛 何长华 管顺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3-41,共9页
为汲取国外输电线路设计的先进经验,国家电网公司组团考察了美国的输电线路。重点调研了美国输电线路的设计标准与我国的异同、美国在输电线路方面的杆塔规划原则及分析方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环境保护问题的标准和解决措施... 为汲取国外输电线路设计的先进经验,国家电网公司组团考察了美国的输电线路。重点调研了美国输电线路的设计标准与我国的异同、美国在输电线路方面的杆塔规划原则及分析方法、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环境保护问题的标准和解决措施等内容,提出了完善我国输电线路设计标准体系、加强统一规划、加大高强钢应用力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输电线路 典型设计 电网规划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kV宁东-山东直流输电工程交流滤波器暂态额定值计算 被引量:11
4
作者 但刚 李明 杨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83-1588,共6页
换流站交流滤波器用以滤除换流器产生的谐波,并补偿换流器运行中吸收的无功功率。为了保护交流滤波器中的电抗器和电阻器设备,需要配置适当的避雷器。根据工程规范书要求,用最恶劣的运行条件计算了±660kV宁东-山东直流输电工程交... 换流站交流滤波器用以滤除换流器产生的谐波,并补偿换流器运行中吸收的无功功率。为了保护交流滤波器中的电抗器和电阻器设备,需要配置适当的避雷器。根据工程规范书要求,用最恶劣的运行条件计算了±660kV宁东-山东直流输电工程交流滤波器电容、电抗、电阻等元件和避雷器的暂态电压、电流情况,确定了避雷器的配置参数及各元件设备的绝缘水平。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配置避雷器,可以将大部分元件端子的操作冲击耐受水平限制在350kV以下,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提供的数据为±660kV宁东-山东直流输电工程交流滤波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站 高压直流输电 ±660kV 交流滤波器 暂态额定值 避雷器 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电力数据通信网络建设方案 被引量:23
5
作者 黄晓莉 许海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82-87,共6页
国家电力数据通信网是国家电力公司实现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平台。在网络业务需求预测的基础上 ,对网络应采取的技术体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提出网络建设方案 ,并从网络拓扑、路由策略、网络互联、业务接入、技术性能要求、网络管理... 国家电力数据通信网是国家电力公司实现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平台。在网络业务需求预测的基础上 ,对网络应采取的技术体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提出网络建设方案 ,并从网络拓扑、路由策略、网络互联、业务接入、技术性能要求、网络管理、网络地址编码等方面给出了建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数据通信网 网络建设 电力通信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价值在电力需求预测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章立 何建敏 +3 位作者 胡小平 吕宏生 夏太寿 朱彤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随着电力行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预测将来的电力需求是供电企业关注的问题之一。把预测误差看作供电企业的一种风险来源,研究风险价值在电力需求预测中的应用,是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利用三层BP神经网络根据电力需求历史数据建立预测模... 随着电力行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预测将来的电力需求是供电企业关注的问题之一。把预测误差看作供电企业的一种风险来源,研究风险价值在电力需求预测中的应用,是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利用三层BP神经网络根据电力需求历史数据建立预测模型;计算BP神经网络对历史数据的拟合残差(预测误差);对计算得到的预测误差利用风险价值概念与方法计算给定置信水平下电力需求的置信区间;利用南京市电力需求历史数据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电力需求预测方法,充分考虑到供电企业的风险偏好,得到的电力需求区间能够在概率意义下反应电力需求的不确定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需求 风险价值 神经网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广第二回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无功补偿的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杜忠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9-74,共6页
换流站无功补偿的研究是高压直流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正在建设的南方电网贵广第二回±500 kV/ 3 000 MW直流输电工程,根据高压直流稳态模型,按照相应的计算原则计算了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换流站无功消耗,提出了两端换流站的无... 换流站无功补偿的研究是高压直流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正在建设的南方电网贵广第二回±500 kV/ 3 000 MW直流输电工程,根据高压直流稳态模型,按照相应的计算原则计算了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换流站无功消耗,提出了两端换流站的无功补偿设备总容量及其分组配置方案。换流站无功分组投切的仿真结果验证了配置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主要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工程的设备制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广第二回直流输电工程 换流站 无功补偿 输配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山区性河流取水工程安全设计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锦 石诚 徐海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1-63,共3页
通过对代表性山区河流电厂的取水工程安全实例分析 ,根据取水方式不同 ,建议应采取的措施分为 :直接在天然河道上布置取水构筑物时 ,取水头部上下端加设三角形挡沙板 ,取水口上游设导沙丁坝 ,抬高取水头高程和进水底槛高程 ,并且可考虑... 通过对代表性山区河流电厂的取水工程安全实例分析 ,根据取水方式不同 ,建议应采取的措施分为 :直接在天然河道上布置取水构筑物时 ,取水头部上下端加设三角形挡沙板 ,取水口上游设导沙丁坝 ,抬高取水头高程和进水底槛高程 ,并且可考虑设置两套取水系统 ,枯水期直接利用河道取水头取水 ,洪水期从移动式泵车取水 ;在河道上设置拦河低坝取水时 ,必须设置配套取水防沙设施 ,如排沙闸或冲沙闸 ,进水闸前设导沙坝 ,冲刷闸前设导沙坎 ,泄洪闸前设冲沙廊道和导流堤 ,还可在河道上设置潜水丁坝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水工程 电力工程 防沙措施 安全管理 水泵 冷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工程地质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30
9
作者 杨永鹏 程东幸 伏慧霞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657-662,共6页
土体在冻结状态具有极高的压缩模量,具有弹性体的工程地质特征。但是在冻土地温升高过程中,这种特征急剧衰减,产生蠕变和流变,建筑物地基强度降低,导致建筑物基础破坏。同时土体在冻结过程中产生的冻胀作用也将导致建筑物基础的破坏。... 土体在冻结状态具有极高的压缩模量,具有弹性体的工程地质特征。但是在冻土地温升高过程中,这种特征急剧衰减,产生蠕变和流变,建筑物地基强度降低,导致建筑物基础破坏。同时土体在冻结过程中产生的冻胀作用也将导致建筑物基础的破坏。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为高纬度低海拔多年冻土,其分布具有明显纬度地带性特点。本文在分析该区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冻土工程地质特点的基础上,对由于土体的冻胀和融沉导致的建筑物基础的危害进行分类研究,针对性的提出了用热棒降低土体温度以保证多年冻土稳定及用排水的方法减少水对建筑物地基多年冻土影响的工程病害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兴安岭地区 多年冻土 冻胀 融沉 热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火电机组空冷技术的研发与工程示范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晓鲁 汪建平 胡振岭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8,共5页
鉴于我国资源分布的特点、电力工业的发展需要和国外对空冷技术垄断的实际情况,自主研究开发火电厂空冷技术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通过试验研究、模拟计算、工艺开发、设备研制、工业试验、工程示范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空冷系统关键技术研... 鉴于我国资源分布的特点、电力工业的发展需要和国外对空冷技术垄断的实际情况,自主研究开发火电厂空冷技术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通过试验研究、模拟计算、工艺开发、设备研制、工业试验、工程示范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空冷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掌握了空冷系统设计技术和运行技术,研制了空冷系统关键设备,完成了工程示范。工程示范结果表明,空冷系统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部分研究成果已编入国家有关设计标准。项目所研发的技术已应用于国内23台600 MW以上容量的火电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 火电机组 研究开发 工程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建立第四道防线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安平 曾德文 陈磊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83,共4页
电力系统的第四道防线指的是电力系统抵御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第四道防线的建设就是电力系统抗灾能力的建设。为了理清思路,深化认识,更好地开展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结合学习国务院批转的发改委、电监会《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 电力系统的第四道防线指的是电力系统抵御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第四道防线的建设就是电力系统抗灾能力的建设。为了理清思路,深化认识,更好地开展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结合学习国务院批转的发改委、电监会《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阐述了第四道防线的定义、安全稳定标准、与前三道防线的关系以及建立第四道防线的基本思路、主要措施和关键问题等,并指出引入"第四道防线"概念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第四道防线 抗灾能力建设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对系统安全稳定影响研究 被引量:137
12
作者 齐旭 曾德文 +4 位作者 史大军 方晓松 黎岚 苏宏田 邬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共6页
以金沙江一期、锦屏梯级水电基地外送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方案为依托,研究了2015年前后大容量直流馈入华东、华中、华北交流同步电网对处于交直流并列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影响。分析了特高压直流发生单一及严重故障时交流输电通道及受端... 以金沙江一期、锦屏梯级水电基地外送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方案为依托,研究了2015年前后大容量直流馈入华东、华中、华北交流同步电网对处于交直流并列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影响。分析了特高压直流发生单一及严重故障时交流输电通道及受端电网承受故障冲击的能力及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送、受端换流站近区交流系统发生单一或严重故障对直流系统的影响及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交流通道加装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系统负荷特性变化、增加直流功率调制功能情况下特高压直流双极闭锁时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交直流并列运行系统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电力系统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9
13
作者 乔颖 陈惠粉 +2 位作者 鲁宗相 徐飞 李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22,共8页
给出了一种考虑将双馈风电机组作为无功源的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设计方法,并通过大量现场试验验证了AVC系统的控制效果。针对风电场AVC系统设备可信容量低、电压控制能力弱、控制对象波动性强的难点,重点讨论了双馈风电机组无... 给出了一种考虑将双馈风电机组作为无功源的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设计方法,并通过大量现场试验验证了AVC系统的控制效果。针对风电场AVC系统设备可信容量低、电压控制能力弱、控制对象波动性强的难点,重点讨论了双馈风电机组无功功率发生能力计算、多设备控制周期匹配、控制死区设定等实施过程中需关注的问题,并研究了基于潮流灵敏度控制策略的简化实施方法。现场试验证明了相关参数设定与简化方法的合理性,AVC系统可以大幅提高风电场电压—无功功率的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双馈感应发电机 自动电压控制 二级电压控制 控制周期 控制死区 潮流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电网连锁故障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继红 戴彦 +3 位作者 王超 孙维真 倪秋龙 陈为化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3-49,共7页
针对大规模电网连锁故障风险不断增大的问题,结合我国大区电网实际运行经验,对大电网运行特点及存在的连锁故障风险因素,如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风险、特高压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风险、电网网架结构风险、电网运行方式风险、小概率事件... 针对大规模电网连锁故障风险不断增大的问题,结合我国大区电网实际运行经验,对大电网运行特点及存在的连锁故障风险因素,如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风险、特高压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风险、电网网架结构风险、电网运行方式风险、小概率事件风险等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从大电网运行、管理等角度入手,针对各类风险的不同特点,提出了若干有普遍适用意义的对策,如建设广域测量系统及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电网防灾调度体系、加快调控一体化建设等。最后,对我国大电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网 连锁故障 安全自动装置 特高压 网架结构 运行方式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与建议 被引量:52
15
作者 郭日彩 李明 +1 位作者 徐晓东 蓝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29,共7页
指出目前我国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应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环保节约、技术实用的主要原则,详细介绍了紧凑型输电技术等13项设计方面的电网建设新技术,直流换流站施工技术等10项施工方面的电网建设新技术以及应重点关注的电网建设... 指出目前我国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应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环保节约、技术实用的主要原则,详细介绍了紧凑型输电技术等13项设计方面的电网建设新技术,直流换流站施工技术等10项施工方面的电网建设新技术以及应重点关注的电网建设新技术,提出了建立电网建设新技术交流机制、基础研究和储备机制、应用综合评价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建设 新技术 紧凑型 允许温度 联合构架 大截面导线 输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多尺度出力波动性的统计建模研究 被引量:68
16
作者 李剑楠 乔颖 +2 位作者 鲁宗相 李兢 徐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7-13,共7页
掌握风电波动性规律是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运行难题的基础,从相关性和平滑性两个方面,研究了不同时空尺度下风电出力波动性的统计学规律。首先基于华北地区的实测数据对风电功率波动概率分布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分析,证明了风电功率变化率... 掌握风电波动性规律是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运行难题的基础,从相关性和平滑性两个方面,研究了不同时空尺度下风电出力波动性的统计学规律。首先基于华北地区的实测数据对风电功率波动概率分布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分析,证明了风电功率变化率采用混合高斯分布而非正态分布具有更好的拟合精度,然后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华北风电功率波动率概率密度分布的二分量一维混合高斯分布模型和置信区间模型,分析了模型参数受风电规模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够有效反应风电群聚对出力波动性平滑效果的评价指标,并进一步建立该指标与相关系数之间的一次函数,对平滑效果与相关性之间的消长关系进行了描述。给出了评价规模化风电波动性、平滑性与相关性等主要特性的基本统计学方法,有效提升了风电波动性统计模型的精确性以及指标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集群 波动性 概率统计 建模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电东送纯直流输电方案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黄莹 徐政 +1 位作者 曾德文 张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4,19,共5页
2015 年后全国联网格局将逐步形成,届时,全国电网将分为四个同步电网,即东部电网、中部电网、南方电网及西北电网。对于远距离(超过 1000km)、大容量(超过50GW)的西电东送工程,如果采用纯直流输电方案,将会出现多条直流线路同时落点于... 2015 年后全国联网格局将逐步形成,届时,全国电网将分为四个同步电网,即东部电网、中部电网、南方电网及西北电网。对于远距离(超过 1000km)、大容量(超过50GW)的西电东送工程,如果采用纯直流输电方案,将会出现多条直流线路同时落点于同一交流系统的情况,这对交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一定影响。文章以 2030 年为水平年,分析了在不同直流和交流系统故障情况下各同步电网的稳定性,并对多直流落点系统中各直流线路的恢复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西电东送工程采用纯直流输电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西北电网 直流线路 交流系统 安全稳定运行 全国联网 南方电网 西电东送工程 中部 方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双回路钢管塔真型试验 被引量:37
18
作者 李茂华 董建尧 +3 位作者 杨靖波 耿景都 李喜来 傅鹏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02-107,共6页
SZT2钢管塔是我国第1基1000kV交流特高压双回路真型试验塔,塔总高93.4m,质量132t,依照标准DL/T899—2004《架空线路杆塔结构荷载试验》,在大风、验算冰、锚线、断线等9个试验工况下对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ZT2塔的位移测试结果满... SZT2钢管塔是我国第1基1000kV交流特高压双回路真型试验塔,塔总高93.4m,质量132t,依照标准DL/T899—2004《架空线路杆塔结构荷载试验》,在大风、验算冰、锚线、断线等9个试验工况下对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ZT2塔的位移测试结果满足变形要求;应变测试结果没有超过构件承载力,说明整体结构是安全的;试验还验证了锻造带颈法兰在特高压双回路钢管塔中能够安全可靠地传力,由于其能起到降低焊接工作量和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建议在实际工程中推广使用;SZT2塔采用的节点板连接方案可行,U型插板、十字插板及C型插板安全可靠;连接板端部钢管的局部屈服是设计的薄弱点,应加强防止局部破坏的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特高压 双吲路 钢管铁塔 真型试验 局部屈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压下多层油纸绝缘介质的界面空间电荷特性 被引量:32
19
作者 周远翔 黄猛 +3 位作者 陈维江 孙清华 沙彦超 张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4-1311,共8页
空间电荷对油纸复合绝缘结构电气性能的影响由于测量上的困难而至今尚未明了,多层复合绝缘结构使得空间电荷特性更加复杂。为此,应用电声脉冲(PEA)方法研究了电压极性对纸-纸和纸-油这2种双层绝缘结构中以及界面处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 空间电荷对油纸复合绝缘结构电气性能的影响由于测量上的困难而至今尚未明了,多层复合绝缘结构使得空间电荷特性更加复杂。为此,应用电声脉冲(PEA)方法研究了电压极性对纸-纸和纸-油这2种双层绝缘结构中以及界面处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种结构的界面处积聚的空间电荷极性与施加电压的极性一致。对2种结构中空间电荷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纸-油结构中空间电荷的运动速率比纸-纸结构中慢,并且具有更深的陷阱能级。通过分析认为双层介质界面处存在的势垒导致了界面电荷的积聚,其极性由电极的电荷注入、界面的陷阱、电场和介质的电导等因素协同决定;绝缘材料陷阱能级的不同是造成2种绝缘结构空间电荷运动速率不同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空间电荷 界面 电声脉冲 PEA 势垒 陷阱能级 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64
20
作者 何金良 张波 +1 位作者 曾嵘 于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2,共6页
特高压系统的电压等级高、容量大,接地短路电流将相当大,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接地系统的要求将更加严格。结合晋东南特高压变电站短路电流分流系数变化曲线,提出了变电站接地电阻的设计取值方法。采用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 特高压系统的电压等级高、容量大,接地短路电流将相当大,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接地系统的要求将更加严格。结合晋东南特高压变电站短路电流分流系数变化曲线,提出了变电站接地电阻的设计取值方法。采用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对分层土壤中接地系统的电气参数进行计算。分析表明,晋东南变电站采用水平地网可以将地电位升控制在5000V以内,但接触电压较大,超过了安全限值,探讨了应用深垂直接地极降低接触电压的效果,以及水平接地网的均压优化布置对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影响。最后给出了1000kV晋东南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二次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变电站:接地系统 分层土壤模型 分流系数 接地电阻 接触电压 二次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