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36
1
作者 吕伟业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对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和电力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进行探讨。分析我国电力工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电力增长、电源结构和布局、投资结构及电力体制5个方面分析中国电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目标。着重论述“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 对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和电力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进行探讨。分析我国电力工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电力增长、电源结构和布局、投资结构及电力体制5个方面分析中国电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目标。着重论述“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供”是实现中国电力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业 产业结构调整 电力体制改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炭清洁燃烧技术路线图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8
2
作者 岳光溪 周大力 +6 位作者 田文龙 麻林巍 刘青 章景皓 王志轩 龙辉 廖海燕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4-79,共6页
在防治污染的迫切要求下,中国必须加快发展煤炭清洁燃烧技术,但当前针对中国煤炭清洁燃烧技术路线图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对我国煤炭利用的结构特点、发展煤炭清洁燃烧技术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述,并重点围绕六类煤炭清洁燃烧技术发展... 在防治污染的迫切要求下,中国必须加快发展煤炭清洁燃烧技术,但当前针对中国煤炭清洁燃烧技术路线图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对我国煤炭利用的结构特点、发展煤炭清洁燃烧技术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述,并重点围绕六类煤炭清洁燃烧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路和目标、国内外技术现状、未来技术方向、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描绘了2050年前中国的煤炭清洁燃烧技术路线图,并给出了相关战略建议。结果表明,近期必须加快在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中应用一批新型循环流化床技术,在民用散烧煤领域推广一批优质型煤和先进炉具,切实减少分散式燃煤污染。从长远来看,政府应加强规划引领,切实提高煤炭用于清洁高效集中发电的比重,并持续研发一批面向未来的绿色煤电技术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清洁燃烧 技术路线图 超超临界机组 循环流化床 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式光伏平台拖航动力响应研究
3
作者 刘博 张显涛 +5 位作者 李刚 齐欣 刘瀚昱 张一帆 刘旭东 付登锋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3,共12页
薄膜式光伏平台具有结构质量轻、湿表面面积大的结构特性,在迎浪拖航时极易产生速度的快速变化,进而导致拖缆的较大瞬时张力,给拖航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分别采用CFD与势流方法对流载荷与波浪载荷进行预报,在此基础上利... 薄膜式光伏平台具有结构质量轻、湿表面面积大的结构特性,在迎浪拖航时极易产生速度的快速变化,进而导致拖缆的较大瞬时张力,给拖航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分别采用CFD与势流方法对流载荷与波浪载荷进行预报,在此基础上利用OrcaFlex软件建立了薄膜式光伏平台拖航时域分析模型,针对迎浪迎流状态下不同航速的薄膜式光伏单平台及双平台两种拖航方案下的拖航动力响应展开了模拟。结果表明,在迎浪迎流条件下,双平台拖航方式相较单平台拖航具有更好的平均阻力特点与动力响应特性。同时,适当地提高拖航速度可有效降低因平台随波浪反向运动而导致的瞬时拖缆载荷最大值。研究成果可为薄膜式光伏平台拖航提供一套运动响应预报方法,并为薄膜式光伏平台拖航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式光伏平台 海上拖航 海上光伏 OrcaFlex 水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中风力发电系统的风能资源分析
4
作者 蔡彦枫 李晓宇 +1 位作者 任宗栋 孙舒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4-632,共9页
以空中风力发电系统(AWES)可捕获的风能为研究对象,采用2012—2021年ERA5再分析资料,对全国范围内300~3000 m之间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空间分布、随高度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内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并按七大区域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显示:高风... 以空中风力发电系统(AWES)可捕获的风能为研究对象,采用2012—2021年ERA5再分析资料,对全国范围内300~3000 m之间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空间分布、随高度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内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并按七大区域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显示:高风速区与高海拔区域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风速和风功率密度随高度上升持续增大,东北、华北、西北等“三北”区域的风廓线形态更适宜开发高空风能资源;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季节变幅随高度升高而有所增大,但变化曲线形态逐渐趋同;风速的日内变化幅度逐渐降低,区域之间的差异也在缩小。研究表明,切风型AWES系统的风能利用潜力低于其他AWES形式,对于中国现有的空域使用情况,采用切风型AWES系统开发高空风能时,建议规划比其他AWES形式更高的运行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风电场 大气边界层 质量控制 再分析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伏阵列结构遮阴对光环境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耿夏允 张龙 +6 位作者 鲍恩财 龚剑晖 曹凯 张金鑫 郭纪光 王励 邓力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27-235,共9页
光伏农业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生产与农业空间高效利用的复合土地利用模式,其光伏组件引发的光热环境异质性会显著影响作物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然而,针对不同支架形式对光伏农业系统内部光环境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尚不明确,这已成为制约该模... 光伏农业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生产与农业空间高效利用的复合土地利用模式,其光伏组件引发的光热环境异质性会显著影响作物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然而,针对不同支架形式对光伏农业系统内部光环境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尚不明确,这已成为制约该模式推广的关键科学问题。该研究以内部种植冬小麦的光伏农业系统为试验对象,重点探究不同光伏方阵结构对系统内光环境特征及作物生理响应的影响机制。通过设置固定式支架与追踪式支架两种光伏结构的田间对比试验,采用太阳辐射强度传感器连续监测全生育期内不同种植区域(光伏板下与板间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同步测定小麦叶片光合参数及产量构成因子。试验数据显示,光伏系统内部光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固定式支架区域板间采光率达到84.5%,显著高于板下区域的37.1%(P<0.05);而追踪式支架区域板间区域(56.8%)与板下区域(53.4%)太阳辐射强度差异未达显著水平。遮阴效应导致各处理组平均产量较对照组下降20.8%~24.5%,其中固定式支架区(4138.1 kg/hm^(2))与追踪式支架区(3946.9 kg/hm^(2))产量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值得关注的是,追踪式支架较固定式支架的光伏组件铺设密度低6.8%,然而前者的单位面积发电量可提升5.4%。研究表明,追踪式支架技术能够在维持作物生产力的同时显著提高能源产出效益,展现出更强的农光协同发展潜力。该研究为农业光伏系统的光环境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撑,相关成果可为地方政府制定农光互补项目政策、以及新能源企业优化系统设计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农业 光伏阵列 光环境 小麦产量 固定支架 追踪式支架 太阳辐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不同类型光伏设施环境测试与分析
6
作者 张步驰 龚剑晖 +7 位作者 鲍恩财 吴翠南 吴雪 周小平 张金鑫 郭纪光 胡立盼 曹凯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9期13-19,共7页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重视和农业现代化加速,光伏温室受广泛关注。该文以光伏单体塑料大棚、光伏日光温室、光伏轻简化日光温室、光伏阴阳棚为对象,露天场地为对照,经监测数据分析,考察光伏温室内外光热环境变化规律、影响作物生长的环...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重视和农业现代化加速,光伏温室受广泛关注。该文以光伏单体塑料大棚、光伏日光温室、光伏轻简化日光温室、光伏阴阳棚为对象,露天场地为对照,经监测数据分析,考察光伏温室内外光热环境变化规律、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子及趋势,对比筛选适宜作物生长的光伏温室环境。结果显示,不同光伏温室光热环境差异显著。15日内昼平均光照强度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露天40.15 klx、光伏日光温室26.74 klx、光伏阴阳棚26.30 klx、光伏轻简化日光温室20.46 klx、光伏单体塑料大棚7.04 klx;平均采光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光伏日光温室66.5%、光伏阴阳棚65.0%、光伏轻简化日光温室52.3%、光伏单体塑料大棚18.9%;昼平均光照强度最大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露天49.14 klx、光伏阴阳棚35.67 klx、光伏日光温室34.65 klx、光伏轻简化日光温室24.82 klx、光伏单体塑料大棚7.80 klx。光照方面,光伏单体塑料大棚光照弱,光伏日光温室和光伏阴阳棚光照足、采光率高;热环境方面,光伏单体塑料大棚温湿度稳定、土温波动小,光伏日光温室和光伏阴阳棚土温高、保温好、光照足,光伏轻简化日光温室光照足、温湿度适宜但土温昼夜差异在15~20℃,差异较大。针对宁夏典型气候,当地可选择光伏日光温室和光伏阴阳棚进行生产;从栽培作物种类来说,栽培耐阴类作物建议选择光伏单体塑料大棚,栽培根系喜温热的作物建议选择光伏日光温室和光伏阴阳棚,栽培根系适应土温差异大的作物建议选择光伏轻简化日光温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温室 不同类型 光照强度 温度湿度 环境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力学课程实验环节考核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潘晶雯 姜广绪 +2 位作者 陈颖 张少亮 鞠丽梅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50-353,共4页
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切入点,给出了阶段性考核评分的办法和标准,主要包括实验过程的表现、教学效果的考查和实验成果的评价三方面内容。采用阶段性和最终命题相结合的力学实验考核方式,通过实践应用和数据分析表明,阶段性... 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切入点,给出了阶段性考核评分的办法和标准,主要包括实验过程的表现、教学效果的考查和实验成果的评价三方面内容。采用阶段性和最终命题相结合的力学实验考核方式,通过实践应用和数据分析表明,阶段性考核结论与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能力体现基本吻合,同时,也为工程力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 力学实验 考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沙生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玮婷 刘振婷 +5 位作者 高广磊 孙哲 张金鑫 王天博 曹红雨 丁国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6,共7页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一种新型微生物治沙材料,在防沙治沙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但作为一种典型的植物根际促生菌,其对沙生植物定殖和生长的影响尚不明确。以沙冬青和柠条为研究对象,研究揭示不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对种子萌...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一种新型微生物治沙材料,在防沙治沙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但作为一种典型的植物根际促生菌,其对沙生植物定殖和生长的影响尚不明确。以沙冬青和柠条为研究对象,研究揭示不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沙冬青和柠条种子萌发率,最适菌剂施用量分别为3和10 g/kg,其对沙冬青和柠条幼苗冠幅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仅在10 g/kg处理组显著促进柠条幼苗株高生长(P<0.05);2)枯草芽孢杆菌可显著增加沙冬青幼苗叶绿素含量(P<0.05),显著降低沙冬青和柠条幼苗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P<0.05),且最适菌剂施用量均为5 g/kg。枯草芽孢杆菌可改善沙生植物生理生化特征,进而促进幼苗生长,但植物生长响应存在滞后性;不同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施用量对植物影响存在差异,且对沙冬青影响弱于柠条。研究结果可为丰富和完善枯草芽孢杆菌防沙治沙技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沙冬青 柠条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力 左鹏 +1 位作者 顾阿伦 王天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4,共8页
欧盟即将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作为其实现气候和能源目标战略的一部分,试图为境内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减少碳泄漏的风险。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会增加我国向欧盟出口产品的成本,降低我国出口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论文利用多区... 欧盟即将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作为其实现气候和能源目标战略的一部分,试图为境内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减少碳泄漏的风险。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会增加我国向欧盟出口产品的成本,降低我国出口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论文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我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并基于欧盟当前的碳价水平定量评估了碳边境调节机制对我国向欧盟出口产品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出台的碳边境调节机制覆盖范围较窄,且主要考虑直接排放,虽然对覆盖部门的影响较为显著,但对我国与欧盟的总体贸易影响较小。不过,考虑到后续碳边境调节机制可能的政策调整方向,我国对欧盟的出口贸易可能在未来受到更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边境调节机制 欧盟 出口贸易 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氢-电”过程的规模化氢储能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旗力 陈珍 +2 位作者 王晓虎 戚宏勋 王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68-2077,共10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氢能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当前,基于“电-氢-电”过程的氢储能总体处于示范应用阶段,储能成本是其形成竞争力的关键,但是关于规模化氢储能平准化成本(LCOES)的针对性研究未见报道。本文首先建立氢储能LCOE...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氢能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当前,基于“电-氢-电”过程的氢储能总体处于示范应用阶段,储能成本是其形成竞争力的关键,但是关于规模化氢储能平准化成本(LCOES)的针对性研究未见报道。本文首先建立氢储能LCOES模型,对25 MW规模的氢储能电站系统进行了定量分析,而后预测了未来场景下的LCOES水平。结果表明,氢储能系统LCOES为4.758元/kWh,初始投资中制氢系统占比最高(44.66%),运行成本中制氢成本占比最高(42.99%)。电价对氢储能成本有一定影响,其每下降0.1元/kWh,LCOES降幅8.18%。虽然提升发电效率难度较大,但对氢储能的经济性非常关键,其每提升10%,LCOES平均降幅11.88%~12.50%。制氢系统和发电系统设备价格同时下降10%可带来LCOES 6.06%的降幅。储能时长对LCOES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时长较短时。当储能时长在4~8 h范围时,每增加1 h时长可使LCOES平均下降0.394元/kWh。未来随着水电解制氢和燃料电池设备价格的下降及效率的提升,氢储能有望成为长时、长周期储能领域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储能 电-氢-电 规模化 平准化储能成本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分量测量的水下网衣破损定位方法
11
作者 孙衍谦 李子介 赵云鹏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60,共15页
为防止网衣发生破损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必要对网衣进行破损定位检测。为了获得网衣破损位置的精准识别和实时监测,将网衣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计算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分量测量的网衣破损定位建模方法。该方法增大了破损区域... 为防止网衣发生破损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必要对网衣进行破损定位检测。为了获得网衣破损位置的精准识别和实时监测,将网衣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计算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分量测量的网衣破损定位建模方法。该方法增大了破损区域与非破损区域监测点的数据差异,从而确定网衣破损的位置。结果显示:监测点的位置选择、参数指标的选取是影响网衣破损定位效果的主要因素。将网目节点作为监测点可以增加监测点感知破损的能力,选用加速度分量作为指标参数,可以增大各个监测区域的数据差异,提升模型对破损的定位能力。在特定的规则波工况下,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破损定位的准确率高达97.9%。本研究为养殖网箱水下网衣破损位置的识别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网衣 破损定位 物理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0 MW等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温与高温储热路线技术经济对比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珍 杨壮 +2 位作者 林少波 林旗力 戚宏勋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5,共8页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由于其规模大、效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成熟,在运行过程中没有碳排放产生,国内已有多座非补燃式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投运、在建和在规划中。然而,目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设...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由于其规模大、效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成熟,在运行过程中没有碳排放产生,国内已有多座非补燃式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投运、在建和在规划中。然而,目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设计参数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体系,使得压缩空气储能在系统设计和性能优化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对200 MW等级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行中温、高温储热系统方案设计,确定了关键设备参数与系统边界条件,并对中、高温储热系统方案进行了性能以及技术经济性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高温储热系统在性能指标上优于中温储热系统,但在投资成本上高于中温储热系统。这表明在选择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储热技术路线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经济预算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中高温储热技术 技术经济性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变储热的先进高温热泵储能单元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振坤 陈珍 +2 位作者 杨壮 戚宏勋 闫君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30-4338,共9页
卡诺电池利用热力学循环将电能储存为热能,可灵活结合工业余热,实现冷、热、电的协同供应,从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在此,本工作探讨了卡诺电池整合基于相变储热的壳管式热能存储的热力学性能,并从传热流体和储能介质之间温度变化... 卡诺电池利用热力学循环将电能储存为热能,可灵活结合工业余热,实现冷、热、电的协同供应,从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在此,本工作探讨了卡诺电池整合基于相变储热的壳管式热能存储的热力学性能,并从传热流体和储能介质之间温度变化、累积存储/释放热量及[火用]量等方面研究了其广泛的热力学性能。此外,还对已建立的二维瞬态模型进行了无量纲分析,使结果更具通用性。结果表明,充电过程结束时,对应的出口温度可达0.83。设备的最大功率和平均功率分别可达1860 W和624.7 W。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发现沿着流动方向,储存的[火用]依次减少,这也是由于大量的[火用]被储存在进口的PCM中,在放电时间t^(*)=0.93时,储能单元释放的[火用]量接近于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相变储热 数值模拟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膜处理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的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锦 石诚 王晓昌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19,共3页
对纳滤膜技术处理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做了简要介绍。纳滤可有效地去除循环冷却排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总硬度 ,降低含盐量 ,其中总溶解性固体和总硬度的去除率达到 90 %以上 ,含盐量去除率达到 80 %以上 ,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工业用水和... 对纳滤膜技术处理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做了简要介绍。纳滤可有效地去除循环冷却排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总硬度 ,降低含盐量 ,其中总溶解性固体和总硬度的去除率达到 90 %以上 ,含盐量去除率达到 80 %以上 ,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工业用水和循环水补充用水的水质要求。纳滤膜处理循环冷却排污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处理后的水可回用于电厂补给水系统 ,可以大大减少火力发电厂的耗水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 ,达到节水和“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 纳滤膜 循环冷却排污水 总溶解性固体 总硬度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炼化项目集成的IGCC多联供产品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学智 颜海宏 +3 位作者 牛苗任 于剑氪 聂会建 孙永斌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90-94,116,共6页
为了计算某与炼化项目集成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多联供示范项目现有装机方案下外供氢气、蒸汽、电力以及氧、氮等工业气体的可用率,依托某IGCC多联供示范项目,基于气化、空分、变换及净化、联合循环等装置可靠性指标的调研结果,... 为了计算某与炼化项目集成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多联供示范项目现有装机方案下外供氢气、蒸汽、电力以及氧、氮等工业气体的可用率,依托某IGCC多联供示范项目,基于气化、空分、变换及净化、联合循环等装置可靠性指标的调研结果,运用可靠性理论对IGCC多联供系统主体装机方案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GCC多联供系统可以每年外供炼化项目25万m3/h氢气8000 h以上,满足炼化项目对外供氢气的可靠性要求;IGCC多联供系统加上蒸汽备用措施后可以外供炼化项目蒸汽8000 h以上;炼化项目在任何工况下都需要外购部分电力。需要设置2×100%容量的备用电源,以确保炼化项目所需电力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多联供 可靠性 炼化 可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气效应对含空气蒸汽冷凝特性影响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伟 高力 +3 位作者 周书航 毛亚蔚 张超琦 孙中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4-1219,共6页
空气是含空气蒸汽冷凝过程中的主要热阻,因此,采用吹气装置减薄壁面附近空气层可明显提高冷凝性能。为评估吹气效应对含空气蒸汽冷凝特性的影响,本文开展了不同吹气参数(吹气高度Z、吹气口直径D、吹气口数量n)对含空气蒸汽冷凝影响的数... 空气是含空气蒸汽冷凝过程中的主要热阻,因此,采用吹气装置减薄壁面附近空气层可明显提高冷凝性能。为评估吹气效应对含空气蒸汽冷凝特性的影响,本文开展了不同吹气参数(吹气高度Z、吹气口直径D、吹气口数量n)对含空气蒸汽冷凝影响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吹气装置能显著提高蒸汽的冷凝性能,当吹气流量m恒定时,随着吹气高度的增加,强化换热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此外,吹气口直径和吹气口数量与强化换热率始终呈负相关的依变关系。当吹气高度Z为0.7 m、吹气口直径D为8 mm、吹气口数量n为1时,吹气装置产生的强化效果最佳,可达4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气效应 蒸汽冷凝 数值模拟 吹气高度 吹气口直径 吹气口数量 空气 强化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模型的小水电发展战略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琼 尚晋 +1 位作者 赵鹏 唐惊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地方小水电的发展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其未来面临挑战与机遇。以四川小水电为例,应用SWOT市场竞争分析模型,从潜在机会和威胁两个方面分析了地方小水电的外部环境,从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分析了地方小水电的内部环境。分析结果表明,... 地方小水电的发展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其未来面临挑战与机遇。以四川小水电为例,应用SWOT市场竞争分析模型,从潜在机会和威胁两个方面分析了地方小水电的外部环境,从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分析了地方小水电的内部环境。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地方小水电发展的外部有利因素主要包括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优惠政策的扶持和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不利因素主要包括上网问题和无序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影响地方小水电发展的内部有利因素主要包括低成本和资源丰富,不利因素主要包括资产分散,企业规模小,竞争能力差。克服内外不利因素,发扬内外有利因素是小水电的生存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水电 SWOT模型 战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气CO_(2)化学吸收捕集液-液两相吸收剂开发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林海周 吴大卫 +3 位作者 范永春 罗必雄 裴爱国 方梦祥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30,共10页
燃烧后化学吸收技术是现阶段最成熟的燃煤电厂烟气CO_(2)捕集技术之一。由于传统的胺基吸收剂再生能耗较高,不利于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的推广应用。液-液两相吸收剂能大幅降低再生能耗,具备替代传统吸收剂的前景。综述了两相吸收剂的技... 燃烧后化学吸收技术是现阶段最成熟的燃煤电厂烟气CO_(2)捕集技术之一。由于传统的胺基吸收剂再生能耗较高,不利于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的推广应用。液-液两相吸收剂能大幅降低再生能耗,具备替代传统吸收剂的前景。综述了两相吸收剂的技术特点和研发进展,根据吸收剂组成将两相吸收剂分成混合胺型两相吸收剂(活性胺+三级胺分相剂+水)、有机溶剂型两相吸收剂(活性胺+有机溶剂分相剂+水)和无水型两相吸收剂(活性胺+三级胺/有机溶剂分相剂)3种类型,重点对这3种类型两相吸收剂的分相行为、能耗、黏度、吸收负荷等特性进行分析。其中有机溶剂型两相吸收剂在能耗(1.5~3.2 GJ/t)、黏度(可控制在20 mPa·s以下)和成本(有机溶剂分相剂+水更具成本潜力)等方面优势相对更明显。两相吸收剂作为新型吸收剂,相比传统胺吸收剂在工业应用方面仍存在富相黏度较高、吸收剂成本较高、分相稳定控制难等较多挑战。为加快两相吸收剂的工程应用,未来需要在低能耗配方体系优化、降低富相黏度和吸收剂损耗、提升分相控制能力以及开展长周期运行测试,提升工艺稳定和可靠性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化学吸收法 液-液两相吸收剂 工业应用 再生能耗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除尘器与煤质数据库的电厂煤质分析与除尘技术路线选择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晓宇 龙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1-177,共7页
随着环保要求和排放标准的日益严苛,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研究受到更多关注。建立了电除尘器与煤质数据库,包含了数百家燃煤电厂的煤质参数、电除尘器设计及运行参数。基于该数据库,对燃煤电厂动力煤的灰含量、硫含量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随着环保要求和排放标准的日益严苛,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研究受到更多关注。建立了电除尘器与煤质数据库,包含了数百家燃煤电厂的煤质参数、电除尘器设计及运行参数。基于该数据库,对燃煤电厂动力煤的灰含量、硫含量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灰含量看,西南地区多燃用高灰煤,东北、华中、华北地区多燃用中灰、中高灰煤,沿海地区燃煤电厂多燃用特低灰、低灰煤;从硫含量看,西南地区燃煤电厂多燃用高硫煤,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区的燃煤电厂多燃用中硫煤,其他大部分地区多燃用特低硫、低硫煤。通过分析3座分别燃用低灰低硫、中灰中硫和高灰高硫煤电厂的颗粒物超低排放技术案例,针对不同煤质提出了颗粒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与煤质数据库 灰分 硫分 颗粒物超低排放 技术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复合制氢平准化成本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旗力 戚宏勋 +3 位作者 黄晶晶 张炳成 陈珍 肖振坤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72-3580,共9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推进,氢能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在绿氢制备领域,碱性水电解(AWE)-质子交换膜水电解(PEM)复合制氢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该技术的经济性以往较少受关注。平准化制氢成本(levelized cost of hydrogen,LC...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推进,氢能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在绿氢制备领域,碱性水电解(AWE)-质子交换膜水电解(PEM)复合制氢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该技术的经济性以往较少受关注。平准化制氢成本(levelized cost of hydrogen,LCOH)是从全生命周期尺度量化水电解制氢经济性的指标。本工作首先建立了制氢系统LCOH模型,并对按4∶1配置AWE和PEM的10000 m3/h复合制氢系统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开展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制氢系统LCOH为33.22元/kg,比纯AWE制氢系统高3.31元/kg,其中电费成本占到其全生命周期成本的53.32%。提高PEM比例可有效提高制氢系统对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适应程度,但是PEM配置比例对制氢成本的影响较明显。实际项目中应密切关注电解槽设备的成本变化,通过LCOH模型优化PEM配置比例。以33.22元/kg H2为参考目标水平,当PEM电解槽系统价格下降20%和40%时,PEM配置比例可分别提高至27.92%和46.25%。与常规水电解制氢系统类似的是,控制电价对提高复合制氢技术经济性非常关键,电价下降0.01元/kWh可带来制氢系统LCOH约0.45元/kg H2的降幅。对于当前的配置比例,在采购预算有限的前提下建议优先考虑提升AWE电解槽系统的制氢电耗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水电解 复合制氢 平准化制氢成本 经济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