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药物非临床生殖毒性试验中的真实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孙祖越 周莉 吴建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7-604,共8页
实验人员、设施、设备、仪器、技术和技巧等要素,是开展药物非临床生殖毒性研究的必要条件,其间的真实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创新性,才是成功开展研究的重要保证。这4个概念彼此独立,交相映衬,互为支撑。真实性是药物非临床生殖毒性研究... 实验人员、设施、设备、仪器、技术和技巧等要素,是开展药物非临床生殖毒性研究的必要条件,其间的真实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创新性,才是成功开展研究的重要保证。这4个概念彼此独立,交相映衬,互为支撑。真实性是药物非临床生殖毒性研究的根本,科学性是灵魂,规范性是实现真实性和科学性的保障,创新性需要立足于真实性,通过规范性和科学性两方面的验证,才能可靠且具有活力,这也许是创新性的成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非临床试验 生殖毒性 真实性 规范性 科学 创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背景数据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阳 崇立明 +7 位作者 姜娟 王蓉 许丽 马爱翠 骆永伟 贾玉玲 周莉 孙祖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9-465,共7页
目的总结本研究室SD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中各指标的数值,建立相应指标的背景数据,为药物生殖毒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本研究室2012-2019年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中选取溶媒对照组相关指标的数据进行汇总,采用S... 目的总结本研究室SD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中各指标的数值,建立相应指标的背景数据,为药物生殖毒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本研究室2012-2019年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中选取溶媒对照组相关指标的数据进行汇总,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正态性分布检验,计算x±s、95%可信区间和变异系数。溶媒对照组共484只SD大鼠,雌雄各半;交配后共有228对交配成功,219只雌性大鼠成功妊娠。相关指标包括交配前484只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和摄食量、228只交配成功的雄性SD大鼠脏器和生育力指标(交配率、勃起潜伏期、交配成功时间和精子分析)及219只妊娠大鼠体重和早期胚胎发育指标(胎重、黄体数、活胎数、死胎数和吸收胎数)。结果交配前:雄性SD大鼠第1天(D_(1))体重(185±57)g,第1周(W_(1))摄食量每只(22.0±4.1)g·d^(-1),D_(60)体重(436±36)g,W_(9)摄食量每只(24.1±3.2)g·d^(-1);雌性SD大鼠D_(1)体重(202±19)g,W_(1)摄食量每只(14.9±1.8)g·d^(-1),D_(11)体重(221±17)g,W_(2)摄食量每只(16.0±1.8)g·d^(-1)。交配成功后:雄性SD大鼠附属生殖脏器重量分别为睾丸(2.912±0.250)g、附睾(1.003±0.110)g、包皮腺(0.076±0.036)g、前列腺(1.144±0.238)g、精囊腺(1.054±0.295)g、提肛肌(0.313±0.068)g和括约肌(1.081±0.156)g;交配率为94.2%,交配成功时间(2.6±1.5)d,阴茎勃起潜伏期(20.3±3.2)s;附睾精子数量(95.1±87.5)×10^(6)·g^(-1),活动率(56.5±18.8)%。妊娠大鼠妊娠第0天(GD_(0))体重(229±17)g,GD_(14)体重(295±19)g、妊娠率96.1%、平均黄体数(13.2±1.7)个、平均着床数(12.7±1.9)个、平均活胎数(12.0±2.1)只、活胎率94.8%、窝吸收胎率46.1%、窝死胎率3.7%和胎重(10.9±1.8)g。结论初步建立了本研究室SD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的背景数据,可为生殖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生育力 早期胚胎发育 背景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结石啮齿类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
3
作者 陈丽芬 许丽 孙祖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461,共7页
膀胱结石是一种泌尿系统疾病,多源于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种族遗传及各种尿路疾病等。为研究其发生机制、开发治疗药物并寻找防治措施,有必要建立或改进膀胱结石实验动物模型。膀胱结石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共有4类:物理诱导、化学诱... 膀胱结石是一种泌尿系统疾病,多源于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种族遗传及各种尿路疾病等。为研究其发生机制、开发治疗药物并寻找防治措施,有必要建立或改进膀胱结石实验动物模型。膀胱结石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共有4类:物理诱导、化学诱导、微生物诱导和基因敲除。本综述对膀胱结石啮齿类实验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特征和优缺点进行归类总结,重点介绍模型的制备流程、周期和有效性,并比较其特点,指出现有模型在药物研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防治膀胱结石疾病药械的非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结石 啮齿类 动物模型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对丙酸睾酮诱导去势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建辉 裴晓丹 +4 位作者 曹霖 孙祖越 何桂林 刘桂明 蒋秀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3-367,共5页
目的明确50μg·kg-1雌二醇对丙酸睾酮诱导的前列腺增生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方法①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依次为:正常对照、去势对照、丙酸睾酮对照组、雌二醇组和非那甾胺组,每组12只动物;动物去势后,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动物sc0.5m... 目的明确50μg·kg-1雌二醇对丙酸睾酮诱导的前列腺增生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方法①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依次为:正常对照、去势对照、丙酸睾酮对照组、雌二醇组和非那甾胺组,每组12只动物;动物去势后,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动物sc0.5mg·d-1丙酸睾酮,雌二醇组同时sc50μg·kg-1·d-1雌二醇,连续31d。②30只雄性SD大鼠于去势后随机分成5组,分别sc0,50,100,200或400μg·kg-1雌二醇,同时sc0.5mg·d-1丙酸睾酮,连续14d。动物于最后一次给药24h后,麻醉处死,取前列腺,测量湿重,计算前列腺指数,组织切片分析前列腺上皮高度及腺腔面积大小。结果①给予50μg·kg-1雌二醇31d,与丙酸睾酮对照组相比,雌二醇组平均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腺上皮高度和腺腔面积无缩小趋势,而非那甾胺组平均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腺上皮高度和腺腔面积均明显减小(P<0.01)。②给予系列雌二醇2周,前列腺湿重增加,其中400μg·kg-1组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0.01);前列腺指数增大,400μg·kg-1组较丙酸睾酮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腺上皮高度随雌二醇剂量增大而增高(P<0.01);腺腔面积亦随雌二醇剂量增加而增大,其中,400μg·kg-1组较对照组增大明显(P<0.01)。结论50μg·kg-1以上剂量的雌二醇不能抑制丙酸睾酮诱发的前列腺增生,相反,具有促进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前列腺 增生 大鼠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用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要则及中药评价的特殊性 被引量:42
5
作者 孙祖越 周莉 韩玲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0,共8页
目前新药研发过程中,对新生和幼龄动物非临床发育毒性研究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对儿科用药非临床安全性技术评价的本质、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设计考虑、种属选择、年龄匹配、给药途径、给药持续时间和观察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目前新药研发过程中,对新生和幼龄动物非临床发育毒性研究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对儿科用药非临床安全性技术评价的本质、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设计考虑、种属选择、年龄匹配、给药途径、给药持续时间和观察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针对中药新药儿科用药的安全性评价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儿童用药非临床安全性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为制定我国相关指导原则积累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用药 幼龄动物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发育毒性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适泰片对SD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闫晗 周莉 +2 位作者 李冬梅 刘向云 孙祖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观察普适泰片对两种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制作慢性自体免疫性前列腺炎模型和慢性化学性(角叉菜胶)前列腺炎模型,分别采用阳性药普适泰片模拟临床途径灌胃给药,观察普适泰片对两种模型的疗效。观察雄... 目的:观察普适泰片对两种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制作慢性自体免疫性前列腺炎模型和慢性化学性(角叉菜胶)前列腺炎模型,分别采用阳性药普适泰片模拟临床途径灌胃给药,观察普适泰片对两种模型的疗效。观察雄鼠前列腺、睾丸和附睾等脏器的组织学变化,检测精子活力、血液学、血清生化、激素以及前列腺特异抗原等指标。结果:普适泰片对免疫模型的作用表现在显著升高血清中的Ca2+水平和睾酮(T)水平(P<0.05);对化学模型的作用表现在用药后白细胞计数显著下降(P<0.05);对两种模型中前列腺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都显示出充血水肿减轻。结论:普适泰片对两种慢性前列腺炎均有效,但作用机制不同。对免疫模型是通过升高Ca2+和睾酮(T)的水平,对化学性模型是通过减少白细胞计数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免疫性前列腺炎 化学性前列腺炎 SD大鼠 普适泰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及睾酮诱导犬前列腺增生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建辉 徐斯翀 +5 位作者 潘琦 苏欣 闫晗 李雷 邵悦 孙祖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1-26,I0004,共7页
目的比较自发性及雄激素诱导犬前列腺增生模型的特点,为更好地评价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成年雄性Beagle犬12只,随机分成2组,B超探测符合要求的老年Beagle犬6只,依次设为对照组、睾酮组和老年犬组(即自发性前列腺增生... 目的比较自发性及雄激素诱导犬前列腺增生模型的特点,为更好地评价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成年雄性Beagle犬12只,随机分成2组,B超探测符合要求的老年Beagle犬6只,依次设为对照组、睾酮组和老年犬组(即自发性前列腺增生组)。睾酮组动物去势后,经肌肉注射(im)2.5 mg/kg的睾酮,对照组动物给予等体积溶媒,老年犬组动物不给药,连续4周。每周称重一次,最后一次给药24 h后,B超探测前列腺体积,采血,取血清备用。麻醉处死动物,取前列腺,称干湿重,测量前列腺体积,计算前列腺脏器系数,组织切片,HE染色后镜下观察前列腺病理组织学变化,并进一步利用显微图像软件测量前列腺上皮高度及腺腔面积。利用磁酶免和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前列腺组织中睾酮(T)、双氢睾酮(DHT)、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水平。结果①给药后,各组动物体重增长总体呈平稳趋势。②B超结果显示,去势Beagle犬给予睾酮4周,前列腺体积大于对照组(P<0.01),老年犬前列腺体积大于成年犬(P<0.01)。③解剖结果显示,睾酮组和老年犬组实际前列腺体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老年犬前列腺体积大于睾酮组;睾酮组和老年犬组前列腺湿量和脏器系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且老年犬前列腺湿重和脏器系数均大于睾酮组。④病理形态分析显示,睾酮组犬前列腺镜下主要表现为腺体增生,尤其是腺上皮增生,而老年犬则更多表现为间质增生。显微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睾酮组前列腺上皮高度增加(P<0.01),腺腔面积增大(P<0.01);老年Bea-gle犬同样表现为前列腺上皮高度增加(P<0.01),腺腔面积增大(P<0.05),但上皮高度要低于睾酮组。⑤激素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睾酮组血清中T、DHT和PAP水平略升高,前列腺组织中T(P<0.05)、DHT(P<0.01)、PAP(P<0.05)和PSA水平升高明显;老年犬血清中T、DHT和PAP水平略升高,前列腺组织中T升高,但DHT、PAP和PSA水平均较正常组为低。结论自发性和睾酮诱导的犬前列腺增生模型均可用于前列腺增生药物评价,但模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BEAGLE犬 动物模型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雄激素比例对去势大鼠前列腺体积及其脏器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向云 邱晓燕 +7 位作者 吴建辉 李志玲 朱焰 刘桂明 何桂林 蒋秀蓉 曹霖 孙祖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雌/雄激素比例对去势大鼠前列腺体积及其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7组,分别为:35个不同雌/雄激素比例组、正常和去势对照组。给药组分别注射不同配伍剂量的雌/雄激素、对照组均注射生理盐水各一个月。最后... 目的探讨雌/雄激素比例对去势大鼠前列腺体积及其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7组,分别为:35个不同雌/雄激素比例组、正常和去势对照组。给药组分别注射不同配伍剂量的雌/雄激素、对照组均注射生理盐水各一个月。最后一次注药后24h取血、处死、取材,称取前列腺重量,测量体积,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当丙酸睾丸酮给药剂量分别为每只鼠0.02、0.5、2.5和12.5mg时,均未见器官增生程度与苯甲酸雌二醇注射剂量呈负相关。丙酸睾丸酮给药剂量每只鼠为0.1mg时,随着苯甲酸雌二醇注射量增加,前列腺体积及其系数均增大,而当每只鼠苯甲酸雌二醇注射量达到50μg/kg时,器官增生程度不再随苯甲酸雌二醇注射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雌激素发挥作用需以雄激素存在为前提,雌激素并非总是呈现对抗雄激素促进前列腺增生的作用,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协同雄激素促进前列腺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表睾酮 苯甲酸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用药发育毒性研究指标设定及中药安全性评价的特别关注点 被引量:28
9
作者 周莉 孙祖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前新药开发过程中,对新生和幼龄动物非临床发育毒性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结合作者实验室的经验,对儿科用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生长发育、摄食量等一般评价指标,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行为学评估等特殊靶器官或系统评价指... 目前新药开发过程中,对新生和幼龄动物非临床发育毒性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结合作者实验室的经验,对儿科用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生长发育、摄食量等一般评价指标,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行为学评估等特殊靶器官或系统评价指标的设定等进行讨论,并针对中药安评的特别关注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儿童用药非临床安全性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为制定我国相关的指导原则积累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用药 幼龄动物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发育毒性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灯盏花素豚鼠全身主动过敏性试验评价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莉 王永 +5 位作者 杨春雷 骆永伟 姜娟 贾玉玲 桂博 孙祖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5-271,共7页
目的通过《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G中药注射液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中"过敏反应检查法"(以下简称为"药典法")和《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过敏反应)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2005版中载明的方法(以下... 目的通过《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G中药注射液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中"过敏反应检查法"(以下简称为"药典法")和《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过敏反应)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2005版中载明的方法(以下简称为"指导原则法")分别评价并比较灯盏花素对豚鼠全身过敏反应,为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将豚鼠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注射用灯盏花素5和50 mg·kg-1组,分别按照"药典法"和"指导原则法"观察豚鼠对注射用灯盏花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致敏阶段,豚鼠ip给予注射用灯盏花素溶液每只0.5 m L,剂量分别为5和50 mg·kg-1,隔日1次,共3次。"药典法"在首次致敏后第14和21天ip给予注射用灯盏花素每只1 m L激发;"指导原则法"在末次注射后第12天激发1次,观察豚鼠的过敏症状和过敏时间。结果 "药典法":第1次激发(首次致敏后第14天)注射用灯盏花素5 mg·kg-1组在不同时间点出现喷嚏1声和(或)搔鼻1次的现象,注射用灯盏花素50 mg·kg-1组不同时间点出现喷嚏1声或2声和(或)搔鼻1次等现象,判定过敏反应阴性。第2次激发(首次致敏后第21天)灯盏花素5 mg·kg-1组给药后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出现发抖、喷嚏1声或2声和(或)搔鼻1次的现象,判定过敏反应阴性;注射用灯盏花素剂量50 mg·kg-1组4只豚鼠(4/4)给药后在不同时间点分别出现喷嚏1声和3声、咳嗽1声和2声、搔鼻1次以及排尿等现象;1只豚鼠(1/4)出现连续喷嚏3声和发抖,判定过敏反应阳性。"指导原则法":末次注射后第12天激发,注射用灯盏花素5 mg·kg-1组激发后10 min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症状,其中3只豚鼠出现搔鼻症状,为弱阳性;3只豚鼠出现喷嚏和(或)排尿症状,为阳性。注射用灯盏花素50 mg·kg-1组过敏症状包括搔鼻、喷嚏、咳嗽和(或)排尿症状,为阳性。结论在进行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豚鼠全身过敏试验过程中,从动物数量、评定标准、观察时间和剂量设置等多方面要采取2种方法的优势,利用"药典法"对供试品进行初筛,一旦有疑似反应,最好采用"指导原则法"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超敏反应 药物评价 临床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衍生体及前列腺癌高特异性生物标志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朱圣生 刘向云 孙祖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近年来前列腺癌患病率在我国呈显著增高趋势。因此,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成为目前临床上关注的焦点。在临床上依赖传统肝门指诊和B型超声等检测手段难以...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近年来前列腺癌患病率在我国呈显著增高趋势。因此,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成为目前临床上关注的焦点。在临床上依赖传统肝门指诊和B型超声等检测手段难以在前列腺癌早期将其检出,而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生物标志能够对早期前列腺癌做出诊断;此外,前列腺癌其他相关生物标志亦有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监测,所以前列腺癌生物标志引起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近年来,新的前列腺癌生物标志不断出现。本文对经典生物标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其衍生体如总PSA、PSA速率、PSA密度、移行区PSA密度、游离PSA百分比和年龄特异性PSA等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敏感性较高和特异性较好的一些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PCA3基因、早期前列腺癌抗原(EPCA)、EPCA-2、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肌氨酸、其他生物标志及多生物标记联合检测等进行了综述,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生物标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功能早衰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严大为 周莉 孙祖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6-492,共7页
卵巢功能早衰是一种以卵巢功能提前衰退为主要特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建立一种理想可靠的卵巢功能早衰动物模型对治疗卵巢功能早衰药物的开发以及机制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利用免疫、基因缺失、环境、激素合成酶缺失、药物、促性... 卵巢功能早衰是一种以卵巢功能提前衰退为主要特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建立一种理想可靠的卵巢功能早衰动物模型对治疗卵巢功能早衰药物的开发以及机制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利用免疫、基因缺失、环境、激素合成酶缺失、药物、促性腺激素和应激等因素可成功制备卵巢功能早衰动物模型。虽然各种因素造模的优缺点不同,但均可将动情周期、性激素水平、卵巢的结构功能和生育力等作为卵巢功能早衰模型成功与否的评价指标,为成功建立卵巢功能早衰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动物模型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内环境因素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莉 王永 +5 位作者 骆永伟 王蓉 孟祥 贾玉玲 刘向云 孙祖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9期995-1000,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组织蛋白结合免疫佐剂法诱导的SD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炎症反应与内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一组为阴性对照组,其它两组为试验组,第0、7天多点皮内注射浓度分别为20、40mg/mL的大鼠前列腺... 目的:探讨前列腺组织蛋白结合免疫佐剂法诱导的SD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炎症反应与内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一组为阴性对照组,其它两组为试验组,第0、7天多点皮内注射浓度分别为20、40mg/mL的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联合完全弗氏佐剂(1∶1的混悬液)1.0mL,腹腔注射百白破疫苗0.5mL,第21天皮内注射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0.5mL,阴性对照组在相同时间和部位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后第55天处死大鼠。结果: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联合完全弗氏佐剂制作诱导SD大鼠前列腺炎后,可见前列腺间质有大量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呈现明显的慢性炎症表现。免疫因素引起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导致免疫球蛋白G(IgG)浓度明显升高(P<0.05),免疫球蛋白M(IgM)浓度明显降低(P<0.05),C-反应蛋白(CRP)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免疫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体内IgG、IgM、CRP和PSA含量呈现关联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前列腺炎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立雄胺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Bcl-2蛋白体外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钟恩宏 孙祖越 +4 位作者 顾正 吴建辉 朱焰 何桂林 刘桂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 为研究依立雄胺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及可能机制 ,探讨依立雄胺体外对人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 (LNCaP)生长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Bcl 2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 用 5 ,15和4 5 μmol·L- 1的依立雄胺作用LNCaP细胞 3d或 7... 目的 为研究依立雄胺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及可能机制 ,探讨依立雄胺体外对人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 (LNCaP)生长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Bcl 2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 用 5 ,15和4 5 μmol·L- 1的依立雄胺作用LNCaP细胞 3d或 7d后 ,相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 ;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 ,绘制 7d的生长曲线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依立雄胺对LNCaP细胞凋亡的影响 ;应用免疫组化ABC比较经依立雄胺作用后LNCaP细胞PSA与Bcl 2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  4 5 μmol·L- 1的依立雄胺作用LNCaP细胞 3d后 ,可使其明显的皱缩脱壁 ,部分细胞膜破裂。在 5 ,15和 4 5 μmol·L- 1的依立雄胺作用 7d后 ,可明显抑制LNCaP细胞的生长 ,抑制率分别达 4 0 .0 % ,4 7.4 %和 5 4 .3%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上述浓度的依立雄胺可诱导细胞凋亡 ,凋亡率分别为 3.5 % ,15 .8%和 2 5 .0 % ,而对照组为2 .2 % ;免疫组化分析表明依立雄胺可降低LNCaP细胞PSA和Bcl 2蛋白的表达。结论 在上述浓度下依立雄胺可特异性的抑制LNCaP细胞的生长和PSA与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立雄胺 凋亡 免疫组化 细胞株 LNCAP 前列腺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普列特对原代培养大鼠输精管上皮细胞及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焰 孙祖越 +3 位作者 吴建辉 钟恩宏 何桂林 刘桂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7-411,共5页
目的 探讨爱普列特对原代培养SD大鼠输精管上皮细胞及原癌基因bcl 2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HE染色、电镜、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爱普列特对输精管上皮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凋亡率以及bcl 2表达的影响。结果  0 1 μmol·L-... 目的 探讨爱普列特对原代培养SD大鼠输精管上皮细胞及原癌基因bcl 2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HE染色、电镜、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爱普列特对输精管上皮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凋亡率以及bcl 2表达的影响。结果  0 1 μmol·L- 1 爱普列特对细胞形态无显著影响 ;0 3和 1 0 μmol·L- 1 爱普列特作用 72h后 ,细胞呈核固缩、深染、碎裂、染色质边集等多种形态改变 ,电镜下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 ;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 ,溶剂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 3 42 %± 1 49% ,0 1、0 3和 1 0 μmol·L- 1 爱普列特作用 72h后 ,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4 66 %± 2 2 3 % ,39 0 4 %± 1 0 69%和 52 74%± 8 91 %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输精管上皮细胞bcl 2阳性率为 76 96 %± 9 2 5 % ,0 1、0 3和 1 0 μmol·L- 1 爱普列特作用 72h后 ,Bcl 2阳性表达的百分率分别为 63 93 %± 3 40 %、52 82 %± 8 66 %和 2 9 64 %± 8 74%。结论  0 1 μmol·L- 1 爱普列特对大鼠输精管上皮细胞无影响 ,0 3和 1 0 μmol·L- 1 可诱导大鼠输精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普列特 输精管上皮细胞 BCL-2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丙哌维林对豚鼠离体膀胱平滑肌条的钙拮抗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焰 王敏伟 +1 位作者 刘铮 吴静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80-783,共4页
目的 研究盐酸丙哌维林 (P 4)对豚鼠离体膀胱平滑肌条的钙拮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平滑肌条浴槽实验方法 ,以维拉帕米为对照 ,测定P 4对CaCl2 和组胺 (His)所致离体膀胱平滑肌条的收缩及对乙酰胆碱 (ACh)所致膀胱平滑肌依... 目的 研究盐酸丙哌维林 (P 4)对豚鼠离体膀胱平滑肌条的钙拮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平滑肌条浴槽实验方法 ,以维拉帕米为对照 ,测定P 4对CaCl2 和组胺 (His)所致离体膀胱平滑肌条的收缩及对乙酰胆碱 (ACh)所致膀胱平滑肌依赖细胞内钙、外钙收缩的影响。结果 P 41~ 1 0 0 μmol·L- 1 使CaCl2 累积量效曲线非平行右移 ,最大反应降低 ,pD2 ′为 4 73± 0 1 4。P 41 μmol·L- 1 使His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最大效应不变 ,pA2 为 5 44± 0 1 4 ;1 0~ 1 0 0μmol·L- 1 使His量效曲线非平行右移 ,最大效应降低 ,pD2 ′为 4 71± 0 1 0。P 41、1 0和 1 0 0 μmol·L- 1 对ACh所致依赖细胞内钙收缩的抑制率分别为 45 77%± 6 54 %、86 2 6 %± 5 59%和 90 55 %± 3 1 1 % ,对依赖细胞外钙收缩的抑制率分别为 7 30 %± 2 89%、49 1 6 %± 6 0 9%和 88 2 5 %±3 70 %。结论 P 4低浓度时竞争性拮抗His所致膀胱平滑肌条的收缩反应 ,明显抑制膀胱平滑肌条依赖细胞内钙释放的收缩反应 ;高浓度时非竞争性拮抗His和CaCl2 所致膀胱平滑肌条的收缩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丙哌维林 膀胱平滑肌 维拉帕米 钙拮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背景数据的建立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玉玲 姜娟 +3 位作者 杨阳 崇立明 周莉 孙祖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8-613,共6页
目的总结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各检测指标的数据,建立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指标的背景数据,为药物生殖毒性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从本中心2010-2018年SD大... 目的总结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各检测指标的数据,建立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指标的背景数据,为药物生殖毒性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从本中心2010-2018年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总结10批溶媒对照组孕大鼠的胚胎发育和胎仔生长发育指标数据,包括孕大鼠的妊娠期体质量、妊娠结局(平均黄体数、平均着床数、平均活胎数、吸收胎和死胎)、胎仔生长发育(胎重、身长和尾长)及胎仔外观、内脏和骨骼,将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各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结果总结了217只孕大鼠和2506只胎仔的胚胎-胎仔发育指标。孕大鼠妊娠第0天(GD0)体质量为(222±22)g,GD0-1的摄食量为每只(18.9±3.8)g·d-1;GD20体质量为(353±30)g,GD19-20的摄食量为每只(26.2±4.0)g·d-1。GD20安乐死并剖宫检查,妊娠率为95.2%,孕大鼠平均黄体数为(12.8±2.1)个,平均着床数为(11.8±2.8)个,平均活胎数为(11.5±2.8)只,活胎率为97.9%,吸收胎率为2.1%;胎仔发育指标中,胎仔体质量为(3.6±0.3)g,胎盘重为(0.5±0.1)g,身长为(35.7±1.5)mm,尾长为(12.9±0.4)mm,性别比(雄/雌)为1.0(1227/1279);活胎仔中,外观变异率为0.2%,内脏变异率为0.5%,骨骼变异率为7.4%。结论初步建立了本GLP实验室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的背景数据,可为生殖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胚胎-胎仔 发育毒性 背景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代培养大鼠前列腺细胞建立前列腺增生筛药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建辉 李军 +4 位作者 苏欣 闫晗 桂博 蒋秀蓉 孙祖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0-14,I0002-I0004,共8页
目的建立原代培养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体外筛药模型。方法无菌状态下取雄性SD大鼠腹侧叶前列腺,称量后,剪成1 mm3小块,经Ⅱ型胶原酶消化1 h后,过滤、离心获取前列腺细胞,接种于24孔板培养并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获取的... 目的建立原代培养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体外筛药模型。方法无菌状态下取雄性SD大鼠腹侧叶前列腺,称量后,剪成1 mm3小块,经Ⅱ型胶原酶消化1 h后,过滤、离心获取前列腺细胞,接种于24孔板培养并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获取的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分别接种于96孔板和24孔板培养12 d后给予系列剂量(0.1~1000μmol/L)的他莫昔芬和阳性药物爱普列特处理72 h,利用CCK-8法检测前列腺上皮细胞存活率并计算药物IC50值,并进一步通过Giemsa染色后观察细胞生长及形态变化。结果细胞鉴定结果显示,获取的细胞具典型上皮细胞形态特征,细胞角蛋白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表达阳性,提示所获细胞为前列腺上皮细胞。爱普列特与前列腺上皮细胞孵育72 h后,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能够明显抑制前列腺上皮细胞生长,其IC50值为42.7μM,进一步镜下观察结果显示,爱普列特未明显改变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形态,但能导致存活细胞数减少。他莫昔芬则对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镜下观察前列腺上皮细胞数量和形态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利用原代培养SD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可以成功建立前列腺增生体外筛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模型 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药物筛选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双酚A灌胃对去卵巢小鼠子宫的增生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建辉 杨荣富 +5 位作者 徐滢雯 王玖玖 刘向云 刘桂明 何桂林 孙祖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45-148,I0009,I0010,共6页
目的观察小鼠经消化道途径给予低剂量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对子宫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雌性ICR小鼠切除双侧卵巢,恢复性饲养1周,剔除异常个体后,50只动物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动物,依次皮下注射(sc)10.0μg/(kg·d)17β-雌二醇,灌胃(... 目的观察小鼠经消化道途径给予低剂量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对子宫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雌性ICR小鼠切除双侧卵巢,恢复性饲养1周,剔除异常个体后,50只动物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动物,依次皮下注射(sc)10.0μg/(kg·d)17β-雌二醇,灌胃(ig)0、20.0、60.0和180.0μg/(kg·d)BPA,连续7d。动物每3d称量体重一次,于最后一次给药24h后,阴道涂片检测角化上皮细胞,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取子宫,称其干湿重,计算子宫脏器指数,组织切片,HE染色后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子宫上皮高度和宫腔面积。免疫组化法分析子宫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雌二醇和BPA低剂量组动物体重增加,BPA中高剂量组动物体重无明显差异。②阴道涂片结果显示,处于动情期动物数分别为:对照组0/10,雌二醇组10/10,BPA低剂量组2/10,BPA中剂量组1/10,BPA高剂量组0/10;③BPA低剂量组动物子宫湿重和含水量较对照组增加,脏器系数增大,BPA中高剂量组子宫湿重和脏器系数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④病理组织学及显微图像分析结果显示,BPA低剂量组动物子宫腔面积较对照组增大,中高剂量组子宫腔面积明显减小(P<0.01);低剂量组动物子宫上皮高度较对照组增高(P<0.01),中高剂量组子宫上皮高度降低明显(P<0.01)。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低剂量BPA能增强小鼠子宫ER和PR表达,但随剂量增加,ER表达下降。结论BPA经消化道途径给予ICR小鼠,人环境暴露剂量下具有雌激素活性,但雌激素活性随BPA剂量增大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BPA) 雌激素活性 子宫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OC-3-VGH卵巢癌细胞裸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向云 杨荣富 +7 位作者 胡文娟 王玖玖 谢琛静 徐滢雯 桂博 蒋秀蓉 吴建辉 孙祖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08-110,I0001,I0002,共5页
目的建立人OC-3-VGH细胞株卵巢癌裸小鼠模型并观察该肿瘤生物学生长特性。方法OC-3-VGH细胞株复苏后加入10 mL RPMI-1640培养液,放入培养箱,传2~3代后,取细胞悬液,均以4×106个细胞,每只0.2 mL分别接种至BALB/c雌性裸小鼠皮下,2月... 目的建立人OC-3-VGH细胞株卵巢癌裸小鼠模型并观察该肿瘤生物学生长特性。方法OC-3-VGH细胞株复苏后加入10 mL RPMI-1640培养液,放入培养箱,传2~3代后,取细胞悬液,均以4×106个细胞,每只0.2 mL分别接种至BALB/c雌性裸小鼠皮下,2月后处死取材,观察肿瘤生长特性和转移情况。结果皮下接种一周后,裸鼠长出肿瘤,并随时间而增大,体积呈指数增长,第42天始,明显增大(P<0.05)。组织学检查发现裸鼠皮下肿瘤细胞均细胞体积较大,细胞核大而染色深,核分裂相较多、异型性明显,接种2个月时,未发生其他组织转移。结论建立了新的卵巢癌动物模型,并初步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为卵巢癌治疗方法的研究拓宽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动物模型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