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炭和植物促生菌添加对矿井废水灌溉下小麦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靳苏娜 周文峰 吴钟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116,共11页
以中国农业大学小麦新品系农大136为供试对象,采用盆栽方式,研究矿井废水灌溉下土壤添加5%、10%、15%生物质炭以及各含量生物质炭+植物促生菌(PGPB)处理对小麦产量以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井水浇灌相比,矿井废水灌溉下土壤... 以中国农业大学小麦新品系农大136为供试对象,采用盆栽方式,研究矿井废水灌溉下土壤添加5%、10%、15%生物质炭以及各含量生物质炭+植物促生菌(PGPB)处理对小麦产量以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井水浇灌相比,矿井废水灌溉下土壤酶活性减弱,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降低;小麦根系活力下降,在各生育时期表现为拔节期最高,开花期次之,抽穗期最低;小麦各生育时期株高、单茎干物质质量及成熟期实际产量和生物产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而添加各含量生物质炭以及PGPB处理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小麦生长和增产。与矿井废水浇灌对照处理相比,矿井废水浇灌下添加10%生物质炭+PGPB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以及脱氢酶活性分别增加90.6%、37.5%、60.3%、55.7%、69.2%,土壤pH值、全氮、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1.1%、185.4%、63.9%;小麦抽穗期10%生物质炭+PGPB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最高达139.1 mg/kg,微生物量碳含量最高达253.4 mg/kg;成熟期小麦生物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提高24.4%、24.0%。综上所述,添加不同含量生物质炭和PGPB处理均能够提高矿井废水灌溉下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小麦各生育时期相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增加株高和单茎干物质质量及小麦成熟期产量,其中以10%生物质炭+PGPB处理小麦增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物质炭 植物促生菌 矿井废水 产量 土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血液制品企业产品研发现状及产业发展态势
2
作者 徐雅楠 霍记平 +6 位作者 吴强 余鼎 梁洪 付瑞 马文利 张伟 赵志刚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2-1280,共9页
国内外血液制品产业在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方面各有特色。国外企业在免疫球蛋白类、凝血因子类及重组血浆蛋白类产品开发领域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尤其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开发、长效制剂的优化及生产工艺改进方面持续取得进展。中国... 国内外血液制品产业在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方面各有特色。国外企业在免疫球蛋白类、凝血因子类及重组血浆蛋白类产品开发领域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尤其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开发、长效制剂的优化及生产工艺改进方面持续取得进展。中国企业近年来在相关领域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例如在人免疫球蛋白工艺改造及重组凝血因子新产品的开发上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重组蛋白技术应用、高效血浆资源利用及生产工艺先进性等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同时,在专利技术储备、关键材料供应与疾病流行病学数据获取等方面也存在瓶颈。随着基因重组技术、给药技术创新及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以及个体化治疗的发展,血液制品行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血液制品企业可进一步加强技术积累、提升生产工艺水平,强化血浆资源高效利用,促进国内产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制品 免疫球蛋白 凝血因子 重组血浆蛋白 研发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疟疾疫苗的研发进展
3
作者 周珂 陈宗香 刘兰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1-538,共8页
疟疾是一种通过雌蚊叮咬、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2000年以来人类通过各种手段来防控疟疾,但受到COVID-19的影响,疟疾病例不降反升,因此疟疾疫苗成为了控制疟疾的重点之一。感染人类的疟原虫主要包括恶性疟... 疟疾是一种通过雌蚊叮咬、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2000年以来人类通过各种手段来防控疟疾,但受到COVID-19的影响,疟疾病例不降反升,因此疟疾疫苗成为了控制疟疾的重点之一。感染人类的疟原虫主要包括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等。疟原虫的生命周期包括红前期、血液期和蚊期。已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的两款疫苗RTS,S/AS01E和R21/Matrix-M以恶性疟原虫红前期蛋白为靶点,临床试验数据显示降低了儿童疟疾的病死率,目前已在非洲进行大规模接种。而针对其他阶段和靶点的疟疾疫苗还没有一个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本文描述了疟疾的危害及防控,总结了近几年针对红外期、血液期、蚊期疟原虫生命周期及间日疟原虫设计的疟疾疫苗,并展示了疟疾疫苗研发领域的挑战及思路,为新型疟疾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疟疾疫苗 恶性疟原虫 RTS S/AS01E R21/Matrix-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用疫苗规模化生产工艺与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晓辉 李启明 +3 位作者 李秀玲 沈荣 张爱华 张云涛 《生物产业技术》 2017年第2期51-58,共8页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健康需求的提高,人用疫苗研发及生产技术发展迅速,我国在疫苗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分别阐述了灭活病毒性疫苗、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规模化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疫苗 规模化生产 工艺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NA蛋白胞外区片段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7
5
作者 仇书兴 殷星 +5 位作者 苏淑娟 殷俊磊 张家友 刘雪贺 贾坤义 杨晓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5-93,共9页
旨为以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安徽株)NA蛋白胞外区片段并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对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蛋白胞外区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进行密码子优化... 旨为以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安徽株)NA蛋白胞外区片段并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对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蛋白胞外区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合成该蛋白编码基因。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b-tN9(Truncated N9)转化至E.coli BL21(DE3)、E.coli Rosetta和E.coli Arctic Express(DE3),进行诱导表达,并进行SDS-PAGE鉴定。选取E.coli BL21(DE3)重组菌进行放大培养、IPTG诱导并对诱导产物进行镍柱纯化、SDS-PAGE分析和质谱鉴定。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以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特异性及效价。成功表达并纯化目标蛋白,Western blotting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重组蛋白和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上海株),间接ELISA方法检测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256000。利用原核表达系统高效表达并纯化了tN9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旨为深入探索NA蛋白结构及功能、H7N9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和建立快速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病毒 生物信息学 NA蛋白胞外区 亲和纯化 多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S和SCADA的制药行业工控安全相关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姜宝刚 曾鲲 《信息安全研究》 2019年第8期685-690,共6页
制药行业通常有着复杂严格的工艺流程和先进的生产设备,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在制药行业发展迅速,MES,SCADA等系统在制药企业得到了普遍应用,覆盖生产管控和信息管理的网络系统也已应用于制药企业各个事务层面.随之而来的是网络... 制药行业通常有着复杂严格的工艺流程和先进的生产设备,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在制药行业发展迅速,MES,SCADA等系统在制药企业得到了普遍应用,覆盖生产管控和信息管理的网络系统也已应用于制药企业各个事务层面.随之而来的是网络安全和控制安全对制药行业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因此,建设多层次的安全体系架构是制药企业网络系统的重要保障.针对制药行业的MES和SCADA系统特点,结合制药企业的关键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分析了制药企业面对的工业控制网络的安全防护问题,研究了适用于本企业的工业控制网络的安全防护技术和策略,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技术架构,并给出了详细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工艺 MES SCADA 工业控制网络 安全防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生:新型疫苗技术平台促生EV71疫苗新药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秀玲 张云涛 +3 位作者 郭会杰 陈晓琦 段凯 沈心亮 《生物产业技术》 2017年第5期18-20,共3页
疫苗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疫苗产业对于防治传染病、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中生以关爱生命、呵护健康为宗旨,进行科研资源的全面整合,全力打造疫苗产业技术平台。中生所属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利... 疫苗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疫苗产业对于防治传染病、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中生以关爱生命、呵护健康为宗旨,进行科研资源的全面整合,全力打造疫苗产业技术平台。中生所属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利用先进的新型疫苗技术平台的优势,牵头承担了EV71疫苗的研发课题,历时9年完成了国家一类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并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注册批件。项目实施过程中,新型疫苗技术平台吸引、培养了一批疫苗专业优秀人才,提高了疫苗研发生产水平和快速应对突发性传染病事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疫苗技术平台 肠道病毒71型 新药证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灌溉下添加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产量以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靳苏娜 周文峰 吴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47-255,共9页
以中国农业大学小麦新品系农大136为供试对象,采用盆栽方式,研究矿井水灌溉下接种2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即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以及二者混合接... 以中国农业大学小麦新品系农大136为供试对象,采用盆栽方式,研究矿井水灌溉下接种2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即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以及二者混合接种处理(FM+RI)对小麦产量以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能够侵染小麦根系,并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与普通井水浇灌相比,矿井水浇灌下AM真菌的菌根侵染率、根内泡囊数、丛枝数和根上菌丝侵入点数均有所降低;与FM或者RI处理相比,FM+RI处理下的菌根侵染率、根内泡囊数、丛枝数和根上菌丝侵入点数最高。与普通井水浇灌相比,矿井水灌溉处理下土壤酶活性减弱,微生物碳氮含量降低;小麦根系活力下降,在各生育期表现为拔节期最高,开花期次之,抽穗期最低;小麦单茎干物质重及成熟期时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呈现为下降的趋势。矿井水浇灌下,与NM处理相比,接种FM、RI以及FM+RI处理后土壤过氧化氢酶(CAT)、蔗糖酶(SC)、脲酶(UE)和酸性磷酸酶(SKP)分别增加41.4%~91.4%、5.0%~120.0%、15.0%~40.0%、55.2%~152.3%。矿井水灌溉下,与不接种处理相比,接种FM、RI以及FM+RI处理下的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2.3%~6.9%、7.8%~35.2%、39.7%~64.2%和137.2%~203.0%,成熟期小麦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提高5.0%~20.3%、7.2%~22.8%、3.4%~11.5%、8.3%~20.0%。综上所述,接种AM真菌能够提高矿井水灌溉下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碳氮含量,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小麦各生育期根系活力,增加单茎秆物质重及成熟期时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其中以共同接种FM+RI处理下小麦增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矿井水 小麦 土壤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胰岛素分泌肽融合蛋白对T2DM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研究
9
作者 刘欢 刘洋 +2 位作者 罗丹 郭立新 刘东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9-886,共8页
目的:为了定量考察促胰岛素分泌肽融合蛋白(exendin-4-IgG4-Fc,E4F4)给予12周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情况,本研究拟在E4F4给药前及给药后的标准面餐耐量试验(meal tolerance test,MTT)数据... 目的:为了定量考察促胰岛素分泌肽融合蛋白(exendin-4-IgG4-Fc,E4F4)给予12周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情况,本研究拟在E4F4给药前及给药后的标准面餐耐量试验(meal tolerance test,MTT)数据基础上,建立E4F4群体口服葡萄糖微小模型,分析低剂量(2.7 mg)给药12周是否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方法:收集本研究16位受试者中给药前或给药后完成MTT的血糖、胰岛素浓度值,采用NONMEN 7.2软件以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别对给药前后数据进行群体口服葡萄糖微小模型的构建,以获得给药前后胰岛素敏感性参数(insulin sensitive,IS)值,使用GraphPad Prism 8.0对给药前后IS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观察该药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作用。结果:将给药前后IS进行非参数检验,显示给药前后I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给药后胰岛素敏感性显著高于给药前的基线值。结论:E4F4低剂量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12周后,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得到了改善,可为该全新生物制剂药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4F4 群体口服葡萄糖微小模型 胰岛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甲基-4-硝基酚对大鼠肾脏氧化损伤作用的研究
10
作者 岳卓 常玲玲 +1 位作者 许方倩伟 佘锐萍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7-90,52,共4页
为了探讨3-甲基-4-硝基酚(PNMC)对大鼠肾脏的氧化损伤作用,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设立3个染毒组和1个对照组。染毒组采用皮下注射的途径分别给予每天剂量为1 mg/kg体重、10mg/kg体重和100 mg/kg体重的PNMC,连续5 ... 为了探讨3-甲基-4-硝基酚(PNMC)对大鼠肾脏的氧化损伤作用,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设立3个染毒组和1个对照组。染毒组采用皮下注射的途径分别给予每天剂量为1 mg/kg体重、10mg/kg体重和100 mg/kg体重的PNMC,连续5 d。对照组采用同样的途径给予溶剂(PBS+0.05%tween80),最后一次染毒后第24小时剖检取材。称量体重和器官重量,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及丙二醛等抗氧化指标的含量。结果显示,染毒组大鼠体重和日增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各剂量组大鼠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100 mg/kg体重组大鼠肌酐浓度显著升高,所有染毒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均显著下降,10 mg/mg体重染毒组大鼠总抗氧化能力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PNMC染毒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同时伴有总抗氧化能力下降,提示大鼠体内抗氧化系统遭到破坏,导致过多的过氧化物在体内蓄积,从而对大鼠肾脏造成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4-硝基酚 SD大鼠 肾脏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苗品种与市场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银川 于晓辉 +1 位作者 张爱华 张云涛 《生物产业技术》 2017年第2期34-42,共9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气候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涌现,疫苗接种作为最经济、有效的疾病预防手段,加之疫苗的高利润率,吸引着国内外众多企业进行疫苗的研发及生产。简要概述了国内外疫苗产业、市场规模、品种上市及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气候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涌现,疫苗接种作为最经济、有效的疾病预防手段,加之疫苗的高利润率,吸引着国内外众多企业进行疫苗的研发及生产。简要概述了国内外疫苗产业、市场规模、品种上市及注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品种 产业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细胞进行牛血清中牛源病毒检测的比较试验
12
作者 袁良玉 黄敏 +3 位作者 户美玲 吕冰凌 潘海龙 孟丽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12期38-42,共5页
对不同细胞进行牛血清中牛源病毒检测的比较实验,选出用于牛血清中病毒检测的最适合外源病毒增殖的细胞,从而提高血清中病毒的检出率,以确保用于疫苗生产的牛血清安全可靠。将牛腹泻病毒、牛腺病毒、牛细小病毒、牛副流感病毒、呼肠孤... 对不同细胞进行牛血清中牛源病毒检测的比较实验,选出用于牛血清中病毒检测的最适合外源病毒增殖的细胞,从而提高血清中病毒的检出率,以确保用于疫苗生产的牛血清安全可靠。将牛腹泻病毒、牛腺病毒、牛细小病毒、牛副流感病毒、呼肠孤病毒和狂犬病毒接种到培养好的MDBK细胞、VERO细胞、BT细胞中,逐日观察细胞的病变情况,待观察到10%细胞出现病变或者培养7 d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选出适合用于六种病毒增殖的细胞系。结果显示,BT细胞对所有病毒敏感,VERO细胞对BAV、BVDV病毒不敏感,MDBK对REO、BVDV、RV三种病毒不敏感。综合比较后,选择BT细胞为BPIV、BPV、BAV、BVDV的增殖及实验用细胞,VERO细胞为REO、RV的增殖及实验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病毒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1年流感流行季3省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黎慕 孙波 +10 位作者 苏锦锋 郑建东 张圣洋 肖占沛 罗春花 景正伟 李斐 马璇璇 王俊人 李锦成 王志锋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95-1100,共6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于2020年12月对A、B、C 3省的9个城市共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家乡镇卫生院的基层医务人员开展自填式电...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于2020年12月对A、B、C 3省的9个城市共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家乡镇卫生院的基层医务人员开展自填式电子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接种现状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有效问卷3856份。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流感季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39.3%和5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层医务人员为女性(OR=1.419,95%CI:1.156~1.742)、年龄在30~39岁(OR=1.335,95%CI:1.077~1.654)和50岁及以上(OR=1.717,95%CI:1.226~2.404)、所在机构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OR=1.353,95%CI:1.149~1.595)、职业为护士(OR=1.465,95%CI:1.112~1.931)、在预防保健科室(OR=2.052,95%CI:1.582~2.661)、知识得分较高(OR=1.110,95%CI:1.008~1.222)、所在单位要求(OR=3.187,95%CI:2.385~4.259)或不要求但鼓励接种(OR=1.548,95%CI:1.185~2.021)、所在单位有医务人员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政策(OR=4.449,95%CI:3.716~5.327)、所在单位提供接种流感疫苗服务(OR=3.319,95%CI:2.094~5.262)、参加过流感和流感疫苗的培训/健康宣传(OR=1.288,95%CI:1.034~1.604)、知晓本地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的政策(OR=1.294,95%CI:1.049~1.598)等因素促进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结论2020—2021年流感季,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上一年度有较大提高,但仍有待提升。针对性的流感及流感疫苗相关健康教育、流感疫苗接种优惠或免费政策、提高预防接种可及性可能是促进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感疫苗 基层医务人员 接种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在18~59岁人群中接种后的免疫持久性:随机、双盲、对照的Ⅱ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洁冰 王伟 +12 位作者 王慧娟 张伟 杨云凯 谢志强 杨旭琴 黄丽莉 冯光伟 王辉 卢洁 施学忠 张云涛 王彦霞 黄保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5-639,共5页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灭活疫苗在18~59岁人群中按两针程序接种后的免疫持久性。方法:筛选280例合格的18~59岁受试者,按照两剂研究疫苗的免疫程序时间分为第0、14天,第0、21天和第0、28天3个程序组,人数分别为112例、56例和...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灭活疫苗在18~59岁人群中按两针程序接种后的免疫持久性。方法:筛选280例合格的18~59岁受试者,按照两剂研究疫苗的免疫程序时间分为第0、14天,第0、21天和第0、28天3个程序组,人数分别为112例、56例和112例,将各组受试者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或安慰剂组,分别接种试验疫苗(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制)或安慰剂。计算全程免疫后第28、90和180天时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和抗体4倍增长率,评价免疫持久性。结果:第0、14天程序试验组中和抗体和IgG抗体GMT在全程免疫后第90天(178.4和152.2)时高于第180天(58.7和69.9);第0、21天程序试验组中和抗体GMT在全程免疫后第90天(273.9)时高于第180天(74.8);第0、28天程序试验组中和抗体和IgG抗体GMT在全程免疫后第90天(272.4和239.7)时高于第180天(75.2和125.9)。3个程序试验组全程免疫后第90和180天时,中和抗体4倍增长率均为100%,IgG抗体4倍增长率均超过90%。结论:SARS-CoV-2灭活疫苗在18~59岁人群中按照两针的免疫程序接种后,在全程免疫后第90天时维持较高的免疫应答水平,在第180天时免疫水平呈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两针程序 免疫持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用狂犬病疫苗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随海田 郭星 +5 位作者 张倩 杨中楠 苏锦锋 张杨 殷文武 舒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58-1164,共7页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其预防措施主要为暴露前或暴露后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工艺不断发展创新,疫苗质量不断提高,为人类抵抗狂犬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防控手...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其预防措施主要为暴露前或暴露后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工艺不断发展创新,疫苗质量不断提高,为人类抵抗狂犬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防控手段。然而,狂犬病免疫预防目前亟待解决疫苗接种依从性差、接种率低等难题。我国须积极探索有效应对策略,加速更新现有免疫程序,切实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率,尽早实现2030年消除狂犬病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人用狂犬病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