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文明专家视角:黎祖交教授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的“十个新”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晏平 黎祖交 《绿色中国》 2024年第2期6-15,共10页
1月1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指导美丽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受到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深入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一些专家学... 1月1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指导美丽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受到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深入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一些专家学者还就其中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解读。本刊记者注意到,《意见》的精神尤其受到以“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绿色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为宗旨的《绿色中国》杂志读者的特别关注。为此,本刊记者特地对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创会常务理事、咨询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黎祖交教授进行了专访,请他从生态文明专家的视角深入解读《意见》的新亮点,以期对广大读者学习领会《意见》精神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 咨询专家 绿色理念 杂志读者 美丽中国建设 《意见》 系统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从学习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谈起 被引量:13
2
作者 黎祖交 《绿色中国》 2013年第5期46-51,共6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吹响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嘹亮号角。随着十八大精神的日益深入人心,“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成为人们对我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吹响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嘹亮号角。随着十八大精神的日益深入人心,“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成为人们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的高度共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成为人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热门话题,“资源”、“环境”、“生态”(“自然生态系统”的简称,下同)随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关键词,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也相应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资源约束 环境污染 社会主义建设 自然生态系统 学习 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系统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平衡中的创新逻辑
3
作者 张文娟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4期40-41,共2页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并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一表述体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逻辑,是通过科技创新重构生产要素组合,形成与地域特征高度适配的生产力形态...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并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一表述体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逻辑,是通过科技创新重构生产要素组合,形成与地域特征高度适配的生产力形态。其内涵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生产要素 农业新质生产力 地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从国家战略层面构建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黎祖交 《绿色中国》 2017年第5期52-56,共5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至今已经2年多了。作为北京的一位市民、一位南水北调工程的获益者和一直以来的关注者,我在为京津冀地区居民喝上洁净的丹江口水而高兴和自豪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另一个问题:
关键词 生态经济带 国家战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汉江 层面 南水北调工程 京津冀地区 丹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撑起一片天 力促乡村百姓富生态美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文娟 《中国农村科技》 2018年第10期32-35,共4页
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并指出,要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 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并指出,要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科技 生态美 乡村 生态产品 生态经济 生态环境 生态优势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利用大数据资源 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文娟 《中国农村科技》 2019年第4期70-73,共4页
5月22日是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维持地球环境的重要资源,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已成为新型战略资源,成为驱动创新的重要因素,正在各个角落改变人... 5月22日是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维持地球环境的重要资源,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已成为新型战略资源,成为驱动创新的重要因素,正在各个角落改变人类的科研、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也开始逐渐向数据密集型的科研方式过渡,利用数据库网络、启动数字化计划可改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数据库 物种多样性 红色名录 数据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城”魅力探源
7
作者 黎祖交 《绿色中国》 2011年第19期38-43,共6页
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战略资源优势,也是一个城市居民的骄傲。有着1680多年历史的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及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 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战略资源优势,也是一个城市居民的骄傲。有着1680多年历史的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及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城市;国土面积22112平方公里,地貌多样,有平原、盆地、丘陵、山地,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理上属热带北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7°c,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得天独厚,一年四季树木青翠、花果飘香,被誉为“中国绿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城市居民 年平均降水量 地理位置 年平均气温 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彪 王爽 +1 位作者 李庆旭 谢高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530-7541,共12页
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也是权衡生态修复工程措施的重要依据。基于区域水量平衡方程与GIS空间分析技术,评估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气象、地形、植被等因素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 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也是权衡生态修复工程措施的重要依据。基于区域水量平衡方程与GIS空间分析技术,评估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气象、地形、植被等因素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5年工程区的水源涵养量与涵养能力均有所增加,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6.79亿m^(3)和3.66mm。工程区水源涵养能力由西向东递增,高值区与较高区的面积占到工程区的32.45%;相比2000年,2015年有41.65%的地区水源涵养能力增大,其中22.01%的地区显著升高。但2000—2015年荒漠草原亚区水源涵养能力明显下降,农牧交错带草原亚区相对稳定,整体来看,典型草原亚区的水源涵养量最大,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亚区的涵养能力最高。主要原因在于工程区水源涵养能力易受降雨、气温以及植被覆盖度等因子影响,浑善达克沙地亚区与科尔沁沙地亚区的植被覆盖状况改善显著提升了其水源涵养能力,农牧交错带草原亚区和晋北山地丘陵亚区的水源涵养能力下降主要归因于降雨量减少,而荒漠草原亚区的涵养能力明显受到气候与植被的双重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功能 区域水量平衡 时空变化 区域差异 京津风沙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财富与有机农业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黎祖交 《绿色中国》 2014年第22期38-45,共8页
一、关于绿色财富概念的出现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我们长期以来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个岔路——一条... 一、关于绿色财富概念的出现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我们长期以来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个岔路——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岔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惟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财富 农业发展 交叉口 道路 行驶 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宾研讨之一绿色经济与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王治河 谢志强 +4 位作者 李国庆 周桂玲 郑风田 郭海鹏 徐祥临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30-35,共6页
生态文明呼唤“厚道发展”王治河:“两山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中国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信心。那么,何谓生态文明呢?如果说西式工业文明是一种黑色文明、一种压制生命的文明,那么社会主义的生态... 生态文明呼唤“厚道发展”王治河:“两山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中国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信心。那么,何谓生态文明呢?如果说西式工业文明是一种黑色文明、一种压制生命的文明,那么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和发展,是一种绿色文明、一种肯定生命的文明、一种厚道文明。从肯定生命的立场出发,我们要摒弃工业文明过气的、反生态的、不厚道的发展之路,顺应生态文明的大潮,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之路,也就是“厚道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质量发展 绿色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 嘉宾 工业文明 绿色发展 中国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兼论人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黎祖交 《绿色中国》 2016年第15期22-27,共6页
一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时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不仅彰显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念,体现了这一科学理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时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不仅彰显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念,体现了这一科学理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而且指明了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 杜博斯 罗尔斯顿 自然科学领域 生态伦理 兼论 生态破坏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文娟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第11期50-51,共2页
10月底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为中国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关于农业农村的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q... 10月底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为中国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关于农业农村的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脱贫攻坚 乡村建设 以城带乡 以工补农 有效衔接 农业质量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农业 开启全新的思维模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文娟 《中国农村科技》 2019年第8期38-41,共4页
科技含量明显不足、信息不对称、附加值低,产品质量无法追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种种弊端,到了必须加以变革的时候了,互联网+农业,就是一场势在必行的变革。什么是互联网+农业简单来说,就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 科技含量明显不足、信息不对称、附加值低,产品质量无法追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种种弊端,到了必须加以变革的时候了,互联网+农业,就是一场势在必行的变革。什么是互联网+农业简单来说,就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农业 精准种植 农村电商 思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个一”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擘画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14
作者 张文娟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第1期34-37,共4页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交汇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做好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做出系统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交汇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做好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做出系统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富裕 三农 宜居宜业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高质高效 交汇点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