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学的“古典化”——沈紫曼与三十年代的南京文坛 被引量:1
1
作者 付丹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沈祖棻在三十年代的南京曾以“紫曼”的笔名写作了大量的新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显示着强烈的“古典化”的特征,这也是此时期南京新文坛的普遍特征。在文学观念上,“古典化”意味着新文学被转化为自律领域,进而与其文学革命时期的政治向度... 沈祖棻在三十年代的南京曾以“紫曼”的笔名写作了大量的新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显示着强烈的“古典化”的特征,这也是此时期南京新文坛的普遍特征。在文学观念上,“古典化”意味着新文学被转化为自律领域,进而与其文学革命时期的政治向度分离;在创作方法上,“古典化”将模仿当作首要创作技法;反映在文本风格上,“古典化”表现为文体与辞藻的新旧杂糅。“古典化”显著不同于文学革命时期关于文学政治性、原创性和素朴风格的想象,却是三十年代新文学普遍存在的一种趋势,并深刻影响了此后新文学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祖棻 中国文艺社 三十年代 古典化 新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为“阎连科”——论“回乡知青”的情感结构与历史症结
2
作者 马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88,共9页
自叙传文本是进入作家心灵世界的“密钥”,最为经典的公案当属鲁迅的“幻灯片事件”。该事件通过鲁迅的随笔体自叙传《藤野先生》的叙述并经由几代学者的阐读与演绎,被认为是促使鲁迅做出“弃医从文”这一历史决断的“关键性瞬间”,甚... 自叙传文本是进入作家心灵世界的“密钥”,最为经典的公案当属鲁迅的“幻灯片事件”。该事件通过鲁迅的随笔体自叙传《藤野先生》的叙述并经由几代学者的阐读与演绎,被认为是促使鲁迅做出“弃医从文”这一历史决断的“关键性瞬间”,甚至有学者视其为“仙台神话”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叙传 弃医从文 情感结构 阎连科 幻灯片事件 随笔体 《藤野先生》 心灵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