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当前国际太空竞争走势探析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郭晓兵
-
机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控研究中心
-
出处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9-39,共11页
-
文摘
太空能力是国之重器,关乎一国安全、发展乃至国际地位。近来,随着国际博弈更趋复杂,大国太空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并呈现三大新特点。一是国际太空格局多极化。美国及其盟国仍在太空领域占据优势,但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新型航天私企异军突起,太空发展的主体日益多元。二是太空战场化趋势明显。太空军事建制渐成大国标配,太空武器研发不再遮遮掩掩,太空发生武装冲突的风险显著增加。三是太空开发产业化的帷幕已经拉开。航天发射、天基互联网、太空资源开采等产业发展迅速。这给国际社会开发和利用太空带来了新机遇,但也将严重冲击以“和平利用太空”和“太空自由”为基石的现有国际太空秩序。
-
关键词
太空
大国竞争
多极化
战场化
-
Keywords
space
great power competition
multi-polarization
battlefield
-
分类号
V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
-
题名《中导条约》与全球战略稳定论析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郭晓兵
龙云
-
机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控研究中心
外交学院外语系
-
出处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72,157,158,共26页
-
文摘
《中导条约》是冷战期间美苏达成的一项重要军控条约,是全球战略稳定的支柱之一。2019年8月,美俄相继退约,引发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人们担心,条约退场将冲击全球战略稳定,刺激军备竞赛,影响欧亚安全形势,削弱国际军控体系。中国是美国退约重要借口之一,条约作废势必深刻影响中国外部安全环境。《中导条约》从诞生、发展到消亡,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演变动因,归根结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际格局变迁。20世纪80年代,苏美攻守异势促成了《中导条约》的诞生;进入21世纪后,北约对俄的挤压以及中导技术扩散促使俄罗斯抛出条约全球化倡议;近年来,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促其选择退约。但美俄两国政治形势变化及领导人更迭也深刻影响了条约的“生、住、变、灭”的时机和方式。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与当时高涨的核裁军运动为签署《中导条约》提供了特殊的政治、社会背景。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理念,频频废约“退群”,《中导条约》随之沦为牺牲品。在不同历史时期,陆基中导在全球战略稳定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在20世纪60年代初,它是美苏中央威慑的支柱。在20世纪70~80年代,它是影响延伸威慑的重要因素。进入21世纪后,它成为俄罗斯对付美国导弹防御的斗争手段。当前,陆基中导在跨域威慑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大国中导博弈正卷土重来,但它必将带有与以往不同的诸多新特点。
-
关键词
中导条约
军备竞赛
军备控制
核裁军
美俄退约
-
Keywords
INF Treaty
arms race
arms control
nuclear disarmament
the US and Russia’s withdrawal from the INF Treaty
-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E817
[军事—战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