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气候资源国家所有权问题探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树义
冯汝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4-51,2,共8页
气候资源具有流动性、普通性、综合性等特殊属性,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未对气候资源的权属作出明确且具体的规定,加上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存在性质不清、主体不明等问题,使得地方性法规界定气候资源归国家所有时遭到反对。但从国家所有权设...
气候资源具有流动性、普通性、综合性等特殊属性,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未对气候资源的权属作出明确且具体的规定,加上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存在性质不清、主体不明等问题,使得地方性法规界定气候资源归国家所有时遭到反对。但从国家所有权设置的目的、保护气候资源生态价值的需要等多方面分析,气候资源归国家所有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应通过界定气候资源国家所有的性质,构建气候资源的二元利用制度,以期更好地对气候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资源
权属
国家所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完善我国土壤污染治理责任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
15
2
作者
王欢欢
蔡守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59,共6页
土壤污染治理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亟须加强相关责任追究。我国有关土壤污染治理责任的法律规范零散地分布在相关法律、法规中;一些地方性立法对土壤污染治理作了专门规定,但各地立法对一些基础性问题认识不一,有关治理责任...
土壤污染治理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亟须加强相关责任追究。我国有关土壤污染治理责任的法律规范零散地分布在相关法律、法规中;一些地方性立法对土壤污染治理作了专门规定,但各地立法对一些基础性问题认识不一,有关治理责任的规定缺乏系统性。立法不足导致司法和执法中关于土壤污染治理的责任分配存在诸多问题。我国正在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法,应将土壤污染治理责任制度作为该法的核心内容,结合相关地方性立法和实践经验,从责任主体、责任范围、归责原则、减责免责规则、责任落实等方面构建体系化的责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责任制度
场地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规划环评中公众意见的表达途径——以厦门市海沧南部地区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座谈会为例
被引量:
10
3
作者
朱谦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2,共6页
以厦门市城市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座谈会为例,讨论公众参与环评座谈会召开前的信息发布状况,介绍了公众参与环评座谈会代表的产生过程及其代表性,分析公众参与环评座谈会中公众意见的表达方式,阐述了公众参与环评座谈会表达意见的有效性。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利益表达
座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
7
4
作者
蔡守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75,共5页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干的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立法还存在法规不够齐全、配套,综合性的能源基本法还没有出台,某些可再生能源立法...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干的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立法还存在法规不够齐全、配套,综合性的能源基本法还没有出台,某些可再生能源立法还相当欠缺或立法效力级别较低、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可再生能源法律与应对气候变化联系不够密切等问题。我国应在新制定的能源基本法和新修改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强调和突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管理,将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或《低碳经济促进法》与修改《可再生能源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种可再生能源一部法"的立法模式,进一步发挥政府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以及法律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针对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改进和健全可再生能源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法
能源基本法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决公共交通拥堵问题的法治思考
5
作者
蔡守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2-58,共7页
公众共用道路是一种典型的公众共用物。我国应当基于公众共用物理论,从建设可持续公共交通的顶层设计的高度,从转变和端正公共交通治理和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解决公共交通拥堵问题。应当突出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将公众共用道路建设放在公共...
公众共用道路是一种典型的公众共用物。我国应当基于公众共用物理论,从建设可持续公共交通的顶层设计的高度,从转变和端正公共交通治理和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解决公共交通拥堵问题。应当突出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将公众共用道路建设放在公共交通建设的首要位置,确立公众共用道路在城乡道路中的主体地位。公共交通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足和保障公众基本出行、行动自由和基本生活品运输的需要为优先目标。在公共交通领域实行良法善治,应当综合运用政府调整机制、市场调整机制和社会调整机制。破解公共交通拥堵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增加公众共用道路的数量和面积,重要措施是加强公众共用道路的管理、服务和相关法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拥堵问题
公众共用道路
公共交通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候资源国家所有权问题探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树义
冯汝
机构
武汉大学
法学
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
研究
基地--武汉大学坏境法
研究
所
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4-51,2,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气候资源的权属研究”(项目编号:201310601020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气候资源具有流动性、普通性、综合性等特殊属性,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未对气候资源的权属作出明确且具体的规定,加上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存在性质不清、主体不明等问题,使得地方性法规界定气候资源归国家所有时遭到反对。但从国家所有权设置的目的、保护气候资源生态价值的需要等多方面分析,气候资源归国家所有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应通过界定气候资源国家所有的性质,构建气候资源的二元利用制度,以期更好地对气候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
气候资源
权属
国家所有
分类号
D92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完善我国土壤污染治理责任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
15
2
作者
王欢欢
蔡守秋
机构
中山大学
法学
院
上海财经大学
法学
院
中国
环境
与
资源
法学
研究会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59,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研究"(14YJC820049)
文摘
土壤污染治理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亟须加强相关责任追究。我国有关土壤污染治理责任的法律规范零散地分布在相关法律、法规中;一些地方性立法对土壤污染治理作了专门规定,但各地立法对一些基础性问题认识不一,有关治理责任的规定缺乏系统性。立法不足导致司法和执法中关于土壤污染治理的责任分配存在诸多问题。我国正在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法,应将土壤污染治理责任制度作为该法的核心内容,结合相关地方性立法和实践经验,从责任主体、责任范围、归责原则、减责免责规则、责任落实等方面构建体系化的责任制度。
关键词
土壤污染
责任制度
场地修复
Keywords
land contamination
liability scheme
site remediation
分类号
D92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规划环评中公众意见的表达途径——以厦门市海沧南部地区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座谈会为例
被引量:
10
3
作者
朱谦
机构
苏州大学
法学
院
环境
法
研究
中心暨苏州大学东吴公法与比较法
研究
所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出处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2,共6页
基金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公众参与环评行为的自在生成与制度回应--以个案分析为中心>(09SFB2055)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环境信息公开的二元结构及其制度安排>(09YJA820056)
+1 种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机制研究>(10zd&045)子课题<生态文明政府调节机制研究>
苏州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弱者权益保护"子课题<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以厦门市城市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座谈会为例,讨论公众参与环评座谈会召开前的信息发布状况,介绍了公众参与环评座谈会代表的产生过程及其代表性,分析公众参与环评座谈会中公众意见的表达方式,阐述了公众参与环评座谈会表达意见的有效性。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利益表达
座谈会
Keywords
city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assessm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expression ofbenefits
forum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
7
4
作者
蔡守秋
机构
武汉大学
法学
院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75,共5页
基金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问题研究>(10A2D008)的成果之一
文摘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干的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立法还存在法规不够齐全、配套,综合性的能源基本法还没有出台,某些可再生能源立法还相当欠缺或立法效力级别较低、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可再生能源法律与应对气候变化联系不够密切等问题。我国应在新制定的能源基本法和新修改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强调和突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管理,将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或《低碳经济促进法》与修改《可再生能源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种可再生能源一部法"的立法模式,进一步发挥政府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以及法律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针对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改进和健全可再生能源立法。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法
能源基本法
立法完善
分类号
D922.67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决公共交通拥堵问题的法治思考
5
作者
蔡守秋
机构
国家
上海财经大学
法学
院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2-58,共7页
基金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公众共用物的良法善治研究>(13&ZD17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公众共用道路是一种典型的公众共用物。我国应当基于公众共用物理论,从建设可持续公共交通的顶层设计的高度,从转变和端正公共交通治理和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解决公共交通拥堵问题。应当突出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将公众共用道路建设放在公共交通建设的首要位置,确立公众共用道路在城乡道路中的主体地位。公共交通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足和保障公众基本出行、行动自由和基本生活品运输的需要为优先目标。在公共交通领域实行良法善治,应当综合运用政府调整机制、市场调整机制和社会调整机制。破解公共交通拥堵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增加公众共用道路的数量和面积,重要措施是加强公众共用道路的管理、服务和相关法制建设。
关键词
公共交通拥堵问题
公众共用道路
公共交通法治建设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气候资源国家所有权问题探析
王树义
冯汝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完善我国土壤污染治理责任制度的思考
王欢欢
蔡守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城市规划环评中公众意见的表达途径——以厦门市海沧南部地区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座谈会为例
朱谦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的现状与发展
蔡守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解决公共交通拥堵问题的法治思考
蔡守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