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及实践研究:以广西某工业区为例
1
作者 李建辉 刘景洋 +2 位作者 王姣 董莉 张飞龙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4-1172,共9页
为有效推动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不断探索完善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方法体系,本文分析了园区审核特点,并对园区清洁生产理论基础以及园区审核模式、程序和途径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通过与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相对比,从审核内容、... 为有效推动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不断探索完善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方法体系,本文分析了园区审核特点,并对园区清洁生产理论基础以及园区审核模式、程序和途径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通过与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相对比,从审核内容、责任主体及审核层次等角度分析了园区审核的特点;其次,基于文献研究及对我国工业园区产业组成特点的分析,以及参考对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方法等,阐述了开展园区清洁生产审核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企业−行业−园区”“企业−集群−集群间−园区”两种审核模式和“5个阶段-12个步骤”的基本程序,并结合园区审核内容明确了“8+1+2”的审核途径;最后,在广西某工业区开展了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成功实践了“企业−集群−集群间−园区”的审核模式,并结合园区特点和审核目标,形成了“4个阶段-15个步骤”的审核程序,探讨了案例园区审核模式、审核程序及审核途径的选择依据和设置过程。针对审核发现的问题,案例研究从4个层面共提出21个清洁生产解决方案,方案的实施将对园区清洁生产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基于研究提出的园区审核方法,案例研究结合案例园区的审核需求和产业特点,形成了符合自身特色的审核模式和审核程序,有效提升了案例园区清洁生产审核的逻辑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园区审核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清洁生产审核 理论基础 审核模式 审核程序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源清单研究现状及进展
2
作者 许文 周潇云 +4 位作者 张玥 周杰甫 孙园园 师华定 白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72-2486,共15页
为探究污染源清单在土壤重金属溯源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结果,重点归纳总结了重金属污染源清单国内外研究进展、清单编制方法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大气排放清单编制是推动重金属源清单编制的主要技术力量... 为探究污染源清单在土壤重金属溯源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结果,重点归纳总结了重金属污染源清单国内外研究进展、清单编制方法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大气排放清单编制是推动重金属源清单编制的主要技术力量,近年来中国学者在以废气形式排放的重金属源清单编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泛,迁移转化复杂,单一介质的大气重金属排放清单不能完全满足土壤重金属源清单的构建需求。现阶段,重金属源清单信息在健康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中的综合应用正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趋势,并且在排放因子的本地化、排放来源识别和信息数据采集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需要建立更加精细化的活动水平数据和更多源项本地化的排放因子,重点关注新兴和潜在来源的重金属排放,以降低重金属源清单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源清单 污染溯源 土壤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物质流的北京市城乡住房建筑垃圾产生量模拟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董莉 刘景洋 +1 位作者 张泽乾 张敏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41-2052,共12页
为促进住房建筑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以北京市为例,构建住房建筑动态物质流模型,模拟1949~2100年北京市城镇和农村地区住房建筑流量-存量动态演变特征,预测城乡住房建筑垃圾产生量.结果表明,1949~2100年北京市城镇和农村地区住房建... 为促进住房建筑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以北京市为例,构建住房建筑动态物质流模型,模拟1949~2100年北京市城镇和农村地区住房建筑流量-存量动态演变特征,预测城乡住房建筑垃圾产生量.结果表明,1949~2100年北京市城镇和农村地区住房建筑新建和拆除量均周期性波动趋势,住房建筑存量大体呈现“S”型曲线趋势.城镇和农村的住房新建面积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达到最大峰值3145.6和788.7万m^(2),住房拆除面积分别于2094年和2016年达到最大峰值1500.8和453.5万m^(2),住房存量饱和值分别为8.0亿m^(2)和124.7万m^(2).至21世纪中后期,北京市将迎来建筑垃圾产量高峰期,并保持高位波动.建筑垃圾的最大峰值出现在2094年,总产量为2396.4万t.城镇和农村地区住房建筑垃圾中,水泥、砖块、沙子和碎石等是建筑垃圾中重量占比最大的成分,分别占住房建筑垃圾总重量的90.2%~95.5%和92.2%~94.1%,钢铁的重量占比分别为0.1%~4.5%和0.1%~3.0%.建筑长寿命情景可延迟住房建筑拆除高峰的到来,最大减量潜力为72.0%;将建筑垃圾作为城市矿产回收利用,最高可减少未来98.5%的原生钢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物质流 流量-存量 物质代谢 建筑垃圾 城市矿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过程铊物质流分析及减排策略
4
作者 董鹏昊 毕莹莹 +4 位作者 李泽莹 张耀宗 赵德润 顾和弦 孙晓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8期3360-3368,共9页
湿法炼锌是锌冶炼的主流工艺之一,铊作为锌精矿的伴生元素,其代谢产物会随着冶炼过程产生与排放,造成生态环境风险。本文针对湿法炼锌系统铊元素高度分散、代谢路径不清等问题,基于热力学模拟与物质流分析,研究铊在湿法炼锌全过程的迁... 湿法炼锌是锌冶炼的主流工艺之一,铊作为锌精矿的伴生元素,其代谢产物会随着冶炼过程产生与排放,造成生态环境风险。本文针对湿法炼锌系统铊元素高度分散、代谢路径不清等问题,基于热力学模拟与物质流分析,研究铊在湿法炼锌全过程的迁移路径与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湿法炼锌生产过程中,铊主要通过混合锌精矿输入,铊质量占铊总输入量的99.52%,铊主要通过高氟氯烟尘输出,铊质量占铊总输入量的67.81%,铊通过挥发窑窑渣输出,铊质量占铊总输入量的24.51%,少量铊通过酸性废水等废弃物及镉渣等副产品输出系统。在焙烧工序中,铊主要以Tl_(2)O形式输出;在浸出净化工序中,铊主要以Tl(OH)_(3)形式输出;在挥发窑及多膛炉工序中,铊主要以Tl_(2)O和TlCl形式排放至系统外。通过低铊锌精矿原料的使用、高氟氯烟尘铊定向富集回收、镉渣及酸性废水铊处理技术优化等措施,铊综合减排可达81.75%,开展源头过程末端协同治理可有效降低铊排放,实现铊资源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铊物质流 污染防控 减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