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二(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倬玮
于茵
+5 位作者
吴昌永
周岳溪
李利荣
刘殿甲
席宏波
牛远方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1-961,共11页
二(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DEH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增塑剂,而其作为一类生物内分泌干扰素,长期大量使用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综述了国内外DEHA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其中前处理技术主要有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
二(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DEH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增塑剂,而其作为一类生物内分泌干扰素,长期大量使用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综述了国内外DEHA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其中前处理技术主要有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同位素稀释法、顶空萃取法、液液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微波萃取法等,分析技术主要有光谱分析法、气相色谱分析法、液相色谱分析法及其联用分析法等;对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进行综述和对比,提出后续研究可从筛选液液萃取的萃取剂类型并联合超声等萃取技术,提高复杂样品体系中DEHA检测能力以及研发便携化、智能化检测仪器等方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DEHA)
检测方法
前处理技术
光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铁改性蓝藻生物炭去除水中四环素效能及机理
被引量:
4
2
作者
殷勤
闫海红
+3 位作者
梁雨
姜子健
年跃刚
周岳溪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64-2074,共11页
以蓝藻为原料制备生物炭,通过考察不同温度制备的蓝藻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效能,筛选最优制备温度。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不同铁炭比的铁改性蓝藻生物炭,研究其对四环素的去除效能、影响因素及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在700℃、铁炭质量比为1...
以蓝藻为原料制备生物炭,通过考察不同温度制备的蓝藻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效能,筛选最优制备温度。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不同铁炭比的铁改性蓝藻生物炭,研究其对四环素的去除效能、影响因素及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在700℃、铁炭质量比为1∶1条件下制备的铁改性蓝藻生物炭对四环素具有高效去除能力,60 min去除率可达87.2%,为改性前的1.2倍,吸附类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探讨铁改性蓝藻生物炭去除四环素性能与其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铁改性蓝藻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去除机理主要为吸附和化学降解作用,零价铁作为电子供体促进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含氧官能团作为电子转移桥梁在吸附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对铁改性蓝藻生物炭去除水中四环素效能的影响程度为SO_(4)^(2−)>Cl^(−),阳离子影响程度为Ca^(2+)>Na^(+),有机质黄腐酸相对于离子强度影响程度较弱。铁改性蓝藻生物炭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可为蓝藻资源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生物炭
四环素
吸附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底物浓度对反硝化MBBR处理反渗透浓水脱氮效能及脱氮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莉
闫国凯
+3 位作者
王海燕
凌宇
赵远哲
王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75-383,共9页
针对污水处理厂生产高品质再生水过程中低压反渗透单元(DFRO)产生的反渗透浓水中TN浓度高和 NOx^--N (NO3^--N+NO2^--N)占比高的问题,采用反硝化MBBR处理实际反渗透浓水,研究不同底物浓度下反硝化MBBR的脱氮效能和反硝化基因拷贝数的变...
针对污水处理厂生产高品质再生水过程中低压反渗透单元(DFRO)产生的反渗透浓水中TN浓度高和 NOx^--N (NO3^--N+NO2^--N)占比高的问题,采用反硝化MBBR处理实际反渗透浓水,研究不同底物浓度下反硝化MBBR的脱氮效能和反硝化基因拷贝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进水NO3^--N浓度为(8.70±6.34)^(24.23±8.69)mg L,TN浓度为(28.43±5.69)^(44.10±7.37)mg L时,随着浓度的升高NO3^--N和TN去除率保持平稳,但NO3^--N和TN去除速率上升,NO2^--N去除率和去除速率下降。进水NO2^--N浓度为(10.94±8.51)^(20.94±5.78)mg L时,随着浓度的升高,NO3^--N和TN去除率及去除速率降低,NO2^--N去除率及去除速率上升。反硝化MBBR填料生物膜主要由球菌、杆菌和少量丝状菌组成;填料生物膜和底泥中各脱氮基因拷贝数随NO3^--N和TN浓度增加而增大, nirK 、 nirS 和 Anammox 等基因拷贝数也随NO2^--N浓度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
反硝化MBBR
底物浓度
脱氮基因
NO2^--N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倬玮
于茵
吴昌永
周岳溪
李利荣
刘殿甲
席宏波
牛远方
机构
环境
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水
科学研究院
天津市生态
环境
监测
中心
中国
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电石厂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1-961,共11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402-002)。
文摘
二(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DEH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增塑剂,而其作为一类生物内分泌干扰素,长期大量使用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综述了国内外DEHA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其中前处理技术主要有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同位素稀释法、顶空萃取法、液液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微波萃取法等,分析技术主要有光谱分析法、气相色谱分析法、液相色谱分析法及其联用分析法等;对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进行综述和对比,提出后续研究可从筛选液液萃取的萃取剂类型并联合超声等萃取技术,提高复杂样品体系中DEHA检测能力以及研发便携化、智能化检测仪器等方面开展。
关键词
二(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DEHA)
检测方法
前处理技术
光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Keywords
di(2-ethyl hexyl)adipate(DEHA)
detection methods
pretreatment technique
spectroscopic analysis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分类号
X83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O657.31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改性蓝藻生物炭去除水中四环素效能及机理
被引量:
4
2
作者
殷勤
闫海红
梁雨
姜子健
年跃刚
周岳溪
机构
环境
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水
科学研究院
中国
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
环境
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64-2074,共11页
基金
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0YSKY-011)。
文摘
以蓝藻为原料制备生物炭,通过考察不同温度制备的蓝藻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效能,筛选最优制备温度。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不同铁炭比的铁改性蓝藻生物炭,研究其对四环素的去除效能、影响因素及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在700℃、铁炭质量比为1∶1条件下制备的铁改性蓝藻生物炭对四环素具有高效去除能力,60 min去除率可达87.2%,为改性前的1.2倍,吸附类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探讨铁改性蓝藻生物炭去除四环素性能与其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铁改性蓝藻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去除机理主要为吸附和化学降解作用,零价铁作为电子供体促进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含氧官能团作为电子转移桥梁在吸附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对铁改性蓝藻生物炭去除水中四环素效能的影响程度为SO_(4)^(2−)>Cl^(−),阳离子影响程度为Ca^(2+)>Na^(+),有机质黄腐酸相对于离子强度影响程度较弱。铁改性蓝藻生物炭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可为蓝藻资源化提供思路。
关键词
蓝藻
生物炭
四环素
吸附
降解
Keywords
cyanobacteria
biochar
tetracycline
adsorption
degrada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底物浓度对反硝化MBBR处理反渗透浓水脱氮效能及脱氮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莉
闫国凯
王海燕
凌宇
赵远哲
王欢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
污染
控制
技术
工程
研究
中心
环境
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75-383,共9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216-001)
文摘
针对污水处理厂生产高品质再生水过程中低压反渗透单元(DFRO)产生的反渗透浓水中TN浓度高和 NOx^--N (NO3^--N+NO2^--N)占比高的问题,采用反硝化MBBR处理实际反渗透浓水,研究不同底物浓度下反硝化MBBR的脱氮效能和反硝化基因拷贝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进水NO3^--N浓度为(8.70±6.34)^(24.23±8.69)mg L,TN浓度为(28.43±5.69)^(44.10±7.37)mg L时,随着浓度的升高NO3^--N和TN去除率保持平稳,但NO3^--N和TN去除速率上升,NO2^--N去除率和去除速率下降。进水NO2^--N浓度为(10.94±8.51)^(20.94±5.78)mg L时,随着浓度的升高,NO3^--N和TN去除率及去除速率降低,NO2^--N去除率及去除速率上升。反硝化MBBR填料生物膜主要由球菌、杆菌和少量丝状菌组成;填料生物膜和底泥中各脱氮基因拷贝数随NO3^--N和TN浓度增加而增大, nirK 、 nirS 和 Anammox 等基因拷贝数也随NO2^--N浓度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
反硝化MBBR
底物浓度
脱氮基因
NO2^--N积累
Keywords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
denitrifying MBBR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nitrogen removal genes
NO2^--N accumula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二(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张倬玮
于茵
吴昌永
周岳溪
李利荣
刘殿甲
席宏波
牛远方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铁改性蓝藻生物炭去除水中四环素效能及机理
殷勤
闫海红
梁雨
姜子健
年跃刚
周岳溪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底物浓度对反硝化MBBR处理反渗透浓水脱氮效能及脱氮基因的影响
李莉
闫国凯
王海燕
凌宇
赵远哲
王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