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滦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估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任晓庆 杨中文 +3 位作者 张远 王玉秋 周凯文 张鲁骏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72-79,共8页
滦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生态保障地区,亟需开展水生态承载力评估,识别承载力限制因素,以指导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滦河流域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等问题,采用WaREES框架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4个维... 滦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生态保障地区,亟需开展水生态承载力评估,识别承载力限制因素,以指导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滦河流域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等问题,采用WaREES框架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4个维度构建承载力评估和指标贡献量化方法,对滦河流域进行水生态承载力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滦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指数(HECCI)介于43.8~53.8之间,总体呈临界超载状态;水环境呈安全承载状态(均分为61.3),水安全和水生态均为临界超载状态,而水资源呈超载状态(均分为22.9);水资源禀赋弱和开发强度大是限制流域承载力的关键短板,水资源禀赋和水资源利用指数对流域HECCI的贡献率分别为6.4%和5.5%;水生生境质量、生物完整性和水文调节功能是水生态和水安全临界承载的主要控制因素。提出的水生态承载力评估技术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对流域/区域水生态环境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水生态承载力 WaREES框架 评估方法 指标贡献 滦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承载力概念辨析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远 周凯文 +2 位作者 杨中文 张鲁骏 任晓庆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53,共12页
水生态承载力是近年来所提出的新兴科学概念,对于衡量水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水生态承载力研究向系统化、标准化发展,文中通过文献调研回顾了水生态承载力发展进程,针对其概念不清与指标不一问题,基于水... 水生态承载力是近年来所提出的新兴科学概念,对于衡量水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水生态承载力研究向系统化、标准化发展,文中通过文献调研回顾了水生态承载力发展进程,针对其概念不清与指标不一问题,基于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性科学辨析并界定了水生态承载力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采用"目标-准则-指标"层级框架,经代表性指标频度分析与专家经验判断构建了由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4大核心功能构成的水生态承载力推荐指标体系。最后,从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实践方面提出水生态承载力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该研究将为水生态承载力的科学评价、优化调控及其管理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承载力 指标体系 水生态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滦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健康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田鹏 钱昶 +4 位作者 林佳宁 代阳 张远 丁森 高欣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58,共9页
生物完整性指数能够综合反映河流健康状况,是管理者制定科学保护恢复策略的有效评价工具。为全面了解滦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16年10-11月在滦河流域布设53个采样点,同时监测环境数据和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据。通过构建底栖动物生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能够综合反映河流健康状况,是管理者制定科学保护恢复策略的有效评价工具。为全面了解滦河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16年10-11月在滦河流域布设53个采样点,同时监测环境数据和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据。通过构建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体系,对53个采样点进行生物完整性健康评价。B-IBI计算结果显示,滦河流域53个采样点中,"健康"和"亚健康"等级共有24个,"一般"等级有12个,"差"等级有10个,"极差"等级有7个。"健康"和"亚健康"的采样点多分布在承德市上游和冀东地区的部分干流和支流,而中下游大部分采样点表现为"差"和"极差"的健康状况。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参照点B-IBI要显著高于受损点,表明所构建的B-IBI评价体系适用于在滦河流域开展河流健康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河流域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完整性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武夷山市水文调节服务评估 被引量:6
4
作者 夏瑞 张远 +4 位作者 杨辰 周宇建 杨中文 彭菲 马淑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3-1042,共10页
武夷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示范区,开展水文调节功能服务价值评估是福建省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需求.采用流域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在充分考虑流域气象、水文、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的基础上,精细化模拟了武夷山流域的水文过... 武夷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示范区,开展水文调节功能服务价值评估是福建省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需求.采用流域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在充分考虑流域气象、水文、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的基础上,精细化模拟了武夷山流域的水文过程,定量评估了2010年和2015年有植被覆盖和无植被覆盖两种条件下武夷山市及下属各行政区植被生态系统的径流调节量及其价值量.结果表明:(1)武夷山市2010年和2015年径流调节量分别为5.73×10^8和5.21×10^8m^3,折合人民币分别为35.93×10^8和37.46×10^8元.(2)2010年枯水期日均径流调节量相比丰水期下降了0.013×10^8m^3;2015年枯水期日均径流调节量相比丰水期下降了0.009×10^8m^3.(3)星镇村和洋庄乡径流调节价值量明显多于其他行政区,均超过10.48×10^8元;崇安街道和新丰街道相对较低,均低于1.59×10^8元;其他几个行政区基本持平,在3.26×10^8-6.70×10^8元之间.研究显示,武夷山市区由于植被丰富,林地覆盖面积较大且密度较高,总体水文调节能力较强,但同时也受区域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有植被覆盖条件下在应对非极端气候时可以维持较好的径流调节能力,然而在极端特大暴雨事件中,现有植被种类的截留能力还不足以应对短时强降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调节 分布式水文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 水源涵养功能 武夷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