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岸带城市环境—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评价及应用——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38
1
作者 张远 李芬 +2 位作者 郑丙辉 王西琴 刘鸿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2期53-56,共4页
在海岸带城市的环境—经济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海岸带城市的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天津市为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协调度和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天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相对趋于协调,但1995年... 在海岸带城市的环境—经济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海岸带城市的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天津市为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协调度和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天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相对趋于协调,但1995年后天津市的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已从经济增长滞后型发展为环境质量滞后型。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天津市未来15年的经济协调度和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发现天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在未来将显现下降趋势,从2 0 0 0年的0 .95下降到2 0 15年的0 .5 9,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在2 0 0 5年之后也开始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城市 经济-环境系统 协调度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入库河流大宁河回水区消落带土壤氨氮释放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德星 海热提 +2 位作者 郑丙辉 秦延文 张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9-52,共4页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通过消落带土壤氨氮释放动力学实验,研究了三峡入库河流大宁河消落带土壤氨氮释放动力学特征,并分析了样品组成特征对释放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很好的拟合大宁河回水区消落带土壤样品氨氮释放...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通过消落带土壤氨氮释放动力学实验,研究了三峡入库河流大宁河消落带土壤氨氮释放动力学特征,并分析了样品组成特征对释放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很好的拟合大宁河回水区消落带土壤样品氨氮释放动力学特征,前120分钟为快反应,氨氮释放速度较大,随后进入慢反应,逐渐达到最大氨氮释放量;(2)土壤样品释放动力学特征与总氮、总磷呈现较好的相关性,与有机质、样品氧化物组成、颗粒组成理化指标相关性较弱;(3)土壤样品释放动力学特征与可转化态氮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非可转化态氮的相关性较弱,这说明样品中氨氮的释放量主要受其可转化态氮含量控制。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支流大宁河回水区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入库河流 大宁河 回水区 消落带 氨氮 释放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入库河流大宁河回水区消落带土壤氨氮释放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晨光 徐德星 +1 位作者 张乃明 郑丙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93-96,109,共5页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通过消落带土壤氨氮释放动力学实验,研究了三峡入库河流大宁河消落带土壤氨氮释放动力学特征,并分析了样品组成特征对释放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大宁河回水区消落带土壤样品氨氮释放动...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通过消落带土壤氨氮释放动力学实验,研究了三峡入库河流大宁河消落带土壤氨氮释放动力学特征,并分析了样品组成特征对释放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大宁河回水区消落带土壤样品氨氮释放动力学特征,前120 m in为快反应,氨氮释放速度较大,随后进入慢反应,逐渐达到最大氨氮释放量;土壤样品释放动力学特征与总氮、总磷呈现较好的相关性,与有机质、样品氧化物组成、颗粒组成理化指标相关性较弱;土壤样品释放动力学特征与可转化态氮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非可转化态氮的相关性较弱,这说明样品中氨氮的释放量主要受其可转化态氮含量控制.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支流大宁河回水区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入库河流 大宁河 回水区 消落带 氨氮 释放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Ⅰ)——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技术 被引量:135
4
作者 孟伟 张楠 +1 位作者 张远 郑丙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共8页
对国内外水污染防治技术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水质管理技术——TMDL计划的技术框架和特点,指出TMDL对我国水质目标管理的借鉴意义.在“以人为本,保护水生态”以及“分类、分区、分级、分期”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了以保持... 对国内外水污染防治技术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水质管理技术——TMDL计划的技术框架和特点,指出TMDL对我国水质目标管理的借鉴意义.在“以人为本,保护水生态”以及“分类、分区、分级、分期”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了以保持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阐述了该体系的内涵和特点,研究了面向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技术方法,对水环境生态分区、水质标准体系的建立、水污染控制单元的选取、实际和允许负荷量的计算、污染负荷分配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就如何实现流域水质目标管理体系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 水生态 控制单元 总量控制 TM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水环境氮、磷营养盐分布特点 被引量:27
5
作者 秦延文 孟伟 +3 位作者 郑丙辉 雷坤 苏一兵 张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关键词 渤海湾 水体 柱状沉积物 分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沉积物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44
6
作者 王丽萍 周晓蔚 +1 位作者 郑丙辉 付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91-2198,共8页
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生物效应浓度法3种方法,考虑河口的水动力过程、沉积物分布和盐度影响,把长江口及毗邻海域划分为7个区域进行沉积物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的... 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生物效应浓度法3种方法,考虑河口的水动力过程、沉积物分布和盐度影响,把长江口及毗邻海域划分为7个区域进行沉积物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的底质生态环境均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属于中低度污染,口外区和舟山海区的沉积物质量较好,口门、最大浑浊带和杭州湾的沉积物质量较差。用同期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参数进行验证,生态响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地质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生物效应浓度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物对水生生物产生氧化压力的分子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34
7
作者 王丽平 郑丙辉 孟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0-388,共9页
为了能够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环境污染监测预警体系,人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有关环境污染物对分子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生物体内的氧自由基和其它活性氧分子(ROS)对组织和细胞成分造成的伤害,称之为氧化压力,环... 为了能够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环境污染监测预警体系,人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有关环境污染物对分子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生物体内的氧自由基和其它活性氧分子(ROS)对组织和细胞成分造成的伤害,称之为氧化压力,环境中的有毒物质能够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压力。生物体内的强氧化剂或体外因素(如环境污染物)引起的强氧化物与抗氧化防御系统之间的平衡能够用于评估环境压力对生物体产生影响的程度,尤其适合于评估不同种化学物质引起氧化损伤的程度。这些抗氧化防御系统及其对氧化压力的敏感性在环境毒物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多环芳烃、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多氯联苯、二氧芑和其它异型物质都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氧化压力。这些有毒物质能够引起各种有害影响,如对膜脂、DNA和蛋白产生损伤;改变抗氧化酶的活性等。总结了这种氧化压力的研究进展情况,并讨论了这些分子生物标志物在水生生物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物 抗氧化防御系统 水生生物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湖湖滨带已恢复与受损芦苇湿地环境功能比较 被引量:17
8
作者 田自强 郑丙辉 +1 位作者 张雷 刁文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625-2632,共8页
对西太湖湖滨带部分地段受损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进行修复的基础上,开展了修复后湿地和相邻受损湿地内植物生物量,湿地水体与泥积物中氮、磷含量,底泥有机质含量,底泥氮循环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底泥重金属种类和含量... 对西太湖湖滨带部分地段受损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进行修复的基础上,开展了修复后湿地和相邻受损湿地内植物生物量,湿地水体与泥积物中氮、磷含量,底泥有机质含量,底泥氮循环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底泥重金属种类和含量等湿地环境功能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受损湿地内近20m宽的陆向辐射带均为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以及人工种植的苏丹草、苦荚菜和黑麦草等鱼食青饲料所取代。与修复后湿地相比,每1m^2植物生物量较少了37%~60%。(2)两类湿地中的氮、磷营养盐浓度沿水向辐射带、水位变幅带到陆向辐射带依次呈递增趋势,且修复后湿地内水体中的无机氮浓度分别比受损湿地增加了25.36%,89.39%和2562.30%,其中以NH4^+-N为主,反硝化作用在已修复湿地中占主导地位。(3)两种湿地内的水向辐射带和水位变幅带底泥氮、磷含量均较低,陆向辐射带内较高,磷含量分别比受损湿地同一水位梯度高3.19,2.62、2.25倍和1.74倍;氮含量分别比受损湿地同一水位梯度高1.84,6.08、2.09倍和2.46倍。(4)两种湿地内的水位变幅带和陆向辐射带中的底泥有机质含量较高,其中已恢复湿地底泥有机质含量达到4.13%-5.65%。水向辐射带含量均较低,一般在0.65%-0.8%之间。(5)水位变幅带和陆向辐射带底泥有机质含量较高,其中已修复湿地泥积物有机质含量达到42.17%~56.5%。水向辐射带有机质含量均较低,一般在1.65%.8.03%之间;(5)受损湿地内的陆向辐射区和水位变幅区硝化细菌数量分别比反硝化细菌高3.73倍和1.73倍,水向辐射区底泥中的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基本相当;在已修复湿地内的陆向辐射区和水位变幅区反硝化细菌数量分别是硝化细菌数量的10.69倍和8.24倍,反硝化作用占绝对优势;在水向辐射区及开阔湖体,湖水的频繁交换作用,硝化细菌数量相对较多,硝化作用较强。(6)在湿地水位变辐区和陆向辐射区沉积物Mn含量较高,含量在800—1000mg/g之间。Cu、Zn、Pb等重金属污染元素含量分别为35.80.78.95μg/g,53.76—154.50μg/g和48.06—108.88μg/g,重金属污染对该区域水环境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滨带湿地 环境功能 芦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对化粪池出水净化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德星 海热提 +2 位作者 丁文明 张雷 郑丙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4-168,共5页
对比了四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化粪池出水COD、TP、NH3-N和SS的净化效果,试验系统均采用间歇式进水,时间间隔为1d。为期7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其中潜流(水平... 对比了四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化粪池出水COD、TP、NH3-N和SS的净化效果,试验系统均采用间歇式进水,时间间隔为1d。为期7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其中潜流(水平流)+垂直流(上行流)湿地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垂直流(下行流)+垂直流(上行流)湿地系统对TP、NH3-N、SS去除效果最好;选用含钙石灰石和含铁矿粉做填料、采用间歇式的运行方式可以提高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人工湿地 间歇式 潜流 垂直流 化粪池出水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湖河网区恢复与退化河岸带湿地生态及水环境功能比较 被引量:15
10
作者 田自强 韩梅 张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812-2822,共11页
对西太湖平原河网区严重退化的河岸带湿地进行恢复的基础上,开展了恢复后湿地和退化湿地内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植物干物质体内氮、磷含量,湿地水体中悬浮物含量、氮、磷营养物质浓度以及恢复后湿地内反硝化作用等湿地生态和水环... 对西太湖平原河网区严重退化的河岸带湿地进行恢复的基础上,开展了恢复后湿地和退化湿地内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植物干物质体内氮、磷含量,湿地水体中悬浮物含量、氮、磷营养物质浓度以及恢复后湿地内反硝化作用等湿地生态和水环境功能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已恢复湿地群落结构趋于完整,物种多样性指数值较高,一般在1.7~3之间,均匀度在0.5~0.9之间波动。退化湿地物种丰富度低,多样性指数值较低,分别在0.3~1.5(H′),0.15~0.65(J)之间波动。在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入侵的群落内,种类稀少,且分布极不均匀,仅在0.3~1(H′)和0.1~0.3(J)之间波动,群落结构严重退化。(2)在植物生长旺盛期,1m2湿地内的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香蒲(Typha orientalis)及茭草(Zizania latifolia)分别为42,18株和17株。其在湿地内的生物量分别为:4692,5142kg和2182kg;(3)上述物种单位干物质中的氮、磷平均含量分别达到2.88mg/g和2.09mg/g;沉水植物作为滨岸带湿地群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高的生物量,而且吸收氮磷能力强,单位干物质氮、磷含量分别达到7.27mg/g和4.14mg/g;(4)植物对水体及沉积物中可溶性氮、磷的有效吸收以及颗粒态磷的自然沉降作用,使得上游来水中的总氮浓度流经湿地时,降至0.15~0.89mg/L之间,平均下降了85%;总磷浓度则由进水时的0.248~0.598mg/L,降至出水时的0.002~0.083mg/L;(5)滨岸带湿地对河水中悬浮物的有效拦截、滞留和吸附作用,使得入湖河水中的悬浮物含量降低了90%以上;(6)在高温缺氧的环境中,滨岸带湿地表现出较强的反硝化作用,且由河心向河岸逐渐增强的趋势。近河心处测定的N2O通量为0.034~0.068之间,到河岸处升至0.046~0.089。反硝化作用是削减水体中氮负荷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湖 河网区 滨岸带湿地 生态和水环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沉积物中氮、磷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志梅 张雷 +3 位作者 郑丙辉 郭康权 秦延文 王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对2003-07在渤海湾采集的柱状沉积物中氮、磷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柱状沉积物中氮、磷空间分布特征是近岸高,远岸低;近岸P含量达0.410mg/g,远岸含量为0.233mg/g。其中磷主要以无机磷形式存在,无机磷约占总磷的50%以上;渤...  对2003-07在渤海湾采集的柱状沉积物中氮、磷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柱状沉积物中氮、磷空间分布特征是近岸高,远岸低;近岸P含量达0.410mg/g,远岸含量为0.233mg/g。其中磷主要以无机磷形式存在,无机磷约占总磷的50%以上;渤海湾沉积物中氮含量较高,平均达5.96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沉积物 氮、磷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流人工湿地修复河道水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万宾 段亮 田自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629-463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填料潜流湿地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为小城镇河网水体修复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了砾石、卵石、页岩3种不同填料潜流湿地对受污染河道水质修复的运行情况及处理效果。[结果]砾石、卵石、页岩填料湿地对受污染水体中TN、TP、C... [目的]研究不同填料潜流湿地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为小城镇河网水体修复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了砾石、卵石、页岩3种不同填料潜流湿地对受污染河道水质修复的运行情况及处理效果。[结果]砾石、卵石、页岩填料湿地对受污染水体中TN、TP、CODM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砾石床潜流湿地运行效果最好,平均可分别处理49.4%的TN、34.7%的TP及48.5%的CODMn。[结论]潜流人工湿地可以有效改善受污染河道水质,且投资少、操作简单,适于在小城镇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湿地 污染河水 砾石 卵石 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污染行业中致癌诱因物质的分析研究
13
作者 王玲玲 海热提 +1 位作者 刘琰 郑丙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201-205,共5页
工业生产活动中的加成、聚合、氧化偶合或氧化分解等过程往往会生成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通过吸入、接触、食入等途径暴露于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文章着重关注重污染行业中产生的致癌诱因物质,分析其产生环节、环境效应以... 工业生产活动中的加成、聚合、氧化偶合或氧化分解等过程往往会生成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通过吸入、接触、食入等途径暴露于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文章着重关注重污染行业中产生的致癌诱因物质,分析其产生环节、环境效应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暴露途径,进而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建议,以期降低致癌诱因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行业 致癌诱因物质 暴露途径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近期动态分析 被引量:44
14
作者 郑丙辉 田自强 +1 位作者 王文杰 李子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78-1085,共8页
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 ,利用遥感 (RS)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 ,对中国西部地区 12个省 (直辖市 ) 1995年和2 0 0 0年的 6种土地利用 /覆盖类型的遥感数据进行了制图及其叠加分析。结果表明 :(1)对 1330 0个土地利用 /覆盖类... 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 ,利用遥感 (RS)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 ,对中国西部地区 12个省 (直辖市 ) 1995年和2 0 0 0年的 6种土地利用 /覆盖类型的遥感数据进行了制图及其叠加分析。结果表明 :(1)对 1330 0个土地利用 /覆盖类型的图斑判读中 ,平均正确率 92 .92 %。同时对西部各省级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动态及更新成果进行的准确程度检查中 ,共获取全部 6个一级类型的动态图斑 13874 6个。地类更新平均准确率 97.71% ,勾绘图斑界线的准确率 99.85 %。 (2 )制图区域国土面积近 6 73万 km2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70 %。其中 ,耕地面积 5年来增加了 12 0 .6 5万 hm2 ,比 1995年增长了 2 .4 1% ;林地面积 5年来减少了 6 1.5 0万 hm2 ,比 1995年减少了 0 .6 1% ;草地面积减少了 119.6 5万 hm2 ,比 1995年减少了 0 .5 9% ;城镇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 5年来分别增加了 19.2 5万 hm2和 17.0 4万 hm2 ,比 1995年增加了 1.36 %和 1.4 4 %。另外 ,作为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的土地沙漠化和土地盐碱化 ,由于近年来的连续干旱以及油田开发等人为干扰的加剧 ,5 a来不可利用地面积扩大了 2 4 .2 8万 hm2 ,其中草地沙化面积占到 2 6 .9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动态分析 RS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典型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指标及评价 被引量:30
15
作者 张远 郑丙辉 +1 位作者 刘鸿亮 王西琴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7,52,共6页
以深圳市的3条河流为实例,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水化学和水生物指标为基础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提出了基于模糊概率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以反映河流健康... 以深圳市的3条河流为实例,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水化学和水生物指标为基础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提出了基于模糊概率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以反映河流健康状况以及不同健康状况河段所占的比例。结果表明,深圳河流有70%以上河段处于亚病态和病态状态,仅有45%的河段达到健康水平,说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严重,河流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模糊概率评价 河流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区划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87
16
作者 孟伟 张远 郑丙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3-300,共8页
系统总结了国际水生态区划的指标、方法和体系,分析了水生态区划在水质管理、河流生物监测、湖泊水库管理、湿地管理和水生生物区系研究中的作用和经验。在分析中国水体分区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水环境管理的要求,设想了我国水生态分... 系统总结了国际水生态区划的指标、方法和体系,分析了水生态区划在水质管理、河流生物监测、湖泊水库管理、湿地管理和水生生物区系研究中的作用和经验。在分析中国水体分区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水环境管理的要求,设想了我国水生态分区体系的构建思路,初步提出了适宜于我国的区划框架体系和主要选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区划 水生态系统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52
17
作者 秦延文 苏一兵 +2 位作者 郑丙辉 张雷 万峻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33,共6页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同时用2种评价方法对该海域底质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汞、锌含量平均值超过标准,其余项目未发现超标;其分布特征由于受沿岸不同污染源的污染影响,重金属污染物难以形成...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同时用2种评价方法对该海域底质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汞、锌含量平均值超过标准,其余项目未发现超标;其分布特征由于受沿岸不同污染源的污染影响,重金属污染物难以形成一定规律的分布状态。同时该海域底质环境质量总指数已达到污染程度和很强的生态危害,其中主要污染元素是Hg,已达重污染,并形成极强的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相关分析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氮、磷营养盐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61
18
作者 张远 郑丙辉 +2 位作者 刘鸿亮 富国 罗专溪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26,共4页
根据2004年4月调查结果,对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后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及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期蓄水后水体总磷、总氮的质量浓度平均为0.083 mg/L、1.56mg/L,其中总溶解性磷比例介于32%~82%,总溶解性氮为72%~95%.总磷浓度受蓄水的影... 根据2004年4月调查结果,对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后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及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期蓄水后水体总磷、总氮的质量浓度平均为0.083 mg/L、1.56mg/L,其中总溶解性磷比例介于32%~82%,总溶解性氮为72%~95%.总磷浓度受蓄水的影响较大,坝前区总磷浓度在蓄水后显著降低,ρ(N)/ρ(P)值提高.由于氮、磷营养盐浓度偏高,库区水体在二期蓄水后呈现富营养化趋势.营养盐浓度对不同类型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蓄水后长江干流为贫营养和中营养状态,而部分支流回水段已达到了富营养化程度,存在潜在的水华爆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 富营养化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西岸湖滨带水生生物分布特征及水质营养状况 被引量:83
19
作者 郑丙辉 田自强 +1 位作者 张雷 郑凡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214-4223,共10页
对太湖西岸湖滨带入湖河口区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种类、单位体积数量以及物种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水生生物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在调查到的5个浮游植物门类中,蓝藻和绿藻门种类占到46.81%和36.17%。单位水体中的物... 对太湖西岸湖滨带入湖河口区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种类、单位体积数量以及物种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水生生物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在调查到的5个浮游植物门类中,蓝藻和绿藻门种类占到46.81%和36.17%。单位水体中的物种数量分别占到总藻类的60.97%和34.49%,而硅藻门仅占到总藻类数量的3.07%。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基本在1.3—1.6和0.14—0.22之间波动。在调查到的71种浮游动物中,耐污染的桡足类和枝角类占36.62%。单位水体中的物种数量分别达到7.07×10^4个/L和7.76×10^4个/L;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趋于单一化,敏感种大量减少或消失,物种多样性指数值低下,日’及其均匀度值J仅分别为1.59和0.581左右。同时,部分耐污染和广布种大量繁殖,其单位水体中的物种数量平均占到底栖动物总量的84.76%。对入湖河口区24个点位的水质监测结果也表明,水体中的TN、TP浓度分别为3.50mg/L和0.28mg/L,分别高于国家湖泊水环境质量V类水质(TN≤2.0mg/L,TP≤0.2mg/L)标准。结合优势种和多样性指数水质分析方法,太湖西岸湖滨带水体水质已近严重富营养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西岸湖滨带 水生生物 水质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08年辽东湾水质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秦延文 郑丙辉 +2 位作者 张雷 雷坤 贾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87-992,共6页
根据2004—2008年5年对辽东湾各海域的监测数据,阐述了该海域水体营养盐和重金属的空间、季节分布特征规律,并对辽东湾海域的综合水质现状,海域营养结构及营养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基于Ⅰ类海水标准,辽东湾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D... 根据2004—2008年5年对辽东湾各海域的监测数据,阐述了该海域水体营养盐和重金属的空间、季节分布特征规律,并对辽东湾海域的综合水质现状,海域营养结构及营养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基于Ⅰ类海水标准,辽东湾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DIN),局部海域出现活性磷酸盐(DIP)、铜、铅超标现象.营养盐和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趋势均为北部海域污染最重,东部海域污染最轻,污染主要集中在锦州、盘锦、营口海域,且这3个海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随时可诱发赤潮.营养盐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趋势为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富营养化 空间分布 季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