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电极技术预处理腈纶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亚娥 李杰 +2 位作者 甄晓华 周岳溪 蒋进元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27,共4页
采用三维电极技术处理难降解腈纶废水,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了电解电压、反应时间以及pH对废水COD去除率和反应能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电压为20 V,电解时间为60 min,pH为5.0的条件下,三维电极对腈纶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29%左右... 采用三维电极技术处理难降解腈纶废水,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了电解电压、反应时间以及pH对废水COD去除率和反应能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电压为20 V,电解时间为60 min,pH为5.0的条件下,三维电极对腈纶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29%左右,废水的可生化性由0.28提高到0.41,处理每吨废水能耗为1.33 kW.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 腈纶废水 电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反硝化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林林 王海燕 +2 位作者 王海燕 杨慧芬 周岳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1,共4页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反硝化除磷机理及工艺。重点介绍了反硝化聚磷菌的微生物学特性和除磷特性,以及不同种类的反硝化除磷工艺,并对反硝化除磷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反硝化 除磷 反硝化聚磷菌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GGE技术在废水生物脱氮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柳栋升 王海燕 +2 位作者 杨慧芬 周岳溪 葛建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695-11697,共3页
介绍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DGGE)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了脱氮微生物种群的研究进展以及DGGE技术在废水生物脱氮系统中的应用,并对DGGE技术与其他分... 介绍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简称DGGE)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了脱氮微生物种群的研究进展以及DGGE技术在废水生物脱氮系统中的应用,并对DGGE技术与其他分子技术的联用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GE 脱氮微生物 生物脱氮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工艺处理糠醛废水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蒋进元 刘继霞 +3 位作者 潘一廷 陈晞 刘大均 周岳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38-940,共3页
将糠醛厂塔底废水与其他生产废水混合,利用SBR工艺进行处理,研究了运行工况、污泥负荷和进水pH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操作灵活;适宜运行参数为pH6~8,进水10min,搅拌100min,曝气120min。沉淀120min,出水10minl当进... 将糠醛厂塔底废水与其他生产废水混合,利用SBR工艺进行处理,研究了运行工况、污泥负荷和进水pH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操作灵活;适宜运行参数为pH6~8,进水10min,搅拌100min,曝气120min。沉淀120min,出水10minl当进水COD≤950mg/L,日污泥负荷MCOD/MMLSS=0.346时,出水COD〈10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废水 SBR 运行工况 污泥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DGGE研究臭氧耦合ASBR/SBR控氮磷污泥减量化工艺中的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林林 王海燕 +4 位作者 杨慧芬 何赞 周岳溪 张乐 庞朝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23-130,共8页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PCR-DGGE技术对臭氧耦合ASBR/SBR控氮磷污泥减量化工艺中的ASBR和污泥减量化前后的SBR中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SBR中的主要细菌类群为Firmicutes类群,β-pro-teobacterium类群,γ-proteobacterium类群和...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PCR-DGGE技术对臭氧耦合ASBR/SBR控氮磷污泥减量化工艺中的ASBR和污泥减量化前后的SBR中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SBR中的主要细菌类群为Firmicutes类群,β-pro-teobacterium类群,γ-proteobacterium类群和Bacteroidetes类群;污泥减量化后SBR中细菌丰富度与减量前相比有所增加,但是相似性指数极高,为85%;臭氧施加进行污泥减量对SBR中的优势菌群多样性影响不大,污泥减量化前后SBR反应器内均存在Firmicutes bacterium,Candidate division TM7,ammonia-oxidizingbacterium,Bacteroidetes bacterium,β-proteobacterium,Denitrifying bacterium,Pseudomonassp和Nitrosococcus halophilus Nc4,其中减量化后Bacteroidetesbacterium,β-proteobacterium,Denitrifying bacterium和Nitrosococcus halophilus Nc4的数量略高于污泥减量化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BR/SBR 臭氧耦合 污泥减量化 PCR-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条件对磷酸钙沉淀法回收磷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高英 叶荣 +1 位作者 宋永会 袁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8-62,共5页
磷酸钙沉淀法是从富磷废水中回收磷的主要工艺。为优化工艺,利用批次沉淀实验、热力学模拟计算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溶液pH值、初始Ca/P物质的量比、碳酸根和腐殖质浓度对磷酸钙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Ca/P物质的量比为1.67,磷酸根... 磷酸钙沉淀法是从富磷废水中回收磷的主要工艺。为优化工艺,利用批次沉淀实验、热力学模拟计算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溶液pH值、初始Ca/P物质的量比、碳酸根和腐殖质浓度对磷酸钙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Ca/P物质的量比为1.67,磷酸根浓度为0.35mmol/L、0.70mmol/L、1.4mmol/L时,能够实现快速反应的最小pH值分别为9.5、9.0和8.0。最终沉淀产物以热力学上最稳定的羟磷灰石形态存在。pH=8.0时,碳酸根和腐殖质会抑制磷酸钙沉淀反应;但pH>9.0时,它们对反应的影响甚小。提高溶液pH值和Ca/P物质的量比均可降低干扰,有效提高沉淀反应效率。调控溶液pH值和Ca/P物质的量比是利用磷酸钙沉淀工艺从废水中回收磷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磷酸钙 Ca/P物质的量比 PH值 磷回收 沉淀 碳酸根 腐殖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铁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磷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冯春华 周岳溪 +2 位作者 将进元 王海燕 胡翔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25,共3页
为使废水中磷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生物法与化学法结合(即BC法)是目前除磷的发展趋势,但絮凝剂对系统中微生物的影响研究仍较少。氯化铁是除磷过程中常用的絮凝剂,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其对SBBR反应器中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TP质... 为使废水中磷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生物法与化学法结合(即BC法)是目前除磷的发展趋势,但絮凝剂对系统中微生物的影响研究仍较少。氯化铁是除磷过程中常用的絮凝剂,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其对SBBR反应器中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TP质量浓度为2.34~7.13mg·L-1,每星期向反应器中投加一次氯化铁(投加质量浓度为3mgFeCl3·(L废水)-1时,反应器对TP的去除率在86.5%以上,出水质量浓度稳定在0.5mg·L-1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GB18918-2002);过量的氯化铁则因抑制生物膜中微生物活性,不利于磷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除磷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 氯化铁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中磷的回收和利用途径 被引量:8
8
作者 袁芳 汪莉 +1 位作者 宋永会 王建森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48-551,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污水中磷回收的主要技术方法,重点针对磷酸铵镁结晶法,对磷酸铵镁的形成、用途及该方法的可行性做了详细的介绍与评述。同时,阐述了利用磷酸盐溶解微生物,实现磷产品肥效的回收。并对今后磷回收、回用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污水 磷回收 磷肥 磷酸铵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式A/O/IAT-IAT工艺处理效果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柴延丽 周岳溪 +1 位作者 王海燕 蒋进元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对内循环式A/O/IAT—IAT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在2种不同工况下的脱氮除磷效果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工况1(HRT为20h.SRT为3.5d).出水ρ(CODCr),ρ(NR4^+-N),ρ(PO4^3--P)分别为9.2~30.6,3.2~7.6和0... 对内循环式A/O/IAT—IAT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在2种不同工况下的脱氮除磷效果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工况1(HRT为20h.SRT为3.5d).出水ρ(CODCr),ρ(NR4^+-N),ρ(PO4^3--P)分别为9.2~30.6,3.2~7.6和0.2~0.5mg/L;工况2(HRT为15h,SRT为5.0d),出水P(CODCr),ρ(NH4^+-N),ρ(PO4^3--P)分别为1.2~23.0,0.1~2.1和0.3~1.3mg/L.试验结果表明:与工况1相比,工况2NH4^+-N和SS平均去除率分别上升了12%和59.4%,而PO4^3--P却下降了7.9%.同时,2种工况下活性污泥特性也发生了变化,SV由75%~80%下降到37%~54%.2种工况下微生物优势菌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基本为变型杆菌;工况1活性污泥中优势微型动物为着生型原生动物,而工况2中则以硝化指示生物为主,且着生型后生动物的密度是工况1的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式A/O/IAT—IAT工艺 脱氮除磷 活性污泥 微生物群落结构 原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T-IAT生物膜法处理高含盐废水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发珍 陈晞 +2 位作者 蒋进元 周岳溪 解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25-28,共4页
以含盐量为60000mg/L(以NaCl计)的模拟工业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A/DAT-IAT生物膜反应器,研究A/DAT-IAT工艺对投加悬浮填料后高含盐废水的处理,并以CODCR/NH4^+-N、PO4^3-P等作为指标评价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总水力停留... 以含盐量为60000mg/L(以NaCl计)的模拟工业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A/DAT-IAT生物膜反应器,研究A/DAT-IAT工艺对投加悬浮填料后高含盐废水的处理,并以CODCR/NH4^+-N、PO4^3-P等作为指标评价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总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3h、pH=7.5、25℃条件下,进水P(CODCr),P(NH4^+-N)和P(P4^3-P)分别为907.4-1210.0mg/L,86.2-99.7mg/L和3.6—51mg/L。CODCr,NH4-N和PO4^3--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9%、38.6%和93、5%,平均出水ss为198mg/L,其中CODn和PO4^3-P的去除效果较好。研究表明,A/DAT-IAT生物膜法较其他活性污泥法有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工程 高含盐废水 A/DAT-IAT生物膜工艺 悬浮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反应器启动过程中污泥吸附作用的初步分析
11
作者 殷培杰 周岳溪 吴晓芙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24,共3页
通过启动处理印染废水的SBR反应器,研究了人工配制印染废水中4BS和CODCr的去除情况。研究表明:对4BS的去除主要是以污泥吸附为主,部分来自厌氧降解,累积了较高4BS的活性污泥,对其去除4BS和CODCr影响不大,因此可以认为污泥吸附作用产生... 通过启动处理印染废水的SBR反应器,研究了人工配制印染废水中4BS和CODCr的去除情况。研究表明:对4BS的去除主要是以污泥吸附为主,部分来自厌氧降解,累积了较高4BS的活性污泥,对其去除4BS和CODCr影响不大,因此可以认为污泥吸附作用产生一定的缓冲能力,减缓了4BS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 启动 吸附能力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