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高原近3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与动因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锡饮 师华定 +1 位作者 王秀茹 孟凡浩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2-1110,共9页
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获取蒙古高原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对其变化过程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近30年来蒙古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蒙古高原近30年来,草地总面积减少明显,裸地大面积增加,... 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获取蒙古高原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对其变化过程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近30年来蒙古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蒙古高原近30年来,草地总面积减少明显,裸地大面积增加,城乡建设用地扩张显著;耕地、林地、水域面积有所增加。草地退化与荒漠化成为蒙古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的显著时空特征,内蒙古较蒙古国形势严峻,内蒙古的林业生态工程在缓和生态环境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人口、政策、经济及气候变化是导致蒙古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数据库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绿色新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飞 宋玉祥 付加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107,共3页
为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推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的概念。"绿色新政"涵盖了"绿色领导力"、"绿色政策改革"、"绿色经济"、"绿色投资"等多方面的内容。... 为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推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的概念。"绿色新政"涵盖了"绿色领导力"、"绿色政策改革"、"绿色经济"、"绿色投资"等多方面的内容。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推进绿色发展规划。对于我国而言,选择"绿色新政"和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需要协调各种政策,确保以经济最优的方式过渡到绿色低碳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 “绿色新政”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主要CO_2排放国家和地区的排放状况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向亮 高庆先 +1 位作者 周锁铨 陈永立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5期278-284,共7页
通过对国际能源机构(IEA)最新公布的各国CO2排放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1990—2005年世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CO2排放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降幅较大,而且在2000年之后基本保持稳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CO2排... 通过对国际能源机构(IEA)最新公布的各国CO2排放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1990—2005年世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CO2排放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降幅较大,而且在2000年之后基本保持稳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CO2排放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非OECD国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CO2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整体上也呈现负增长,但各国情况相差较大。在人均排放量方面OECD国家普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大多数非OECD国家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CO2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化石能源部门CO_2排放源状况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向亮 高庆先 +3 位作者 刘学锋 周锁铨 付加锋 师华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6-91,共6页
能源部门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1990—2005年,电力和热力是能源部门CO2排放的主要排放源,其次是交通运输业。从200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非OECD国家主要地区的能源部门各排放源对人均CO2排放的贡献率的情况看,北美OECD地区是电... 能源部门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1990—2005年,电力和热力是能源部门CO2排放的主要排放源,其次是交通运输业。从200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非OECD国家主要地区的能源部门各排放源对人均CO2排放的贡献率的情况看,北美OECD地区是电力和热力人均CO2排放量最高的地区,其他各排放源不同程度地高出世界平均水平;整体上,非OECD国家主要地区的能源部门各排放源对人均CO2排放的贡献率差异较大,各地区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生活水平影响能源部门各排放源对人均CO2排放的贡献率。从2005年主要国家的能源部门各排放源对人均CO2排放的贡献率的情况看,除印度外,电力和热力是大多数国家能源部门的CO2主要排放源。中国的电力和热力对能源部门人均CO2排放的贡献率最大。各国对能源部门人均CO2排放的贡献率的次排放源情况相差较大,美国和欧盟(27)主要是交通运输业等服务型产业,中国主要是制造业和建筑业等第二产业,其他国家的次排放源分布相对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能源部门 排放源 电力和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