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移动监测技术在大气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朱明玉
初红涛
高元官
李刚
全权浩
蔡爀基
赵刚
张浩
杨小阳
|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全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研究及未来我国标准展望 |
和金梅
王宗爽
郭敏
顾闫悦
江梅
胡京南
武雪芳
柴发合
|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3
|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气中可凝结颗粒物的迁移变化规律研究 |
续鹏
马京华
杜谨宏
刘妍
张皓
薛志钢
|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依托标准,促进煤电清洁高效发展——DB64/1996—2024《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解读 |
张明慧
江梅
张国宁
|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基于CMAQ模式的中国大气BaP迁移转化模拟研究 |
闫文君
刘敏
刘世杰
何友江
唐伟
汪青
李晔
孟凡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6
|
泸州市大气PM_(2.5)浓度特征及成因分析 |
孙文欣
景雪雪
魏阳冰
尉鹏
吕玲玲
褚旸晰
朱仁成
胡京南
|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云岗石窟地区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研究 |
姜振远
王玮
张孟衡
陈宗良
张远航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
1992 |
4
|
|
8
|
中国机动车排放模型的研究与展望 |
王歧东
丁焰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9
|
大气颗粒物暴露与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
游燕
白志鹏
|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0
|
|
10
|
厦门春季低空大气酸沉降垂直分布的研究 |
齐立文
汤大钢
刘红杰
崔平
熊鉴洋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
1996 |
2
|
|
11
|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的协同减排分析 |
付加锋
岳丽艳
郑林昌
刘倩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2
|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五章 渡口地区气溶胶粒子谱分布 |
赵德山
陈延智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3
|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六章 气溶胶的化学特性 |
赵德山
陈延智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4
|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二章 观测仪器、分析方法及其资料处理原则 |
赵德山
陈延智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5
|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赵德山
陈延智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6
|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四章 气溶胶各种浓度的变化规律 |
赵德山
陈延智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7
|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三章 气溶胶污染现状与特征 |
赵德山
陈延智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8
|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一章 概况 |
赵德山
陈延智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19
|
渡口市旱季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研究 第七章 三个工业区气溶胶的主要来源及其对污染的贡献 |
赵德山
陈延智
唐孝炎
唐士豹
何鸿治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
1985 |
0 |
|
20
|
燃煤电厂排出的有害痕量元素对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 |
齐立文
苏力萍
曾荣树
徐文东
|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