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煤浆气化炉协同处置煤液化残渣的PAHs排放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雪冰 李丽 +3 位作者 黄泽春 闫大海 于泓锦 王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845-3852,共8页
采用现场工程试验方法对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协同处置煤液化残渣(CLR)过程中多环芳烃(PAHs)的排放特征及环境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空白工况(不混磨CLR制浆)和协同处置工况(混磨15%CLR制浆)下,气化炉内温度、压力与合成气组分变化及... 采用现场工程试验方法对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协同处置煤液化残渣(CLR)过程中多环芳烃(PAHs)的排放特征及环境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空白工况(不混磨CLR制浆)和协同处置工况(混磨15%CLR制浆)下,气化炉内温度、压力与合成气组分变化及所有排放节点固态液态气态排放物中16种PAHs含量及毒性当量浓度分析,评估CLR协同处置过程中PAHs的环境风险及该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协同处置15%液化残渣过程对气化炉自身产气量及压力无显著影响,炉内温度升高5~11℃,对H2和CO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协同处置过程造成部分气态排放产物和液态排放物中PAHs含量增加,但增幅很小,且毒性当量浓度也远低于标准限值,新增环境风险很小;协同处置过程使固态排放产物中PAHs含量显著增加,但总毒性当量浓度依然较低,固态产物中PAHs的排放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气化炉 协同处置 煤液化残渣 多环芳烃 排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