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划时代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士坤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7,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理论战线上取得的最伟大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的划时代意义就在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谷时期,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在实践中极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理论战线上取得的最伟大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的划时代意义就在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谷时期,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在实践中极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贡献。它的划时代意义还在于:在与其他理论思潮的较量中具有不可战胜的优势地位。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使中华民族大踏步地赶上时代发展的新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时代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逻辑 被引量:1
2
作者 姬超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0,160,共1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前的改革相比,当前阶段的改革更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改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发生了变化。不能将全面深化改革理解为仅仅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前的改革相比,当前阶段的改革更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改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发生了变化。不能将全面深化改革理解为仅仅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是西方市场经济的渐进实现版本。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重在克服增量改革的局限性和过度市场化的风险,通过优化存量带动增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原则上,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政府与市场力量的相互增强;在改革面向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为全球市场竞争、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健康有序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在改革的具体着力点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要重点着眼于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协同联动机制和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力作——雷云《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评介
3
作者 张国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雷云 浙江大学出版社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理论工作者 评介 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传统文化底蕴研究——在“两个结合”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被引量:17
4
作者 潘丽嵩 范晓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8,共10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论断,表明我们走出一条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现代化建设新道路。此论断的提出为世界发展模式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彰显中...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论断,表明我们走出一条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现代化建设新道路。此论断的提出为世界发展模式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已然开启,我们更应在"两个结合"理论指导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届六中全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学理性问题 被引量:9
5
作者 韩庆祥 张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4,F0002,共11页
当前,我国理论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大致经历四个阶段:思想宣传—文本阐释—提炼概括—体系建构。目前,其研究已进入第四个阶段,需要以建构性思维来探究这一思想的重大学理性问题。从时代需求和问题导向两... 当前,我国理论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大致经历四个阶段:思想宣传—文本阐释—提炼概括—体系建构。目前,其研究已进入第四个阶段,需要以建构性思维来探究这一思想的重大学理性问题。从时代需求和问题导向两个方面综合考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性和整体性,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理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根基,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两个行”的关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贡献及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继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方向、路径和框架,以及党的二十大以后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生长点等10个重要学理性问题,就需要深入研究。从总体上说,在“体系建构”阶段,目标是建构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因此,系统性和整体性、学理性和逻辑性、精准性和稳定性、世界性和通识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体系建构 学理性 “六个必须坚持”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5
6
作者 韩喜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3,共7页
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论自信是历史的持续积淀,是推动实践发展直接、有效、鲜活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论自信是历史的持续积淀,是推动实践发展直接、有效、鲜活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时代的科学把握和准确判断是理论自信的来源。理论自信具有增强战略定力、提高发展自信和执政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战略支撑等巨大功能。我们要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中增强理论自信,在系统学习中创新发展理论,在指导实践中展现理论价值,在回答问题中坚定理论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理论自信 战略定力 理论与实践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明 《毛泽东研究》 2019年第2期23-34,共12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复杂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相互结合的理论产物,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视角理解中国特色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复杂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相互结合的理论产物,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视角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其显著的理论特色。它继承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特点加强与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地位,锚定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航向。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此外,还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发展主线以及发展理念出发,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构筑了完整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思想 理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整体性研究视域 被引量:3
8
作者 邹升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38,共7页
从整体性视角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整体性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成熟和定型,而且对于实现新时代... 从整体性视角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整体性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成熟和定型,而且对于实现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整体性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整体性研究,应改变以往把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以分门别类研究的固有模式,强化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研究;要从比较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以及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互统一等多重视角展开具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整体性 研究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战略判断的深刻意涵——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之一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永贵 徐俊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3,共6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战略判断是党基于对坚实的理论依据、深厚的历史依据和鲜活的现实依据的深刻把握与综合分析的结果,开创了马克思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战略判断是党基于对坚实的理论依据、深厚的历史依据和鲜活的现实依据的深刻把握与综合分析的结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方位,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集中展现了党的担当精神、为民情怀、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意涵丰富而深刻。这一战略判断无论是在思想认识上、心理准备上、情感认同上,还是在宣传学习上、理论阐述上、政策衔接上,都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必须加以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逻辑依据 精神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性自觉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朋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1,共6页
制度自身结构的科学性、建构过程的自主性和制度运行的有效性是影响制度自信效度的三维要素。制度体系由基础层面的制度、中观层面的体制和微观层面的机制构成。从基础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高度自信的制度,但是在诸多机制... 制度自身结构的科学性、建构过程的自主性和制度运行的有效性是影响制度自信效度的三维要素。制度体系由基础层面的制度、中观层面的体制和微观层面的机制构成。从基础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高度自信的制度,但是在诸多机制层面并非尽善尽美。因此,坚定制度自信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机制层面客观存在的短板。总体上看,这些短板集中体现在3个层面:机制建设整体水平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度数量与制度质量缺乏合理均衡、执行效力较为孱弱。在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补齐短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抓住关键环节。对此,促进系统优化、发挥正效应、提升执行力、大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是必须重视的4大基础性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自信 短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柱 《毛泽东研究》 2015年第4期86-92,共7页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毛泽东领导创立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立足点,是贯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不能有任何动摇或放弃的基本原则,也是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前提。毛泽东开始的探索工作,是希望能找到一条...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毛泽东领导创立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立足点,是贯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不能有任何动摇或放弃的基本原则,也是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前提。毛泽东开始的探索工作,是希望能找到一条比苏联、东欧搞得更好、更快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而这一探索的主题,就是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在新时期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内在含义就包含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这一主题。这表现了毛泽东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统一的一个重要特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创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联接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国情 实事求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哲学理论
12
作者 高宝柱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6期15-25,共11页
着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殊由来论、类型归属论、历史方位论、现实本质论和发展道路论这五论的联系和统一上,揭示中国为什么必须搞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什么特质的社会主义,确定什么样的实践"中心"、实行什么样的... 着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殊由来论、类型归属论、历史方位论、现实本质论和发展道路论这五论的联系和统一上,揭示中国为什么必须搞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什么特质的社会主义,确定什么样的实践"中心"、实行什么样的思想路线,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证"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要义"的深邃历史根源、深刻现实依据、客观内在性质、根本思想原则,从而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层级内容的,其所独具的这一整套历史哲学理论,作出概要式的梳理和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历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针
13
作者 梁柱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2,共5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涵作了科学定位,指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讲话,以鲜明而深刻的语言阐释了这一历史定位,强调...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涵作了科学定位,指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讲话,以鲜明而深刻的语言阐释了这一历史定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全面坚持和把握这一科学定位,有助于我们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有助于我们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业中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辩证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社会形式
14
作者 李士坤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3,共5页
1982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它就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的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的社会存在形式。为适应世界发展新形势和我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 1982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它就是我们要为之奋斗的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的社会存在形式。为适应世界发展新形势和我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要求实现之后,我国将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人民生活富裕的国家。这种小康社会,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小康社会 具体社会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及其时代价值
15
作者 黄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94-96,共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因其实践生成模式及价值定位准确、评价标准多元、实现手段多样,开创了不同于以往社会公正的历史和理论空间,对于继续深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因其实践生成模式及价值定位准确、评价标准多元、实现手段多样,开创了不同于以往社会公正的历史和理论空间,对于继续深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正确理解中国当下现实的公正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实践,推动世界范围公正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党的自信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秋良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18,共6页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事实,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共产党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党的自信在于它以马克思为立党之本,在于它是一个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政党,在于它的伟大领导力,在于它的民主集中制,...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事实,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共产党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党的自信在于它以马克思为立党之本,在于它是一个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政党,在于它的伟大领导力,在于它的民主集中制,在于它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考、解读党的自信,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坚定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自信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原创性贡献
17
作者 佘明薇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3,89,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思想的创立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思想的创立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和“十三个方面的成就”。这一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路径及其成果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创新与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长的基本逻辑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朋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4,共7页
富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制度是现代国家成长发展的必备要素。制度建设的重要旨向在于激发和巩固制度自信,进而凝聚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础。当前中国制度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树立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自信。制度建设本... 富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制度是现代国家成长发展的必备要素。制度建设的重要旨向在于激发和巩固制度自信,进而凝聚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础。当前中国制度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树立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自信。制度建设本身不断演进的规律表明,坚定的制度自信既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所蕴含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其表现出来的强大感召力,又源自其改革创新的鲜明特质及因此而来的强大生命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言,创新性特质使其成长发展起来,源于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制度建构的自主性和制度运行的有效性则使其不断走向成熟。因此,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制度自信与制度创新辩证统一起来,把制度创新看作制度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制度自信则是制度创新的保障和推动力,从而形成制度创新与制度自信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制度成长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建设 创新 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诉求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健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2-24,共3页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既有助于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又...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既有助于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又统领着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和平发展 新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创新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明海 周宏军 张友奇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0,共5页
通过社会化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注重传播创新。在传播模式优化方面,要实现文本输出向人本传播的路径转向。在传播话语构建方面,要体现宏大叙事与平民叙事的有机耦合。在传播渠道整合方面,要追... 通过社会化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注重传播创新。在传播模式优化方面,要实现文本输出向人本传播的路径转向。在传播话语构建方面,要体现宏大叙事与平民叙事的有机耦合。在传播渠道整合方面,要追求单一媒体转向多重媒体的集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模式 传播话语 传播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