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井下瓦斯爆炸后爆源临近区域特殊热环境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庆华 段玉龙 +2 位作者 周心权 唐韩英 覃木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65-1171,共7页
为了研究瓦斯爆炸诱发次生灾害的致灾热因素,对煤矿瓦斯爆炸特殊热环境进行了分析。将瓦斯爆炸后的特殊热环境分为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火焰波、较高温常压的爆源邻近区域的动态热环境两部分。通过对瓦斯爆炸火焰波的特征的理论分析和... 为了研究瓦斯爆炸诱发次生灾害的致灾热因素,对煤矿瓦斯爆炸特殊热环境进行了分析。将瓦斯爆炸后的特殊热环境分为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火焰波、较高温常压的爆源邻近区域的动态热环境两部分。通过对瓦斯爆炸火焰波的特征的理论分析和相关专家学者开展的瓦斯爆炸实验所测得火焰波特征数据,对爆炸火焰波的温度、速度等参数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结合瓦斯爆炸后瞬间爆源所在巷道空气温度随距离的分布规律及数值模拟技术对爆炸后爆源临近区域的较高温、常压的动态热环境进行了研究。得出,瓦斯爆炸大多数是弱爆燃状态。爆炸后爆源临近区域空气温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高温区域逐渐向远离爆源的方向运移,高温的持续时间越来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瓦斯爆炸 爆源 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变形局部化过程的数字散斑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东明 胡千庭 王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7-571,共5页
采用激光数字散斑光测方法,对泥砂岩和泥岩这两种不同岩性的软岩试件在单轴受压状态下变形局部化的全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经过一系列散斑干涉的相关分析,实时跟踪了软岩应变局部化的变化规律,观测到了软岩应变局部化带的"转动&qu... 采用激光数字散斑光测方法,对泥砂岩和泥岩这两种不同岩性的软岩试件在单轴受压状态下变形局部化的全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经过一系列散斑干涉的相关分析,实时跟踪了软岩应变局部化的变化规律,观测到了软岩应变局部化带的"转动"全过程,并确定了局部化起动的时刻及局部化带内的变形速度。当荷载增加到峰值强度的60%后,泥砂岩出现稳定的变形局部化带。与泥砂岩的单斜局部化带不同,泥岩产生了共轭的交叉局部化带,并沿局部化带发生断裂破坏。实验结果表明,软岩的变形局部化起动时间要早于强度较高的脆性岩石,且软岩的局部化发展过程比脆性岩石稳定、持续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变形局部化 数字散斑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现状及预警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旭超 孙东玲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63,69,共4页
针对我国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的现状,系统地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八大主要规律。为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介绍了一套集地质测量、生产、技术、调度、通风、防突、监控等各实体部门的安全生产信息于一体的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预警技术。... 针对我国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的现状,系统地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八大主要规律。为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介绍了一套集地质测量、生产、技术、调度、通风、防突、监控等各实体部门的安全生产信息于一体的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预警技术。研究认为: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预警技术能相对准确地分析、预测、警报防突工作面所处的危险隐患与前方突出危险程度的发展趋势,有助于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更加精确化、防突工作更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预警 防突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梁山南矿井煤自燃标志气体及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4-36,124,共4页
根据中梁山南矿井k1煤层煤样程序升温试验结果分析,CO出现的温度最低(77℃),因此选取CO作为该矿煤自然发火的标志性气体。针对CO标志气体检测温度范围较宽、受风流和煤炭极缓慢氧化的影响,提出综合采用CO气体绝对生成量指标和R2指标(CO... 根据中梁山南矿井k1煤层煤样程序升温试验结果分析,CO出现的温度最低(77℃),因此选取CO作为该矿煤自然发火的标志性气体。针对CO标志气体检测温度范围较宽、受风流和煤炭极缓慢氧化的影响,提出综合采用CO气体绝对生成量指标和R2指标(CO增加量与氧气减少量的比值),建立早期预测煤自然发火的指标体系,并建议将R2指标达到0.4%~0.5%时作为自然发火预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火 标志气体 指标体系 CO R2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面“三压带”分段注水机理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9-114,共6页
针对高瓦斯、大风量及突出掘进面的治尘难题,提出掘进面"三压带"分段注水新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法对"三压带"分段注水机理进行研究;根据钻煤屑全水分分析法、滤膜测尘法及钻屑量称重法,分别对"三压带"采用... 针对高瓦斯、大风量及突出掘进面的治尘难题,提出掘进面"三压带"分段注水新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法对"三压带"分段注水机理进行研究;根据钻煤屑全水分分析法、滤膜测尘法及钻屑量称重法,分别对"三压带"采用分段注水前后煤体湿润半径、降尘效率及应力分布规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掘进面"三压带"采用分段注水后,煤层湿润半径达2 m左右;司机处及其后10 m处降尘效率分别达到66.5%、67.6%;卸压带被延伸到9 m左右,9~12 m范围内的集中应力带峰值相比注水前明显降低,能取得较好的防尘及防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面“三压带” 分段封孔 分段注水 防尘 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伪斜采煤法基本顶破断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施峰 王宏图 +2 位作者 范晓刚 袁志刚 胡国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1-1005,共5页
为弄清俯伪斜采煤法基本顶破断的具体情况,以某俯伪斜采煤法的悬露基本顶为研究对象,应用弹性薄板理论,建立了俯伪斜基本顶的力学模型,分析并得到了充填体对基本顶的支撑载荷函数,运用李滋法和挠度的叠加原理,推导出基于采空区充填的俯... 为弄清俯伪斜采煤法基本顶破断的具体情况,以某俯伪斜采煤法的悬露基本顶为研究对象,应用弹性薄板理论,建立了俯伪斜基本顶的力学模型,分析并得到了充填体对基本顶的支撑载荷函数,运用李滋法和挠度的叠加原理,推导出基于采空区充填的俯伪斜基本顶挠曲函数,并对基本顶的破断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冒落矸石在采空区的不完全充填,导致俯伪斜基本顶的挠度沿倾向不对称,最大挠度为60.9 cm,位于倾斜中上部;基本顶沿倾斜方向由上向下分段破断,并且形成相对稳定的铰接结构,分段岩块沿走向破断距也有差别,倾斜中上部破断距小于下部。理论计算分析的结果与现场的矿压监测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伪斜采煤法 基本顶 挠度 破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空间瓦斯爆炸链式反应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高娜 张延松 +1 位作者 胡毅亭 彭金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5,共6页
为分析受限空间瓦斯爆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特性,利用化学动力学计算软件CHEMKIN,采用53种组分、325步基元反应的甲烷燃烧详细反应机理,对受限空间中瓦斯爆炸过程进行计算模拟。主要对瓦斯爆炸过程中反应物及主要自由基(H,O,OH)浓度的变... 为分析受限空间瓦斯爆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特性,利用化学动力学计算软件CHEMKIN,采用53种组分、325步基元反应的甲烷燃烧详细反应机理,对受限空间中瓦斯爆炸过程进行计算模拟。主要对瓦斯爆炸过程中反应物及主要自由基(H,O,OH)浓度的变化进行模拟分析,同时分析温度及组分敏感性。结果表明:R32,R38,R53,R119,R155,R156,R158,R161和R170是影响温度及主要自由基浓度的关键反应步,R57,R98和R118也是对自由基浓度影响较大的反应步;在反应的最初阶段,影响H,O自由基浓度的关键反应步为R118,R155和R53,影响OH自由基浓度的关键反应步为R98,R155,R156和R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空间 瓦斯爆炸 化学动力学 敏感性分析 主要自由基 关键反应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断面岩巷ZZ2-8/100型钻装机的设计 被引量:16
8
作者 朱利民 伯志革 杨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0-82,共3页
针对中小岩巷断面掘进错车困难的现状,设计并制造了ZZ2-8/100型钻装机,该机将凿岩台车和耙岩机在机械结构和液压系统上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小岩巷断面的快速掘进设备。它包含了耙装部、钻机部、电控系统和液压系统等11个组成部分的设... 针对中小岩巷断面掘进错车困难的现状,设计并制造了ZZ2-8/100型钻装机,该机将凿岩台车和耙岩机在机械结构和液压系统上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小岩巷断面的快速掘进设备。它包含了耙装部、钻机部、电控系统和液压系统等11个组成部分的设计,采用挖掘式装载方式,液压系统预留了破碎锤管路并设计了放卡钎和自动退杆装置。试验表明该机能够在最小8 m2的岩巷断面内作业,输送能力大于100 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装机 机械结构 液压系统 挖掘式装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松软煤层工作面突出敏感指标临界值预测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永将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41,38,共4页
为提高淮南矿区新庄孜矿严重突出高应力松软B4煤层采掘工作面突出危险预测准确率,减少防突措施工程量,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获得了B4煤层试验区56204采掘工作面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钻屑量4.0 k... 为提高淮南矿区新庄孜矿严重突出高应力松软B4煤层采掘工作面突出危险预测准确率,减少防突措施工程量,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获得了B4煤层试验区56204采掘工作面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钻屑量4.0 kg/m、钻屑瓦斯解吸指标0.30 mL/(g.min1/2)。经试验区1 380 m巷道掘进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工作面预测无突出准确率100%,研究确定的指标及其临界值合理有效,符合试验区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 松软煤层 钻屑量 瓦斯解吸指标 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客户端技术在瓦斯地质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辉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6-89,105,共5页
针对现有瓦斯地质动态分析系统应用项目在现场实施的诸多限制,提出亟需将瓦斯地质动态分析转向网络化应用。富客户端RIA技术体系下Silverlight平台以及WCF RIA Service架构为动态瓦斯地质提供了高效的开发应用平台,从而实现了系统以Web... 针对现有瓦斯地质动态分析系统应用项目在现场实施的诸多限制,提出亟需将瓦斯地质动态分析转向网络化应用。富客户端RIA技术体系下Silverlight平台以及WCF RIA Service架构为动态瓦斯地质提供了高效的开发应用平台,从而实现了系统以Web方式进行部署,并实现了瓦斯地质严格的空间拓扑表现,通过使用合适的TIN三角网插值算法正确地反映了关键瓦斯地质体的现有状况,以及使用Silverlight模板与模板绑定实现了快速动态瓦斯地质符号绘制。富客户端技术下的动态瓦斯地质系统提高了项目维护效率,从而综合提升了煤矿现场的安全生产水平,为瓦斯地质技术的应用与提升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LIGHT WCF RIA Service 富客户端 瓦斯地质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输送管道阻爆控制器的研制
11
作者 邱飞 林雪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85,共3页
为了确保瓦斯输送安全,提出在煤矿瓦斯管道输送系统中可能的火源点如发电机组、地面排空管口、自燃煤层采空区抽瓦斯管入口等附近管道上,安设安全保障设备。基于此介绍了一种用于瓦斯输送管道的阻爆控制器,在分析瓦斯输送管道爆炸传播... 为了确保瓦斯输送安全,提出在煤矿瓦斯管道输送系统中可能的火源点如发电机组、地面排空管口、自燃煤层采空区抽瓦斯管入口等附近管道上,安设安全保障设备。基于此介绍了一种用于瓦斯输送管道的阻爆控制器,在分析瓦斯输送管道爆炸传播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阻爆控制器设计原理和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阻爆控制器能配合快速切断阀可有效阻止瓦斯爆炸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输送 阻爆 火焰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理论的瓦斯抽采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利平 简瑞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以山西潞安集团五阳煤矿为例,将该矿现有南丰工业区旧地面固定瓦斯抽采系统进行优化,保留原有低浓度瓦斯发电系统,扩建新地面瓦斯抽采泵站,采用2套管路分别建立高、低负压瓦斯抽采系统。在井下采用管路增压本煤层瓦斯强化抽采技术,有效... 以山西潞安集团五阳煤矿为例,将该矿现有南丰工业区旧地面固定瓦斯抽采系统进行优化,保留原有低浓度瓦斯发电系统,扩建新地面瓦斯抽采泵站,采用2套管路分别建立高、低负压瓦斯抽采系统。在井下采用管路增压本煤层瓦斯强化抽采技术,有效提高了井下瓦斯抽采管路负压,缩短了本煤层瓦斯预抽时间,实现矿井瓦斯分源抽采,有效地解决了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与瓦斯突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理论 瓦斯抽采 低透气性 管路增压 本煤层预抽 高、低负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有机封孔材料及应用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向彬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6-138,共3页
针对谢一矿B11b煤层瓦斯含量高,顶板透气性差,煤层结构复杂,瓦斯排放困难的问题,提出采用一种新型的有机材料注浆封孔的措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该有机封孔材料的特性,选取了合理的封孔工艺。通过该有机封孔材料封孔,钻场的瓦斯抽采... 针对谢一矿B11b煤层瓦斯含量高,顶板透气性差,煤层结构复杂,瓦斯排放困难的问题,提出采用一种新型的有机材料注浆封孔的措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该有机封孔材料的特性,选取了合理的封孔工艺。通过该有机封孔材料封孔,钻场的瓦斯抽采浓度为85.1%,明显高于使用传统水泥封孔的钻场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封孔材料 瓦斯 钻孔封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