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硅粉基碱性激发剂制备地质聚合物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赵恒 王新富 +4 位作者 吴求刚 李艳杰 贾亚琪 王彦君 胡荣华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9-277,共9页
为厘清不同配比条件下微硅粉基激发剂的激发效果和控制机理,以河道沉积粉煤灰和磷尾矿为原料、新型微硅粉为激发剂制备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试件,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能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的物理... 为厘清不同配比条件下微硅粉基激发剂的激发效果和控制机理,以河道沉积粉煤灰和磷尾矿为原料、新型微硅粉为激发剂制备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试件,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能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元素矿物组成和微观组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微硅粉基激发剂制备的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试件胶结紧密、结石率高、抗压强度高,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微区分析表明,微硅粉基激发剂促进了粉煤灰/磷尾矿中的低聚合度硅铝质反应单体的溶出,促进了Ca^(2+)在地聚物胶体中的富集,微硅粉的微集料效应还优化了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收缩性和宏观力学性能,对地质聚合物反应起到显著的激发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微硅粉基激发剂 粉煤灰 磷尾矿 Ca^(2+)富集 微集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能源矿区煤矸石理化性质及资源化利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方恩才 王传兵 +5 位作者 刘威 程海燕 王昌济 章梅 赵恒 李建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7期121-126,共6页
系统分析了淮河能源矿区煤矸石的物理化学特征,为煤矸石高质量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采集煤矿的煤矸石,测定其化学组成、矿物成分、稀土含量、重金属含量等,分析煤矸石理化特征,结果表明:淮河能源矿区煤矸石为硅铝... 系统分析了淮河能源矿区煤矸石的物理化学特征,为煤矸石高质量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采集煤矿的煤矸石,测定其化学组成、矿物成分、稀土含量、重金属含量等,分析煤矸石理化特征,结果表明:淮河能源矿区煤矸石为硅铝型煤矸石,矿物组成主要有石英和粘土矿物,G3矿中Fe_(2)O_(3)含量为11.16%,为高铁型煤矸石;CaO、MgO含量较低,在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SiO_(2)、Al_(2)O_(3)的含量较高,可用于生产水泥或制备硅系、铝系产品;矸石中速效钾的含量达一级二级标准,可作钾肥;G3、G9有机质含量高,可用于农田改良,提升土壤肥力。矿区煤矸石中稀土元素含量均高于世界煤,其中,G8、G9矸石中镧、铈含量分别为中国煤含量的3.15、2.98倍,具有提取利用价值;煤矸石8种重金属的最大值远低于风险筛选值,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环境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能源矿区 煤矸石 理化特征 资源化利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煤及其副产品中微量元素的环境效应与资源潜力评价
3
作者 毛礼鑫 朱士飞 +3 位作者 秦云虎 刘威 赵倩 曹磊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196,共9页
电厂煤及副产品中敏感元素和关键元素的富集规律研究,可为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防控及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以江苏省徐州市某电厂原煤、飞灰、底灰为例,在分析煤及副产品中微量元素富集特征的基础上,评价了敏感元素的环境风险和关键... 电厂煤及副产品中敏感元素和关键元素的富集规律研究,可为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防控及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以江苏省徐州市某电厂原煤、飞灰、底灰为例,在分析煤及副产品中微量元素富集特征的基础上,评价了敏感元素的环境风险和关键元素的资源潜力。结果显示,该电厂煤为中铅低镉低砷特低汞煤,与世界煤相比,Cr达到富集,关键元素中Tm、Se为亏损,Li、Sc、Ga、La、Ce、Sm、Er、Yb、Y等元素轻微富集,其余元素为正常水平;大部分微量元素在燃煤副产品中富集,与世界灰相比,元素Li、Sc、Ga、Zn、Pb含量较高,分异系数显示环境敏感元素和关键元素在飞灰中更加富集(Cr除外),稀土元素相似的分异系数和分布模式表明其分馏作用较弱;内梅罗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结果显示,煤及副产品中敏感元素的环境风险均较低,且飞灰环境污染风险高于原煤和底灰,煤及副产品中敏感元素环境风险的差异性受到元素富集特点与元素生理毒性的影响;元素Li、Sc、Ga、Ge、Y相对于基准值的富集倍数小于0.5,回收利用潜力小,稀土元素前景系数和紧要稀土元素占比显示其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结合土壤硒含量与农作物硒含量的关系认为,燃煤副产品中硒具有潜在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副产品 煤中微量元素 重金属 战略性元素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磷尾矿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新富 赵恒 +3 位作者 吴求刚 周晓芳 王彦君 曹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9-1006,共8页
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激发剂碱当量(nH_(2)O/nNa_(2)O)、模数(nSiO_(2)/nNa_(2)O)、水固比和粉煤灰/磷矿砂质量比(mFA/mPT)对粉煤灰/磷尾矿基地质聚合物浆液流动度、抗压强度和体积收缩率的影响,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 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激发剂碱当量(nH_(2)O/nNa_(2)O)、模数(nSiO_(2)/nNa_(2)O)、水固比和粉煤灰/磷矿砂质量比(mFA/mPT)对粉煤灰/磷尾矿基地质聚合物浆液流动度、抗压强度和体积收缩率的影响,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粉煤灰/磷尾矿煤矸石基地质聚合物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浆液流动度随水固比的增大急剧增加,随mFA/mPT的增大急剧减小;抗压强度随nH_(2)O/nNa_(2)O和水固比的上升呈下降趋势,随粉煤灰添加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体积收缩率随着水固比和粉煤灰添加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随着模数增加呈减小趋势,其中水固比是影响地质聚合物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XRD结果显示原料硅铝质晶体结构被破坏形成了新的结构,地质聚合物在1021 cm^(-1)处形成新的Si—O—Si和Si—O—Al的吸收峰,说明反应生成了新的胶凝体,大量硅酸钠凝胶体呈团块状分布于粉煤灰/磷尾矿颗粒表面和粒间孔隙中,反应过程中硅酸钠凝胶体的不均匀分布和收缩会导致试块开裂,微裂缝主要是硅酸钠凝胶体在反应和养护过程中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磷尾矿 地质聚合物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对煤灰中锂提取率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士飞 毛礼鑫 +5 位作者 曹泊 李明强 秦云虎 吴蒙 曹磊 吴国强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1-225,共5页
以广西上林万福矿区煤灰为对象,采用活化-焙烧-浸取等实验方法尝试提取其中的锂元素,结合正交试验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该方法对锂提取率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煤灰中锂浸出的主控因素为烧结剂(试剂种类参数)、烧结剂比例(试剂用量... 以广西上林万福矿区煤灰为对象,采用活化-焙烧-浸取等实验方法尝试提取其中的锂元素,结合正交试验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该方法对锂提取率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煤灰中锂浸出的主控因素为烧结剂(试剂种类参数)、烧结剂比例(试剂用量参数)、活化温度(温度参数),其余参数(反应时间)对浸出率影响较小。探讨了活化焙烧法最佳试验条件,即活化剂为碳酸钙、烧结剂为硫酸铵、浸取剂为硫酸、活化剂比例为2∶1、烧结剂比例为1∶3、浸取剂浓度为1%、固液比为1∶5、活化时间为30 min、活化温度为800℃、烧结时间为30 min、烧结温度为400℃、浸取时间为60 min、浸取温度为60℃。在最优试验参数条件下,通过4组平行重复性实验验证了锂的浸取效果,平均浸取率达80.40%。广西上林万福矿区煤灰在锂含量上表现出极大潜力,另外Ga,Y,Er,Yb和Lu元素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多种元素的协同提取有望实现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提取 正交试验 活化-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预测及减排潜力——以江苏省为例
6
作者 张娜 朱燕 +2 位作者 王晓青 王双美 张谷春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3期80-84,共5页
在推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摸清区域CO_(2)排放量及减排潜力对优化和指导CO_(2)减排路径至关重要。通过收集29年的江苏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碳排放因子法计算了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结果发现江苏省1995—2023年规模... 在推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摸清区域CO_(2)排放量及减排潜力对优化和指导CO_(2)减排路径至关重要。通过收集29年的江苏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碳排放因子法计算了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结果发现江苏省1995—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为1.565993×10^(8)~7.839427×10^(8)t,平均值为4.850309×10^(8)t,年增长率为-3.85%~23.68%,平均值为6.12%。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是可行的。预测结果表明,到2030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在中速发展模式下为7.499816×10^(8)t,在低速发展模式下为7.215752×10^(8)t。提出了通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合理利用土地和建立碳交易市场推动江苏省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江苏省 CO_(2)排放量 BP神经网络模型 碳排放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非均质性地质理论的研究现状、进展与方向评述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迪斐 郭英海 +5 位作者 刘静 曹磊 崇璇 李冠霖 王玉杰 魏源 《非常规油气》 2020年第6期1-4,共4页
非均质性是页岩储层的固有性质,影响了页岩储层的物性、含气性及其勘探开发。对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地质认识,目前还集中在对不同参数的评述表征上,非均质性地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缺乏标准工作流程、量化程度不足、未以动态指标纳... 非均质性是页岩储层的固有性质,影响了页岩储层的物性、含气性及其勘探开发。对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地质认识,目前还集中在对不同参数的评述表征上,非均质性地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缺乏标准工作流程、量化程度不足、未以动态指标纳入评价预测体系,以及对多影响因素下的关键控制因素认识不足等方面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总结、评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方案、思路与建议,为非常规油气地质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页岩储层 非常规油气 储层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燃烧协同热解餐厨垃圾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孟瑞艳 吴蒙 吴求刚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1年第5期20-22,共3页
乡村餐厨垃圾处理和清洁高效资源化利用备受人们重视。以长焰煤燃烧协同热解蔬菜、剩饭菜的处置工艺,利用热重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和扫描电镜等仪器分析了蔬菜和剩饭菜的受热过程、热解组分和热解残渣。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和剩饭菜热解经... 乡村餐厨垃圾处理和清洁高效资源化利用备受人们重视。以长焰煤燃烧协同热解蔬菜、剩饭菜的处置工艺,利用热重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和扫描电镜等仪器分析了蔬菜和剩饭菜的受热过程、热解组分和热解残渣。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和剩饭菜热解经历了缓慢热解期、快速热解期和稳定热解期3个阶段,热解温度越低,热解范围越大;蔬菜和剩饭菜低温热解可产出CH_(4)、CO、C_(2)H_(4)和C3H_(6),随着温度升高,热解气组分浓度增大,延长热解时间,热解气组分浓度减小,CH_(4)是热解气的主要成分;热解残渣表面微孔发育,多以胞腔孔为主,气孔次之,残渣中矿物以石盐为主,局部石膏和高岭土可见,热解残渣在农业、土壤、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家用燃烧炉 协同处理 热解残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磷资源安全评价与演化趋势 被引量:2
9
作者 秦云虎 毛礼鑫 +3 位作者 朱士飞 赵倩 吴蒙 曹泊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13-218,共6页
通过系统的资料整理与严密的数据分析,在阐述省内磷资源概况与化肥施用需求的基础上,依据熵值法修正的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农用矿产资源的安全评价体系。修正的安全系数和最终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显示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优越性。评价结... 通过系统的资料整理与严密的数据分析,在阐述省内磷资源概况与化肥施用需求的基础上,依据熵值法修正的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农用矿产资源的安全评价体系。修正的安全系数和最终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显示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优越性。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磷资源安全演化整体呈下降趋势,结合省内情况可分为4个阶段。资源禀赋是影响农用矿产安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化肥施用量、勘查资金投入等因素,据此强调开拓市场、科学施肥、保护环境。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对资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矿产 磷矿资源 熵值法 层次分析法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液化用煤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建国 马荣 +1 位作者 朱士飞 张宁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80,共5页
选择吐哈盆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测试和资料收集,分析了吐哈盆地大南湖、三道岭、艾丁湖、库木塔格和克尔碱5个规划矿区主采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对比分析了液化用煤镜质体反射率、惰质组含量、水分含量、挥发分产率、氢碳原子比、灰... 选择吐哈盆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测试和资料收集,分析了吐哈盆地大南湖、三道岭、艾丁湖、库木塔格和克尔碱5个规划矿区主采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对比分析了液化用煤镜质体反射率、惰质组含量、水分含量、挥发分产率、氢碳原子比、灰分产率、哈氏可磨性指数等7项指标的差异和液化性能的差异,应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液化用煤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液化用煤潜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艾丁湖矿区和克尔碱矿区主采煤层具有惰质组含量低、氢碳原子比高、挥发分产率高、煤化程度低的特点,煤岩煤质具备较好的液化用煤特征,其次是大南湖矿区,库木塔格矿区和三道岭矿区液化潜力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液化指标 潜力评价 资源量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煤炭检验中存在的误差及处理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珊珊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0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煤炭检测中存在的误差一般有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3种类别,每种误差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和对应的处理方法。系统误差减小或消除的方法有:对测定结果加以修正、进行空白实验、进行比对试验、计量器具予以检定、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等... 煤炭检测中存在的误差一般有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3种类别,每种误差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和对应的处理方法。系统误差减小或消除的方法有:对测定结果加以修正、进行空白实验、进行比对试验、计量器具予以检定、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等;偶然误差的消除可以通过重复试验方法加以避免;过失误差的消除可以通过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规定,仔细认真操作试验,就可以避免。总之,通过调整、选取适当的检验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效减小或消除煤炭检验中的各类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检验 误差类别 误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国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24期87-88,共2页
近几年,随着我国各个领域的快速进步与发展,有色金属矿具有独有的采矿价值,在实际生活中对有色金素的利用日益增加,因此正在逐渐受到更多关注。同时,有色金属矿具备显著的稀缺性特征,其稀缺性及巨大的价值要求我们有必要全面明晰有色金... 近几年,随着我国各个领域的快速进步与发展,有色金属矿具有独有的采矿价值,在实际生活中对有色金素的利用日益增加,因此正在逐渐受到更多关注。同时,有色金属矿具备显著的稀缺性特征,其稀缺性及巨大的价值要求我们有必要全面明晰有色金属矿相关的各类成矿地质特性。加强对有色金属矿的寻找可以改善当前的这种状况,必须对有色金属成矿的发展形成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支持对金属矿的查找工作。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理念的转变,有色金属相关领域必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有色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以及成矿特征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找矿工作进行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地质特征 成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油煤煤质特征与原位热解技术开发利用现状
13
作者 朱士飞 刘威 +2 位作者 张静 秦云虎 毛礼鑫 《煤质技术》 2024年第6期23-33,共11页
富油煤是保障我国油气资源供给的重要战略资源,充分利用富油煤的油气属性可拓展煤炭的利用方式,有助于减少煤炭直接燃烧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尤其通过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还可以促进深部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我国富油煤分布特点为基础... 富油煤是保障我国油气资源供给的重要战略资源,充分利用富油煤的油气属性可拓展煤炭的利用方式,有助于减少煤炭直接燃烧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尤其通过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还可以促进深部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我国富油煤分布特点为基础,分析富油煤的煤岩组成、煤质特征及其对焦油产率的影响,并总结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的开发利用现状。由现有勘探实践表明,我国富油煤资源丰富,其形成和分布受控于构造演化、古气候、沉积环境以及成煤物质来源等因素;大量的测试分析显示,富油煤的焦油产率与煤成因类型、变质程度、煤岩组成、煤质特征有关;富油煤原位热解开发利用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油页岩等其他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对富油煤适用性有限。为实现富油煤中潜在“油-气”资源的低碳化开发利用,仍需在富油煤资源精细勘查与评价技术、富油煤原位加热与地下体系封闭技术、富油煤中低温热解与热解油气高效抽采技术以及全工艺流程的施工、监测与评估技术等方面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煤质特征 煤岩组成 焦油产率 原位热解技术 地下体系封闭技术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碱性土壤中原位钝化联合叶面喷施ZnO对镉在不同品种小麦体内转运和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求刚 刘奇奇 +6 位作者 刘笑生 赵恒 王新富 秦云虎 王彦君 章梅 周俊 《土壤》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1318,共8页
为研究原位钝化联合叶面喷施ZnO对弱碱性土壤中镉(Cd)在不同小麦品种体内的转运和积累效应,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评估了土壤施用铁尾矿和石灰、叶面喷施ZnO,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3个小麦品种籽粒中Cd积累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中Cd不同形态... 为研究原位钝化联合叶面喷施ZnO对弱碱性土壤中镉(Cd)在不同小麦品种体内的转运和积累效应,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评估了土壤施用铁尾矿和石灰、叶面喷施ZnO,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3个小麦品种籽粒中Cd积累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中Cd不同形态的变化及其在小麦不同部位间的转运和富集规律。研究发现,原位钝化联合叶面喷施ZnO有效降低了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进而减少了小麦籽粒中的Cd含量,尤其在对Cd积累能力较强的小麦品种中效果更为明显。相较于对照,各处理使小麦籽粒Cd含量分别降低了20.81%~31.67%、2.48%~11.39%和5.75%~10.92%。此外,原位钝化及其与叶面ZnO喷施的联合应用使土壤中Cd的有效态含量降低了7.19%~11.25%,且土壤pH提高了0.4~0.9个单位。结果还表明,该联合处理方法减少了Cd在土壤-小麦体系中的向上转运和积累,并在不同小麦品种中对Cd的转运和积累产生了品种依赖性影响。本研究为通过农艺管理措施减少小麦对Cd的积累提供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原位钝化 叶面喷施 氧化锌 弱碱性土壤 镉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矿区煤矸石理化特征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15
作者 郑向东 李明 +4 位作者 刘威 王新富 赵恒 李建 周晓芳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9期175-180,186,共7页
为了对皖北矿区煤矸石进行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系统采集了不同矿区的煤矸石,利用XRD、XRF、ICP-MS及工业分析法进行煤矸石理化特征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皖北矿区煤矸石样品均具有低水分、高灰、低硫、低发热量的特征,... 为了对皖北矿区煤矸石进行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系统采集了不同矿区的煤矸石,利用XRD、XRF、ICP-MS及工业分析法进行煤矸石理化特征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皖北矿区煤矸石样品均具有低水分、高灰、低硫、低发热量的特征,硫含量整体偏低,矸石的组成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黏土矿物;煤矸石中Cr、Zn元素含量较高,重金属元素最高的赋存形态均为残渣态;As、Cr、Zn等元素的煤矸石浸出含量较高。皖北矿区煤矸石中重金属大致分为2类:Hg、As、Ni、Zn和Pb;Cr和Cu。重金属元素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均较小,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大小排序为Cu>Pb>Ni>As>Cr>Zn,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值为25.96,属于轻微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矿区 煤矸石 理化特征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川县耕地土壤肥力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章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97-101,114,共6页
本研究通过对张家川县闫家乡、张家川镇、恭门镇3个乡镇的耕地土壤肥力指标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土壤肥力质量,并结合GIS分析了各肥力指标及土壤综合肥力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土壤呈碱性,其中恭门镇南部地区耕... 本研究通过对张家川县闫家乡、张家川镇、恭门镇3个乡镇的耕地土壤肥力指标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土壤肥力质量,并结合GIS分析了各肥力指标及土壤综合肥力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土壤呈碱性,其中恭门镇南部地区耕地土壤碱性较强;有机质含量中等,闫家乡有机质含量最丰富,达到16.75 mg/kg;全氮含量较丰富而速效氮缺乏,空间分布均呈现从西到东逐渐升高的特征;速效钾、有效磷的含量丰富,分别呈现东高西低、南低北高的分布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张家川镇、恭门镇土壤速效养分供应能力强,但保肥能力较差;闫家乡土壤养分蓄积能力强。土壤综合肥力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闫家乡、张家川镇、恭门镇,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趋势。综上,研究区内土壤养分及综合肥力分布不均,需协调氮、磷、钾肥施用比例,做到“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精准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肥力 分布特征 空间变异 甘肃张家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坑煤矿矸石山周边农用地土壤—小麦重金属污染特征
17
作者 鞠倩 马荣 +3 位作者 刘威 王彦君 章梅 何建国 《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9-14,共6页
以皖北煤电某闭坑煤矿矸石山周边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矸石山4个方位300 m范围内的土壤和对应的小麦样品,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小麦不同器官中重金属含量变化及迁移特征,根据小麦中金属含量建立了根系—茎—籽中重... 以皖北煤电某闭坑煤矿矸石山周边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矸石山4个方位300 m范围内的土壤和对应的小麦样品,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小麦不同器官中重金属含量变化及迁移特征,根据小麦中金属含量建立了根系—茎—籽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Cd、Hg、As、Cr、Ni、Cu、Zn等元素重金属含量均值均低于国家土壤二级标准;矸石山周边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随迁移距离的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小麦各器官中,籽实中Zn含量最高,杆径中Hg含量最高,As、Pb、Cr和Ni主要赋存于根系中,小麦中Cu和Zn迁移能力较强。根据小麦的根—茎—籽体系线性回归模型发现,Cu和Zn有着较强的迁移能力,Cr、Hg、Pb和Ni迁移能力较弱,As迁移能力极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山 土壤 农作物 重金属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北京城南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宁 周彤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4年第3期201-204,共4页
为了研究北京城南区域地下水分布情况,解决工矿企业独立用水问题,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结合该区域地质情况,对地下水文地质环境进行静态和定性分析;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圈出低阻异常区域,准确推断富水断裂构造位置,为钻井工作提供数据支... 为了研究北京城南区域地下水分布情况,解决工矿企业独立用水问题,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结合该区域地质情况,对地下水文地质环境进行静态和定性分析;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圈出低阻异常区域,准确推断富水断裂构造位置,为钻井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后经钻井验证,成果资料准确性较高、效果较好,因而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找水对于缺水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断裂构造 低阻异常区域 地下水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有效硼
19
作者 万亚丽 徐辉 +5 位作者 张立 赵小学 赵茜 王彦君 黄丽莉 谢楠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10期28-33,共6页
建立了沸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硼。称取样品10.0 g,过250μm筛风干,置于石英三角瓶中,加入20.00 mL的提取剂(符合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水中铁的质量浓度不大于10 mg/L),沸水浴浸10 min,回流冷凝5 min,滤... 建立了沸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硼。称取样品10.0 g,过250μm筛风干,置于石英三角瓶中,加入20.00 mL的提取剂(符合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水中铁的质量浓度不大于10 mg/L),沸水浴浸10 min,回流冷凝5 min,滤液采用离心过滤,选择硼249.773 nm为分析谱线,用ICP-AES法测定土壤有效硼。经3种土壤标准物质和3种土壤样品验证,土壤有效硼质量浓度在0~2.0 mg/L范围内与光谱强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03 mg/kg,定量限为0.012 mg/kg,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6%~6.46%(n=8),相对误差为1.01%~2.45%。当有效硼质量分数小于0.50 mg/kg时,测定值的最大偏差为0.05 mg/kg;当有效硼质量分数大于0.50 mg/kg时,测定值的最大偏差为0.06 mg/kg,标准物质测定值均在不确定度范围内。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可操作性强,适用于批量土壤样品有效硼的测定,质量控制结果满足第三次全国农业土壤普查内业测试和全程质量控制规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效硼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沸水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三道岭煤矿4号煤层煤岩组分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荣 何建国 +4 位作者 张宁 张静 宋雪娟 刘志飞 闻名忠 《中国煤炭》 2023年第7期14-24,共11页
三道岭矿区位于吐哈盆地哈密坳陷,是南疆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研究吐哈盆地西山窑组富惰质组煤岩组分及成因,采集了三道岭煤矿西山窑组4号煤层煤为样品,采用煤岩学、煤化学和煤相学等方法,通过对样品进行工业分析、显微组分鉴定,系统地... 三道岭矿区位于吐哈盆地哈密坳陷,是南疆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研究吐哈盆地西山窑组富惰质组煤岩组分及成因,采集了三道岭煤矿西山窑组4号煤层煤为样品,采用煤岩学、煤化学和煤相学等方法,通过对样品进行工业分析、显微组分鉴定,系统地分析了西山窑组4号煤层的煤岩组分特征,并探讨了富惰质组煤的成煤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4号煤层以暗淡煤半暗煤为主,煤岩组分以富惰质组为主,平均含量高达76.1%,其次为镜质组,壳质组含量最低,属于低变质煤,富惰质组以半丝质体为主,镜质组以基质镜质体为主,矿物组成以粘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为主。4号煤层煤质属于特低灰、中等挥发分、高碳低氢的特低硫煤,煤灰成分以CaO、Fe 2O 3为主,灰成分指数K介于0.25~10.64之间;成煤期环境主要表现为干燥的森林泥炭沼泽氧化型,成煤植物主要以银杏、松柏等木本植物为主,这些植物生长茂盛易于形成巨厚的煤层,同时西山窑组处于退水沉积序列,覆水性弱,泥炭整体处于弱还原环境下,物质丝炭化作用强烈,形成了富惰质组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富惰质组 煤岩组分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