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基质配方对香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何应对 马蔚红 +2 位作者 韩丽娜 毛海涛 王必尊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39,共2页
研究3种不同培养基质对香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椰糠及椰糠为主的配方香蕉组培苗生长较好。28天时,在叶片数量、株高、茎粗以及根重等方面,椰糠较红壤土处理高出25.5%、2.9%、26.0%和35.6%,椰糠+河沙+红壤土与全椰糠处理效果... 研究3种不同培养基质对香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椰糠及椰糠为主的配方香蕉组培苗生长较好。28天时,在叶片数量、株高、茎粗以及根重等方面,椰糠较红壤土处理高出25.5%、2.9%、26.0%和35.6%,椰糠+河沙+红壤土与全椰糠处理效果基本相同。建议香蕉组培苗生产时培养基质采用椰糠+河沙+红壤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组培苗 栽培基质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模型与数字农业发展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曹宏鑫 赵锁劳 +10 位作者 葛道阔 张文宇 刘永霞 刘岩 陈昱利 宣守丽 孙金英 岳延滨 张智优 沙依然 张伟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81-1188,共8页
为了进一步深化与促进农业模型与数字农业发展,并融入国际发展潮流,以系统学思想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及认识论挖掘等方法,提出并进一步明晰了农业模型概念与分类,农业模型与数字农业的相互关系、意义与评价,综述了国内外农业模型的研究... 为了进一步深化与促进农业模型与数字农业发展,并融入国际发展潮流,以系统学思想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及认识论挖掘等方法,提出并进一步明晰了农业模型概念与分类,农业模型与数字农业的相互关系、意义与评价,综述了国内外农业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新动态,通过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广义上,农业模型是为研究农业问题的定量规律所建立数学模型的总称,包括农业生物模型、农业环境模型、农业技术模型以及农业经济管理模型等;狭义上,农业模型主要包括农业植物模型、农业动物模型、农业微生物模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模型等。数字农业体系分为数字种植业、数字林业、数字畜牧业、数字渔业、数字农村工业以及数字农产品市场与管理等。农业模型之间发展不平衡但各有特色;农业模型间的协同较少;不同学科背景下农业模型之间缺乏开放源式的整合与互操作框架;农业模型的检验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虽然目前数字农业的应用还较少,但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它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模型 数字农业 发展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理论分析与发展思路探讨 被引量:24
3
作者 曹宏鑫 葛道阔 +12 位作者 曹静 张文宇 张伟欣 刘永霞 刘岩 陈昱利 孙金英 岳延滨 张智优 冯春焕 陈魏涛 宋楚魏 葛思俊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共8页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国际上农业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为了进一步明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内容和方式,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采用系统分析、比较...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国际上农业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为了进一步明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内容和方式,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及关系框图等方法,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定义、内涵、作用等理论分析,比较其国内外发展动态与趋势,提出其发展思路。从"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国内外比较可知,在农业网络信息系统建立及应用方面,中国起步较迟,但由于市场潜力巨大,发展速度飞快,后发优势突显;在WEB与数据库、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及农业模型等的集成研究与应用层面,中国与国外基本同步。在农业物联网、农业云、农业大数据以及农业移动互联方面,中国也与国外在同一起跑线上,需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就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各种过程、各结构要素以及各部门,通过人-机-物互连互通,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农业应用进程,促进农业生产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现代农业 信息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果实乙烯释放量GC的测定方法及其不同处理下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甲水 贾彩红 +3 位作者 张建斌 刘菊华 金志强 徐碧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8-1191,共4页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香蕉果实采后成熟期的乙烯释放量,以外标法峰面积定量,以保留时间定性,乙烯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5%,检出限为0.062μL/L。该气相色谱法测定香蕉乙烯释放量和生成速率具有快捷高效、灵敏度高、重复...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香蕉果实采后成熟期的乙烯释放量,以外标法峰面积定量,以保留时间定性,乙烯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5%,检出限为0.062μL/L。该气相色谱法测定香蕉乙烯释放量和生成速率具有快捷高效、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理想等优点。香蕉果实采后不同成熟处理条件下的乙烯释放量跟踪测量中,不同成熟度的香蕉乙烯释放量变化趋势明显,外源乙烯诱导时乙烯释放量提前达到峰值,1-MCP处理下的乙烯释放量只维持在很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乙烯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生防微生物产品的功效限制因子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刚 曾会才 +1 位作者 刘兵团 汪腾 《热带农业工程》 2010年第5期5-9,共5页
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目前香蕉产业发展中的限制因子,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是目前非常有潜力的防控手段。生防微生物的效果主要与土壤水分、作为活菌制剂的微生物种类和性质、生防微生物在土壤中短期定殖影响因素、... 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目前香蕉产业发展中的限制因子,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是目前非常有潜力的防控手段。生防微生物的效果主要与土壤水分、作为活菌制剂的微生物种类和性质、生防微生物在土壤中短期定殖影响因素、生防微生物长期定殖影响因素有关。采用茎叶滴注的方法进行香蕉内生芽胞杆菌接种或辅以适当的载体,和保水微生物一起混合接种到香蕉根围,可以有效防控香蕉枯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生物防治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芽胞杆菌 内生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