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干燥方式对斑兰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苏森
吉训志
+6 位作者
张映萍
贺书珍
宗迎
秦晓威
鱼欢
初众
张昂
《中国热带农业》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斑兰叶是海南培育的新兴特色香料作物之一,目前亟待开发适宜斑兰叶的高品质干燥方法。研究通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和对比室内晾干、50℃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3种方式处理后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明确不同干燥方式...
斑兰叶是海南培育的新兴特色香料作物之一,目前亟待开发适宜斑兰叶的高品质干燥方法。研究通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和对比室内晾干、50℃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3种方式处理后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明确不同干燥方式对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对不同种类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影响较大。针对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微波干燥有助于斑兰叶主要香气成分2-乙酰-1-吡咯啉和主要活性成分角鲨烯的保留,但叶绿醇含量较其他干燥方式显著降低;常温干燥对叶绿醇的影响较小,却显著加速斑兰叶2-乙酰-1-吡咯啉和角鲨烯散失;热风干燥后叶绿醇和角鲨烯含量均较显著降低。因此,尽管微波干燥可能对斑兰叶色泽影响较大,但依然是最适宜的高品质斑兰叶的干燥加工方式。研究结果为拓宽斑兰叶应用场景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露兜
微波干燥
热风干燥
2-乙酰-1-吡咯啉
角鲨烯
叶绿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干燥方式对斑兰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苏森
吉训志
张映萍
贺书珍
宗迎
秦晓威
鱼欢
初众
张昂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香辛饮料作物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特色热带作物适宜性加工与品质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
农业
大学
热带作物
学院
怒江绿色
香料
产业
研究
院
出处
《中国热带农业》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基金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ZDYF2022XDNY151)
万宁市重点科研项目(2022wnkj04)。
文摘
斑兰叶是海南培育的新兴特色香料作物之一,目前亟待开发适宜斑兰叶的高品质干燥方法。研究通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和对比室内晾干、50℃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3种方式处理后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明确不同干燥方式对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对不同种类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影响较大。针对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微波干燥有助于斑兰叶主要香气成分2-乙酰-1-吡咯啉和主要活性成分角鲨烯的保留,但叶绿醇含量较其他干燥方式显著降低;常温干燥对叶绿醇的影响较小,却显著加速斑兰叶2-乙酰-1-吡咯啉和角鲨烯散失;热风干燥后叶绿醇和角鲨烯含量均较显著降低。因此,尽管微波干燥可能对斑兰叶色泽影响较大,但依然是最适宜的高品质斑兰叶的干燥加工方式。研究结果为拓宽斑兰叶应用场景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香露兜
微波干燥
热风干燥
2-乙酰-1-吡咯啉
角鲨烯
叶绿醇
Keywords
Pandanus amaryllifolius Roxb.
microwave drying
hot air drying
2-acetyl-1-pyrroline
squalene
chlorophyll
分类号
TS264.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干燥方式对斑兰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陈苏森
吉训志
张映萍
贺书珍
宗迎
秦晓威
鱼欢
初众
张昂
《中国热带农业》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