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护酶CAT在木薯种质抗螨中的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梁晓 卢芙萍 +4 位作者 卢辉 伍春玲 何宏力 陈青 朱俊洪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348,共6页
为验证保护酶CAT在木薯抗螨中的功能,测定分析了朱砂叶螨取食抗、感螨木薯种质后,CAT的表达量和酶活分别在木薯和朱砂叶螨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一方面,朱砂叶螨取食1 d和8 d后,感螨木薯种质BRA900体内Me CAT1的表达量和CAT总酶活仅... 为验证保护酶CAT在木薯抗螨中的功能,测定分析了朱砂叶螨取食抗、感螨木薯种质后,CAT的表达量和酶活分别在木薯和朱砂叶螨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一方面,朱砂叶螨取食1 d和8 d后,感螨木薯种质BRA900体内Me CAT1的表达量和CAT总酶活仅分别较为害前提高1.11倍、1.24倍和1.06倍、1.15倍,而在抗螨木薯种质C1115体内则分别较为害前提高2.75倍、2.62倍和2.36倍、2.38倍,均显著高于感螨木薯水平。另一方面,朱砂叶螨取食感螨种质BRA900 1 d和8 d后,保护酶Tc CAT的基因表达量和CAT酶活分别是为害前的1.13倍、0.98倍和1.02倍、0.99倍,而取食抗螨木薯种质C1115 1 d和8 d后分别降低至为害前的0.57倍、0.61倍和0.52倍、0.61倍,均显著低于取食感螨木薯水平。以上结果初步证实了保护酶CAT在木薯中被诱导能够缓解朱砂叶螨造成的氧化损伤,在朱砂叶螨中被抑制不利于取食为害,从而形成木薯抗螨性的功能。本研究为将CAT作为基因资源应用于抗螨木薯种质创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 朱砂叶螨 木薯种质 抗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酶PPO在木薯种质抗螨中的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梁晓 卢芙萍 +3 位作者 卢辉 伍春玲 曹宪红 陈青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3-148,共6页
目前尚不了解保护酶PPO(polyphenol oxidase)在木薯种质抗螨中的作用,为证实PPO的抗螨功能,本研究通过定量PCR和酶学试验手段分析了朱砂叶螨取食抗、感螨木薯种质后,PPO的基因表达量和酶活分别在木薯和朱砂叶螨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目前尚不了解保护酶PPO(polyphenol oxidase)在木薯种质抗螨中的作用,为证实PPO的抗螨功能,本研究通过定量PCR和酶学试验手段分析了朱砂叶螨取食抗、感螨木薯种质后,PPO的基因表达量和酶活分别在木薯和朱砂叶螨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一方面,朱砂叶螨取食1d和8d后,感螨木薯种质BRA900体内MePPO的表达量和PPO总酶活仅分别是为害前的0.99、1.02倍和1.05、1.03倍,而在抗螨木薯种质C1115体内则分别较为害前提高1.78、1.74倍和1.74、1.72倍,显著高于感螨木薯水平;另一方面,朱砂叶螨取食感螨种质BRA900 1 d和8 d后,保护酶TcPPO的基因表达量和PPO酶活分别是取食前的0.98、0.97倍和0.98、1.10倍,而取食抗螨木薯种质C1115 1 d和8 d后分别降低至为害前的0.52、0.64倍和0.54、0.57倍,显著低于取食感螨木薯水平。上述结果初步证实了保护酶PPO在木薯种质抗螨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O 朱砂叶螨 木薯种质 抗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 (Riley)]对7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卢芙萍 卢辉 +2 位作者 伍春玲 梁晓 陈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09-2414,共6页
用室内离体叶片饲养方法,研究了分别取食橡胶(Hevea brasiliensis)和7种目前常见的与橡胶间套种的作物[木薯(Manihot esculenta)、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菠萝(Ananas como sus)、椰子(Cocos nucifera)、杧果(Mangifera indica)... 用室内离体叶片饲养方法,研究了分别取食橡胶(Hevea brasiliensis)和7种目前常见的与橡胶间套种的作物[木薯(Manihot esculenta)、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菠萝(Ananas como sus)、椰子(Cocos nucifera)、杧果(Mangifera indica)、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和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后,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的存活、发育与繁殖情况差异。结果表明,取食木薯、甘蔗、菠萝、椰子和杧果后,六点始叶螨各龄均不能存活;而取食橡胶、木瓜和变叶木叶片后,其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及卵到成螨的存活率均表现为橡胶(均为100%)>变叶木(68%、69%、77%和71%)>木瓜(53%、65%、54%和57%),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卵到成螨的发育历期表现为橡胶(12.05 d)<变叶木(14.67 d)<木瓜(15.61 d),但三者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平均每雌产卵量为橡胶(32.20粒)>木瓜(8.00粒)>变叶木(7.00粒),橡胶与木瓜和变叶木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F1代卵孵化率为橡胶(100%)>变叶木(97.53%)>木瓜(94.42%),仅橡胶与木瓜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后代雌性百分率为橡胶(88.20%)>变叶木(75.40%)>木瓜(66.30%),三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成螨寿命为橡胶(19.58 d)>木瓜(19.33 d)>变叶木(17.00 d),仅橡胶与变叶木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椰子、杧果、菠萝和甘蔗不适于六点始叶螨生存、发育与繁殖,因此为预防六点始叶螨的发生与危害,这5类作物可作为橡胶的间作套种作物;而变叶木和木瓜虽然影响六点始叶螨的发育与繁殖,但六点始叶螨仍可完成世代发育和繁殖,因此其亦为六点始叶螨的嗜好寄主,不适宜与橡胶间作套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点始叶螨 寄主选择性 发育与繁殖 间作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单爪螨的寄主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经福林 李迁 +4 位作者 卢芙萍 卢辉 徐雪莲 陈青 张会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4-347,共4页
在温度(25±2)℃、RH(75±5)%、光照周期14(L)∶10(D)的条件下,研究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橡胶(Hevea auyanensis)、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和芒果(Mangifera indica)5种植物叶片饲养... 在温度(25±2)℃、RH(75±5)%、光照周期14(L)∶10(D)的条件下,研究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橡胶(Hevea auyanensis)、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和芒果(Mangifera indica)5种植物叶片饲养木薯单爪螨(Mononychellus mcgregori)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木薯单爪螨生长发育及繁殖存在显著影响。木薯单爪螨取食木薯和橡胶叶片能完成世代发育,以木薯饲养,其F0代发育历期8.10 d,F1代发育历期8.45 d;以橡胶饲养,其F0代发育历期8.45 d,F1代发育历期10.95 d。木薯单爪螨取食木瓜、变叶木和杧果新鲜叶片不能完成世代发育,F0代仅发育至幼螨期,分别为3.70、1.80和1.60 d;后代性比以木薯最大,F0和F1代分别为80.80%和88.50%,橡胶分别为80.20%和80.60%。木薯单爪螨在不同寄主上的单雌产卵量以橡胶最高,F0和F1代分别为25.8和29.8粒,木薯次之,分别为18.6和26.2粒,在木瓜、变叶木和芒果上只有木薯单爪螨F0代产卵,分别为1.2、0.98和0.6粒;成螨寿命以橡胶上成活最长,F0和F1代分别为19和20 d,木薯分别为17和18 d居次;在木瓜、变叶木和芒果上,木薯单爪螨成螨仅分别成活5.5、5和5 d。综上所述,木薯单爪螨不仅对木薯产生危害,且极有可能转移为害热带经济作物橡胶,对橡胶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单爪螨 寄主选择性 发育与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极端高温胁迫对木薯单爪螨(Mononychellus mcgregori)保护酶及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卢芙萍 陈青 +2 位作者 伍春玲 卢辉 梁晓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925,共7页
木薯单爪螨(Mononychellus mcgregori)是新入侵中国的木薯重要害螨,原产地为南美洲,是一种热带土著害螨,近年来该螨扩张范围不断增大,对高温的适应性是其种群扩散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发现,42℃极端高温胁迫1 h后,木薯单爪螨成螨保护酶基... 木薯单爪螨(Mononychellus mcgregori)是新入侵中国的木薯重要害螨,原产地为南美洲,是一种热带土著害螨,近年来该螨扩张范围不断增大,对高温的适应性是其种群扩散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发现,42℃极端高温胁迫1 h后,木薯单爪螨成螨保护酶基因PPO、POD、As A-POD、CAT和Cu/Zn SOD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分别高达对照的5.19、4.38、152.23、321.42和3.41倍,且与其酶活性变化趋势存在一致性,酶活性值分别升高为对照的1.81、12.52、9.00、1.75和1.14倍。热激蛋白基因Hsp70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为对照的56.85倍。因此说明,保护酶POD、As A-POD、CAT、SOD和PPO以及热激蛋白Hsp70可能在木薯单爪螨应对高温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温下保护酶及热激蛋白Hsp70基因表达量及其活性的升高可能导致木薯单爪螨对高温的耐受能力逐渐增强,从而逐渐适应热区高温环境,并可能增强其后续的繁殖能力而使其种群不断增长,扩张范围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单爪螨 高温 保护酶 热激蛋白 基因表达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种质对朱砂叶螨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迁 卢芙萍 +5 位作者 陈青 卢辉 徐雪莲 经福林 李开绵 叶剑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3-151,共9页
在建立切实可行的木薯抗螨性评级标准的基础上,对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227份核心木薯种质进行抗朱砂叶螨的抗性评价,并探讨抗、感性稳定的8份木薯种质对朱砂叶螨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227份被评价的核心木薯种质中对朱砂叶螨高... 在建立切实可行的木薯抗螨性评级标准的基础上,对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227份核心木薯种质进行抗朱砂叶螨的抗性评价,并探讨抗、感性稳定的8份木薯种质对朱砂叶螨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227份被评价的核心木薯种质中对朱砂叶螨高抗的种质2份,抗性种质4份,中抗种质116份,感性种质87份,高感种质18份;抗性木薯种质对朱砂叶螨的发育与繁殖具有显著的影响,取食高抗种质C1115和缅甸种叶片后朱砂叶螨雌雄成螨均不能存活,与取食高感种质ZM9066、CM1210-10、瑞士F21和BRA900相比,取食抗性种质哥伦比亚4D和PII167后,朱砂叶螨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平均每雌螨产卵量显著减少,后代卵的孵化率显著降低,雌、雄成螨寿命均显著缩短。本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木薯抗螨性机理、抗螨种质的挖掘及其利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种质 朱砂叶螨 抗螨性 鉴定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抗蚜品种‘猪大肠’的抗蚜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梁晓 伍春玲 陈青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桃蚜是辣椒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发掘抗蚜种质资源,阐明其遗传规律,促进抗性品种培育,是防治蚜虫为害的重要途径。利用抗蚜辣椒品种‘猪大肠’和感蚜辣椒品种‘大羊角椒’为亲本材料构建遗传群体,对杂交后代抗蚜性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桃蚜是辣椒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发掘抗蚜种质资源,阐明其遗传规律,促进抗性品种培育,是防治蚜虫为害的重要途径。利用抗蚜辣椒品种‘猪大肠’和感蚜辣椒品种‘大羊角椒’为亲本材料构建遗传群体,对杂交后代抗蚜性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反杂交F1代植株对桃蚜的反应均表现为高抗(HR),F2代的抗蚜与感蚜植株分离符合3∶1的比率。酶学分析表明‘猪大肠’抗蚜亲本、正反杂交F1代及其自交F2代抗蚜植株叶组织内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受蚜虫为害后均显著提高,而感蚜亲本及正反杂交F2代植株酶活在受蚜害前后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辣椒抗蚜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能够稳定遗传,PPO和POD活性增加幅度与辣椒抗蚜性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抗蚜 遗传分析 PPO P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毒力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雪 梁晓 +3 位作者 卢芙萍 卢辉 伍春玲 陈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2-938,共7页
为了科学合理使用2008年在中国获得登记的新型酰基乙腈联苯肼类杀螨剂联苯肼酯,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研究采用生物测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针对性地开展了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毒力作用评价。结果表明,43%联苯肼酯悬浮剂和... 为了科学合理使用2008年在中国获得登记的新型酰基乙腈联苯肼类杀螨剂联苯肼酯,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研究采用生物测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针对性地开展了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毒力作用评价。结果表明,43%联苯肼酯悬浮剂和73%炔螨特乳油按有效成分215∶73混配对朱砂叶螨的共毒系数为163.0,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经其20.00、14.29、11.11、9.09和7.69 mg/L的浓度处理24 h后,朱砂叶螨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降低,分别为3.371、3.645、3.932、4.045和4.089 mmol/(mg Pro·min),显著低于相同浓度联苯肼酯单剂[7.250、6.818、6.714、6.441、5.811 mmol/(mg Pro·min)]和炔螨特单剂[10.130、9.789、9.142、8.932、8.441 mmol/(mg Pro·min)],说明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GST具有显著的联合抑制作用;经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液处理24 h后,朱砂叶螨的多功能氧化酶(MFO)、羧酸酯酶(Car 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与联苯肼酯和炔螨特单剂处理的结果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合理混配使用联苯肼酯与炔螨特防治朱砂叶螨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叶螨 联苯肼酯 炔螨特 联合毒力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多功能氧化酶(MFO) 羧酸酯酶(CarE) 乙酰胆碱酯酶(Ac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叶组织中无色花青素还原酶活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惠萍 梁晓 +1 位作者 伍春玲 陈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9-354,共6页
为了解木薯单宁酸合成关键酶无色花青素还原酶(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AR)在木薯抗螨中的功能与作用,本研究分析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不同叶龄组织LAR酶活性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朱砂叶螨为害1、8 d时,高感木薯品种BRA... 为了解木薯单宁酸合成关键酶无色花青素还原酶(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AR)在木薯抗螨中的功能与作用,本研究分析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不同叶龄组织LAR酶活性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朱砂叶螨为害1、8 d时,高感木薯品种BRA900的未展开叶、展开幼嫩叶、顶芽下第3叶、中下部叶片的LAR酶活性分别为螨害前的1.38倍和1.44倍、1.33倍和1.48倍、1.42倍和1.43倍、0.82倍和0.50倍,除了中下部叶片螨害8 d的LAR酶活性显著降低外,其余叶片LAR酶活性在螨害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朱砂叶螨为害1、8 d时,高抗木薯品种C1115的未展开叶、展开幼嫩叶、顶芽下第3叶、中下部叶片的LAR酶活性则分别比螨害前显著提高2.13倍和2.41倍、2.02倍和2.09倍、2.02倍和2.04倍、2.01倍和2.03倍(p<0.05)。上述结果为阐明LAR酶活性显著提高与木薯品种抗螨能力的相关性及田间朱砂叶螨主要为害木薯中下部叶片提供了初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品种 朱砂叶螨 LAR酶活性 抗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