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磷菌蜡样芽孢杆菌与生防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瑞成 周游 +7 位作者 他永全 杨天明 陈梦 汪军 杨扬 梁昌聪 张淑华 杨腊英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7-1225,共9页
由尖孢镰刀菌嗜导管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tracheiphilum)引起的豇豆枯萎病几乎在所有豇豆种植区均有发生,在海南等国内主要产区造成产量损失高达70%。利用微生物防治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预防农药残留的风险发生,该方法已被... 由尖孢镰刀菌嗜导管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tracheiphilum)引起的豇豆枯萎病几乎在所有豇豆种植区均有发生,在海南等国内主要产区造成产量损失高达70%。利用微生物防治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预防农药残留的风险发生,该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土传病害的防控。但有关利用多功能微生物复合菌群防控豇豆枯萎病的研究仍鲜有报道。针对豇豆枯萎病的生物防控,本研究采用钼锑比色法对10株解磷菌活性进行复筛,并评价其中高活性菌株与贝莱斯芽孢杆菌对豇豆生长及豇豆枯萎病的协同防控作用。结果表明:从10株解磷细菌复筛中发现蜡样芽孢杆菌LMSY3PSB-2-2(简称为解磷菌P)为高效解磷菌;解磷菌P与拮抗菌贝莱斯芽孢杆菌(X5)的优势菌液最佳配比为2∶1;与单施解磷菌P或拮抗菌X5菌液相比,该配比复合菌液能显著促进豇豆种子萌发与豇豆生长,提高豇豆根系活力,盆栽试验中对豇豆枯萎病的防效达96%,提升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最高达19%。研究结果为利用解磷菌P与拮抗菌X5的复合菌群促进豇豆生长和防控豇豆枯萎病提供理论指导,为开发多功能复合微生物菌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枯萎病 解磷细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促生作用 防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5份杧果种质对细菌性黑斑病的抗性评价
2
作者 陈卓立 罗睿雄 +3 位作者 赵志常 余东 高爱平 张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是杧果生产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杧果的产量和商品价值。参考NY/T 3198—2018,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法,对农业农村部儋州杧果种质资源圃中来自不同国家的445份杧果种...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是杧果生产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杧果的产量和商品价值。参考NY/T 3198—2018,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法,对农业农村部儋州杧果种质资源圃中来自不同国家的445份杧果种质进行细菌性黑斑病的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445份种质中有54份高抗,159份抗病,175份中抗,51份感病和6份高感,未发现免疫种质。种质数量随病情指数呈正态分布,聚类分析将445份种质分为感病种质和抗病种质两类。本文初步摸清了供试杧果种质的细菌性黑斑病抗性,为杧果抗病育种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种质 细菌性黑斑病 离体叶片接种 病情指数 高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耳豆根结线虫2龄幼虫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促生特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梦 尚嘉伟 +7 位作者 龙海波 汪军 郭立佳 周游 梁昌聪 杨扬 黄俊生 杨腊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83-2191,共9页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引起的作物根结线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热区农作物生产的土传病害,每年造成的农业损失难以估量。对于根结线虫的防治,传统的物理、化学的防治手段存在一些弊端,而生物防治对环境友好、人畜安全,...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引起的作物根结线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热区农作物生产的土传病害,每年造成的农业损失难以估量。对于根结线虫的防治,传统的物理、化学的防治手段存在一些弊端,而生物防治对环境友好、人畜安全,因此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浸渍法筛选出对象耳豆根结线虫2龄幼虫具有抑杀活性的菌株,对筛选出的高活性菌株的发酵条件以及处理时间进行优化,利用16S rRNA序列及生理生化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分析其促生特性。结果表明:有3株菌的发酵上清液杀线活性高于65%,分别为BWLY1PSB-1、BWLY2X-4、BWLY3X-11。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将BWLY1PSB-1鉴定为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teuri),BWLY2X-4鉴定为甲基营养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BWLY3X-11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细菌;利用各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处理线虫24h后,其杀线活性即可达到最大,优适发酵培养基均为LB培养基,且培养5d时上清液对线虫达到较好的致死率。BWLY1PSB-1具有产生铁载体和吲哚乙酸的能力,BWLY2X-4和BWLY3X-11具有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铁载体和IAA的能力。本研究初步筛选出既能高效防控植物根结线虫又具有植物促生特性的优良菌株,丰富了植物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的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 生物防治 葡萄球菌 芽孢杆菌 促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联合恶霉灵对基质栽培中香蕉枯萎病的防效评价
4
作者 梁昌聪 他永全 +5 位作者 汪军 郭立佳 周游 杨扬 黄俊生 杨腊英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31-140,共10页
【目的】评价生防菌联合恶霉灵对基质栽培中香蕉枯萎病的防效,为香蕉二级种苗栽培过程中防控香蕉枯萎病病原菌侵染及其传播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基于16S rRNA序列对菌株LMSY3Y-8和XSZSY2Y-7-1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 【目的】评价生防菌联合恶霉灵对基质栽培中香蕉枯萎病的防效,为香蕉二级种苗栽培过程中防控香蕉枯萎病病原菌侵染及其传播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基于16S rRNA序列对菌株LMSY3Y-8和XSZSY2Y-7-1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抑菌率,通过功能培养基测定菌株淀粉酶、溶磷和解钾功能。在椰糠基质中,测定不同椰糠装载方式(密封袋、营养杯、组培瓶)下单一菌剂及其与恶霉灵联用对枯萎病菌的抑制活性。通过盆栽试验测定生防菌和恶霉灵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结果】经鉴定,菌株LMSY3Y-8和XSZSY2Y-7-1分别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尽管菌株LMSY3Y-8抑菌促生功能弱于菌株XSZSY2Y-7-1,但椰糠基质中菌株LMSY3Y-8处理的病原菌抑制率为87.4%,高于菌株XSZSY2Y-7-1,且高活性菌株LMSY3Y-8与恶霉灵联用处理18 d后对病原菌的抑制率达10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MSY3Y-8及其与恶霉灵联用处理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均达60%,并显著提高香蕉苗株高与根质量。【结论】贝莱斯芽孢杆菌LMSY3Y-8与恶霉灵联用可作为防控基质栽培中香蕉枯萎病的有力措施,但仍须深入探索两者互作机制、最佳浓度配比和稳定高效的制剂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 椰糠 基质栽培 贝莱斯芽孢杆菌 假单胞菌 恶霉灵 香蕉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