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木香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薇 梅文莉 +2 位作者 左文健 王昊 戴好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12,共12页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苯甲酮、木脂素、苯丙素、萜类、生物碱、甾体以及其他酚性化合物,一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利泄、降糖等生物活性。对近年来从白木香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以...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苯甲酮、木脂素、苯丙素、萜类、生物碱、甾体以及其他酚性化合物,一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利泄、降糖等生物活性。对近年来从白木香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以及部分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为白木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条件对热带海洋富油微藻生长和油脂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敏 黄惠琴 +3 位作者 孙漫 朱军 邹潇潇 鲍时翔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4-68,共5页
以热带海洋富油微藻XG01(琴式菱形藻,Psammodictyon panduriforme)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培养基中不同质量浓度的氮盐、磷酸盐和硅酸盐对藻株XG01生长和油脂产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氮盐(硝酸钠)、磷酸盐(磷酸二氢钠)和硅酸盐(九水... 以热带海洋富油微藻XG01(琴式菱形藻,Psammodictyon panduriforme)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培养基中不同质量浓度的氮盐、磷酸盐和硅酸盐对藻株XG01生长和油脂产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氮盐(硝酸钠)、磷酸盐(磷酸二氢钠)和硅酸盐(九水偏硅酸钠)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300、10 mg/L和20 mg/L。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藻株XG01的生物量达0.85 g/L,藻细胞内的油脂含量和油脂产量分别为48.21%和0.41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微藻 氮盐 磷酸盐 硅酸盐 油脂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对螟虫的抗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甘仪梅 曾凡云 +1 位作者 张树珍 杨本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2-1336,共5页
甘蔗是主要的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螟虫是甘蔗生产中为害最严重的钻蛀性害虫,使甘蔗的产量和品质显著降低。尽管目前普遍采用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方法,但因甘蔗的特殊性使防治效果甚微。利用品种的抗虫性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从抗... 甘蔗是主要的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螟虫是甘蔗生产中为害最严重的钻蛀性害虫,使甘蔗的产量和品质显著降低。尽管目前普遍采用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方法,但因甘蔗的特殊性使防治效果甚微。利用品种的抗虫性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从抗性方式来看,甘蔗抗螟虫性机制主要是幼虫的排趋性和抗生性。本文从甘蔗对螟虫的田间抗性鉴定、室内抗性鉴定讨论了抗性鉴定方法,以及茎表皮硬度、纤维素含量、硅含量等物理结构特性和类黄酮、氮素和必需氨基酸等化学因子与抗性的关系,阐述了物理结构和化学因子在甘蔗对螟虫抗性机制中的作用,最后从抗性来源等方面探讨抗性机制的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螟虫 抗虫性 抗虫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未成熟雄花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建斌 贾彩红 +2 位作者 刘菊华 金志强 徐碧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25-1229,共5页
以香蕉未成熟雄花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香蕉未成熟雄花外植体不消毒处理,在离体24 h内切片厚度1.2 mm为最佳外植体处理方式。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TDZ 0.2 mg/L+Zeatin 0.2 mg/L+生物素1.0 mg/L+谷氨... 以香蕉未成熟雄花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香蕉未成熟雄花外植体不消毒处理,在离体24 h内切片厚度1.2 mm为最佳外植体处理方式。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TDZ 0.2 mg/L+Zeatin 0.2 mg/L+生物素1.0 mg/L+谷氨酰胺100 mg/L+糖40 g/L(pH值5.3);最佳胚性分化培养基为MS+6-BA 4.0 mg/L+NAA 0.3 mg/L+糖30 g/L(pH值5.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BA 2.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pH值5.8)。炼苗后移栽至椰糠基质中,移栽成活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未成熟雄花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木薯生淀粉糖化酶菌株的分离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钟坤 谭德冠 +2 位作者 孙雪飘 彭明 张家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39-1244,共6页
从腐烂的木薯中分离得到1株降解生淀粉能力较强的菌株ITBB FC2,经形态学鉴定和18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属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该菌株用2%生木薯粉培养基摇瓶,37℃,200 r/min培养3 d后,发酵液葡萄糖含量为970 mg/L,生淀粉... 从腐烂的木薯中分离得到1株降解生淀粉能力较强的菌株ITBB FC2,经形态学鉴定和18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属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该菌株用2%生木薯粉培养基摇瓶,37℃,200 r/min培养3 d后,发酵液葡萄糖含量为970 mg/L,生淀粉酶活力为495.04 U/mL。采用固体产酶培养基(麸皮∶水=1∶1)培养,所得酶活力为6 330 U/g。酶反应最适pH为4.0~5.0。Ca2+对酶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生淀粉糖化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果皮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邓会栋 梅文莉 +3 位作者 左文健 王辉 李绍鹏 戴好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为了解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果皮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从黄皮果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鉴定为:lansine(1)、3-甲酰基咔唑(2)、3-甲酰基-6-甲氧... 为了解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果皮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从黄皮果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鉴定为:lansine(1)、3-甲酰基咔唑(2)、3-甲酰基-6-甲氧基咔唑(3)、6-甲氧基咔唑-3-羧酸甲酯(4)、(6R,7E,9S)-9-羟基-4,7-巨豆二烯-3-酮(5)、7-羟基香豆素(6)、8-羟基呋喃香豆素(7)、辛黄皮酰胺(8)、对羟基肉桂酸甲酯(9)和胡萝卜苷(10)。其中化合物5和9为首次从黄皮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的碳谱数据是首次报道。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2、3、6、7和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抑制作用。这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黄皮这一药食两用的水果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香科 黄皮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