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叶兰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沈颖 陈惠琴 +4 位作者 吴妃 梅文莉 钟云芳 冯雪萍 戴好富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79-2290,共12页
为探究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相的化合物,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对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分离纯化,运用质谱和核磁共... 为探究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相的化合物,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对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分离纯化,运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炎和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1)从石油醚萃取相中共鉴定出17个化合物,其中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2-单棕榈酸甘油4个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相对含量。(2)从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罗汉松脂素(1)、(+)-松脂素(2)、callyspongidipeptide A(3)、环-[(S)-脯氨酸-(R)-亮氨酸](4)、epi-boscialin(5)、对苯二甲酸二丁酯(6)、对香豆酸甲酯(7)、对羟基苯乙酮(8)、对羟基苯甲醇(9)、对羟基苯甲醛(10)、香草醛(11)、4-(甲氧基甲基)苯酚(12)、β-谷甾醇(13)、肉豆蔻酸(14)和棕榈酸(15),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血叶兰中分离得到。(3)化合物1和化合物2具有一定抑制LPS诱导RAW 264.7产生NO的作用,其IC_(50)分别为(37.76±2.68)和(53.14±1.63)μmol·L^(-1)[阳性对照槲皮素IC_(50)值为(9.32±0.36)μmol·L^(-1)];抗氧化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化合物2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清除能力,IC_(50)值分别为(51.22±1.07)和(79.22±7.44)μg·mL-1[阳性对照维生素C IC_(50)值为(6.01±0.17)μg·mL-1];同时,这两个化合物对ABTS·+自由基表现出强于阳性对照trolox[IC_(50)=(34.65±0.53)μg·mL-1]的清除能力,其IC_(50)值分别为(2.21±0.01)和(3.58±0.17)μg·mL-1。该研究丰富了血叶兰的化学成分,进一步明确了其抗氧化和抗炎活性成分,为后续药理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化学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叶兰属 血叶兰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奇楠沉香精油中致香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雅丽 李薇 +3 位作者 曾军 董文化 戴好富 梅文莉 《中国热带农业》 2021年第1期90-97,共8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奇楠沉香精油,其得率为0.30%。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测定奇楠沉香精油中的化学成分,并通过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同时对13种香气特征成分进行了描述,主要为倍半萜类化合物。本研究从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奇楠沉香精油,其得率为0.30%。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测定奇楠沉香精油中的化学成分,并通过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同时对13种香气特征成分进行了描述,主要为倍半萜类化合物。本研究从奇楠沉香精油中分离鉴定出35个化合物,占精油总相对含量的92.19%,主要由倍半萜类(31个)、2-(2-苯乙基)色酮类(1个)以及芳香性化合物(3个)组成,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最高,达到总相对含量的90.28%。奇楠沉香精油中含有的倍半萜类成分主要有艾里莫芬烷型、愈创木烷型、桉烷型、沉香螺旋烷型、沉香呋喃型和杜松烷型6种类型,相对含量分别为41.84%、18.42%、12.30%、1.97%、1.88%和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奇楠沉香 精油 GC-MS 致香成分 倍半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