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445份杧果种质对细菌性黑斑病的抗性评价
1
作者
陈卓立
罗睿雄
+3 位作者
赵志常
余东
高爱平
张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是杧果生产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杧果的产量和商品价值。参考NY/T 3198—2018,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法,对农业农村部儋州杧果种质资源圃中来自不同国家的445份杧果种...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是杧果生产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杧果的产量和商品价值。参考NY/T 3198—2018,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法,对农业农村部儋州杧果种质资源圃中来自不同国家的445份杧果种质进行细菌性黑斑病的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445份种质中有54份高抗,159份抗病,175份中抗,51份感病和6份高感,未发现免疫种质。种质数量随病情指数呈正态分布,聚类分析将445份种质分为感病种质和抗病种质两类。本文初步摸清了供试杧果种质的细菌性黑斑病抗性,为杧果抗病育种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种质
细菌性黑斑病
离体叶片接种
病情指数
高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蕉新品种“宝岛蕉”的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
2
作者
程世敏
赵明
+6 位作者
张欣
谢子四
苏祖祥
马源
谢艺贤
黄丽娜
魏守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2,共6页
“宝岛蕉”又称“新北蕉”,编号GCTCV-218,是台湾香蕉研究所从福建地方品种“北蕉”组培苗后代中选出的优良变异株系。2004年从台湾香蕉研究所引种至海南。经过研究团队多年“试种—优选”,获得商品性状优良、综合性状稳定、生育期较短...
“宝岛蕉”又称“新北蕉”,编号GCTCV-218,是台湾香蕉研究所从福建地方品种“北蕉”组培苗后代中选出的优良变异株系。2004年从台湾香蕉研究所引种至海南。经过研究团队多年“试种—优选”,获得商品性状优良、综合性状稳定、生育期较短、抗病性较好的新品种“宝岛蕉”。宝岛蕉属中高杆型,假茎高度240~300 cm,假茎基周长80~90 cm;在海南、广东产区生育期330~360 d,在广西、云南、福建等产区生育期360~390 d;多年多点生产性试验表明,株产24~30 kg,平均每667 m^(2)产量3100~3600 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72%、可滴定酸含量0.41%、维生素C含量7.45 mg/100 g、可溶性糖含量20.95%、可食率68.52%,综合品质优良;田间高抗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宝岛蕉于2012年通过海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琼认香蕉2012003),2021年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010),目前每年种植面积超过3.33万hm^(2),已成为我国香蕉主栽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香蕉枯萎病
宝岛蕉
巴西蕉
抗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45份杧果种质对细菌性黑斑病的抗性评价
1
作者
陈卓立
罗睿雄
赵志常
余东
高爱平
张贺
机构
海南
大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环境与植物保护
研究所
/
热带作物
生物育种全国
重点
实验室
/农业
农村部
热带作物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资源遗传改良与创新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
农业
科学院
果树
研究所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基金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30032022007)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31)
+2 种基金
海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项目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1R1028005)
海南省杧果产业技术体系(HNARS)专项资金(HNARS-07-ZJ03)资助。
文摘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是杧果生产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杧果的产量和商品价值。参考NY/T 3198—2018,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法,对农业农村部儋州杧果种质资源圃中来自不同国家的445份杧果种质进行细菌性黑斑病的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445份种质中有54份高抗,159份抗病,175份中抗,51份感病和6份高感,未发现免疫种质。种质数量随病情指数呈正态分布,聚类分析将445份种质分为感病种质和抗病种质两类。本文初步摸清了供试杧果种质的细菌性黑斑病抗性,为杧果抗病育种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杧果
种质
细菌性黑斑病
离体叶片接种
病情指数
高抗
Keywords
mango
germplasm
bacterial black spot
in vitro leaf inoculation
disease index
high resistance
分类号
S436.6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蕉新品种“宝岛蕉”的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
2
作者
程世敏
赵明
张欣
谢子四
苏祖祥
马源
谢艺贤
黄丽娜
魏守兴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资源遗传改良与创新重点实验室
/国家
热带
果树
品种
改良
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
农业
科学院
生物技术
研究所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环境与植物保护
研究所
海南
蓝祥联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2,共6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1)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20QN343)
+1 种基金
农业农村部物种品种资源保护项目(15182130135405271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CATASCXTD202308)资助。
文摘
“宝岛蕉”又称“新北蕉”,编号GCTCV-218,是台湾香蕉研究所从福建地方品种“北蕉”组培苗后代中选出的优良变异株系。2004年从台湾香蕉研究所引种至海南。经过研究团队多年“试种—优选”,获得商品性状优良、综合性状稳定、生育期较短、抗病性较好的新品种“宝岛蕉”。宝岛蕉属中高杆型,假茎高度240~300 cm,假茎基周长80~90 cm;在海南、广东产区生育期330~360 d,在广西、云南、福建等产区生育期360~390 d;多年多点生产性试验表明,株产24~30 kg,平均每667 m^(2)产量3100~3600 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72%、可滴定酸含量0.41%、维生素C含量7.45 mg/100 g、可溶性糖含量20.95%、可食率68.52%,综合品质优良;田间高抗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宝岛蕉于2012年通过海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琼认香蕉2012003),2021年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010),目前每年种植面积超过3.33万hm^(2),已成为我国香蕉主栽品种之一。
关键词
香蕉
香蕉枯萎病
宝岛蕉
巴西蕉
抗性
栽培技术
Keywords
banana
Panama disease
Baodao banana
Baxi banana
resistanc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S668.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445份杧果种质对细菌性黑斑病的抗性评价
陈卓立
罗睿雄
赵志常
余东
高爱平
张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香蕉新品种“宝岛蕉”的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
程世敏
赵明
张欣
谢子四
苏祖祥
马源
谢艺贤
黄丽娜
魏守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