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长年份牛大力根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转录组分析
1
作者 羊青 顾学金 +6 位作者 王清隆 张旻 晏小霞 汤欢 王祝年 冯世秀 王茂媛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4,共14页
牛大力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药食同源植物,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糖类。为了探究不同生长年份牛大力根淀粉和糖类物质合成的规律及其内在基因调控网络,本研究以3年生(NG3)、7年生(NG7)、10年生(NG10)和15年生(NG15)4个生长年份的牛大力根为... 牛大力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药食同源植物,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糖类。为了探究不同生长年份牛大力根淀粉和糖类物质合成的规律及其内在基因调控网络,本研究以3年生(NG3)、7年生(NG7)、10年生(NG10)和15年生(NG15)4个生长年份的牛大力根为研究对象,测定总多糖、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并完成转录组测序,筛选分析不同年份间牛大力根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重点解析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DEGs的功能。糖类和淀粉物质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年份的增长,总多糖与淀粉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生长至15年时的含量最高,而蔗糖含量在3年时最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转录组测序发现,随着生长年份跨度增加,NG3vs NG7、NG3 vsNG10和NG3 vs NG15对比的DEGs总数呈上升趋势,分别为526、1848和1937个。进一步挖掘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中的DEGs,共有62个DEGs在3个比较组中差异表达,其中,蔗糖合成基因的表达量随年份增加而下降,淀粉合成基因随年份的增加较淀粉降解基因占主导,纤维素降解酶随年份增加表达量降低。最终筛选出5个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其表达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牛大力在3~7年时处于生长活跃期,以蔗糖、纤维素和淀粉的合成为主,促进根部快速膨大发育。生长至7年时,以淀粉的积累、蔗糖的分解和纤维素的降解为特征,进入生长平稳期。本研究对于牛大力根膨大特性的研究、高成薯性牛大力种质创新和科学采收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生长年份 淀粉 蔗糖代谢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iten专利数据库的草果食品专利格局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振夏 吴莲张 +7 位作者 李彦 胡璇 友胜军 余少洪 元超 杨绍兵 杨毅 于福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34-440,共7页
了解草果食品相关专利的布局和发展趋势,通过Baiten数据库对已申请的草果食品相关专利进行检索,采用专利分析方法,从专利整体概况、申请与授权趋势、申请地域、申请人、法律状态与事件、专利价值度及技术应用布局等方面对草果食品专利... 了解草果食品相关专利的布局和发展趋势,通过Baiten数据库对已申请的草果食品相关专利进行检索,采用专利分析方法,从专利整体概况、申请与授权趋势、申请地域、申请人、法律状态与事件、专利价值度及技术应用布局等方面对草果食品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共检索草果食品发明专利3225件,其中授权专利641件,有效专利281件,分布在安徽、江苏与四川等地。结果表明,2019年始草果食品领域的研发开始进入成熟稳定期,授权专利从2015年始出现下降趋势;专利申请人以企业居多,但专利失效率高,缺乏有技术含量的专利,专利经济市场转化率偏低。从技术布局上看,草果食品专利当前的活跃技术在肉制品、调味品、豆制品、水产制品及蔬菜制品上的应用,保健食品及其提取物的创新性稍薄弱。在保健食品上,草果在增强免疫力、健脾开胃、降三高等方面的保健功效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与关注度。本文对草果食品相关专利的分布格局进行综合分析,为后续草果食品的研发提供参考,助力草果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药食同源 食品专利 技术热点 Baiten 专利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Exactive MS和GC-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牛大力花不同生长时期的化学成分差异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茂媛 张旻 +5 位作者 羊青 王清隆 晏小霞 汤欢 冯世秀 王祝年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96-4008,共13页
目的以不同生长时期的牛大力花为研究对象,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系统分析其代谢物的组成和积累差异,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方向。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牛大... 目的以不同生长时期的牛大力花为研究对象,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系统分析其代谢物的组成和积累差异,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方向。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牛大力花的次生代谢物、初生代谢物和挥发性物质进行全面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等代谢组学方法筛选差异性成分。结果液质联用共鉴定了332个代谢物,以黄酮类、三萜类和苯丙素类等次生代谢物为主。气质联用共鉴定了297个代谢物,以有机酸类、氨基酸类、糖类、杂环类、醇类等初生代谢物和挥发性物质为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液质与气质的代谢组学结果一致,4个生长时期牛大力花样本的总体分布聚集为2类:花蕾期、初花期、盛开期归为1类,凋萎期单独归为1类,两者化学物质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以黄酮类和原花青素、三萜类、有机酸类为差异成分。蔓性较直立性牛大力花在花蕾期、初花期、盛开期含有特征性的黄酮类差异代谢物,部分黄酮类成分随花期的发展含量逐渐降低。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牛大力花中含有丰富的活性黄酮类代谢物,以蔓性牛大力初花期的产量和黄酮含量更高,具有开发价值。本研究为牛大力花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MS)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