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3个香蕉品种的果实淀粉形状与含量及风味物质比较
被引量:
8
1
作者
苗红霞
金志强
+3 位作者
孙佩光
刘伟鑫
魏守兴
徐碧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0-564,共5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3个品种(AAA基因型)的淀粉颗粒形状及大小进行观察,并测定果实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风味物质的含量,以揭示不同品种间香蕉果实品质差异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1)巴西蕉、...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3个品种(AAA基因型)的淀粉颗粒形状及大小进行观察,并测定果实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风味物质的含量,以揭示不同品种间香蕉果实品质差异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1)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淀粉颗粒的形状分别为不规则三角形、圆形、棒形,大小分别为8.20~35.70μm、6.90~29.80μm、5.47~23.80μm。(2)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总淀粉含量分别为(66.93±2.48)%、(90.38±2.46)%、(48.91±2.49)%;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20.48±1.09)%、(21.48±1.08)%、(14.67±1.10)%;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46.45±1.85)%、(68.90±1.25)%、(34.24±1.45)%;且3个品种总淀粉、支链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Vc含量分别为(15.54±1.10)、(17.63±1.14)、(16.76±1.03)mg/100gF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5.50±0.22)%、(15.67±0.30)%和(16.17±0.30)%;糖/酸比分别为2.75:1、2.74:1、3.15:1;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3个品种V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巴西蕉和宝岛蕉糖/酸比差异不显著。研究认为,同~基因型(AAA)不同品种香蕉果实的淀粉形状、大小、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以及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为解释不同品种间香蕉果实品质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果实
淀粉颗粒
淀粉含量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蕉MaASR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丽丽
徐碧玉
+3 位作者
刘菊华
贾彩红
张建斌
金志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9-1135,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MaASR1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拟南芥转基因株系L14中克隆到MaASR1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含有1个43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4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并对该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为了深入研究MaASR1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拟南芥转基因株系L14中克隆到MaASR1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含有1个43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4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并对该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正确的重组质粒p ET30aMaASR1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利用所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经IPTG诱导和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表达蛋白质与预期蛋白质大小基本一致。利用Ni柱亲和层析方法进一步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质,并用Western blot方法确定此重组蛋白质为目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ASR1基因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蛋白质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aASR1基因通过乙烯途径提高拟南芥抗旱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丽丽
徐碧玉
+3 位作者
刘菊华
贾彩红
张建斌
金志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1-519,共9页
香蕉MaASR1基因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MaASR1基因转入拟南芥后增强其抗旱性的分子机制,运用DNA芯片技术来筛选野生型拟南芥和转MaASR1基因拟南芥在不做任何胁迫处理和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的差异基因。发现Ma...
香蕉MaASR1基因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MaASR1基因转入拟南芥后增强其抗旱性的分子机制,运用DNA芯片技术来筛选野生型拟南芥和转MaASR1基因拟南芥在不做任何胁迫处理和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的差异基因。发现MaASR1提高拟南芥抗旱性与乙烯信号途径有密切的关系,对基因芯片中与乙烯途径相关的上调和下调大于2倍的差异基因进行了荧光定量PCR的验证。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MaASR1的转入通过提高At ACS6和At ACO1的表达水平提高了拟南芥体内的乙烯合成水平。MaASR1的转入可以通过正调控乙烯反应和提高ERF类基因的表达来赋予植物抗旱性。以上结果为解析MaASR1基因作为转录因子通过乙烯途径提高植物抗旱能力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ASR1基因
基因芯片
干旱胁迫
乙烯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个香蕉品种的果实淀粉形状与含量及风味物质比较
被引量:
8
1
作者
苗红霞
金志强
孙佩光
刘伟鑫
魏守兴
徐碧玉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热带
生物技术研究所/
农业
部
热带
作物生物学与
遗传
资源利用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省香蕉遗传育种改良重点实验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广州
实验站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0-564,共5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2)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2011AA10020605)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ITBB140205)
文摘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3个品种(AAA基因型)的淀粉颗粒形状及大小进行观察,并测定果实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风味物质的含量,以揭示不同品种间香蕉果实品质差异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1)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淀粉颗粒的形状分别为不规则三角形、圆形、棒形,大小分别为8.20~35.70μm、6.90~29.80μm、5.47~23.80μm。(2)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总淀粉含量分别为(66.93±2.48)%、(90.38±2.46)%、(48.91±2.49)%;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20.48±1.09)%、(21.48±1.08)%、(14.67±1.10)%;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46.45±1.85)%、(68.90±1.25)%、(34.24±1.45)%;且3个品种总淀粉、支链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Vc含量分别为(15.54±1.10)、(17.63±1.14)、(16.76±1.03)mg/100gF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5.50±0.22)%、(15.67±0.30)%和(16.17±0.30)%;糖/酸比分别为2.75:1、2.74:1、3.15:1;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3个品种V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巴西蕉和宝岛蕉糖/酸比差异不显著。研究认为,同~基因型(AAA)不同品种香蕉果实的淀粉形状、大小、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以及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为解释不同品种间香蕉果实品质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香蕉
果实
淀粉颗粒
淀粉含量
风味物质
Keywords
banana
fruit
starch granules
starch content
fruit flavor
分类号
Q944.5 [生物学—植物学]
Q945.6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蕉MaASR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丽丽
徐碧玉
刘菊华
贾彩红
张建斌
金志强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热带
生物技术研究所/
农业
部
热带
作物生物学与
遗传
资源利用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省香蕉遗传育种改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9-1135,共7页
基金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8012005-007)
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品种改良项目(CARS-3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30052017012)
文摘
为了深入研究MaASR1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拟南芥转基因株系L14中克隆到MaASR1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含有1个43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4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并对该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正确的重组质粒p ET30aMaASR1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利用所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经IPTG诱导和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表达蛋白质与预期蛋白质大小基本一致。利用Ni柱亲和层析方法进一步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质,并用Western blot方法确定此重组蛋白质为目的蛋白质。
关键词
MaASR1基因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蛋白质纯化
Keywords
MaASRl gen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bioinfomiatics
protein purification
分类号
S668.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aASR1基因通过乙烯途径提高拟南芥抗旱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丽丽
徐碧玉
刘菊华
贾彩红
张建斌
金志强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热带
生物技术研究所/
农业
部
热带
作物生物学与
遗传
资源利用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省香蕉遗传育种改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1-519,共9页
基金
海南省重大专项(HNGDpz201502)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8012005-007)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1)
文摘
香蕉MaASR1基因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MaASR1基因转入拟南芥后增强其抗旱性的分子机制,运用DNA芯片技术来筛选野生型拟南芥和转MaASR1基因拟南芥在不做任何胁迫处理和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的差异基因。发现MaASR1提高拟南芥抗旱性与乙烯信号途径有密切的关系,对基因芯片中与乙烯途径相关的上调和下调大于2倍的差异基因进行了荧光定量PCR的验证。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MaASR1的转入通过提高At ACS6和At ACO1的表达水平提高了拟南芥体内的乙烯合成水平。MaASR1的转入可以通过正调控乙烯反应和提高ERF类基因的表达来赋予植物抗旱性。以上结果为解析MaASR1基因作为转录因子通过乙烯途径提高植物抗旱能力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MaASR1基因
基因芯片
干旱胁迫
乙烯
实时荧光定量PCR
Keywords
MaASR1 gene
DNA microarray
drought stress
ethylene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分类号
Q786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3个香蕉品种的果实淀粉形状与含量及风味物质比较
苗红霞
金志强
孙佩光
刘伟鑫
魏守兴
徐碧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香蕉MaASR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张丽丽
徐碧玉
刘菊华
贾彩红
张建斌
金志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MaASR1基因通过乙烯途径提高拟南芥抗旱性的作用机制
张丽丽
徐碧玉
刘菊华
贾彩红
张建斌
金志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