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对农田土壤pH及有机质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章倩 王登峰 +1 位作者 魏志远 漆智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67-68,72,共3页
为揭示氮、磷施用水平对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以海南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稻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氮磷处理水平下的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变化,以期为海南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和过磷酸钙,总体上会降低土壤pH,导... 为揭示氮、磷施用水平对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以海南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稻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氮磷处理水平下的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变化,以期为海南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和过磷酸钙,总体上会降低土壤pH,导致农田土壤酸化,且土壤酸化程度与其初始土壤pH值有关;适当的施用氮、磷,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供试条件下,对于pH较低的土壤,N2P2处理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最为显著,而pH较高的土壤,N1P3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水稻土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剑叶龙血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2
作者 杨松 莫饶 +4 位作者 唐燕琼 朱文丽 黄明忠 李永杰 谢添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24-125,133,共3页
利用ISSR标记法对海南省野生剑叶龙血树资源进行多样性分析,从100条ISSR引物中选取10条多态性好、重复性高、谱带清晰的引物,对105份样品DNA进行扩增,共得到116条谱带,其中多样性谱带有104条。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O.6442~0.994... 利用ISSR标记法对海南省野生剑叶龙血树资源进行多样性分析,从100条ISSR引物中选取10条多态性好、重复性高、谱带清晰的引物,对105份样品DNA进行扩增,共得到116条谱带,其中多样性谱带有104条。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O.6442~0.994之间,平均为0.8011,表明剑叶龙血树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利用UPGMA聚类分析,将7个样地的居群分为1个大类群和1个小类群,类群与地理分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叶龙血树 I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龙血树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董美超 莫饶 +4 位作者 唐燕琼 尹俊梅 郭娜娜 孙瑜花 王楠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4期583-586,共4页
采用染色体压片技术研究了海南龙血树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在饱和对二氯苯和0.002 mol/L8-羟基喹啉预处理中,后者预处理2 h效果最好;海南龙血树染色体数为2n=42,核型类型为"2B"型。核型公式为:2n=2x=42=22 m+20 sm,... 采用染色体压片技术研究了海南龙血树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在饱和对二氯苯和0.002 mol/L8-羟基喹啉预处理中,后者预处理2 h效果最好;海南龙血树染色体数为2n=42,核型类型为"2B"型。核型公式为:2n=2x=42=22 m+20 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2.67%。海南龙血树主要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未观察到随体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龙血树 染色体数目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菊头状花序发育时期的划分与最佳采切期 被引量:4
4
作者 葛皓 邱德勃 +1 位作者 罗丽娟 郑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29-33,共5页
对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3个品种‘Red-Tube’(红色单瓣),‘Cora’(红色复瓣),‘Delphi’(白色复瓣)花序发育过程、维管束结构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切花保鲜试验,确定3个品种的最佳采摘期。结果表明:3个品种非洲菊花序的发育过程可分为... 对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3个品种‘Red-Tube’(红色单瓣),‘Cora’(红色复瓣),‘Delphi’(白色复瓣)花序发育过程、维管束结构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切花保鲜试验,确定3个品种的最佳采摘期。结果表明:3个品种非洲菊花序的发育过程可分为9个时期;品种‘Red-Tube’最佳采切期为开花期的一轮露药开花期(即Ⅵ期),品种‘Cora’与‘Delphi’最佳采切期均为开花期的隐药开花期(即Ⅴ期)。这2个时期切花外观上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单个维管束平均面积大,韧皮纤维厚,导管数目多,具有较强的输导功能与机械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菊 花序发育时期 采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柱花草间种模式对番木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登峰 魏志远 +1 位作者 阮松 漆智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4-36,共3页
为阐明番木瓜-柱花草间种模式对番木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了单种和番木瓜-柱花草间种模式下番木瓜的株高、茎粗、产量、果实含水量和还原糖含量,并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对比各处理的经济指标。结果表明:番木瓜-柱花草间种处理可有效促... 为阐明番木瓜-柱花草间种模式对番木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了单种和番木瓜-柱花草间种模式下番木瓜的株高、茎粗、产量、果实含水量和还原糖含量,并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对比各处理的经济指标。结果表明:番木瓜-柱花草间种处理可有效促进番木瓜的生长,间种处理下番木瓜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均高于单种处理;番木瓜株间空地覆盖可显著提高其产量和果实的含水量与还原糖含量;番木瓜-柱花草间种且柱花草不刈割处理下的单位面积产出和净收益均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柱花草 间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