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子银行与正规金融双重结构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喜和 郝毅 田野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6,共12页
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到经济运行系统中,建立影子银行与正规金融双重结构下的DSGE模型,并依据2010—2012年的数据,比较分析影子银行贷款额、影子银行贷款利率、国内产出、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规则变动冲击的响应。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规... 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到经济运行系统中,建立影子银行与正规金融双重结构下的DSGE模型,并依据2010—2012年的数据,比较分析影子银行贷款额、影子银行贷款利率、国内产出、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规则变动冲击的响应。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规则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影子银行贷款额和贷款利率;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对产出的冲击强于价格型,二者对通货膨胀的冲击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规则 影子银行 DSG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有制结构、金融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7
2
作者 张庆君 李雨霏 毛雪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5,23,共8页
在市场化不完全的条件下,不同所有制企业面临融资条件和融资成本差异,从而产生金融错配现象,由于金融错配的存在,使得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从而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测度不同所有制结构间金融错配程度和分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 在市场化不完全的条件下,不同所有制企业面临融资条件和融资成本差异,从而产生金融错配现象,由于金融错配的存在,使得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从而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测度不同所有制结构间金融错配程度和分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由所有制歧视导致的金融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推动金融发展、消除所有制歧视是改善金融错配、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乃至中国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金融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约束、所有制歧视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庆君 朱方圆 胡秀雯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26,共7页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金融要素价格扭曲、结构性钱荒和产能过剩等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对金融资源错配问题的关注。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使得不同经济主体在获得外源融资方面存在着差异,本文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以融资约束、...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金融要素价格扭曲、结构性钱荒和产能过剩等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对金融资源错配问题的关注。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使得不同经济主体在获得外源融资方面存在着差异,本文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以融资约束、金融所有制歧视为切人点,选取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在测度分省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所有制歧视对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对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并呈现出倒U型的特征,而所有制歧视会降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 融资约束 金融所有制歧视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与深化:产城融合视角下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 被引量:1
4
作者 舒鑫 林章悦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54-156,共3页
本文基于产城融合的视角对于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只有将产业与城市紧密对接才能避免城镇化出现的"空壳"现象。金融部门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当着力于使产业与城市紧密对接,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
关键词 金融支持 产城融合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进程、金融摩擦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明政 张庆君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1,共8页
新常态下,以长周期为视角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一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条件,而市场化进程及金融摩擦对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显著影响。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使用数据模拟方法,分析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过程中的... 新常态下,以长周期为视角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一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条件,而市场化进程及金融摩擦对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显著影响。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使用数据模拟方法,分析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过程中的经济特征发现:市场化过程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其贡献率超过30%;私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金融摩擦的存在,融资约束由于限制了某些低才能经商者的进入而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金融摩擦的存在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稳定性;市场化进程所释放的改革红利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降低,改革红利将无法长期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金融摩擦 全要素生产率 动态一般均衡 改革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推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研讨会”专家发言摘编 被引量:3
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景奇 +6 位作者 陶晓峰 王爱俭 马立 高岚华 李铁 王学龙 高钟庭(整理)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5年第5期6-10,共5页
确定金融的优先地位和优先方向,从顶层设计入手,发展先导性金融体系;加快推进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源整合与创新刻不容缓,区域金融发展应当分工明确,金融创新链与产业链、项目链应实现高效连接;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京津冀一体化金融平台,是... 确定金融的优先地位和优先方向,从顶层设计入手,发展先导性金融体系;加快推进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源整合与创新刻不容缓,区域金融发展应当分工明确,金融创新链与产业链、项目链应实现高效连接;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京津冀一体化金融平台,是实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借力天津自贸区,共建京津离岸金融市场,推进京津金融一体化,不仅有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而且有益于扭转中国金融业南北发展不平衡的格局;发挥金融一体化先导作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金融 一体化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再定位——兼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自贸区改革路径 被引量:39
7
作者 王爱俭 方云龙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7-48,共12页
立足于现阶段中国发展实际,以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本逻辑,在深刻解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背景、现实逻辑、理论内涵及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发展脉络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自... 立足于现阶段中国发展实际,以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本逻辑,在深刻解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背景、现实逻辑、理论内涵及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发展脉络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定位进行剖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系统集成思维开拓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的新境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是驱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循环的改革试验田和有力抓手,也是国内发展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开放桥头堡和重要窗口,在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关键枢纽作用。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差别化探索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先行先试制度红利,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战略,用高水平开放实践助推国内外经济良性循环,共同驱动中国经济奔向高质量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自贸试验区 高质量发展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 被引量:33
8
作者 周国富 柴宏蕊 方云龙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6-87,共12页
金融发展不仅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直接的融资支持,也可能通过缓解技术进步的融资约束进而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作为技术进步的代理变量,将其引入到中介效应模型中,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进步... 金融发展不仅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直接的融资支持,也可能通过缓解技术进步的融资约束进而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作为技术进步的代理变量,将其引入到中介效应模型中,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变量的作用,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所占比重约为16.53%;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模型的内生性后,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仍显著存在。为更好地利用这一中介传导路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 中介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投资提高了基金业绩吗?——兼论ESG投资对“业绩-资金流量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向前 赵锐 王菊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203,共19页
ESG投资将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因素纳入考虑范畴,重新定义了投资与市场的边界,是新经济形势下投资领域的热点话题。而ESG投资行为是否具有超额收益,更是在实业界和学术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本研究以我国2016—2021年股票型和... ESG投资将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因素纳入考虑范畴,重新定义了投资与市场的边界,是新经济形势下投资领域的热点话题。而ESG投资行为是否具有超额收益,更是在实业界和学术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本研究以我国2016—2021年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为研究对象,从投资组合优化的角度探讨了基金ESG投资行为与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基金开展ESG投资能够获得超额收益,并且这一效果在疫情发生后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卡时更加明显。究其原因,在于开展ESG投资的基金对绩优个股的识别和选择能力更好,使得投资组合在个股配置方面得到优化。此外,基金虽然能够通过ESG投资获取超额收益,但也会导致基金业绩与资金流入的正相关性变弱。以上结论不仅深化和丰富了当前关于ESG投资与投资业绩关系的研究,也为我国完善ESG投资体系,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投资 基金超额收益 投资组合优化 选股择时 “业绩-资金流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性考核促进了官员的减排激励吗 被引量:24
10
作者 袁凯华 李后建 林章悦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122,共10页
本文利用1997-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借助于倍差模型,分析了约束性考核政策是否纠正了以往环境激励不足带来的短视行为。实证分析发现:约束性考核不仅未能从根本上纠正环境激励缺失造成的短视行为,更进一步强化了晋升压力下政治官员的&qu... 本文利用1997-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借助于倍差模型,分析了约束性考核政策是否纠正了以往环境激励不足带来的短视行为。实证分析发现:约束性考核不仅未能从根本上纠正环境激励缺失造成的短视行为,更进一步强化了晋升压力下政治官员的"策略性"选择行为,使得强外溢性、非约束性指标沦为当前政策体系的环境牺牲品,从而也为步步紧逼环境压力下的大气污染尤其是"雾霾"现象提供了一个合理解释。立足于激励角度,本文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环境污染的相关文献,为进一步理解地方官员与节能减排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性考核 外溢性物品 倍差法 策略性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向前 孙彤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5,共7页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不断膨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根据我国2006—2014年相关变量的月度数据,采用FAVAR模型测度货币政策目标受影子银行影响的效果。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会在一定时期内减弱经济增长波...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不断膨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根据我国2006—2014年相关变量的月度数据,采用FAVAR模型测度货币政策目标受影子银行影响的效果。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会在一定时期内减弱经济增长波动幅度,加剧物价水平的不稳定性,降低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进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影子银行 货币供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非对称影响——基于C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亚明 刘翠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7-71,共5页
以货币政策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的非对称性质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针对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的时间非对称效应,利用CARCH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考察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存在非对称效应,即存... 以货币政策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的非对称性质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针对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的时间非对称效应,利用CARCH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考察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存在非对称效应,即存在关于经济周期、传导渠道、政策取向三个方面的非对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房地产市场 非对称效应 CARCH模型 利率 银行信贷 货币政策工具 经济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亚明 姚磊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42,共6页
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考量我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时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内具有稳定的微弱负向财富效应,而房地产市场长期内存在稳定的正向财富效应,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要大于股票市场... 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考量我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时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内具有稳定的微弱负向财富效应,而房地产市场长期内存在稳定的正向财富效应,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要大于股票市场。同时,2011年末的欧债危机,对于这两种市场财富效应的影响十分微弱。鉴此,应逐步增加居民股票收益,保持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平稳运行,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富效应 状态空间模型 居民资产 居民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联储缩表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溢出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爱俭 倪鑫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8年第4期27-32,共6页
在国内经济复苏、货币政策正常化诉求的基础上,美联储宣布缩表,对我国产生多方影响。从美联储缩表的政策背景与动因入手,对美联储缩表的溢出效应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和评述,并从利率、汇率、资产收益率三个维度剖析美联储缩表对我... 在国内经济复苏、货币政策正常化诉求的基础上,美联储宣布缩表,对我国产生多方影响。从美联储缩表的政策背景与动因入手,对美联储缩表的溢出效应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和评述,并从利率、汇率、资产收益率三个维度剖析美联储缩表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溢出效应。面对美联储缩表的冲击,需对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对内采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还需建立预警机制,实时把控跨境资本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联储缩表 溢出效应 资本流动 货币政策 预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中“去杠杆”的困境、风险及对策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5-83,共9页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种社会经济问题较为凸显,使我国债务性问题雪上加霜。对经济主体各部门进行债务数据统计分析,得出非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债务杠杆问题显著。过度依赖间接融资、产能过剩行业挤占金融资...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种社会经济问题较为凸显,使我国债务性问题雪上加霜。对经济主体各部门进行债务数据统计分析,得出非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债务杠杆问题显著。过度依赖间接融资、产能过剩行业挤占金融资源、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以及地方债务扩张是我国债务杠杆率迅速攀升的主要原因。结合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可以发现有效化解债务风险重点在于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去除产能过剩、实施债务重组、创建多层次金融市场服务体系、建立防范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杆率 供给侧改革 产能过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制的选择——基于IS-Philips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马亚明 刘翠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150,共13页
本文通过构建IS-Philips模型,不仅将货币政策的四个最终目标进行量化纳入到理论模型中,而且将房地产价格波动加入其中。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制的选择。分析结果表明:(1)在货币政策目标制选择... 本文通过构建IS-Philips模型,不仅将货币政策的四个最终目标进行量化纳入到理论模型中,而且将房地产价格波动加入其中。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制的选择。分析结果表明:(1)在货币政策目标制选择过程中,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应将金融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第五个目标;(2)通货膨胀目标制并非是关注房地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目标制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波动 货币政策 IS-Philips模型 通货膨胀目标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溢出效应:地区异质与时变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爱俭 石振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9-89,共11页
文章首先通过反事实模拟检验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溢出效应,随后分别运用PVAR模型和TVP-VAR模型探讨该溢出效应的地区异质与时变调整特征。研究发现:如果某段期间不存在政策不确定性,则该段时期经济将呈现更高的产出和通胀以及更低的... 文章首先通过反事实模拟检验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溢出效应,随后分别运用PVAR模型和TVP-VAR模型探讨该溢出效应的地区异质与时变调整特征。研究发现:如果某段期间不存在政策不确定性,则该段时期经济将呈现更高的产出和通胀以及更低的杠杆率;受经济金融发展和政策制度保障等因素影响,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通胀和杠杆的影响力度由东部至西部地区顺次递增;随着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加强、社会保障逐步健全以及直接融资规模比重不断提高,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溢出效应呈现逐渐减弱态势。政策决策部门要保持政策调控的连续性和政策取向稳定性,以减弱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不利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不确定性 反事实模拟 地区异质 时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均衡、失衡与政策调节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红 张荧天 张培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1-136,共6页
文章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选取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其失衡程度,并构建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宏观政策对汇率暂时性失衡和长期失衡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被低估和高... 文章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选取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其失衡程度,并构建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宏观政策对汇率暂时性失衡和长期失衡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被低估和高估呈常态化,最高不超过7%,且相较于高估而言,被低估的时间更长;不同类型的宏观经济政策对长、中、短期汇率失衡的调节效应存在异质性,汇率政策在短期调节效果较好,货币政策在中期调节效果较好,宏观审慎政策在短期和中长期均有助于缓解汇率失衡;短期资本流动会加剧汇率暂时性失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暂时性失衡 长期失衡 宏观政策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的定向增发能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来自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证据
19
作者 王云龙 林章悦 谢璐璇 《征信》 2017年第1期63-71,共9页
中小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融资问题一直广为关注。2014年以来,定向增发逐渐受到上市公司追捧,也为上市中小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以我国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中小企业定向增发案例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大股东参与定向增... 中小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融资问题一直广为关注。2014年以来,定向增发逐渐受到上市公司追捧,也为上市中小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以我国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中小企业定向增发案例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事件对中小企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大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事件虽然在短期内会提升股票收益率,但是从长期来看我国上市中小企业的成长能力并没有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大股东控制 中小企业 宣告效应 成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