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Parks法手术前后的立体视觉 被引量:1
1
作者 江萍 莫纯坚 罗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186-1187,共2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儿童Parks中间带移位术前后的立体视觉。方法:利用同视机图片和立体图本,检查12例先天性眼球震颤儿童术前和术后6mo正前方远、近距离立体视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正前方眼球基本不震颤或明显减轻,12例患儿... 目的:观察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儿童Parks中间带移位术前后的立体视觉。方法:利用同视机图片和立体图本,检查12例先天性眼球震颤儿童术前和术后6mo正前方远、近距离立体视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正前方眼球基本不震颤或明显减轻,12例患儿中7例代偿头位消失,获得立体视觉,5例术后代偿头位改善,其中3例建立同时视觉,但未建立立体视觉。结论:Parks法中间带移位术治疗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不仅能消除和减轻代偿头位与眼球震颤,提高视力,代偿头位消失的患者还能建立远、近立体视觉,提高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眼球震颤 先天性 手术 立体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龄近视患者LASEK临床分析
2
作者 胡学斌 江萍 +1 位作者 莫纯坚 陈丽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627-628,共2页
目的:探讨大龄近视患者LASEK的疗效、特殊性以及需要加以关注和完善的问题。方法:对53例101眼大龄(年龄≥40岁)近视患者行LASEK治疗,并对术前和预矫屈光度以及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前屈光度(等量球镜)无轻度近视(D... 目的:探讨大龄近视患者LASEK的疗效、特殊性以及需要加以关注和完善的问题。方法:对53例101眼大龄(年龄≥40岁)近视患者行LASEK治疗,并对术前和预矫屈光度以及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前屈光度(等量球镜)无轻度近视(D≤-3.00)的患者;中度近视(-3.00〈D≤-6.00)17眼,占16.8%;高度近视(-6.00〈D≤-10.00)31眼,占30.7%;超高度近视(D〉-10.00)53眼,占52.5%。手术后0.5a裸眼视力:0.3~1.2,平均:0.81±0.32,其中裸眼视力≥0.5者77眼,占76.2%,术后裸眼视力≥1.0者24眼,占23.8%。因角膜厚度问题,为保证手术安全8例12眼(11.9%)手术前预矫屈光度适当减低。不同时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Haze。4例8眼(7.9%)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内皮水肿。结论:行LASEK的大龄近视患者以高度、超高度近视患者为主,术前角膜厚度的测量和预矫正屈光度的确定是手术安全性的关键;激光切削直径的选择对视觉质量有重要影响;另外,角膜内皮功能检查是否应该作为大龄近视患者LASEK术前的常规检查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近视眼 大龄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层间异物 被引量:6
3
作者 胡学斌 方芳 +1 位作者 江萍 莫纯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924-926,共3页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层间异物情况。方法:在LASIK手术的6239例(12312眼)中,对术后出现角膜层间异物残留病例的相关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4眼(2.47%)出现角膜层间异物残留。其中,50眼(0.41%...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层间异物情况。方法:在LASIK手术的6239例(12312眼)中,对术后出现角膜层间异物残留病例的相关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4眼(2.47%)出现角膜层间异物残留。其中,50眼(0.41%)采用异物剔除和冲洗等及时合理的措施处理;254眼(2.06%)无须处理。所有病例预期的矫正视力均无明显影响,冲洗后3眼出现少许边缘性角膜上皮细胞植入。结论:LASIK术后出现角膜层间异物残留并发症的比例低,多数病例无须处理。通过对相关因素的控制可有效减少,但不能杜绝。及时合理的处理方法能提高视觉质量,LASIK手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层间异物 角膜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EK术后Haze的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丽华 江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133-1135,共3页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形成主要是凋亡机制介导的角膜创伤愈合过程。通过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等来减弱创伤愈合反应,以及应用锌制剂、细胞因子调控等来阻断角膜细胞凋亡...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形成主要是凋亡机制介导的角膜创伤愈合过程。通过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等来减弱创伤愈合反应,以及应用锌制剂、细胞因子调控等来阻断角膜细胞凋亡,可以预防和治疗Haze的形成,提高LASEK的稳定性和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进刀起点调控技术改变角膜瓣形态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学斌 江萍 +1 位作者 方芳 王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479-481,共3页
目的:分析进刀起点调控技术应用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改变角膜瓣形状的优点和不足,寻求更好的角膜瓣形状,为角膜板层刀的改进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460眼在LASIK术中应用进刀起点调控技术,改... 目的:分析进刀起点调控技术应用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改变角膜瓣形状的优点和不足,寻求更好的角膜瓣形状,为角膜板层刀的改进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460眼在LASIK术中应用进刀起点调控技术,改变角膜瓣形状。结果:进刀起点调控技术可操作性强;所形成的角膜瓣稳定性好;与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应用进刀起点调控技术制作的角膜瓣优越性明显,值得推广;同时,该技术的不足之处可为角膜瓣形状的改进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原位角膜磨镶术 进刀起点 调控技术 角膜瓣 LASIK 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