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交换法去除碱回收过程中氯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薛融 李运涛 +4 位作者 欧阳春 贺磊 杨娇 陈均志 徐斌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8-31,共4页
研究采用实验室自制的两性树脂通过离子交换法去除碱回收炉飞灰中的Cl-并回收SO24-。结果表明,自制的两性树脂的最佳应用条件为:碱灰浓度200 g/L、流速3 m/h、温度45℃,在此条件下对碱灰水处理,Cl-去除率为85%,SO24-保留率为70%。
关键词 碱灰 两性离子交换树脂 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法烟草薄片脆性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杰 陈星波 +2 位作者 严新龙 吴立群 刘攀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5-9,共5页
为建立一种客观评价造纸法烟草薄片脆性的方法,采用质构仪对不同含水率的1#造纸法烟草薄片样品进行撕裂测试和拉伸测试,分析测试结果与样品含水率的关系;采用质构仪对国内不同种类(1#~4#)造纸法烟草薄片进行撕裂测试,分析该方法的准... 为建立一种客观评价造纸法烟草薄片脆性的方法,采用质构仪对不同含水率的1#造纸法烟草薄片样品进行撕裂测试和拉伸测试,分析测试结果与样品含水率的关系;采用质构仪对国内不同种类(1#~4#)造纸法烟草薄片进行撕裂测试,分析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无论撕裂测试是纵向还是横向,样品的正峰个数与含水率的相关系数(R^2)最高,分别为0.938 0、0.954 8,说明撕裂测试时正峰个数能够表征造纸法烟草薄片的脆性;撕裂测试时国产造纸法烟草薄片的正峰个数与其手感脆性相对应,该方法能够准确评价和区分各类国产造纸法烟草薄片的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法烟草薄片 质构仪 脆性 撕裂测试 正峰个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回收炉飞灰中氯钾元素的影响及其去除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吴立群 戚永宜 +2 位作者 谭耕 杨德庆 刘攀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4,共4页
概述了氯钾元素对碱回收系统飞灰的影响,分析了氯钾元素在黑液和飞灰中含量较高的原因,并介绍了4种去除碱回收炉飞灰中氯钾元素的方法——析滤法、蒸发/结晶法、冷却结晶法和离子交换法。
关键词 碱回收炉 黑液 飞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回收炉飞灰中氯钾元素的影响及其去除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立群 戚永宜 +2 位作者 谭耕 杨德庆 刘攀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114-117,共4页
概述了氯钾元素对碱回收系统飞灰的影响,分析了氯钾元素在黑液和飞灰中含量较高的原因,并介绍了4种去除碱回收炉飞庆中氯钾元素的方法——析滤法、蒸发/结晶法、冷却结晶法和离子交换法。
关键词 碱回收炉 黑液 飞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9
5
作者 贺磊 龚志豪 +1 位作者 朱旺平 陈雷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6-50,共5页
采用H2O2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考察了臭氧通量、H2O2投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COD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影响顺序:臭氧通量>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所得模型可较好地反映真实的处... 采用H2O2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考察了臭氧通量、H2O2投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COD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影响顺序:臭氧通量>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所得模型可较好地反映真实的处理过程;通过模型最优化分析得到最佳反应条件:臭氧通量3.86 g/h,H2O2投加量51.54 mmol/L,反应时间41.12 min,此条件下COD去除率的预测值为84.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H2O2催化 臭氧氧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化学纤维热性能对比 被引量:7
6
作者 欧阳春 吴立群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31,共4页
利用差热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对天丝纤维、涤纶纤维、丙纶纤维及芳纶纤维等4种常用化学纤维的热性能进行研究,探讨了这4种化学纤维在升温过程中的相变以及热分解特性并将之进行对比,同时通过Kissinger法建立4种化学纤维的热分解动力... 利用差热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对天丝纤维、涤纶纤维、丙纶纤维及芳纶纤维等4种常用化学纤维的热性能进行研究,探讨了这4种化学纤维在升温过程中的相变以及热分解特性并将之进行对比,同时通过Kissinger法建立4种化学纤维的热分解动力学模型,求得4种化学纤维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28.66、125.12、153.58、211.19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纤维 差热扫描量热法(DSC) 热重分析法(TG) 动力学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三维电极电解联用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 被引量:4
7
作者 陈雷 贺磊 +1 位作者 王伟 杨娇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2-217,共6页
采用臭氧氧化-三维电极电解联用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并探讨了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处理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电极间距1.5 cm、电流密度9mA/cm^2、臭氧曝气量15 mL/min、活性... 采用臭氧氧化-三维电极电解联用技术深度处理造纸废水,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并探讨了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处理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电极间距1.5 cm、电流密度9mA/cm^2、臭氧曝气量15 mL/min、活性炭填充量22 g/L、反应时间60 min,该工艺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达93.70%;臭氧氧化-三维电极电解联用技术对废水中COD的去除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臭氧氧化和三维电极电解间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 臭氧氧化 三维电极 电解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PET/TENCEL无纺布陶瓷隔膜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贺磊 陈宗明 +1 位作者 迟婷玉 杨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5-47,共3页
采用湿法抄造和浸渍涂布工艺制备锂离子电池PET/TENCEL无纺布陶瓷隔膜,并采用孔径分析、热失重分析、热烘箱试验、扫描电镜和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检测等方式表征隔膜性能和电池性能。结果表明:当基材组份为50%(wt,质量分数,下同)PET纤维... 采用湿法抄造和浸渍涂布工艺制备锂离子电池PET/TENCEL无纺布陶瓷隔膜,并采用孔径分析、热失重分析、热烘箱试验、扫描电镜和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检测等方式表征隔膜性能和电池性能。结果表明:当基材组份为50%(wt,质量分数,下同)PET纤维、30%TENCEL纤维和20%Al2O3粉,基材定量和陶瓷涂布量均为15g/m2时,所制备SP-1无纺布陶瓷隔膜的孔隙率和孔径分别为45.8%和0.07μm,且在210℃和1h条件下不发生热收缩;在1C充放电循环50次条件下,使用SP-1隔膜的锂离子电池容量保持率为83.4%,优于PE隔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无纺布陶瓷隔膜 安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控制锂离子电池闭孔性能研究
9
作者 陶嘉诚 王洪 +1 位作者 贺磊 吴立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1-173,176,共4页
采用无纺布基材以及具有闭孔性能的涂层,制备出一种具有闭孔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用无纺布基陶瓷隔膜,分析研究了样品的孔径、孔隙率、热性能、亲液性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结果表明:在无纺布基材的两面均匀涂布氧化铝陶瓷涂层后所得电池隔... 采用无纺布基材以及具有闭孔性能的涂层,制备出一种具有闭孔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用无纺布基陶瓷隔膜,分析研究了样品的孔径、孔隙率、热性能、亲液性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结果表明:在无纺布基材的两面均匀涂布氧化铝陶瓷涂层后所得电池隔膜的孔径为0.17μm;若在涂层中加入具有热熔性能的聚乙烯(PE)微粉,其隔膜孔径为0.30μm,均满足锂离子电池隔膜要求。2种隔膜在160℃和2h条件下不发生热收缩,含有PE微粉涂层的隔膜在加热后表现出闭孔现象。2种隔膜所制备的电池在1C充放电循环50次条件下,电池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4.4%和84.2%,均优于PE隔膜电池,其倍率性能也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无纺布隔膜 陶瓷涂层 闭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