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石油高氯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付胜楠 王亮 +1 位作者 滕悦 盛文龙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9年第1期64-69,共6页
海洋石油勘探行业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氯离子,正向干扰化学需氧量(COD)监测结果,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给海上平台环保合规运营带来极大隐患。在重铬酸盐法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优化及验证实验,开发了一种测定准确、低消耗、低污染的清... 海洋石油勘探行业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氯离子,正向干扰化学需氧量(COD)监测结果,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给海上平台环保合规运营带来极大隐患。在重铬酸盐法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优化及验证实验,开发了一种测定准确、低消耗、低污染的清洁检测方法,为建立适合海洋石油高氯生活污水COD的测定方法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7家检测机构对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环保部环境标准样品及海上生活污水样品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低毒的硝酸银作为屏蔽剂,在降低体系酸度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屏蔽氯离子并完全氧化有机物,检测结果符合精密度和室间准确度的测试要求。该研究方法适用于海洋石油勘探行业生活污水COD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生活污水 化学需氧量 监测方法 硝酸银屏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双碳监测管控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龙 卢迪 +1 位作者 张海滨 卢鸿飞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8期180-182,共3页
随着《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环办监测函[2021]435号)的实施,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双碳监测管控技术体系建设提供了明确目标与技术指南。该文以此为出发点概述了该体系的重要性,采用文献参考法和因果原理剖析了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环办监测函[2021]435号)的实施,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双碳监测管控技术体系建设提供了明确目标与技术指南。该文以此为出发点概述了该体系的重要性,采用文献参考法和因果原理剖析了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深度的理论层面、广度的技术层面、精度的指标层面,提出了几点有利于促进其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双碳监测管控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平台电力组网节能减碳效果浅析
3
作者 牛黎明 《上海节能》 2023年第10期1553-1557,共5页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在生产中积极实践,通过实施节能改造、精细化管理及新技术应用等一系列措施,在节能减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海上平台电力组网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海上平台电力组网的特点,总结为老油田之间的电力组网、新开发油田电...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在生产中积极实践,通过实施节能改造、精细化管理及新技术应用等一系列措施,在节能减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海上平台电力组网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海上平台电力组网的特点,总结为老油田之间的电力组网、新开发油田电力组网规划、新开发油田平台电站纳入已建油田老区电力组网三种类型,并对新开发油田平台电站纳入已建油田老区电力组网情形的节能减碳效果进行了分析,由于新建平台电站未单独运行过,提出老区电网和新建平台电站独立运行的假设情景作为基准情形来计算节能量和减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组网 节能量 减碳量 海上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CCS项目CO_(2)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4
作者 田文爽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通过对海上CO_(2)捕集与封存(CCS)项目设施环境CO_(2)监测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外CCS项目CO_(2)监测现状进行分析,聚焦海上CCS项目设施环境CO_(2)浓度实时监测需求,兼顾经济性、准确度和功能需求,完成了常用CO_(2)传感器的监测原理分析对比... 通过对海上CO_(2)捕集与封存(CCS)项目设施环境CO_(2)监测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外CCS项目CO_(2)监测现状进行分析,聚焦海上CCS项目设施环境CO_(2)浓度实时监测需求,兼顾经济性、准确度和功能需求,完成了常用CO_(2)传感器的监测原理分析对比,结合海上平台设施复杂的环境特点提出了监测设备布置建议以及有线/无线双传输模式选取方法。从设备选择、数据传输、系统架构与安全以及系统应用功能几个方面,进行了CCS项目海上设施环境CO_(2)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未来应对海上CCS项目环境CO_(2)在线监测系统引入更多先进的监测技术和多维度的监测参数,以实现整个封存区域的实时监测及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CCS项目 CO_(2)在线监测技术 传感器 数据采集 传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企业环境自行监测的历史沿革及重要性 被引量:9
5
作者 付胜楠 王亮 +1 位作者 盛文龙 赵明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19年第4期48-52,I0003,共6页
随着《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和《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发布,自行监测已成为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在国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立法剑指近年来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的新形势下,企业切实落实自行监测在环境监管中... 随着《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和《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发布,自行监测已成为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在国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立法剑指近年来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的新形势下,企业切实落实自行监测在环境监管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从企业环境监测的历史沿革入手,解析自行监测制度变革和完善过程,浅析自行监测在当前形势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期为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监测 历史沿革 法定义务 责任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处理厂VOCs排放特征及综合管控对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教凯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0年第6期40-44,共5页
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重点污染因子,挥发性有机物的综合管控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在以油气处理厂为代表的油气开采辅助行业的VOCs排放研究案例较少,以2家油气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开展VOCs污染源排查与排放量核算,发... 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重点污染因子,挥发性有机物的综合管控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在以油气处理厂为代表的油气开采辅助行业的VOCs排放研究案例较少,以2家油气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开展VOCs污染源排查与排放量核算,发现VOCs排放源主要集中在有机液体装卸挥发损失,有机液体储存和调和挥发损失,冷却塔、循环水冷却系统释放与燃烧烟气排放,排放途径以无组织排放为主。油气处理厂VOCs综合治理应聚焦无组织排放控制,着力减少重点排放源排放。文章为油气处理厂VOCs源项分析、污染控制和油气开采辅助行业VOCs综合管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处理厂 挥发性有机物 综合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模拟技术在合成氨工业CO2排放核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田文爽 李欣 白鹏翔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0年第6期69-74,共6页
采用流程模拟技术对某化工企业45万t/a合成氨装置进行了流程建模,结合装置物料平衡计算结果,获取了整个工艺过程的碳流向,确定了合成氨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了对装置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精确计算... 采用流程模拟技术对某化工企业45万t/a合成氨装置进行了流程建模,结合装置物料平衡计算结果,获取了整个工艺过程的碳流向,确定了合成氨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了对装置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精确计算。在设计工况下,装置CO2年排放量为1322453 t,与第三方机构核查结果较为匹配。可为类似装置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提供参考,对企业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在线监测及精细化管理工作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 流程模拟 碳流向 温室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头合成氨装置节能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孟硕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8年第2期29-32,58,共5页
气头合成氨装置属于高耗能产业,针对装置的节能分析缺乏系统的方法。在"三环节"用能理论指导下,提出了气头合成氨装置用能分析方法。从合成氨装置整体考虑,将装置能耗过程分为能量利用、能量转换、能量回收三个环节,重点利用&... 气头合成氨装置属于高耗能产业,针对装置的节能分析缺乏系统的方法。在"三环节"用能理论指导下,提出了气头合成氨装置用能分析方法。从合成氨装置整体考虑,将装置能耗过程分为能量利用、能量转换、能量回收三个环节,重点利用"夹点"技术开展"能量回收环节"分析,提出了整个换热网络系统分析的方法。并列出了开展上下游装置之间能量分析的重点考虑因素,以实现全厂能耗的降低。结合实例对部分环节用能分析优化进行说明,从能量回收、系统优化等角度提出相关的优化及节能措施,有效降低了全厂的公用工程能耗,对装置的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展合成氨节能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头合成氨 三环节 夹点 能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油气工程陆地终端运营对周边海域环境的影响及建议
9
作者 曹保久 李冠城 +4 位作者 王洽槟 刘勤 穆桂珍 梁菊平 侯敏驰 《人民珠江》 2023年第2期61-69,共9页
为了解陆地终端运营对周边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为后续陆地终端等海洋油气工程开发运营提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对2016—2021年间某海洋油气陆地终端运营期间污染物处理情况、周边海域生态环境状况、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能力建... 为了解陆地终端运营对周边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为后续陆地终端等海洋油气工程开发运营提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对2016—2021年间某海洋油气陆地终端运营期间污染物处理情况、周边海域生态环境状况、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能力建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陆地终端周边海域海水中COD和石油类的平均值范围分别为0.91~1.69 mg/L和0.001~0.027 mg/L,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中石油类平均值范围为(20.0~169.7)×10-6,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质量标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范围分别为1.13~3.54、0.19~3.42和1.47~3.26,海洋生物种类较丰富,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河口环境变化可能是导致监测海域海洋生物群落波动的重要因素。系统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能力建设保障了陆地终端的安全健康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终端 运营 污染物处理 海洋生态环境 风险防范 应急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流域陆上油气终端污染物排放及环保措施总结与分析
10
作者 曹保久 李冠城 +3 位作者 盛文龙 侯敏驰 王洽槟 刘勤 《人民珠江》 2023年第8期36-42,共7页
随着中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不断深入发展,陆上油气终端作为油气开采的处理集输枢纽,其重要性日趋显著。通过对比分析珠江流域已建成的3个陆上终端的生产工艺、污染排放及影响、环保措施,总结终端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经验。结果显示,陆上油... 随着中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不断深入发展,陆上油气终端作为油气开采的处理集输枢纽,其重要性日趋显著。通过对比分析珠江流域已建成的3个陆上终端的生产工艺、污染排放及影响、环保措施,总结终端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经验。结果显示,陆上油气终端主要的污染物为锅炉尾气和生产废水,污染物排放量均较低。终端供热、发电系统使用自产的天然气作为燃料,可降低锅炉尾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较小,但建议监控天然气中的硫含量,同时采用低氮燃烧技术以降低NO_(X)的排放量。对于生产水处理量较低的天然气终端,建议通过污水深度处理后作为绿化用水回用,可实现污水零排放;对于生产水产量较高的原油终端,建议通过多级除油后再生化处理,进而实现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上油气终端 环保措施 污染物排放 珠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群原油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法和建议
11
作者 牛黎明 张景奇 李子旭 《上海节能》 2024年第4期657-661,共5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上线运行,各省市、各行业、各企业都在抓紧制定并实施节能降碳方案。用于有效量化全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碳足迹评价方法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海上油田群原油产品为研究对...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上线运行,各省市、各行业、各企业都在抓紧制定并实施节能降碳方案。用于有效量化全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碳足迹评价方法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海上油田群原油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海上油田群生产流程,采用“摇篮到大门”的方式把海上油田群原油产品全生命周期分为勘探、施工建设、开采生产和运输四个阶段,确定了海上油田群原油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为掌握原油生产过程中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分布情况提供理论计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原油 生命周期 温室气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碳中和进程下数智技术的应用场景与效应评估分析
12
作者 张龙 张海滨 +1 位作者 卢迪 张兴旺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7期85-87,共3页
全球气候变暖会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危及人类可持续发展。在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大背景下我国积极部署推进“双碳”工作,结合高质量碳中和实践需求加强对数智技术的探究成为重要课题。该文以此为出发点概述了碳中和的基本内... 全球气候变暖会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危及人类可持续发展。在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大背景下我国积极部署推进“双碳”工作,结合高质量碳中和实践需求加强对数智技术的探究成为重要课题。该文以此为出发点概述了碳中和的基本内容与实施现状。并在剖析数智技术应用场景的基础上,分别对数智技术应用后的减排效应、增耗效应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数智技术 应用场景 效应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级配技术在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飞 呼晓昌 李斌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9年第8期53-56,共4页
介绍了FC-52/FC-32/FC-80催化剂级配体系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1.8 Mt/a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应用情况,并对标定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能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经合理级配后性能良好,对原料适应性强,加工方案灵活,产品... 介绍了FC-52/FC-32/FC-80催化剂级配体系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1.8 Mt/a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应用情况,并对标定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能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经合理级配后性能良好,对原料适应性强,加工方案灵活,产品质量优良且分布合理;通过对操作条件的调整,喷气燃料收率由20.31%提高至22.33%,柴油收率减少,达到压减柴油的目的;液体收率、加工损失率均在指标要求范围内,中间馏分油选择性好且收率高,尾油产品性质好,BMCI值降低至12.8,可以作为生产乙烯的优质裂解原料;装置设计能耗为1 488MJ/t,2019年1月实际综合能耗为732 MJ/t,较设计能耗降低较多.该催化剂级配技术的应用达到了预期的使用效果,满足了实际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催化剂级配 喷气燃料收率 尾油 BMCI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EA脱碳装置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田文爽 孟硕 +1 位作者 张海滨 张继东 《天然气与石油》 2018年第1期48-54,共7页
CO2脱除是天然气预处理等工业过程的重要工序之一,在天然气终端处理厂,特别是海上气田陆上终端,受气田开采周期及产量波动影响,装置通常分期建设,往往导致脱碳单元设计工况与实际工况偏差较大。针对实际工况合理选择操作参数对装置稳定... CO2脱除是天然气预处理等工业过程的重要工序之一,在天然气终端处理厂,特别是海上气田陆上终端,受气田开采周期及产量波动影响,装置通常分期建设,往往导致脱碳单元设计工况与实际工况偏差较大。针对实际工况合理选择操作参数对装置稳定运行、节能降耗及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应用Aspen HYSYS软件对某天然气陆上终端一套采用MDEA工艺的脱碳装置进行了模拟及优化。对闪蒸塔压力、贫液及半贫液循环量配比等参数进行工况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该装置,闪蒸塔压力由680 k Pa调整为830 k Pa,即富液压降为2 250 k Pa时,回收闪蒸气生产脱碳气,可以解决吸收塔底富液闪蒸气放空的问题;同时,贫液循环量由120 m3/h调整为100 m3/h,半贫液循环量调整为470 m3/h时能够有效降低脱碳工序能耗,增加脱碳气产量。研究结果对现场生产实现降本增效具有参考作用,闪蒸气回收方案在同类型装置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脱除 MDEA 模拟 优化 工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形封头旋压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文爽 孙卫国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14-18,67,共6页
通过对标准椭圆形封头旋压成形工艺进行合理的简化,利用几何方法确定了一次旋压成形过程中旋轮的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应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标准椭圆形封头旋压成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得到了符合实际要求的数值分析结果。根据... 通过对标准椭圆形封头旋压成形工艺进行合理的简化,利用几何方法确定了一次旋压成形过程中旋轮的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应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标准椭圆形封头旋压成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得到了符合实际要求的数值分析结果。根据模型结果和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对旋压成形过程中毛坯的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封头在成形过程中不同旋压阶段和不同位置的应力、应变以及厚度减薄率的分布规律,为封头旋压成形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椭圆形封头 数值模拟 有限元 应变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最新进展及政策建议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海滨 张龙 《石油石化节能》 2018年第6期38-43,共6页
首先介绍了国外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践及最新进展,然后详述了国内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政策要求演变过程、国家用能权交易试点要求和进展,以及国家试点开展前各省市节能量交易和用能权交易的探索实践。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用能... 首先介绍了国外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践及最新进展,然后详述了国内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政策要求演变过程、国家用能权交易试点要求和进展,以及国家试点开展前各省市节能量交易和用能权交易的探索实践。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与节能量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异同。最后,针对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建设中的交易流程、技术支撑体系、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等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能权 有偿使用和交易 国内外进展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含聚合物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盛文龙 王亮 +1 位作者 王照 付胜楠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0年第4期56-60,共5页
针对某油田含聚合物废水处理系统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废水处理技术方案。该方案以"脱聚+厌氧+好氧+高级氧化/附聚微降解技术"为主要工艺流程,脱聚处理有效去除大部分难降解大分子聚合物;生物处理单元应用高级氧化/附... 针对某油田含聚合物废水处理系统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废水处理技术方案。该方案以"脱聚+厌氧+好氧+高级氧化/附聚微降解技术"为主要工艺流程,脱聚处理有效去除大部分难降解大分子聚合物;生物处理单元应用高级氧化/附聚微降解技术,可确保全系统出水稳定可靠达标。从试验结果来看,脱聚单元COD去除率45%~65%,生物处理单元55%~60%,AOPS1单元COD平均去除率为45%,SBAC单元为50%。总出水COD浓度在30~40 mg/L之间,满足石化行业污水排放现行最严标准(≤5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脱除聚合物 生物处理 高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油稳定装置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文爽 白朋翔 +1 位作者 李欣 孟硕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1年第2期28-33,共6页
采用流程模拟技术对某气田终端处理厂凝析油稳定单元进行了流程建模,分析了实际工况与设计工况的偏差。通过优化装置操作参数,使装置运行适应了新的生产条件。优化换热流程每年可降低导热油炉燃料气消耗32.5万m^(3),并解决了装置运行过... 采用流程模拟技术对某气田终端处理厂凝析油稳定单元进行了流程建模,分析了实际工况与设计工况的偏差。通过优化装置操作参数,使装置运行适应了新的生产条件。优化换热流程每年可降低导热油炉燃料气消耗32.5万m^(3),并解决了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闪蒸气放空问题。降低塔顶进料流量至250 kmol/h时,每年可降低导热油炉燃料气消耗21.3万m^(3),进一步稳定了闪蒸气压缩机负荷。可为类似装置优化运行提供参考,保障处理厂节能降耗、平稳高效运行,对企业生产管理工作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稳定 流程模拟 优化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汽油加氢装置换热网络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文爽 张海滨 孟硕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9年第4期19-22,64,共5页
采用夹点技术对某炼化企业50 万t /a 催化汽油加氢装置的换热网络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发现装置存在夹点之下使用热公用工程及跨越夹点换热的情况。在装置原有换热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增加2 台换热器调整换热顺序,实现了对装置内高品位热源... 采用夹点技术对某炼化企业50 万t /a 催化汽油加氢装置的换热网络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发现装置存在夹点之下使用热公用工程及跨越夹点换热的情况。在装置原有换热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增加2 台换热器调整换热顺序,实现了对装置内高品位热源的梯级利用,消除了夹点之下使用热公用工程及跨越夹点换热的不合理之处。调整后可降低装置对热公用工程的需求量639 kW,对冷公用工程的需求量93 kW,每年实现节能量854.9 tce,为同类装置节能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点 换热网络 优化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气田用能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平 张龙 《石油石化节能》 2021年第12期25-28,I0004,I0005,共6页
为了解决当前国家面临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要求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在此背景下,介绍了国内外石油石化企业能耗在线监测及能源管控现状,阐述了中国海油进行能源管控技术研究... 为了解决当前国家面临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要求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在此背景下,介绍了国内外石油石化企业能耗在线监测及能源管控现状,阐述了中国海油进行能源管控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结合海上油气田的用能现状、通信条件和能源管理的特点分析了能源管控的建设方向,对有效推动绿色低碳油气田能源管控建设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最后,通过示范建设案例说明了海上油气田用能管理系统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石化企业 海上油气田 能耗监测 能源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